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校者 陳惠美,臺灣臺南人。一九七三年生。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兼任講師、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兼主任,現為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專研圖書文獻學、清代學術史。著有《高似孫研究》、《清代輯佚學》。另有學術論文十餘篇。 校訂者 蔣秋華,四川遂寧人,一九五六年九月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大學及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副教授。專研經學。著有《宋人洪範學》、《二程詩書義理求》、《沈括——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等。主編有《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合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合編)等近十種。另有學術論文數十篇。
袁鈞(一七五一 〜 一八○五),清乾嘉年間浙江鄞縣人。少從秀水鄭虎文學,工詩古文詞。長則肆力於經,尊漢儒詁訓,亦不廢宋儒之長。治經之餘,且留心鄉邦文獻之蒐討,自宏篇鉅製以及零章斷簡,一一掇拾而表章之,為《四明文徵》、《獻徵》、《詩徵》、《書畫記》、《近體樂府》各若干卷。嘉慶初年,與錢大昭、胡虔、陳鱣等同在謝啟昆幕府,助纂《史籍考》。阮元任浙江學政,有輯錄江蘇一省十一郡總集之構想,因袁鈞《詩萃》百卷已有成書,故以四明詩屬鈞纂輯。 袁鈞著述甚豐,傳於世者僅《四明文徵》十六卷、《鄭氏佚書》七十九卷、《瞻袞堂文集》十卷。《四明文徵》,馮貞羣稱其「選擇精當,繁簡得中,傳先賢之精蘊,資後生之考索」。《鄭氏佚書》,葉德輝氏許為輯鄭氏學者中最為詳贍之書。《瞻袞堂文集》,張舜徽謂〈釋黍稷〉、〈釋八蜡〉、〈釋五岳〉等篇皆考古有得之作。此次點校,以民國二十五年張壽鏞刊《四明叢書》本《瞻袞堂文集》為底本,施以新式標點,書末附袁鈞相關傳記、著述資料。本書的出版,必能對探究袁鈞之生平、經歷與著述,提供第一手的資料。
導言 卷一 敘 卷二 敘 卷三 敘 卷四 敘 卷五 書後,題詞 卷六 記 卷七 傳 卷八 傳 卷九 傳,墓文,行狀,行述,述,考 卷十 議,說,論,釋,讚,箴,哀詞,雜文,祭文 附錄一 傳記 附錄二 袁鈞著作序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