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大維教授演講「明朝也有天可汗嗎?明前中葉帝王形象的內亞面目」紀要

 
主讲人: 魯大維 (David M. Robinson) 教授(美國柯蓋德大學何鴻毅家族基金講座亞洲研究暨歷史學)
主持人: 陳熙遠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时间: 2018 年 4 月 17 日(二)下午 2:00 至 3:40
地点: 國家圖書館 文教區 301 會議室
撰写人: 何幸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魯大維教授演講「明朝也有天可汗嗎?明前中葉帝王形象的內亞面目」紀要
 

  中國歷史上許多王朝都嘗試建立對內亞地區的控制與權威,如唐太宗(598-649,626-649 在位)被西北諸部稱為「天可汗」,元世祖及其後裔也是名副其實的「內亞帝王」,清朝皇帝亦積極塑造其「內亞帝王」的形象。然而介於元、清之間,長期困擾於北方異族問題的明朝,目前關於歷任皇帝對外經營策略與國際視野的討論仍相當有限。魯大維教授此次於國家圖書館「寰宇漢學講座」進行的演講,即試圖利用文獻史料和圖像資料,探討明朝皇帝與內亞聯繫的一面。

  魯大維教授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為美國柯蓋德大學 (Colgate University) 何鴻毅家族基金講座亞洲研究暨歷史學教授,研究領域著重近世東亞的軍制史、外交史、宮廷史、暴力與社會秩序史等。他在演講中以對明宣宗(1399-1435,1425-1435 在位)行樂圖、射獵圖的分析切入,指出內亞元素同樣也出現在宣宗為己塑造的帝王形象中。魯教授認為,皇室田獵在十四至十五世紀初期是歐亞大陸各國皇室的重要活動,無論是元朝、高麗、帖木兒帝國或者奧斯曼帝國,皆有相關文字或圖像材料留存。而在宣宗射獵圖中呈現的衣著、配備,諸如獵鷹、獵犬等動物的飼養及使用,乃至騎馬、射獵的姿態,都反映宣宗對此一元朝遺緒的承襲。

  魯教授接著透過相關史料的分析,探討明朝皇帝承續上述形象的背景,以及背後涉及的政治需求。明朝建立後,元帝國的勢力並未全然瓦解,長城之外的北元政權,仍是明朝的重要威脅。故明太祖(1328-1398,1368-1398 在位)、明成祖(1360-1424,1402-1424 在位)統治時期皆積極爭取國際人才,尤其是熟悉北方語言與情勢者,他們對北元大臣、蒙古人的收攬亦非只是政治演出,而是確實地重用。魯教授還指出,在《朝鮮王朝實錄》太宗九年(永樂七年,1409)的記載中,甚至同時提及「韃靼皇帝」和「皇帝」,足見當時朝鮮仍將明朝與北元視為兩個對等的政權,並心存觀望的態度。明成祖在接見女真部族時,也刻意以田獵的話題「懷柔遠人」,魯教授認為,這反映出明朝皇室的內亞面目,即永樂皇帝利用雙方熟悉的田獵文化以與女真領導階層順利進行溝通,目的在於建立信賴關係。

  但有趣的是,明朝文官的相關書寫中,並未呈現上述對國際人才的需求與爭取,顯然難以承認此一事實,而採取明朝皇帝盛德廣布、外人順應天命的論述。例如永樂二十一年 (1423) 也先土干 (?-1431) 的覲見與投靠,其實是有條件並存有觀望意圖的,而成祖在接見、應對這些來自北方的投靠者時,也刻意與唐太宗作比較,甚至對其提出批評,顯見成祖確實具有經營自身「天可汗」地位的意識,但《明太宗實錄》對此類過程的書寫卻並非如此。這類書寫除了誤導後世研究者對明初實際政治文化的理解、造成對明朝內亞經營面向的忽略外,也反映文臣與皇帝之間生活經驗與政治理念的落差。永樂年間,與蒙古人進行田獵活動是成祖對其進行攏絡的手段之一,而對從小被成祖帶在身邊親自教育的宣宗而言,這也一直是他生活當中的一部分,因此在他於謁陵之後與蒙人田獵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在文臣眼裡,此種行為極為不當,並提出批評和抗議。從類似的實例中,我們能看到皇帝與文臣之間對帝王應有的行為和作用有很不一致的理解。田獵對明朝皇帝而言,也是一個表演的平臺,可以展現財力、帝王形象,以及對狩獵裝備和馬匹、獵鷹、獵犬等層面的知識與講究。而就宣宗的場合來說,此類活動亦可成為奉母孝親的機會。

  礙於時間的關係,原本預定要一併探討的後期發展,以及明代帝王對於西藏的經營——這也是其帝王意識及內亞面目重要的一環,同時亦影響西藏、青海、甘肅地區人們對於明朝皇帝形象的理解——便無暇細述。魯教授總結,對內亞政治文化的理解、利用內亞政治模式來實踐自身政治理念、將「內亞君主」融入其帝王形象的組成部分,以及爭取蒙古人、女真人、藏人對其君主地位的認同與投靠,若由這些層面來看,至少明中期以前的皇帝都算是及格,可以算是廣義上的「天可汗」了,其擁有「內亞面目」的事實自也無庸質疑。至於明朝後期的君主,看似已不再具備此種形象,但這究竟是歷史事實,抑或只是目前研究者尚未留意?魯教授引用顧時汗1641年寫的蒙藏對照的《持教法王諭令》說明,崇禎皇帝(1611-1644,1627-1644 在位)仍被視為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為例,指出即使到了明末,明代帝王依舊存有這類屬於內亞政治文化體系的形象。

  魯大維教授的演講引發了熱烈討論。在中研院史語所訪問的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田浩教授 (Hoyt C. Tillman) 認為,魯教授的演講呈現出明朝皇帝除了漢人官僚體系之外的另一個圈子;對皇帝而言,這些前來投靠的蒙古與女真人反而會是更可靠的臣屬,明初皇帝們才有條件對漢人官僚那樣殘忍,多次展開政治肅清運動。有些與會學者也好奇,明朝皇帝展現的內亞形象,如何被其他歐亞國家理解與反應,以及明代官方所產出、以漢文呈現的對外宣傳材料,如何被不懂漢文的蒙古、女真及其他國家(也就是此類材料宣傳的主要對象)所理解和接收。魯教授指出,明朝在論述上刻意切割北元與元朝帝系的聯繫,明朝皇帝也會以元朝的歷史教訓為參考,擬定對外國的宣傳策略。例如明太祖在對日本的宣傳中,就極力強調其與元朝的差異。魯教授也說明,帖木兒王朝、日本當局等並沒有買明朝的帳,間接或直接地否認明朝皇帝的內亞論述。魯教授亦提及本次演講主要提及的都是漢文史料,其中朝鮮史料往往會保留未經明朝政治潤飾的記載,呈現與漢族文臣書寫截然不同的內亞情勢認知;此外,帖木兒帝國等內亞國家也有些許史料留存,不過整體而言,目前可用的史料確實具有侷限性,故解讀時也必須謹慎。至於有與會學者問及明朝君王展現的上述內亞形象,會否只不過是基於政治需求的一種演出?魯教授則回應,對北方情勢的考量一直是明朝皇帝施政上必須留意的重點,成祖之所以發動北征,也是基於對內亞局勢的掌握和判斷,他認為不應以「表面」與「內涵」二分法來理解明朝皇帝的相關經營,這些帝王所展現的內亞形象,應也能反映其內心的自我認識。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