「海關史料與海洋史研究工作坊」會議報導

 
講題:
書名:
主講人:
發表人:
報告人:
主持人:
總結人:
召集人:
與談人: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海港城市研究群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8 年 1 月 20 日(六)上午 9:30 至 21 日(日)下午 12:30
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 文學院學術演講廳
撰寫人: 袁經緯(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刊登日期: 2018/01/20
 

  本次「海關史料與海洋史研究工作坊」的緣起,係 2017 年濱下武志教授先後在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成功大學客座,開設海關史課程,為修習同學利用海關相關資料撰寫的學期報告提供發表的舞臺。工作坊的發表者以臺大和成大的學生為主,同時也有長期關注海關史及其延伸課題的學者熱情參與,與會學者來自中研院近史所、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等學術機構,提升會議期間交流及議題探討的深度。在主辦單位成大歷史系的悉心籌備下,並得到中研院近史所的經費支持,工作坊得以順利舉辦,提供北部和南部學術圈交流的機會。

  首先是濱下武志教授的開場演講,題目為「海關資料與第二代海關史研究:綜合資料目錄、數位化、近代中國與海洋史研究」。濱下教授認為,中國近代海關是一個綜合性的巨型實務機構,歷來海關人員的研究著重在以赫德為首的上層官員為主,然而就實務運作而言,所占人數最多者則是各地方海關的中下級官員。歸納海關官員的出身,許多人具有國際性船員的背景,同時他們的父母多具有在亞洲地區遊歷或工作的經驗。換句話說,分析海關官員選擇在中國任職以及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時,襲自家庭淵源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海關官員中知識分子占了一定比例,他們除了負責一般例行性的事務外,也參與了許多教育及文化活動。這些官員和他們的後代留下的傳記或回憶材料,提供研究者新的研究視角。第一代海關研究主要利用統計資料,研究貿易情形和稅務等課題,偏重制度性的探討。有別於此,第二代的海關史研究包括了人事、經營、有關組織等新課題,特別是從海關資料中分析社會和文化等不同面向。

第一場次
海關史料研讀

  接著進入工作坊的議程。本場次主持人為成大歷史系陳計堯教授,發表者皆為成大歷史所博碩士生。

  首先由楊家祈發表〈海關官員眼中的中國音樂——以 1884 年倫敦衛生博覽會為例〉一文,以《1884 年倫敦國際衛生博覽會中國展品目錄》配合相關史料,釐清清帝國海關官員眼中中國音樂的性質,結論指出海關官員對中國音樂的印象,集中在中國北方一代的地方音樂、宗教音樂及宮廷儀式音樂。

  黃湘媚〈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飲食文化:以 1884 年倫敦衛生博覽會餐館與茶館的設置為例〉一文,同樣聚焦於 1884 年倫敦博覽會的中國海關的籌備過程,討論的主題則包含中國餐館和茶館的設置。根據官方資料,當時展場只有中國與日本為烹飪示範國,有自己的餐館與茶館。經由博覽會的推介,一定程度增進了西方人對中國飲食文化的正面看法。

  金京財〈臺灣船隻進出——以 1872-1881 年為期間〉一文,利用淡水和打狗的海關年報為主要材料,分析 1872 年至 1881 年間的臺灣船舶進出。該文羅列了淡水及打狗的海關船隻數量、載運噸數、個別國家進出港口一覽表,藉以分析研究時限內的變化。

  吳怡君、廖詠妍〈比較 1880 年及 1883 年中國漁業的發展情況〉一文,使用 1880 年柏林國際漁業博覽會寧波展品特別目錄與 1883 年倫敦國際漁業博覽會中國展品特別目錄兩份年報,比較漁具、漁船及捕魚方法、漁夫穿著、經濟型態、捕魚地區開發、捕魚法規、食物烹調方法及保存方式等。

第二場次
海關與制度變遷

  第二場次主持人為中研究近史所副研究員劉素芬教授,發表者包括成大歷史所和建築所的學生。簡瑞瑤、釋祖道〈中國《海關醫報》:以廣州醫務人員黃寬 Dr. F. Wong 為考察中心 (1871-1878)〉一文,選擇以廣州第一任海關醫務人員黃寬 (Dr. F. Wong) 進行人物研究,他是當時海關唯一一位中國籍醫務人員,透過其撰寫的醫療報告,可以理解海關對提升中國醫療品質的努力。

  金妍希〈1885-1894 年間醫療傳教士筆下的朝鮮疾病與醫療情況——以《中國海關醫學報告書》為分析〉一文,分析《中國海關醫學報告書》中的朝鮮醫療報告書共計六份,撰寫時間從 1885 年至 1894 年,撰寫者為醫療傳教士。透過該報告書,反映朝鮮當時的衛生環境及疾病、醫療情況。

  陳灝澐〈從海關報告看打狗糖業:以 1875-1880 海關報告為例〉一文,有別於過往研究利用海關年報討論貿易情況,而是利用年報探討打狗地區糖業從製作到銷售的過程,以及蔗農的生活記錄,提供來自西方官員的視角。

  廖柏皓〈1881-1886 年海關資料中的鴉片進口——以淡水為中心〉,首先整理 1881 年至 1886 年間鴉片進口的資料,比較進口量的差異以及海關官員的分析,探究此段期間進口量下滑的原因,結論指出消費者、釐金關卡的設置、戰爭和市場都是可能的因素。

  林貞儀、柯亭妤、葉天韻〈海關報告的特點、使用與侷限——以打狗海關報告及臺南海關報告為例〉一文,藉由打狗和臺灣兩地的海關報告,綜述海關報告使用上的特點和侷限。認為以統計資料為主的海關報告中,必須仔細確認統計的精確性。

第三場次
東亞海洋史相關研究

  第三場次主持人為已退休的成大歷史系鄭永常教授。首先由成大歷史系陳計堯教授發表〈十九世紀南臺灣港口的再定義〉。陳教授認為過去的研究往往忽略了自然地理變遷與十九世紀制度變遷之間,存在著微妙的互動關係,十九世紀的「開港」讓「港口」有了新的定義,清政府海關洋員對於南臺灣港口自然地理變化的態度亦隨之改變。本文利用清代漢、英文資料,重塑十九世紀外交、制度與經貿變化下,安平和打港兩個港口在自然地理環境改變下所產生的歷史變遷。

  師大華語文學系吳龍雲教授發表〈馬來聯邦各方言華人的增長與分布〉。主要探討的時間點從 1895 年至 1946 年。期間馬來聯邦各方言華人包括廣府人、福建人、客家人、潮州人、海南人等族群,又以廣府人與客家人占多數。廣府人是馬來聯邦人數最多的方言群,除了從事礦工以外,也從事農業工作,分布則以 Kinta、Kuala、Lumpur、Seremban、UluSelangor 四個地區為主。客家人在人數上僅次於廣府人,多集中在郊外而非城鎮,Kinta 和吉隆坡的客家人比例占馬來聯邦客家人的半數,和他們多在兩地從事錫礦工作有關。

  輔仁大學社會系謝宏仁教授發表〈鴉片的政治經濟學〉。該文從社會學的角度,質疑西方重要學者如韋伯、費正清、華勒斯坦等人以歐洲中心主義的觀點分析東方的方式,重新審視部分歷史研究以鴉片戰爭作為「傳統」與「現代」的分界是否合理?文中利用許多當代社會的理論和概念分析鴉片戰爭前後的歷史,提供了不同於歷史研究的詮釋。

第四場次
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

  第四場次主持人為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朱瑪瓏教授。第一位發表者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專員李佩蓁〈酌改新章:清末臺灣海關對釐金制度的彈性策略〉一文,在結論中指出海關制度和釐金制度幾乎是同一時間在臺灣實行,並且立刻產生衝突。臺灣官員拒絕設立海關以維持抽釐的利益,買辦則利用洋行名義以規避釐金,並試圖拉攏海關人員和領事官的支持,另外洋商也利用樟腦條款的漏洞規避子口半稅。上述問題成為開徵樟腦釐金的契機,在中英交涉的過程中,顯示了海關和釐金制度相互配合的可行性。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涂欣凱〈清朝政府對海關的改革——以稅務處的設立為例〉一文,利用英國國會檔案、海關資料、外務部檔案以及赫德與金登幹的往來電報,藉由多元視角分析海關稅務處的設立及其影響。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李聿康發表〈契約華工與自由移民:海關在華工制度中的角色〉,該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上,以清政府與西班牙政府在苦力貿易問題上的折衝,進一步討論海關對契約華工體系管理者的角色。結論指出清政府理想的華工制度,是以《招工章程》為基礎的契約華工體系。

  臺灣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生唐宏人〈西人執掌的中國海關與西人眼中的中國音樂〉一文,以海關資料中收錄的九次辦理世界博覽會的展覽資料以及赫德的書信為基礎,分析海關洋員比利時人阿里嗣撰寫的《中國音樂》一書的背景,作為海關資料中特別的作品,有其時代意義。

  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謝家偉發表〈海關與漁業博覽會〉。該文主要解讀《1880 年柏林國際漁業博覽會寧波展品特別目錄》、《1883 年倫敦國際漁業博覽會中國展品特別目錄》兩份材料的形成背景、架構及內容,最後指出可能的研究課題。

  臺灣大學歷史系學生鄭碩發表〈海關資料的視覺化處理與海關數位資料庫介紹〉。發表者為海關數位資料庫的建置者之一,主要介紹該資料庫的建置構想及特色,並實地操作給與會學者觀看。目前較為完整的數位資料為海關人事資料,透過視覺化的呈現,提供數位技術和人文研究結合的可行性。

第五場次
輪船時代的海洋

  第五場次主持人為成大歷史系主任翁嘉聲教授。首先由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朱瑪瓏教授發表,題目為〈海關統計前的 1850 年代上海輪船用煤市場〉。文章從東亞史和全球史的視角,共分為「前言:1850 年代上海英文報紙上的煤」、「臺灣:英、美海軍與基隆煤礦」、「琉球與日本:培里的那霸儲煤場與日本開國」、「太平天國:長江流域的煤礦蘊藏」、「結論:帝國與化石燃料」五個部分。除了探討全球煤礦市場的運作外,亦論及十九世紀輪船航運的特色,以及當時帝國主義下美國在太平洋所實行類似於近年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

  第二位發表者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劉素芬教授,題目為〈後海關時代的晚清中韓魚鹽貿易〉。文章共分為「前言」、「通商口岸的華商社會網絡與山東商人」、「山東幫與鹽運會社爭奪漁鹽之利」、「小結」四個部分,主要利用近史所典藏的總理外國事務衙門檔案、外務部檔案、駐韓使館檔案等進行論述。文章指出清政府利用條約體制進行對外交涉,堅守約章禁止鹽進出口,有利於鹽稅的收入。在條約體制下的東亞貿易網絡,華商以地緣社會各自結合成不容小覷的力量,日後在海關倡議出口山東鹽,以及日使請求借運長蘆鹽的過程中,導致了鹽運會社和山東幫爭奪利權。

  第三位發表者為成大歷史系退休教授鄭永常教授,題目為〈《西浮日記》1863 年越史潘清簡出使法國海程地名釋說(從峴港至埃及海程)〉。文章共分為「前言」、「出使背景」、「從順化至埃及所經地名釋說」、「小結」四個部分。首先提及潘清簡出使背景及其所著《西浮日記》的特色,解讀該日記所記載的航程路線時,一方面要注意譯音的問題,另一方面必須配合 GPS 系統,比對該船經過及潘清簡提及的地方名稱之今日位置,以確定其航行的路徑。

  總結本次工作坊,最大的成效在於提供南北學術圈交流的機會,並為博碩士生提供發表園地,期望同學們能夠持續鑽研海關資料,有朝一日發展出第三代的海關史研究。在最後的圓桌會議中,濱下教授對成大歷史系表示肯定與感謝,也為 2019 年將由近史所舉辦的「海關與近代中國」國際會議奠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