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委員會簡介
明清研究通訊
學術活動
專題計畫
出版資訊
相關連結
學術活動
研討會
學人訪談錄
專題報導
演講活動
明清研究通訊目錄
位置:
首页
>
學術活動
> 演講活動
演讲活动
艾爾曼教授演講「1800 年前的東亞思想與科學思想史」紀要
此次演講,艾爾曼教授延續上一場的講旨,並聚焦於「中國是否真的沒有科學?」,重省過去研究者看待中國「科學史」時所忽略的面向。艾爾曼教授所稱的「科學」 (science),指的是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發展出的關於自然的知識與研究方法。這與中國所發展的「格致學」有內涵上的差別。 演講開始,艾爾曼教授首先提到,二十世紀初許多研究者認為中...
(观看全文)
艾爾曼教授演講「為什麼『賽先生』中文叫作『科學』?」紀要
本次演講,艾爾曼教授從中國的歷史事件及思想脈絡,說明「中國的科學」——「格致學」在十八到二十世紀發生了哪些重要變化,尤著重詞彙的概念內涵以及知識分子的選擇。 上一場演講已提及,中國的「格致學」在十七、十八世紀廣為使用。來華的傳教士如利瑪竇 (1552-1610)、湯若望 (1591-1666)、南懷仁...
(观看全文)
戴彼得教授演講「明朝初葉的書籍出版與贊助者」紀要
目前關於明代的研究呈現一種偏重頭、尾的「M 型結構」,大量研究集中於作為「開基定制」時期的明初,以及史料豐富多元的明代中晚期(正德、嘉靖以降),對兩者之間的時段則著墨甚少。而近來已有越來越多學者注意到該段過去學界所認為的「過渡時期」,可能才是明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產生變化的關鍵時期,值得深入探討。本次漢學研究中心「寰宇漢學...
(观看全文)
魯大維教授演講「明朝初期皇室的元朝話語」紀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於 2017 年 11 月 3 日假該所文物陳列館 5 樓會議室,邀請柯蓋德大學魯大維教授以洪武年間「明朝初期皇室的元朝話語」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演講由該所副研究員陳熙遠教授主持。 演講開始,魯大維教授首先說明講題中所提到的話語對應的是英文中的 narrative (又譯為敘事),雖然主要談的是明朝皇...
(观看全文)
黎志添教授演講「從乩壇到正祀——明清道教呂祖降乩信仰的發展」紀要
黎志添教授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神學院,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同時兼任研究院宗教研究學部主任、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及「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主任。研究專長為中國道教史,著有《了解道教》、《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道觀、道士及科儀》、《廣州府道教廟宇碑刻集...
(观看全文)
連瑞枝教授演講「帝國邊緣的政治與儀式:從中國西南土官的妻舅們談起」紀要
中國西南地區曾出現歷時長久的非漢政治體系,但其社會結構的變化往往在明清土官政治與華夏中心的歷史架構下遭到掩蓋。連瑞枝教授此次演講主要從聯姻關係談起,以大理南方之蒙化左氏以及北方之麗江木氏二位土官為例,討論跨族群的政治體系如何透過強化聯盟來適應明清帝國制度,並透過文字書寫來鞏固並維持身分。經由闡述白人世家與鄰近「倮夷」與「麼些」土官聯姻...
(观看全文)
祝平一教授演講「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與數術」紀要
祝平一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歷史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西交通史、科技史,著有《漢代的相人術》、《說地: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等書。祝教授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亦曾多次獲邀至海外學府訪問,包括:韓國首爾大學、韓國高等研究院、德國...
(观看全文)
上一頁
最前頁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
最後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