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最新消息
委員會簡介
明清研究通訊
學術活動
專題計畫
出版資訊
相關連結
學術活動
研討會
學人訪談錄
專題報導
演講活動
明清研究通訊目錄
位置:
首页
>
學術活動
> 演講活動
演讲活动
孫欲容女士演講「成為海疆:明代琉球知識之形成及其因素」紀要
孫欲容女士就讀碩士時期即開始明清使琉球錄的研究,本次演講為其博士論文中的一部分,探討明代琉球知識之形成脈絡,分為「流求國」的出現及其論述主體之變遷、官方往來關係的確立與「琉球」知識的形成,以及地緣政治中的明代琉球知識三部分。 首先,孫女士追溯明代以前「流求」一詞於歷史上的紀錄。此詞最早見於貞觀十年 (636) 出版之《隋書》...
(观看全文)
陳宗仁教授演講「Selden map有關臺灣的描繪及其知識來──兼論北港與加里林的位置與地緣意涵」紀要
長達四個月的疫情解封後,陳宗仁教授帶來 Selden Map 的最新研究成果,並預告其以 Selden Map 為課題所撰寫的專書即將完成。在本次演講中,陳教授首先梳理 Selden Map 的研究史,再由圖上臺灣與琉球的圖型輪廓、航路及地名三方面分析此地圖的知識來源,最後討論以北港、加里林標示臺灣海域的意義。 Selden...
(观看全文)
阮思德 (Bruce Rusk) 教授演講「紙上的宣德爐:文檔、文獻與文物 (Archive-Document-Object: Xuande lu in paper and bronze)」紀要
演講伊始,阮思德教授首先解釋題名中的 lu 之所以用斜體強調,在於其中文名稱中使用的多個漢字:鑪∕爐∕罏。宣德爐為銅製香爐,寬腹矮足,底部有「大明宣德年製」款。它在全世界的文物巿場上極受歡迎,拍賣價往住上達百萬美金,也因此造成贋品橫行。 事實上,宣德爐的贋品史幾乎與其有紀錄以來並行。文淵閣《四庫全書》收明呂震等人所撰《宣德鼎...
(观看全文)
柯志明教授演講「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治理與抗爭的在地實作」紀要
本次演講為柯志明教授繼《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政權》後將出版新作《熟番與奸民:帝國邊陲的治理與抗爭》之內容精華報告。在兩小時的演講中,柯教授尤其強調應藉由清代國家治理與社會抗爭的在地實作分析,方能完整呈現清代臺灣重要的歷史變遷。在這次演講中,柯教授利用中央與地方層級各類史料的完整分析,為我們簡要述說了清代統治者在臺灣的國家權力...
(观看全文)
方韻慈博士演講「臨水夫人與道教女性生產傳說的敘事演變」紀要
「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2020 年首次學術活動,邀請方韻慈博士以「臨水夫人與道教女性生產傳說的敘事演變」為題進行演講。其博士論文研究唐代杜光庭著作《墉城集仙錄》,專長為道教女仙研究。今日談論的主題臨水夫人,則是明清時代以來中國南方重要的信仰之一。主持人廖肇亨教授表示,今年由於 COVID-19 疫情的關係,上半年幾...
(观看全文)
李奭學教授演講「靈魂與國魂: 略論明清基督宗教的小說」紀要
李奭學教授本次演講是文哲所因應新冠疫情所舉辦的首次視訊線上演講,而藉遠距會議系統之便,也有遠在香港的學者乃至黑龍江的研究生參與。 李教授以十部明清之際的中文基督宗教小說條貫為「靈魂與國魂」的演講主軸。這些小說的作者略可分為三類,有明末颺航東邁的耶穌會士,也有清代來華的新教各會傳教士,還有清末的中國教眾。而清代基督宗教小說的崛...
(观看全文)
巫仁恕教授演講「犯罪與城市:清代同治朝重慶城市竊盜案件的分析」紀要
巫仁恕教授長期關注明清城市社會史的相關議題,本次演講介紹巴縣檔案保存豐富的清中葉法律卷宗史料,其中有不少關於竊盜犯罪的稀見資料:「失單」、「勘單」。竊盜是人類社會最悠久的犯罪型態,城市化與犯罪率之間存有一定關聯性,歐美歷史學界對於兩者間的關係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可惜的是中國史學界在這一部分研究仍屬有限,羅威廉 (William Row...
(观看全文)
上一頁
最前頁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最後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