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委員會 91年度專題計畫

  • 「記憶與認同」讀書會
    召集人:
    內容介紹:
    近年來,中外人文與社會科學界的諸多學門,莫不極為關注「記憶」及與之相關的「認同」等議題;這些學術領域所產生的豐富研究成果,也為歷史學者如何了解過去,開拓了一條嶄新的重要路徑。本會同仁對記憶與文化進一步反思,因而繼續在以往的基礎上,由本院近史所沙培德先生主持招集,並於2002年6月18日經近史所學會通過,正式宣告成立「記憶與認同」讀書會相關研究群。

    本讀書會自創立伊始,首先從事的主要工作,端在召集各成員共同研讀本領域已有的重要著作,以期擴展組織內成員的學術視野,進而提升各成員個人研究的品質。

    直至2004年為止,該研究群曾共同研讀的讀物,包括歷史-記憶研究領域的經典作品,如Maurice Halbwachs, On Collective Memory ; Paul Connerton, How Societies Remember等書;以及史學為主要取向的通論性著作,如Patrick H. Hutton, History as an Art of Memory與 Dominick LaCapra, History and Memry after Auschwits等書。另一方面,該研究群成員們也對許多研究特定主題的著作,進行廣泛的閱讀,舉其要者,約有John R. Gillis, ed., Commemoration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Yael Zerubavel, Recovered Roots; Bo Strath, ed., Myth and Mem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Jacob J. Climo& Maria G. Cattell, eds.,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同時兼及諸如 David Lowenthal, John Beverly, Hue-Tam Ho Tai, Wulf Kansteiner, Jennifer Cole等人與其他作者所撰單篇論文。最後,該研究群也對若干以「認同」為討論主題的理論性著作,例如:Stuart Hall& Paul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與Kathryn Woodwar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等書,稍作研讀。

    在這些佳著之中,又以下列四本著作對本研究群最具啟發性。第一本為由Jan Asman所著之Moses the Egyptian: The Memory of Egypt in Western Monotheism,此書不只將摩西是為歷史,更是記憶。在這樁歷史的案例中,作者探討真實和虛構的事件、人物如何儲存於宗教信仰中,又如何在哲學正當性、文學詮釋/再詮釋、精神分析的去神祕化、和語言上的篡改誤解中轉化。本書中歷史記憶的變遷於是彰顯了文化身份和信仰的流動性。第二本著作為Maurice Hallbwachs所著之On Collective Memory,作者提出的集體記憶構成於社群聚集時意志力的凝聚,因此記憶的持續(persistence)和群體延續性的加強力量息息相關,更與階段性的歷史事件及其意義密不可分。而研究群體所意識到的現代、後現代時間感與空間感之間的流轉,使當今個人和Halsbwachs所述的集體記憶之間的關係更形錯綜。要完整認識當今的集體記憶,就不能免去繁複視覺媒介參與後的現代展演多媒體空間的多變性與暫時性。第三本為Patrick H. Hutton所著的History as an Art of Memory,此書針對協商歷史、記憶兩者之間的互動,作者標示並檢驗八種歷史何記憶的路途:記憶性的(mnemonic) 修辭性的(rhetorical) 自傳性的( autobiographical) 心理學性的(psychological )社會學的(sociological) 考古學的(archaeological )史料性的(historiographical)。對作者而言,歷史就是意義的藝術,是門企圖結合著過去重複和記憶的美學。而本書作者亦觸及後現代情境中集體記憶的消長,主體和集體記憶的觀察,以及記憶和史料方面實踐的關連。最後一本著作為Dominick LaCapara所著的History and Memory After Auschwitz,本書延續許多學者心頭縈繞不散的終極關懷:「屠猶」後的歷史和記憶本質有何轉化?作者從此疑問出發,檢視後屠猶時代的歷史和記憶,到底「記起」代表了什麼?什麼事件和景象能被記憶,目的又何在?而遺忘的角色又為何?本書不輕易提供屠猶記憶做唯一種記憶的解答,透過解讀並未直接經歷納粹恐怖,但與屠殺記憶共存的世代,作者挑起詭譎記憶多面向的疑問。

    除了共同閱讀之外,「記憶與認同」研究群間亦邀集相關學者,如孫隆基、Alexander des 與Gorges Gail Hershastter諸人,就其個人對「記憶與認同」此一主題所從事的實證研究,發表學術演講,為研究群同仁提供實際操作的參考範例。此外,並曾透過明清研究會,邀請諸如曾藍瑩(耶魯大學藝術史學系)、熊月之(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兼所長)等專家,於午餐會或座談會活動中發表演說。總之,經過大約一年半的探索,參與「記憶與文化」研究群的各個成員們對於「記憶」與「認同」此一跨學科研究領域的大致輪廓與既有成果已獲得相當深入的理解。目前,該讀書會的目標是希望鼓勵本讀書會的同仁於進行個人自身研究時,能得以善用記憶/認同研究所提供的概念工具。而各成員們未來在探討記憶與文化間的關連時,也擬逐漸側重記憶與物質文化間的關連。

    參與學者名單:

    熊秉真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沈松僑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盧建榮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華 瑋 (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

    Peter Zarrow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呂妙芬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小媛 (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

    王璦玲 (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 海外學者:

    Lynn Struve (Department of History, Indiana University, U.S.A)

    汪榮祖 (Virgin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U.S.A)

    山田辰雄 (日本慶應藝塾大學法學部)

    Katherine (Katy) Carlitz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Universtiy of Pittsburgh, U.S.A)

    Grace S. Fong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Robert E. Hege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Philip K. Kafalas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Georgetown University, U.S.A)

    Steven B. Mil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U.S.A)

    Dietrich Tschanz (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Rutgers University, U.S.A)

    Allan Barr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Pomona College, U.S.A)
  • 99 Study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