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委員會簡介
明清研究通訊
學術活動
專題計畫
出版資訊
相關連結
學術活動
研討會
學人訪談錄
專題報導
演講活動
明清研究通訊目錄
位置:
首页
>
學術活動
> 演講活動
演讲活动
費德廉教授演講「『那些人不是苦力;是移民』:1867年在廈門的『招募、轉運苦力』控告案」紀要
費德廉教授 (Douglas L. Fix) 任教於美國理德學院歷史學系。此次演講聚焦於1867 年發生在廈門的一場「招募、轉運苦力」控告案。費德廉教授主要使用的研究素材為這場控告案之文書以及控告案主角 Julian Hugh Edwards 的相關研究。 演講伊始,費德廉教授提出了幾個問題:1867 年時 Edwards ...
(观看全文)
梅凌寒教授演講「清代判書上的敘述與案情真實的區別——以寶坻、巴縣和南部檔案與刑科題本的比較為例」紀要
梅凌寒 (Frédéric Constant) 教授,現為法國巴黎第十大學教授,研究領域為明清中國的法律文化。本次演講主要是透過刑科題本與地方衙門檔案的比較,討論雙方在內容紀錄上的差距。 本次講題的發想,源自數年前梅教授在北京發現了與刑科題本相應的寶坻檔案,撰寫成〈刑科題本的擬成:以寶坻縣檔案與刑...
(观看全文)
田梅教授演講「Overseas Chinese in Cuba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Right of Assembly, 1860-1874」紀要
田梅教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博士,現任美國普渡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目前由傅爾布萊學術交流基金會獎助,於中研院史語所訪問。田梅教授主要從事清代至民國時期中國史、兒童文化史研究,今年 (2018) 八月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將出版新書 Raising China’s Revolutionaries,探討中國 1920 至 1...
(观看全文)
魯大維教授演講「明朝也有天可汗嗎?明前中葉帝王形象的內亞面目」紀要
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都嘗試建立對內亞地區的控制與權威,如唐太宗(598-649,626-649 在位)被西北諸部稱為「天可汗」,元世祖及其後裔也是名副其實的「內亞帝王」,清朝皇帝亦積極塑造其「內亞帝王」的形象。然而介於元、清之間,長期困擾於北方異族問題的明朝,目前關於歷任皇帝對外經營策略與國際視野的討論仍相當有限。魯大維教授此次於國家圖...
(观看全文)
努爾蘭教授演講「十五、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各國關係研究」紀要
本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辦的寰宇漢學講座,共有兩場演講,一場是由魯大維教授 (David M. Robinson) 主講的「明朝也有天可汗嗎?明前中葉帝王形象的內亞面目」,另一場則是努爾蘭教授主講的這場「十五、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各國關係研究」。這兩場演講都凸顯內亞局勢與相關政治經營對明朝的重要性,向與會者揭示傳統明史研究較少觸及的面向。美國...
(观看全文)
劉序楓教授演講「康熙、曹寅與日本動靜調查——以二件清宮舊藏圖卷為線索」紀要
劉序楓教授,現任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為中國海洋發展史,東亞海域國際交流史。此次演講劉教授透過分析十七、十八世紀兩件中國人描繪的日本圖像:〈海洋清晏圖〉與〈長崎貿易圖冊〉,探討清代中日關係和清朝對日本認識的問題。劉教授指出,十七世紀以來清代中日關係研究雖然累積了一定的成果,但由於中方史料零散不全,多仰賴日本方面的史料,例如長崎...
(观看全文)
李奭學教授演講「馬若瑟與明清戲曲——馬譯《趙氏孤兒》及其他」紀要
李奭學教授,美國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李教授研究領域相當廣泛,包含中外比較文學、宗教與文學的跨文學研究、現代文學與中國翻譯史,著有《中國晚明與歐洲中世紀:明末耶穌會西洋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等書。本次李教授演講「馬若瑟與明清戲曲——馬譯《趙氏孤...
(观看全文)
上一頁
最前頁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最後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