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2 月 22 日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清史讀書會」書摘分享

Ho-fung Hung, Prote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monstrations, Riots, and Petitions in the Mid-Qing Dynasty《中國特色的抗議:明清示威、暴動及請願》書摘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 253 pp.)

孫中曾(中國文化大學博士) 整理撰寫

  本書的研究主題是盛清時期中國的抗議活動,以《清實錄》的記載為主,配合其他史料,藉由社會歷史學方法,針對中國集體抗議模式進行探討,也試圖與查理斯.蒂利(Charles Tilly)所研究的西歐與北美的抗議文化比較,凸顯中國抗議文化的特色,同時反駁過去將西方經驗套用於中國的做法。蒂利認為抗議政治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密不可分,抗議政治造成組織瓦解而非社會瓦解,這使得其成為推動制度構成的動力,而西方抗議活動與政治中央集權、商業活動亦有密切關係。作者孔誥烽主要欲透過中國的史料,以明清長時期抗議活動的發展,配合他改良自蒂利的分析模式,來探討中國抗議文化之特色。

  本書分為六章,第一章勾勒出政治集權與經濟富庶在清中期的興衰全貌,並就馬克思 (Karl Marx)、韋伯 (Max Weber) 與魏特福格 (Karl Wittfogel) 所解釋的中國停滯不前說,及華勒斯坦 (Immanuel Wallerstein) 修正停滯不前說的方案,提出具有理論針對性的新觀點。這部分雖一筆帶過,但其理論對話的伏筆卻貫串全書。

  第二章討論《清實錄》作為史料的可信度,又根據抗議定義將文獻記載的抗議事件進行分類,以形成事件的材料,做出分析用的圖表與圖示。本章說明了社會學的分析數據是如何由傳統史料轉化而來的,並據圖表所列的關係引導後三章的研究。作者將抗議活動分為參與性、抗拒性兩大類,指出清代有三波抗議的高峰:1740-59、1776-95、1820-39。第一波時期,朝廷權力集中,商業也發達;第二波朝廷權力稍衰,商業仍然發達;第三波朝廷權力更弱,商業也不發達,但作者認為此乃朝廷道德合法性重建的時期。三波抗議高峰中,只有第一波的參與性抗議活動超越抗拒性活動。

  第三章至第五章是本書具體論證的部分,敘述案例間的變化與細節。十八世紀中期是先行的抗議,主要以服從家長式的權力進行國家參與,藉著進入政府決策流程來擴增權力。十八世紀後期的一波則是因賦稅開徵的增高而暴力地抵抗政府,政府採取鎮壓方式應對。到十九世紀初期時,看似相同的暴力抵抗出現了不同:抗議者快速地用謙遜態度對待地方政府,並進行京控,即直接向皇帝訴願,進行抗爭;這使得十八世紀末以來,皇帝失去道德合法性、道德權威開始衰微的情況得以恢復。作者認為此與中國儒家文化的特色密切相關。

  第六章比較中國抗議方式與歐洲的差異,一是中國堅持順從儒家的威權領導,另一則是歐洲發展出民眾統治權的意識型態。

  本書問題意向明顯、寫作清晰,可讀性很高。也許讀者會對作者的案例分類或史料分析有些不同的看法,不過能將中國明清歷史上的眾多集體抗議事件整理出長期的變化模式,探究其與政治、經濟的關係,並試圖從文化觀點論述中國與西方的異同,將整個議題帶入中西比較視野,可說是相當成功的。此書並獲得 2010 年社會科學歷史學會會長專書獎。

  



讀書會活動剪影






回頁首

回到第二十九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