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性別、宗教、文學與知識傳播」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19 年 8 月 28 日(三)上午 9:00 至 8 月 30 日(五)下午 4:20
地點: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館 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吳凱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生)
于 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生)
 
2019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性別、宗教、文學與知識傳播」場次會議報導
 

 

第一場
Translating Monstrosity: Exploring Supernatural Being out of Cultural Collision in Ming Qing China

主持人:李奭學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李奭學教授
發表人:陳姿瑤(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生)
論 題:明末清初耶穌會士艾儒略的翻譯文學《聖夢歌》中神魔形象對中國語言文字的影響
發表人:朱雯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生)
論 題:Intercultural monsters and supernatural being: What happens when Jesuit and Chinese ideas of monstrosity and humanity collide in Ming-Qing China?
發表人:代雲芳教授(南通學外國語學院)
論 題:「用傳奇法而以志怪」《吟邊燕語》文體之辨與《聊齋誌異》
發表人:林珊如(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博士生)
論 題:神魔.釋厄.禪機——《西遊記》的證道修辭

 


  本組論文透過明清時期的翻譯文學與宗教文學的分析,從而關注其背後複雜的文化、宗教與社會所交織出來的衝突與融合。

  陳姿瑤透過分析明末清初耶穌會傳教士艾儒略所翻譯的《聖夢歌》,體現異文化經由翻譯的過程在不同年代中不同的文字展現,在《聖夢歌》當中表現出中古歐洲文學裡天主教講道的特色,其中所採用的戲劇形式,類似於中古時期在市集裡所演出的道德劇,每個劇中的角色象徵著一個抽象的德性或概念,此類的翻譯作品很大程度地豐富了中國的文字內涵,亦增加了中國文學的包容性、多樣性與豐富性。

  朱雯琪從十六世紀明清時期耶穌會傳教士的翻譯,來討論此時異文化和語言如何藉由當時的術語來表達「上帝」、「天地」、「魔鬼」等宇宙學和超自然生物的概念。在充滿衝突與融合的明清時代,耶穌會教士將其信仰透過與當地佛教與儒家傳統之間的互動聯繫起來,試圖透過語言與傳統之間的對話,將基督教的概念傳達給當地人,這之間也產生了許多衝突,這些衝突帶來了論辯,也擴大了信仰的討論。

  代雲芳教授分析晚清時期的翻譯文學《吟邊燕語》的文體,以「用傳奇法,而以志怪」的方式翻譯,並在追隨前輩的同時,也堅持以傳奇志怪為陣地,排斥白話文體的介入,並認為因為一系列複雜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因素促使譯者做出這一文體的選擇,也昭示著譯者即將捲入文白之爭的宿命。

  林珊如討論《西遊記》中的證道修辭,以小說中將原本佛教之「心猿意馬」譬喻與馴牛託喻的傳統,擬人化為書中的角色,轉化為人成佛的心魔,將《西遊記》放在宗教文學的脈絡中,從全真性公的角度來看,理解多重轉義如何互相組合與穿梭交織,彰顯出《西遊記》有別於其他神魔小說的特質。
 

第二場
明清道教的重層面向

主持人:李忠達教授(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李忠達教授
論 題:黃元吉《樂育堂語錄》與晚清丹道傳承
發表人:高振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清道教中的民間神祇經典研究
發表人:余佳韻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煉丹與修仙:明詞中的道教意象
發表人:蔣馥蓁博士(科技部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清代川西地區道教文檢所見地方信仰現象




  本組論文從經典、語錄、文檢、詩詞等不同文類探索明清道教的多重面向與其中內蘊的豐富性。在留意嚴格意義下的道教經典與文檢之外,也考慮明清社會中丹道群體或修道文士留下的文字紀錄,反映出另一種廣義的大眾道教,而非僅侷限於道士階層,希望透過不同文類、群體的研究對話,更深刻理解明清社會中的道教樣態。

  李忠達教授以黃元吉《樂育堂語錄》為主題,梳理出本論著繼承隋唐丹道,又受宋代邵雍等《易》學家思想影響,呈現以《易》學為理論和實踐時的指導原則,並呈現人與天地之道合一的終極目標。至民國初年,該書又受陳攖寧編纂成《口訣鉤玄錄》,反映當代社會與丹家混融的面貌,促成丹道傳授在現代的逐步轉化。

  高振宏教授以《正統道藏》、《續道藏》、《道藏輯要》、《藏外道書》及《中華續道藏》為觀察中心,分析新經典的造經模式與特質,同時探討道教如何納編、改造神祇,由此觀察近世道教如何與民間宗教互動。而這些經典內容增添了與傳統道經有別的節次,除了反映神祇觀點轉變外,亦受宋以降扶鸞降筆與興新道法傳統的影響,以致明清以後扶鸞降筆幾乎取代道世造經,成為新經典出世的主要管道。

  余佳韻教授透過僧人道士所作之詞,探討宋代以來道家方士「以詞傳道」的發展脈絡,以及道教文本的寫作特徵。

  蔣馥蓁博士以中國四川的川西平原為範圍,以《廣成儀制》傳統作為對象,討論為什麼要使用某些儀式,使用情境與變化考量。並指出佛教精神在道教科儀行持中和裡與曖昧的地方。
 

第三場
對話與傳承:明清佛教之思想文化及其海外流播

主持人:陳玉女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兼文學院院長)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吳孟謙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晚明佛門論性:儒釋交涉脈絡下的考察
發表人:曾堯民教授(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
論 題:明末天台僧的傳承認同與自我定位:以幽溪傳燈為中心
發表人:劉家幸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十八世紀日本禪林與東亞和文學——以京都相國寺派梅莊顯常 (1728-1803) 的閱藏經經驗與反響
發表人:簡凱廷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嘉興藏》在江戶:全苗月湛 (1728-1803) 的閱藏經驗與反響




  本組論文探討從明萬曆以降中國佛教史上的復興浪潮。赴日僧侶及其著作的海外流播,大量吸收了中國佛教新元素的江戶佛教,成為近現代日本佛教的奠基石,並在十九世紀回傳中國,影響了包含中國在內的東亞佛教。本組以此作為討論主軸,窺探明清佛教跨界流轉的實態與價值。

  吳孟謙教授從晚明高僧與居士的角度,觀察佛門如何運用天台學、唯識學、禪學的資源,對儒家性論進行反思與評判。

  曾堯民教授以《幽溪文集》中的〈天台祖庭元旦禮文序〉、〈天台祖堂小宗題名記〉、〈寱言〉三文,加上《天台傳佛心印記註》,建構幽溪傳燈傳承的主張、教法的主張以及實踐的內容,以期理解傳燈教理、實踐的時代性及其對於天台復興的理想形貌。

  劉家幸博士藉由對梅莊顯常的文學作品斠理,試圖映現自隱元東渡半世紀以來,日本漢文壇的面貌,以及明清佛教文化從移植走向共生的具體樣貌。

  簡凱廷教授認為《嘉興藏》與其續藏、又續藏影響洞水月湛的佛教志業,簡教授便於此關捩展開討論,補充日本江戶《嘉興藏》接受史的研究成果。

 

第四場
出世悲時事,忘情念友生:明清鼎革詩學話語中的跨界交流與海外知音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周玟觀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承風又問故鄉事:晦山戒顯詩文中的人間情誼
發表人:張俐盈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青山約」與「江南夢」:吳梅村與臨濟宗三峰禪僧交游詩文研究
發表人:李瑄教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國俗文化研究所)
論 題:佛門善緣與交際詩:清初黃檗宗東渡的文學考察
發表人:邱怡瑄博士(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身極東海畔.心懸故國憂:東渡遺民張斐詩文中的華夷視界與歷史建構




  本組論文以討論明清時期詩人的交游與互動作為討論中心,從中探悉遺民詩人多重且複雜的心境與拉扯。

  周玟觀教授除討論晦山戒顯的禪學思想外,更就其詩文別探方外遺民之人世情誼與關懷。周教授以為晦山之詩顯現了出世與入世兩種性格,從而思考出世與入世可以是儒、佛之別,內、外學之分,也可以是身分上隱與仕的區判,更可以從個人生命發展歷程中,觀察其心理義向與動能趨向,因此,晦山個人生命史中的出家與返鄉,可視為具有特殊心理意義的行動象徵。

  張俐盈教授藉由討論吳梅村與其他僧人的交往,進一步探討吳梅村的倫理困境,透過吳梅村與晦山戒顯的交游詩文,以及吳梅村同期作品進行參照,指出其因祖輩家貧、弱冠及第等經驗,特別重視養親、顯親,而無法安託身世,為此辜負了與晦山戒顯的十年之約,又吳梅村選擇「歛以僧裝」,不僅僅是因仕清後的悔愧心理,也涵納了他與三峰派禪僧交游過程中的體悟與省思。

  李瑄教授引據日本文化史專家中野三敏教授的發現——黃檗宗在弘傳過程中,黃檗一門與日本上層社會人士詩文唱和不斷,詩文是其弘法過程的重要資具,隱元的詩歌交際功不可沒。為此李教授以隱元為例,分析詩歌交際如何連接佛門與俗世、流亡者與異域、中華文化與日本政治。

  邱怡瑄博士以張斐詩文材料中的華夷意識作為討論主軸,思考其遠渡日本的文化意義,在對張斐詩文進行考察的過程中,除了發現他渡海時有著「時不我予」的心境外,也關注華夷意識的交鋒與轉移,邱博士為張斐的詩文提供了探討「華夷變態」觀念的脈絡史,打開了另一扇觀察的氣窗。
 

第五場
典範建構與明清女性文學之新詮釋

主持人:大木康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評論人:大木康教授
發表人:秦琼(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候選人)
論 題:明代皇后著述考論
發表人:林玟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貞節與才學——明代「孝烈婦」與「女狀元」故事之承衍與改寫
發表人:千賀由佳(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生)
論 題:小說中的婦女悟道——以《歸蓮夢》為例

 


  本組論文以明清時期女性文學之典範建構、詮釋、傳播與轉化為焦點,採取微型個案之研究進路,以時代氛圍作關照,討論仕女閨秀、民間女子,或書寫宮規庭訓,昭示天下,贏取帝王褒揚讚賞;或憑藉己身貞烈懿德、才學豐贍,使天地鍾靈毓秀、浩然正氣豁顯於婦女之間,得士子世人傳唱頌揚;抑或以女子之身悟道皈依,於占夢與宗教觀念間,表述明清之際佛教與民間思潮共同價值面向與文化關懷。

  秦琼考據太祖之馬后、成祖之徐后、憲宗之李后、睿宗之蔣后著書十三部,內容廣涉詩、文、史、傳、訓。初衷或為勸戒、或為媚上、或為宗教所驅。秦琼考其著錄,詳其存佚,明其著者,辨其流傳,梳理評價,此基礎上明確如下幾點:一、著述受政治和禮教雙重束縛,二、明清評價多重其身分與功用,三、著者出身與經歷對其著影響深遠,四、帝王為女性著作御製序文引人注意。

  林玟君以楊慎〈唐貴梅傳〉與〈女狀元〉考察「唐貴梅」與「黃崇嘏」如何自官方記述,屢經眾家數陳發揚而成明代女性典範。並以「孝烈婦」和「女狀元」之典範塑造,由歷史與文本展演等線索,對其創作動機、文本敘述、時代回應諸面向,為明代女性故事變衍意涵試著進一步了解。

  千賀由佳以清初日話小說《歸蓮夢》作為主題,試探析蘇庵主人如何將當時流行的這些言論反映到作品之中,並透過與其他小說的比較,考察《歸蓮夢》作為以婦女之悟道為題材的小說所具有的獨特意涵及晚明叢林論夢風氣。
 

第六場
女性的宗教實踐及書畫行旅

主持人:楊玉成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金蕙涵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
論 題:反思世俗化與女性的能動性 (agency)——以明代江南地區出土的觀音髮簪為例
發表人:趙琰哲教授(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
論 題:晚明女畫家的遊歷交往與山水畫創作——以《柳如是、黃媛介山水合卷》為中心
發表人:何韻詩研究員 (Research Assistant in Jao Tsung-I PetiteEcole, HKU)
論 題:從碧城仙館女弟子看中清時期江南女弟子的從師風氣
發表人:柯明(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博士生)
論 題:東亞女性詩人的紀行詩與旅行:日本江戶原采蘋、清代鮑之蕙及李氏朝鮮金錦園

 


  金蕙涵教授認為宗教世俗化無法充分解釋觀音髮簪的出現,所以以觀音形象的女性髮簪為主題,從女性的私人空間以及宗教信仰中的苦行,探討明代女性在觀音崇拜中的能動性 (agency)。發微自明末男性文人在書房中,以微型山水佛像營造一個個人能掌控的天地,以及明代女性以髮繡朝拜等身體苦行,才能得到觀音降福等研究,唾手可得的髮簪或許反映了女性對觀音信仰的主動性。

  趙琰哲教授以《柳如是、黄媛介山水合卷》作為中心,探討晚明女性山水遊歷與繪畫創作之間關係,同時,針對二人畫作的創作時間窺探在明清鼎革時代背景下,畫作背後所隱藏的個人命運變遷。並以柳、黃二人為中心,探討晚明女畫家之間及其與男性文士之間的交往情誼。

  何韻詩研究員以「碧城仙館女弟子」為中心,看嘉道時期江南女性的學術網絡,發現她們除了拜陳碧城為師外,有師從多人的情況,這些老師更不限男女,例如吳規臣、陳友菊和陳靈蕭就另為榕皋女弟子,得出了女子拜師在中清時期,已經變得相當盛行與開放。

  柯明選取了生存時代相近的三位東亞女性詩人原采蘋、鮑之黨、金錦園為研究對象,從她們實際的旅行經歷和動機入手,比對三國當時同中有異的位置,以揭示她們各自旅行的類型與特質。同時,進行詳細的文本對照分析,闡明三者在詩歌表現的層面的異同,藉此理解近世東亞女性詩人創作傾向與生活方式的變革。

 

第七場
近世書籍的生產與流通——以書籍的編刊、流傳、收藏與閱讀為中心

主持人:陳捷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評論人:陳捷教授
    林桂如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陳捷教授
論 題:關於乾嘉時期叢書編纂與刊刻的考察
發表人:Jesse Green(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絳雲樓與明清交替時期的藏書研究
發表人:林桂如教授
論 題:中國白話小說東傳與大坂書肆出版
發表人:蔡燕梅(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生)
論 題:江戶時期明清尺牘集的東傳與受容

 

  本組論文嘗試秉承文獻學傳統,同時結合社會史、文化史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復現近世語境之下書籍生產與流通的諸多情狀。另外,跨國度的書籍流通也是書籍史研究的重要議題。中國書籍在異國的流通與容受狀況,無疑與所在國度的社會環境有關。兩篇論文以近世通俗文藝出版物大宗之白話小說及應用階層最廣的尺牘為例,探討其流傳到日本的途徑及在江戶時期的接受情況。

  陳捷教授以清代乾嘉時期私人及書坊編刻叢書為範圍,討論其時代背景、編刻過程以及在當時的影響,同時對其中傳到日本並產生較大影響的若干種叢書進行具體分析。

  Jesse Green 以絳雲樓為例,討論明清交替時期藏書家藏書的動機、態度以及借還傳有輯抄等書事活動。這種討論的背後,一方面是出於對書籍及知識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則是不滿於將書籍視為私有財產的保存態度。由此可以探討藏書家的藏書觀念在特定歷史語境中之轉變。

  林桂如教授就江戶初期大坂書肆所刊通俗軍談為中心,除探討日本書坊主於其中扮演之角色外,更考察其對中國書肆,尤其是「建陽本」之認識,並研究此是否與其漢籍選擇有所相關。藉由對日本通俗軍談的研究,從他國譯本所據底本與對中國書物之記載,以不同的史料、文本,希冀能對中國出版文化研究有所補足與開展。

  蔡燕梅以明末清初被傳入日本江戶的各種尺牘集為主題,以江戶文人熱衷於編刊、註釋各種各樣的明清文人尺牘為背景,討論明清尺牘集在江戶的容受情況,並藉由舶載書目等記載,一窺明清尺牘集東傳之盛況。

 

第八場
人文學、科學與醫學:近世東亞的知識建構與傳播

主持人:張哲嘉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張哲嘉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魯耀翰教授(高麗大學校民族文化研究院海外韓國學資料中心)
論 題:阮元《皇清經解》的東傳及其影響:以秋史金正喜為中心
發表人:吳周炫 (Harvard University Ph.D. Candidate in History and East Asian Languages program)
論 題:燕行與想像性建構:朝鮮徐慶淳的《夢經堂日史》
發表人:侯汶尚(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十九世紀氣象學於東亞的流傳:以《航海金針》、《博物新編》、《測候叢談》為考察對象
發表人:姜周希 (Harvard University Ph.D. Candidate in History and East Asian Languages program)
論 題:從科學和醫學史上看癖疾:歷史學概述

 

 

 

  魯耀翰教授探悉《皇清經解》在傳到朝鮮的過程中,對朝鮮學界(特別是對秋史金正喜)的學術論辯產生的影響,進行更深入的探究,以卷一「攷」、「說」、「辨」中收錄的學術論辯內容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皇清經解》流傳於朝鮮的過程及其學術影響。魯教授以為金正喜參考《皇清經解》裡收錄的諸家之說構築其研經之方法論,然而其中心思想是考證之學與義理之學均衡並重,這種方法是師承其師翁方綱的學問方法論而成。

  吳周炫探討的是朝鮮文人徐慶淳(?-1859)撰寫的一部日記體《夢經堂日史》,是清咸豐五年 (1855) 徐氏北京之旅的隨行紀錄。吳周炫以《夢經堂日史》作為討論核心,探討在一名朝鮮文人眼中,「中國」是什麼?並從中討論在其書呈現出什麼樣的「延續性」訊息?在《夢經堂日史》中,中國是一個由諸多事物組成的混合體,他的核心是文明的不變地位,是文明的起源和中心。

  侯汶尚透過對《航海金針》原始檔案的分析與比對,由三個面向進行討論:第一,圖像與西學建構之關聯,在英文漢譯的過程中,置入部分的中國經驗與方法,又對不合時宜的認知內容進行批判性修正;接著,將《航海金針》與其他科學方法論氣象學書籍比較,藉以釐析圖像在大氣科學之有效使用,以及配合文字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最後,說明《航海金針》由清朝傳至日、韓、越等國,影響遍布東亞,證明十九世紀中葉科學書籍的高度流通與南海航線的重要性。

  姜周希將歷史模式應用在疾病分析,以「癖疾」為例,癖疾是一個在早期亞洲航行跨越當代國界的例子,討論「癖疾」這一疾病概念在不同地方與不同時期的發展,並以此說明一個概念的實體會根據本土情況發展改變其社會文化的意義,表現出早期現代東亞世界與當地居民和環境之間的聯通性。

 

第九場
晚明戲曲選本的脈絡性思考:編選、傳播,詮釋

主持人:黃仕忠教授(廣州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評論人:黃仕忠教授
    汪詩珮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陳志勇教授(廣州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論 題:晚明戲曲選本「滾調」型態及其演進考
發表人:Ewan Macdonald 教授 (Peterhouse Colle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論 題:Mantian chun: 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Text and Context
發表人:林芷瑩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從晚明戲曲選本的編目與內文看戲曲的行銷傳播——以《玉簪記》為例
發表人:汪詩珮教授
論 題:晚明戲曲選本編選策略初探:以《玉谷新簧》「首卷」為例

 


  本組論文討論時代設定在戲曲文體與表演藝術發展成熟的晚明,重新檢視「晚明戲曲選本」複合型的文本樣態,如何形成特殊的知識結構,及其編選形式、內容與傳播等課題。並對晚明選本的型態與文本進行細究,借鑑出版文化的與書籍史的脈絡性思考,嘗試為此時期戲曲流行傳播下的新文本樣態與新知識結構,提出新的問題意識與研究方式。

  陳志勇教授以滾調為中心,討論滾調向板腔體戲曲的演進經歷。由於滾調具韻文的齊言句為正體,蘊含著戲曲板腔體的質素,陳教授認為滾調具唱句獨立和數量占優兩個關鍵階段,最終得以突破曲牌體的限制而生成新的曲體形式。這樣的演進是曲牌體戲曲內部音樂體制和劇本體制的一次重要變革。

  Ewan Macdonald 教授以晚明閩南語選本《滿天春》作為例子,探討選本如何處理戲曲文本中所存在的「臺上之曲」與「案頭之書」之間的張力,Ewan Macdonald 教授以為《滿天春》既保留住戲曲的舞臺性,又在調和閱讀與表現之間的緊張關係中取得了成功的調和,彰顯出其以「舞臺為主,文本為輔」的編纂概念,是戲曲選本商業成功的範例。

  林芷瑩教授以《玉簪記》為例,針對目錄編排的情況進行分析,觀察有二:首先,最顯而易見的特徵是析分單齣為二,以增加收錄名目;如此不僅在「表面上」擴充了劇目數量,同時透過重新命名提供了簡要的情節梗概,可供讀者在翻閱時揣想,增加消費購買的慾望。另諸腔選本保存了《玉簪記》不見於今存刊本的情節,通過比對可據以勾掘情節的分支、合流,以及不同腔調所著重的審美情調。

  汪詩珮教授以《玉谷新簧》「首卷」的三國英雄敘事為研究對象,探討「三欄式選本」之戲曲文本中,英雄人物如何與其他欄位(尤其是中欄)蘊含豔情意態的民歌散曲,形成視覺上的對峙效果與閱讀上的特殊興味。並更進一步延伸至編選者於此類「紙上展演」無形間洩漏的改編評點眼光,與刊本所透露的傳播場合及可能的讀者群。

 

第十場
人.物.文——二十世紀前後中、日漢文學的越境交流與互相傳播

主持人:黃美娥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評論人:黃美娥教授
發表人:合山林太郎教授(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
論 題:文人交流與書籍收購:日本漢詩人野口寧齋與清末中國
發表人:佘筠珺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久保天隨《茶前酒後》的漢詩史觀
發表人:鄭雅尹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清末旅日文人與明治漢詩壇的交流:以隨鷗吟社為核心的討論
發表人:趙偵宇(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生)
論 題:論《芝山一笑》與編者石川鴻齋 (1833-1918)——兼論「笑」之意涵

 

  本組論文關注「異文」化的二者(清末中國與明治日本),因有著「同文」淵源,文學成為彼此溝通、交流時最主要的文化資本,相關情形可從人(單一或群體)、物(書籍或刊物)、文(漢詩、漢文或詩話)等面向的跨界接觸和傳播互動,獲得理解和掌握。大抵奠基在文本精讀、材料挖掘等細緻微觀的方法論上,宏觀地勾勒當時中、日漢文學之間的諸多問題。

  合山林太郎教授參照寧齋詩稿,盡可能地重現文廷式與寧齋的漢詩唱和。亦利用書簡或雜記等資料,勾勒寧齋透過知己購買中國詩文集的情形。最後指出這批給予幫忙的友人,大半具有在野(無官職)、對中國社會有著強烈關心和興趣等特徵,且在日本的中國研究的發展脈絡中,具備著重大意義。

  佘筠珺教授將《茶前酒後》置於日本詩話發展的脈絡,指出昭和年間的詩話與前代的承衍關係;其次,考察久保天隨的漢詩史觀及品鑑特色;最後思考久保天隨身為東洋史家及創作者,如何透過詩話來審視跨域的漢詩。

  鄭雅尹博士以鷗社刊物《隨鷗集》為材料,考察清末旅日文人與隨鷗吟社交流的軌跡及漢詩書寫。首先探討鷗社的時代性格;其次探討鷗社中漢詩、文學權力與文化階序之關係;接著考察留日學生組成的思古吟社與日本詩人通過唱和分題聯句等集體創作,交織出日本想像與中國情結的文學效應。最後省思在近代東亞脈絡與語境中,漢詩的功能與文化意義。

  趙偵宇以石川鴻齋 (1833-1918) 編《芝山一笑》(1878) 為討論中心,呈現石川刻意的取捨編輯,將該書主導成一本「石川個人」與「清人們」唱酬的詩集,並經由求得大批日本文人的評點與序跋,成功打響自己在明治漢文壇名聲的過程,至於為該書作序跋的文士,各自詮釋「一笑」之意,折射出彼此對於中、日交流互動的想像與定位。

 

第十一場
大地上的異鄉人:旅行與清代社會

主持人:陳慧穎 (Ph.D. Candidate i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評論人:劉錚雲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陳慧穎
論 題:示我周行:十八世紀中國的商業路程書
發表人:康健教授(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
論 題:清代中葉徽商的商業旅行——婺源李清遠所編路程圖研究
發表人:魏勵教授(美國里德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奇旅與奇遇:淺析十九世紀志怪小說中對晚清疆域的想象

 

  本組論文主要探討清人對旅行的書寫想像與體驗,從不同的文本考察旅行對清代社會的影響,探討不同階層、地域,因貿易、戰亂、出仕等原因而踏上旅程,在旅行過程中如何重新構建在異鄉旅行中的生活體驗,對於他鄉、他者的想像與建構,以及成為他者的恐慌與焦慮。

  陳慧穎討論十八世紀所流行的商業路程書,商業旅行路程書是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在中國出現,整個晚明時期開始蓬勃發展,從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中國處在大規模的社會與政治動盪之間,此時期也是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高峰期,旅行也因此產生了全盛時期,旅行路程書描述著十八世紀的學者與遊客對整個世界的重新建構與想像。

  康健教授深入分析乾嘉時期李清遠商人抄本《商編路程》,此書詳細記錄了從皖江流域道運河地區的商路,並詳細記載沿途的重要關口、市鎮、物產等,對於進一步認識乾嘉時期漕運實施的情況有所裨益,也能夠深入認識乾嘉時期運河地區的交通地理、商業地理、社會風俗變遷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魏勵教授考察晚清時期出版的志怪小說中對旅行的敘述,認為旅行主題的志怪作品集中展示了十九世紀後半葉清朝的疆域是如何被體驗與想像,其中文本對時間和空間秩序的虛構與扭曲,表達出作者對此時期急速變化所引發的不安;此外,文本中對領土界線和文化的反覆挑戰與重建,也揭示出此時期的文人對於身分與政治的變化所產生的危機與焦慮。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