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瑪瓏教授演講「十九世紀上海英文報紙裡的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紀要

 
讲题: 十九世紀上海英文報紙裡的歐洲社會主義運動
主讲人: 朱瑪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 何明修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时间: 2018 年 3 月 8 日(四)下午 2:30 至 4:30
地点: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写人: 樊俊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朱瑪瓏教授演講「十九世紀上海英文報紙裡的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紀要
 

  朱瑪瓏教授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現任中央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專長為科技史、環境史、十九世紀通商口岸、GIS 與歷史研究等。朱教授過去主要從兩個方向延續其博士論文研究,分別為「吳淞內沙」爭議,以及「港際情報體制」,研究成果如〈「港際」工程:1875 年來自日本的兩位荷蘭水利工程師對上海吳淞內沙的調查〉和〈自由貿易、帝國與情報: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廣州紀事報》中的臺灣知識〉等。本次講題「十九世紀上海英文報紙裡的歐洲社會主義運動」亦是延續其博士論文的成果之一。

  此次演講主題,是兩份出版於十九世紀中葉的上海英文報紙——《北華捷報》(1850 年首刊的週報)和《字林西報》(1864 年首刊的日報)當中關於「社會主義」的報導。朱教授利用「共產主義者」(Communist)、「共產主義」(Communism)、「社會主義者」(Socialist)、「社會主義」(Socialism)、「虛無主義者」(Nihilist)、「虛無主義」(Nihilism) 等詞彙,於資料庫中檢索十九世紀的報導,發現相關報導集中在 1870 年後,其中 1871 年和 1878 年有兩次高峰,前者為巴黎公社事件,後者是德國俾斯麥政府立法,鎮壓國內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在這些報紙當中,「社會主義」大多以負面形象呈現。

  朱教授引學者 Simon J. Potter 的研究指出,十九世紀的最後三十年,全球很多港口、甚至內陸城市(如芝加哥)都有出版英文報紙,它們通過輪船與火車、及後來的電報,彼此轉載新聞與評論,形成一個訊息流通的「帝國報業系統」(The Imperial Press System)。在東亞的港口城市,如香港、廈門、上海、神戶、橫濱等,也形成訊息流通的消息圈。這些以商業消息為主的報紙,對當時的商人而言十分重要。在《北華捷報》和《字林西報》的讀者群中,商人就占了很大的比例。

  朱教授解釋,演講的英文題目—— “‘Socialism’ in a Bourgeoisie Public Sphere: the Case in Treaty-Port Shanghai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雖與中文標題不盡相同,但更能凸顯重點。首先,「社會主義」(Socialism) 在十九世紀的英文報紙語境裡,泛指一切工人運動和示威遊行等活動。接著「布爾喬亞公共領域」(Bourgeoisie Public Sphere) 是哈伯瑪斯發明的詞彙,當中的「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 在過去的中國、日本或東亞史研究中較常被注意。本次演講則強調這一公共領域的「布爾喬亞」特質。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日兩國的通商和開放口岸所發行的英文報紙,時空脈絡十分具體地提供了研究當時跨國、跨港口布爾喬亞階級公共領域的重要文本。

工人國際與巴黎公社

  接著朱教授進入本次演講的重點,即「社會主義」如何呈現於上海英文報紙中。首先是關於 1850 和 1860 年代的「工人國際」回顧。1871 年,馬克思首見於《北華捷報》英文報紙上,但內容卻是誤報其死訊。這則簡短一行的報導——「卡爾馬克思『國際』的主要組織者與秘書,據報已死」(馬克思逝世於 1883 年),其中「國際」二字加上引號,顯示「國際」一詞有其特殊涵義。1880 年,《北華捷報》詳細回顧第一國際成立史,並負面評價「對許多人來說,『國際』是一個令人害怕的字眼。象徵那些擾動現代社會根基的一切」。

  而在為數不多的巴黎公社報導中,同樣以負面形象呈現。1871 年《字林西報》轉載法國《憲政報》,當中一段嘲笑參與起義的共產主義者報導。然而,上海英文報紙還是不可避免的碰觸到歐洲社會主義以巴黎公社事件反映出的廣大群眾基礎。如在 1880 年 12 月的《字林西報》,報導了原先流亡海外、後因大赦的女性領導者路易絲.米歇爾 (Louise Michel) 回國,巴黎群眾熱情歡迎的景象。

德國社會民主黨報導

  在德國方面,由於 1877 年德國的聯邦議會選舉中,社會主義者得票大幅增加,導致俾斯麥著手立法限制社會黨人的行動。消息通過路透社電報,迅速刊登在上海英文報紙上。例如,報導提及因為政府禁止社會黨人的立法遭到國會否決,普魯士政府因而解散國會,並持續在柏林逮捕社會黨人。報導還有針對社民黨人的詳細立法細節,包括「限制住居,並派警察到社會黨人家裡進行家庭訪問 (domiciliary visits)」等等。

  由於遭到俾斯麥鎮壓,許多社會黨人流亡到英、法、美等地,他們的消息也被上海英文報紙轉載,但同樣負面。例如,英國的合作運動者 George Jacob Holyoake 曾在《十九世紀月刊》撰文,闡明自己在英國從事的運動,與德、俄等地要求國家或政府介入的「國家」社會主義者不同。然而,《字林西報》卻只擷取 Holyoake 文中一段嘲笑俄國工人不識字,難以對抗沙皇統治的文字。美國方面,上海英文報紙引用美國期刊的內容,指美國政府高層認為移居美國的德國人帶來了工會運動,對美國構成危險。

俄國人民意志黨及美國工人騎士團報導

  接下來是對俄國人民意志黨的報導。這個在 1881 年刺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組織,遭到《北華捷報》指責,形容這些俄羅斯的「虛無主義者」(Nihilists) 是一群無政府主義者 (Anarchists),急於掃除一切建制;他們不擇手段,也不顧無辜人士會因此受害。美國方面,上海英文報紙報導了勞工騎士團的消息,1886 年的《字林西報》,指責只占勞工人口少數的騎士團已在美國造成許多傷害,如造成鐵路大亨 Jay Gould 旗下與南方其他的鐵路停駛等等。此外,《字林西報》還引述紐約《國家週刊》(The Nation) 關於馬克思三女兒愛蓮娜 (Eleanor Marx) 與夫婿 Edward Aveling 博士,在美國進行社會主義宣傳時的奢侈花費爭議。其中一筆是愛蓮娜花了二十五美元購買胸花,引起了參與預算會議的一名女士反彈,喊道:「那是我一個月的生活費,胸花跟社會主義有何關係?」。

英國例外論和報紙對中國人影響

  在上海英文報紙的報導當中,英國的情況較為特殊。雖然 1899 年《北華捷報》曾指出英國國內也面臨社會主義的挑戰,然而英國終究較少受到興盛的工人運動影響。上海的英文報紙認為,這是由於早在十八世紀始,英國就有濟貧法案,並一直適時修法;且另設礦場法,改善工人勞動條件。同時,英國的工資相對較高,加上英國有工會主義,使國內社會主義者的壓力得到調解。另一方面,從 1887 年《北華捷報》報導《資本論》翻成英文的消息,可反映社會主義在歐洲的影響力增加,英國國內和歐陸政客都知道馬克思《資本論》的論點。

  兩份報紙雖以英文報導,但也對當時的中國人產生了影響。如在 1892 北京匯文書院的五篇英文畢業致詞中,最後一篇演講主題即為「社會主義」。又以上海《申報》為例,1894 年一篇名為〈論美國亂耗〉報導,轉載了美國芝加哥和舊金山的騷亂消息,批評工黨和無政府主義者作亂。

代結論:東方巴黎的資產階級焦慮

  朱教授表示,本題目最初的研究動機,是希望可以回答社會主義思潮傳入中國的時間問題。早在 1870 年代,這些上海英文報紙就有關於社會主義的報導,假設當時越來越多中國人讀懂英文報紙,儘管是以負面報導為主,我們或可將社會主義傳入中國的時間往前挪到 1870 年代。另一方面,從中或能看出訊息與帝國的關係:特別是十九世紀獨霸全球的英國,如何透過報紙形塑一個商業國家對社會主義的看法。當這種負面看法延伸到「東方的巴黎」上海時,我們可從中觀察這些報紙中,關於社會主義報導的反動修辭。最後,透過檢視上海英文報紙裡與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相關的報導,來探查當時通商口岸上海「資產階級公共領域」的形成與時代意義。歐美各國行動中的社會主義者,似乎成為「遠東」城市裡以經商為主的社群,形塑自身群體認同的一個他者群體。這也正好回應了本文的英文標題。

  演講結束後,評論人臺大社會學系何明修教授表示自己收穫豐富,並提出三點看法。首先是關於結論中提到關於資產階級的團結問題。何教授指出,社會主義勞工運動直到二十世紀後才對資產階級構成威脅,在這之前的資產階級或許未必如此團結。接下來,何教授提出兩點建議,一是關於馬克思在 1850 年代為紐約《論壇報》寫作關於中國和印度的新聞時,其消息來源為何?二是關於上海英文報紙,報導內容與讀者理解未必一致,這部分也值得探討。在最後的討論時間,與會學者就著報紙的讀者受眾,以及對報導的解讀提出各種意見,氣氛十分熱烈。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