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校者 陈惠美,台湾台南人。一九七三年生。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市立师范学院语文教育学系兼任讲师、树人医护管理专科学校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兼主任,现为中国文化大学文学系专任助理教授。专研图书文献学、清代学术史。着有《高似孙研究》、《清代辑佚学》。另有学术论文十余篇。 校订者 蒋秋华,四川遂宁人,一九五六年九月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台湾大学及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兼任副教授。专研经学。着有《宋人洪范学》、《二程诗书义理求》、《沈括——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等。主编有《明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合编)、《乾嘉学者的治经方法》、《啖助新春秋学派研究论集》(合编)等近十种。另有学术论文数十篇。
袁钧(一七五一 ? 一八○五),清乾嘉年间浙江鄞县人。少从秀水郑虎文学,工诗古文词。长则肆力於经,尊汉儒诂训,亦不废宋儒之长。治经之余,且留心乡邦文献之蒐讨,自宏篇钜制以及零章断简,一一掇拾而表章之,为《四明文徵》、《献徵》、《诗徵》、《书画记》、《近体乐府》各若干卷。嘉庆初年,与钱大昭、胡虔、陈鱣等同在谢启昆幕府,助纂《史籍考》。阮元任浙江学政,有辑录江苏一省十一郡总集之构想,因袁钧《诗萃》百卷已有成书,故以四明诗属钧纂辑。 袁钧着述甚丰,传於世者仅《四明文徵》十六卷、《郑氏佚书》七十九卷、《瞻衮堂文集》十卷。《四明文徵》,冯贞羣称其「选择精当,繁简得中,传先贤之精蕴,资後生之考索」。《郑氏佚书》,叶德辉氏许为辑郑氏学者中最为详赡之书。《瞻衮堂文集》,张舜徽谓〈释黍稷〉、〈释八蜡〉、〈释五岳〉等篇皆考古有得之作。此次点校,以民国二十五年张寿镛刊《四明丛书》本《瞻衮堂文集》为底本,施以新式标点,书末附袁钧相关传记、着述资料。本书的出版,必能对探究袁钧之生平、经历与着述,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导言 卷一 叙 卷二 叙 卷三 叙 卷四 叙 卷五 书後,题词 卷六 记 卷七 传 卷八 传 卷九 传,墓文,行状,行述,述,考 卷十 议,说,论,释,赞,箴,哀词,杂文,祭文 附录一 传记 附录二 袁钧着作序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