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與邊緣之間:清朝內亞邊疆青年學者工作坊」報導

 
講題:
書名:
主講人: 林士鉉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Ian MacCormack(馬映傑,哈佛大學宗教學項目博士候選人) 孔令偉(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博士生) 林蕾(哈佛大學內亞與阿爾泰學項目博士生) 蔡名哲(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林書寧(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碩士) 蔡偉傑(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候選人培育、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系博士候選人) 黃麗君博士(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 Samuel Bass(白善明,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許富翔(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王婷(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碩士)
發表人:
報告人:
主持人: 洪金富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劉國威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研究員) 林士鉉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總結人:
召集人: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5 年7 月 21 日(二)上午 10:00 至下午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蔡偉傑(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候選人培育、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系博士候選人)
刊登日期: 2015/07/21
 

  中研院史語所文化思想史研究室「新力初聲」系列演講之「核心與邊緣之間:清朝內亞邊疆青年學者工作坊」於 2015 年 7 月 21 日,假史語所研究大樓二樓會議室舉行。會中共發表 11 篇論文,共計 48 人與會,針對清朝內亞邊疆的宗教文化、族群認同與政治制度等三大議題進行討論。

  本工作坊緣起於 7 月 1 日籌備人孔令偉與蔡偉傑的一次對話,打算趁著幾位國外友人來臺進修研究之際,組織一個關於清朝內亞的工作坊,讓國內外的同行有機會交流。這個構想得到史語所副研究員陳熙遠教授,以及史語所文化思想史研究室的鼎力支持而得以成形。

  本工作坊特別邀請史語所研究員洪金富教授擔任總主持人,並致開幕詞。洪教授為臺灣元史耆宿,開頭引用傅斯年院士「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之語,強調搜尋多元史料的重要性;並以其在蒙古國所見〈闕特勤碑〉上以漢文與古突厥文刻制的兩種文字所記載的內容針鋒相對,提醒與會者注意同一文書以不同文字記載的差異。另外,又以北京護國寺〈選公碑〉記載元代怯薛輪值史料的重新解讀與《元史》記載相符,說明多重史料比對解讀的重要性。這些研究方法與態度足供從事清朝內亞邊疆研究的與會者借鏡。

  工作坊首場次主題為宗教文化,由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研究員劉國威教授主持。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林士鉉助理教授首先發表〈五臺山與清乾隆年間的滿文佛經繙譯〉。他引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典藏的滿文奏摺錄副、輔以乾隆皇帝之詩文、經文題記的描述,討論乾隆年間在五臺山所進行的兩部文殊菩薩經典的滿文繙譯工程,包括《維摩詰經》與《大聖文殊師利菩薩讚佛法身禮》,及兩部經書的漢文底本。藉此考察章嘉呼圖克圖在《滿文大藏經》編譯的角色與譯經背後的清代滿洲意識。

  第二位發表人哈佛大學宗教學項目博士候選人 Ian MacCormack(馬映傑),論文題目為〈十七世紀西藏的佛教與政府〉(Buddhism and Government in Seventeenth-Century Tibet)。本文是他的博士論文研究計畫。他預計利用藏文刻本材料,從佛教在清代西藏甘丹頗章政府形成過程中的位置,來探討佛教在政治場域中的角色。舉凡宇宙觀、儀式、詩學、建築、預言、轉世與業力都是他探討的主題,例如達賴喇嘛被認為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及其宮殿以觀音菩薩的道場布達拉山 (Potalaka) 來命名的政治意涵。

  第三篇文章〈橫跨歐亞的精神橋樑:衛拉特大庫倫與西藏及清朝的交往〉,發表人為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博士生孔令偉。本文分析了近年在新疆伊犁特克斯縣所發現的兩份藏文文書,並且考證為 1771 年自伏爾加河流域東歸的土爾扈特人所攜回。在結合托忒文史籍與清朝官方檔案記載,得知以咱雅班第達為首的衛拉特大庫倫,在 1676 年準噶爾與喀爾喀部的戰爭結束後就遷至伏爾加河流域,並且與土爾扈特人建立了施供關係。因此衛拉特大庫倫成為土爾扈特聯繫西藏與清朝的橋樑。並且透過比較滿文與漢文檔案,對於 1771 年後,清朝對待東歸衛拉特大庫倫沙畢在表面示好背後防範的態度差異有所刻畫。本文將全球史與新清史接軌的企圖與規模顯而易見。

  針對林士鉉教授的文章,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蔡名哲提問:清代會將印好的漢文佛經毀版,不知在滿文佛經中是否也存在這種政治審查的情形?林士鉉則回應,乾隆初年刻印漢文乾隆大藏經(即《龍藏經》)時,有將部分著作禁毀的情況,但是滿蒙藏文佛經並沒有這種情況。這種對漢人的思想檢查似乎並沒有發生在蒙藏人士的身上,值得注意。哈佛大學內亞與阿爾泰學項目博士生林蕾建議,可以注意清帝國建構 (empire-building) 過程中的多語性,並且比較清朝編纂的多語辭典與佛經。

  針對 Ian MacCormack 的文章,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培育計畫、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系博士候選人蔡偉傑提問: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清代西藏甘丹頗章政府在何種意義上能夠被視為神權統治?而他所分析之第巴桑結嘉錯著作,是否可視為純粹的政治宣傳?其讀者又是誰?影響力有多大? Ian 則回應這點目前很難評估,但是其中政治宣傳的層面不可忽略。至於孔令偉的文章,與會聽眾對他考證兩份文書製作時間的過程很感興趣,因此他又補充說明了考證的細節。

  工作坊第二場次主題為族群文化,由林士鉉教授主持。林蕾發表〈佛經與西番:一位二十世紀初清朝駐藏大臣的西藏印象〉(The Sutra and the Barbarian: Tibet in the Cosmos of a Twentieth-Century Qing Amban)。本文主要利用蒙古旗人有泰的《有泰駐藏日記》,分析他於 1902 至 1906 年任駐藏大臣期間,對於西藏的各種印象與看法。有泰認為藏人不通情理且懦弱,就像當時的義和拳一般。他還否認達賴喇嘛的權力來自於宗教,認為駐藏大臣和清廷才是西藏真正的保護者。透過有泰的日記,不僅能讓我們在思考西藏時,除了以往考慮其內亞連結之外,更將英國與廓爾喀的因素放進來,同時也挑戰過去認為清朝意識形態中認為滿人是與其內亞臣民聯合統治中國的認知。

  第二篇論文為蔡名哲的〈《滿洲源流考》的祖源敘事〉,主要比較了《欽定滿洲源流考》的滿漢文本,澄清了過去對於《滿洲源流考》漢文本中語焉不詳的部分。本文主張乾隆皇帝將滿洲人的祖源分為兩種:諸申屬民可遠溯肅慎,而將皇室愛新覺羅氏攀附到過去有「東方君子之國」之稱的新羅,藉以彰顯其源流之悠久與尊貴。本文稱此為滿洲入關後對象徵性故鄉的雙重收編,是滿人身處漢地所作出的調適。

  第三篇論文為〈滿洲的族名及其意涵的演變〉,發表人為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林書寧。目前學界一般認為滿洲的族名起源於地名「蔓遮」或「婆豬」,持此論者以吳晗與陳捷先等人為代表。但本文考察了朝鮮方面的史料後,認為此一說法缺乏立論基礎,因為在比對朝鮮材料後,並沒能發現相關地名;且明朝正統年間,滿洲先世的女真人實際上並非居住於婆豬江,而是渾河上游。本文主張滿洲之號係努爾哈赤之美號「滿住」,此號源於文殊菩薩。因此滿洲一詞歷經了首領美號、國名,統治族群的族名,最後成為涵括中國東北地區的地名的演變過程。

  第四篇論文由蔡偉傑發表,題目為〈大沙畢與清代移居外蒙之漢人的蒙古化 (1768-1830)〉(The Great Shabi and Mongolization of Han Chinese Settlers in Qing Outer Mngolia, 1768-1830)。本文利用了蒙古國立中央檔案館庋藏的額爾德尼商卓特巴衙門蒙、漢文檔案,探討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三年代,清代移居外蒙的漢人如何受到蒙古文化影響,及其法定戶籍身分由民籍轉變為蒙旗籍的過程。並且指出大沙畢(即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屬民)在此一過程中扮演吸納漢人進入蒙古社會的重要角色。此研究反省了過去漢化概念的模糊性,並試圖在過去清史研究中的漢化典範(以夏變夷)之外另闢蹊徑,強調漢人在移居邊疆社會後的本土化過程(以夷變夏)。

  針對林蕾的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蔣竹山教授以其研讀《有泰駐藏日記》的心得出發,認為書中述及在拉薩流通的洋物與皮毛等物質文化的部分也值得重視,並且提問是否發現新的相關外文資料可供對照。林蕾回應,目前已有研究印度方面的相關檔案。中研院近史所博士後研究員簡金生則指出,自清中葉起,清朝駐藏官員對於西藏的看法已兼有宗教與實用這兩種極端面向。林蕾則回應,清代邊臣對於治邊的方策確實有自己的態度,而且常常不見得與中央一致。此外,蔡名哲則是從自己對於曾任駐藏大臣的松筠與有泰的比較,認為有泰很可能不信奉佛教,這點和過去任駐藏大臣的八旗蒙古官員不同。

  針對蔡名哲的論文,林士鉉提問:《滿洲實錄》中的三仙女故事在滿洲起源敘事中所處的位置為何?蔡名哲回應,這仍是滿洲始祖受命於天的象徵。孔令偉提問:《滿洲源流考》中的祖源敘事是否對後人造成影響?蔡名哲回應,此敘事確實對後人造成影響,如《聽雨叢談》的作者福格就接納此一說法。

  針對林書寧的論文,林士鉉建議,關於滿洲的意涵應參照《清文鑑》的解釋。史語所訪問學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暨國學研究院博士生李亮則補充,對文殊菩薩的重視其實始於元代。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李典蓉教授則提出,清代在滿洲身分建構上有重要貢獻的兩位皇帝,一是皇太極,另一是乾隆皇帝,而滿洲改族名發生於皇太極一朝的原因為何?林書寧回應,主要原因是皇太極擊敗察哈爾蒙古林丹汗後獲得傳國玉璽。

  關於蔡偉傑的文章,近史所研究員賴惠敏教授指出,這些蒙古化的漢人之所以會將其妻兒家產奉獻給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也許跟第三次清俄閉市造成漢商生計困難有關。蔡偉傑回應,在檔案中主要提及的理由多半是因為老病無法回關內原籍,但閉市的因素也值得深究。簡金生詢問:為何在清末發生於內蒙的蒙古定居化與漢化的情況,相較清中葉的外蒙則呈現差異?蔡偉傑回應,這主要還是跟政策與人口比例相關。清末的情況是當時放墾蒙地,大批漢人有組織的移入內蒙,且不需跟當地蒙古互動即能取得土地與資源;但清中葉蒙古仍舊有封禁政策,因此漢人在當地必須與蒙古人打好關係才能生存。Ian MacCormack 則是以西藏桑結嘉錯亦為商卓特巴之例提問:蒙古的商卓特巴是否為世襲?且其職掌為何?蔡偉傑回應,蒙古的商卓特巴的任命必須得到皇帝同意,非世襲職。另外,其職掌與西藏商卓特巴類似,因為哲布尊丹巴當初創立此制度時是仿效拉薩哲蚌寺的結構。

  工作坊第三場的主題為政治制度,由賴惠敏教授主持。首先,由元培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黃麗君博士發表〈皇帝的管家:清代總管內務府大臣的出身與選任〉。本文利用《八旗通志》與內務府題本與檔案等材料,考察內務府總管的出身背景與選任趨勢,並以之探討清代前後期皇權意志對於內廷政治結構影響程度的差異。本文指出乾隆朝以前內務府總管的出身背景與嘉道朝之後極為不同,乾隆朝以前以政治考量或親緣熟識提拔出任者居多;但嘉道以後,功名資歷成為重要考量。到了晚清則多由堂郎中出任,也產生後來太監氣燄高張的弊端。針對黃麗君的論文,林書寧提問:為何嘉道以後由筆帖式出任的比例增加?黃麗君回應,這與皇帝的用人習慣有關。因為嘉道以後功名資歷成為重要考量,而內務府上三旗包衣可以透過進士出身的人不多,但循筆帖式成為文官的比例越來越高。蔡偉傑則提問:同治朝以降由太后主政,其傾向是否與嘉道以降的趨勢相符?黃麗君回應,這點由於涉及晚清皇權究竟是代表皇帝本人的意志或是太后意志的問題,故還需深究。

  第二篇論文由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與內陸歐亞系博士生 Samuel Bass(白善明)發表,題目為〈清代蒙古奴隸制度初探〉。本文為其博士論文研究計畫。主要是從清代外蒙古與內地在蓄奴情況上的差異,來探討為何在內地無法絕跡的蓄奴慣習,在喀爾喀蒙古反而消失?究竟原因何在。他目前傾向從清代蒙古經濟貨幣化與王公負債沉重兩個方向來探討。針對 Samuel Bass 的論文,林蕾提問,清代蒙古的廢奴運動與美國林肯總統的黑奴解放運動是否有可比性?Samuel Bass 回應,與美國相較,清代國家的奴隸解放更多是意識形態上的,制度上則付之闕如。

  第三篇論文由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許富翔發表,題目為〈清代熱河總管沿革考〉。本文利用了官書、檔案與《熱河園庭現行則例》,來探討熱河總管設立的經過與在當地的重要性。熱河總管始設於康熙四十二年 (1703),最初職務是統率內務府三旗漢軍,負責熱河與口外行宮的安全,但後來熱河總管的職務逐漸擴大。乾嘉時期,熱河總管不僅負責熱河與口外行宮的管理與修繕,還管理熱河當地官房官莊、維持木蘭圍場、管理外八廟喇嘛事務與編查保甲等事。其重要性不亞於熱河都統。但道光以後,因皇帝不再前往熱河巡幸行圍,其重要性逐漸降低,只負責口外行宮、外八廟的管理與當地皇莊的維持。最後於光緒三十年 (1904) 被裁撤,其所屬事務歸入熱河都統管轄。針對許富翔的論文,蔡偉傑提問:在咸豐皇帝躲避英法聯軍而赴承德避暑山莊期間,熱河總管的重要性是否再度提高?許富翔回應,目前缺乏資料,因此未能評估。賴惠敏與黃麗君兩位隨即補充,其實存在相關檔案可供研究,值得深入鑽研。

  第四篇論文則是由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王婷發表,題目為〈入關前後八旗漢軍的身分與旗制〉。本文主要利用滿漢文官書與實錄,討論入關前後的太宗至順治朝 (1626-1661) 八旗漢軍的編制變化,並探討此過程中,漢軍如何從原先的兵種名變成人群身分的總稱,並逐漸與多數的漢人產生區隔,成為八旗國體的一份子。針對王婷的論文,蔡偉傑建議關於八旗漢軍與漢人的差別,可以參見新近由政大出版社所出版的《漢人在邊疆》一書。該書收入了不同時期八旗漢軍官員在邊疆任官的例子,可供比較與討論。

  最後的綜合討論與總結發言,與會師長多對本次工作坊的順利舉行與熱烈討論表示肯定。林士鉉教授表示,本次工作坊各篇論文的討論主題無法單以清史或邊疆史的框架來統攝,確實需要舉辦類似主題的研討會或工作坊以集思廣益。劉國威教授表示,臺北故宮近年所出版的《龍藏經》當中,也有許多與本次工作坊論文相關的材料,值得參考。賴惠敏教授則指出,近年來中研院購置了不少檔案材料,其中不少與清朝內亞邊疆相關,並鼓勵青年學者到中研院進行研究。籌備人蔡偉傑則是感謝與會來賓的參與,並且期待未來能夠將此工作坊討論主題擴展至其他領域,例如物質文化、環境與藝術等。而籌備人孔令偉表示,由於籌備時間較為倉促,因此未能將臺灣與新疆等邊疆納入,未來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夠再補強。最後,總主持人洪金富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提示與會發表人要注意審音勘同的功夫,並且也期待未來本工作坊能夠持續定期舉辦。工作坊最後於下午 5 點 20 分圓滿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