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研究計畫成果分享座談會紀要

 
時間: 2019 年 12 月 13 日(五)上午 9:00 至下午 5: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三會議室
撰寫人: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2019年「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研究計畫成果分享座談會紀要
 

  本次會議為「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的年終研究成果和計畫構想座談會,共計四場,邀請專家學者主持,由工作坊成員於座談會中呈現近年研究進度、成果,以及正在進行之研究計畫內容。

 

第一場

 

主持人:林麗月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發表人:何淑宜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明代中後期的祀典與地方政治:以浙江地區的人物祠祀為例
發表人:張繼瑩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論 題:清代山陝甘邊防空間的變化與地方社會



 

  第一場座談會首先由何淑宜教授報告「明代中後期的祀典與地方政治:以浙江地區的人物祠祀為例」。何教授從制度實行層面觀察鄉賢、名宦祠祀的運作與地方社會的交互關係。分別涉及兩個子題:一、從「人物祠祀」切入,探討儒學與思想因素交互影響時的去取原則,以及地方行政層級與行政區域調整的影響;二、從「地方政府」的角度觀察官方祀典中的人物祠祀跟地方文教、地方官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何教授選擇浙江作為具體研究區域,希望藉由考察明代中後期府州縣學的重整,與地方上專祠的相應調整,來說明隨著祠祀制度化,專祠更為普及的現象,也希望說明地方祠祀制度化如何反映地方社會的發展與變化。

  張繼瑩教授報告目前正進行的專書計畫「清代山陝甘邊防空間的變化與地方社會」。本計畫主要利用方志與內閣大庫檔案進行研究,張教授指出九邊地區為明代的邊防重鎮,明代時期主要是「腹裡支援沿邊」,將資源從內陸由南往北的輸送。明清鼎革,這個地區成為清代「沿邊征服腹裡」的補給區,清朝又要面對降將與蒙古、新疆等問題。簡言之,九邊地區是相當軍事化,持續受戰爭影響的社會。張教授主要欲探討山陝甘邊防空間的變化,以及在軍事影響下的社會中,生長於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獲得資訊的各階層士人的歷史記憶形成過程。

  主持人林麗月提供何教授相關二手研究作為參考,並建議何教授可以考慮地方志中的圖像材料,如學宮圖、縣學府學圖的變化。其他學者的建議包括:士人對於「我群」的認定,以及實質交往的空間範圍是如何分層級(府、縣?);行政區域重劃後,地方如何透過從祀與方志人物編寫塑造文化認同,是否會影響其互動圈等,也值得關注;研究早期鄉賢祠較容易看出其與思想內涵的關係,相對而言,因行政區劃變化所造成的祠祀普及的問題,似乎較少思想史的因素,而且事例較分散多元,未來如何統整各種線索來討論明代中後期祠祀制度變化,需要更多思考。針對張繼瑩教授的報告,林麗月教授建議除了從文人生活層面思考軍事行動對地方社會的衝擊外,可進一步探討邊防空間變動中,領導階層、官員與仕紳「結構」層次的變化。另外,張教授如何將對於明清之際九邊地區的宏觀思考,與關於姜瓖之變所形成的歷史記憶之研究,組織改寫成為一部專書,值得仔細思索。

 

第二場

 

主持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何威萱教授(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講題:新視角下的明清學術思想研究--以聶豹、方東樹為中心
發表人:楊正顯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人文社會教學研究中心)
講題:反思陽明後學研究--從《王陽明門人考》談起
發表人:魏綵瑩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講題:孔教的救贖與經世:陳煥章宗教思想研究

 


 

  第二場座談會首先由何威萱教授報告近年的研究成果。何教授近年研究重心分別為明清學術思想、經學與現實互攝兩個議題。何教授討論了聶豹早期的思想淵源與其軍事思想,也探究方東樹對顧炎武的評價,討論其「時」與「文」的觀念。至於經學方面,何教授將繼續研究堯舜婚嫁故事的詮釋,與該故事涉及的禮法問題,以及〈士冠禮〉的「見父」與周尺的相關問題。

  楊正顯教授針對嘉靖時期的陽明弟子進行大規模的整理,研究成果《王陽明門人考》即將出版。他指出陽明弟子於江西與浙江獨盛,家族化、階層下延現象明顯。除了文獻的貢獻外,楊教授認為未來可以繼續研究講會的影響與低階層弟子的活動、陽明著作版本的差異,以及陽明弟子如何與程朱士人對話。

  魏綵瑩博士報告「孔教的救贖與經世:陳煥章宗教思想研究」。魏博士認為陳煥章的思想獨具特色,近年因其個人文集與孔教會相關資料已出版,資料更加完備,將針對陳煥章的孔教觀,其現世極樂、大同境界的觀點,以及孔教會與民間團體的關係等角度,進行研究,探討陳煥章孔教及宗教之思想面相如何回應 1920 年代種種思潮,並欲探討孔教會內部的差異。

  王鴻泰教授建議何威萱教授可以說明在眾多具有軍事背景的陽明弟子中,聶豹的特殊之處為何?另外,與會學者對於聶豹之「格物有功夫」的思想是接近程朱抑或是陸王,以及方東樹的影響力等問題提出疑問。對於楊正顯教授,王鴻泰教授請教「門人」的定義?以及高階低階士人的區分方式??何淑宜教授希望楊教授進一步解釋何以王學在華北的影響力較低,或許王學的傳播方式也可以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探究。對於魏綵瑩博士的研究課題,與會學者建議應考慮孔教會的歷史脈絡與社會處境,特別是民間宗教與「三教合一」的可能影響,也有學者認為應考慮陳煥章的思想與康有為間的從屬關係。

 

第三場

 

主持人:賀廣如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講題:調節與嚴分:清中晚期的理學風潮與嚴格程朱學群體
發表人:郭芳如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講題:描述語句中的「天」:天的性格與自然性面向
發表人:林峻煒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講題:明清之際儒學天人觀與治理思想

 

 

  第三場首先由丘文豪報告其博士論文計畫「調節與嚴分:清中晚期的理學風潮與嚴格程朱學群體」。丘文豪從清中晚期的孔廟從祀標準變化,以及當時出版的許多書籍仍存在「朱陸異同」的論辯現象出發,試圖說明除了漢學與經世外,清中晚期還有一群程朱學者對於陸王與事功風氣持相當嚴格的態度,並警惕經世與氣節風氣對學風與社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郭芳如博士報告「描述語句中的『天』:天的性格與自然性面向」。郭博士注意到中國古典文獻中關於「天」的樣貌相當豐富,如先秦之《論語》與《詩經》等,其中「天」便有人格性與自然性兩個面向,相關描述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矛盾,何以「天」可以同時是「人格」的又是「宇宙」的。郭博士擬分別探討先秦兩漢文獻中「天」的語言使用的理論模型,以及明清時期個別儒士對天的詮釋。郭博士過去已針對黃宗羲及浙江儒者筆下之「天」的涵義進行研究,未來將從傳教士與儒士兩方面的描述著手,探討跨文化脈絡下「天」在文獻中的使用。

  林峻煒博士報告題目為「明清之際儒學天人觀與治理思想」。林博士指出前人研究已注意到建立孔教論、告天之學、依天立義、儒學宗教性等議題,他認為明清之際的「天人觀」為重要問題,未來擬將研究重心放在「以天為本」的儒學。具體將以安世鳳、文翔鳳、許三禮、王啟元、李來章等士人論天的文字為主,探討相關的政治思想課題,如天人、君臣關係、相應的「治理」思想,以及上述儒者重構理學、重構道統的努力。

  報告之後,賀廣如教授建議丘文豪應該更深入分析清代中晚期朱陸之辨的目的、方式,與之前的論辯有何差異,他們的論辯以何為判準,如此可以更清楚他們辯論的意義。此外,也應該大規模的釐清道光時期理學書籍刊刻的狀況。楊自平教授建議丘文豪注意當時理學家對於「經世」觀念的分判。林勝彩教授與楊正顯教授則對於論文題目與二手研究的關係提出疑問。

  賀廣如教授提醒郭芳如博士使用先秦文獻如《尚書》、《詩經》時,應留意其並非成於一人一時一地,而先秦諸子論天的文字甚多,漢代到明代其實也有很多相關討論,特別是魏晉南北朝在佛教的影響下。林勝彩教授認為先秦與明清之間仍有大段的空白,理學萌發的宋元時期更是值得注意。楊正顯教授則建議郭博士除了關注天人的文字外,也應注意當時的語言脈絡與社會背景。最後,賀廣如教授認為林峻煒博士應該釐清明清儒者筆下的「鬼神」與「天」的層次,不能直接劃上等號。楊自平教授建議林博士要釐清「天」與「治理」的意思,也應更清楚說明「以天為本」之「本」之意涵。艾靜文教授則建議林博士需對「宗教」作出基本定義,並說明與前人所論有何差異。

 

第四場

 

主持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林勝彩教授(醒吾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講題:清初浙西遺民理學的流衍--以楊園學派為中心
發表人:周敘琪教授(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講題:近代中國家政概念的變遷
發表人:艾靜文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客座教授)
講題:Refreshingly Experimental: Wang Ji’s (王畿; 1498-1583) Dialogic Crafting of Confucian Arguments in Terms of a Buddhist Lexicon

 

 

  第四場發表會首先由林勝彩教授報告「清初浙西遺民理學的流衍—以楊園學派為中心」。林教授從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的轉變,章學誠對於浙東與浙西學術的分判,以及理學與經史學、考證學的關係談起,說明選擇以張履祥為核心的清初浙西遺民理學社群為考察對象,除了欲深入探討張履祥與黃宗羲、浙西遺民社群及其他理學家之關係外,也將藉由對陳梓的深入研究,說明康雍乾年間楊園學說的傳播與影響,以及遺民心態的流變。另,林教授也將討論張履祥學說在道光年間的變化與從祀。

  周敘琪教授報告「近代中國家政概念的變遷」。周教授透過家事教科書與報刊雜誌上的家庭經濟相關論述,探討清末民初新舊「治家」思想的演變、現代家政學輸入中國,以及家庭經濟與五四新思潮的互動,如家庭制度的改革與家計調查等。周教授也舉《聶氏重編家政學》、邵飄萍所譯介的《實用一家經濟法》為例,說明除新舊因素外,也涉及中日國情的差異,以及對時代氛圍的回應。

  艾靜文 (Jennifer Eichman) 教授報告題目為 “Refreshingly Experimental: Wang Ji’s (王畿; 1498-1583) Dialogic Crafting of Confucian Arguments in Terms of a Buddhist Lexicon”。艾教授近年來致力於王畿文字的翻譯工作。未來將以專書的規模處理王畿對儒佛關係的理解。藉由翻譯工作,艾教授注意到王畿借重可塑性極強的佛道語彙來形塑其儒學觀念,並開展其個人的儒學詮釋。艾教授也介紹王畿的言說策略,希望透過王畿的論辯,說明其哲學詮釋背後的論理技巧、想像力及過人的膽識。

  發表之後,主持人楊自平教授提醒林勝彩教授留意官方與民間學者對於張履祥是否有不同的印象,林麗月教授認為「遺民」的界定事關重大,應該留意浙西群體內部不同世代對於出仕與否、文化認同的差異。對於周敘琪教授的報告,楊自平教授認為在思想觀念外,西學學科的引進對於「家政學」的形成至為重要。余華林教授認為從包括男性的「家政」到專指女性的「家政」的變化過程,以及五四以後「家政」與「家事」、「家庭經濟」關係的變化等,都值得注意。此外,余教授也針對邵飄萍《實用一家經濟法》暢銷的時間與原因提出討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