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蕙教授演講「譏上變古易常:從《齊物論釋》談章太炎思想中的批判史觀與政治性」紀要

 
講題: 譏上變古易常:從《齊物論釋》談章太炎思想中的批判史觀與政治性
主講人: 劉紀蕙教授(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主持人: 楊玉成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19 年 6 月 10 日(一)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林小涵(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究所博士候選人)
 
劉紀蕙教授演講「譏上變古易常:從《齊物論釋》談章太炎思想中的批判史觀與政治性」紀要
 

  劉紀蕙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兼所長、臺聯大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臺聯大亞際文化研究國際學程總主任。研究專長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思想的政治性、當代歐陸政治思想、東亞現代性、亞際社會批判研究、精神分析與批判理論、視覺文化研究。著有專書《心之拓樸:1895 事件後的倫理重構》、《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症狀式閱讀》、《文學與藝術八論》、《文學與電影:影像.真實.文化批評》,近百篇中英文學術期刊論文與專書論文,並有多部理論譯著。

  本次演講關注章太炎 (1869-1936) 對莊子《齊物論》的詮釋,以及他透過佛教觀點擷取之諸法平等、諸法無性、本無而生、文言相悖等觀點,所提出的「緣起本體論」與「批判史觀」。劉教授認為,由章太炎於共和時期 (1914) 定稿的《齊物論釋》中所展現緣起本體論與認識論的主觀侷限,既可使我們瞭解他如何從根本處挑戰名相的符號法則、如何發展其批判史觀,亦揭示章氏的政治思想,與其小學、佛學、子學與史學等工作的內在連貫,據此理解他對於國家概念的批判性分析所由。

  劉教授首先由章太炎在《齊物論釋》中參照佛教阿賴耶識概念,所提出之「緣起本體論」切入,論述章氏如何以時、空、相、數、作用與因果之六維軸線,分析認識論主觀侷限以及名實不依的表象問題,並發展出他的批判史觀。在章太炎早期著作〈人無我論〉(1907) 中已可見阿賴耶識的概念,於《齊物論釋》中更具體說明一切種子識,以身攝受藏隱,亦是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之「心」。章氏深入關注《齊物論》中關於以名為代的段落,以此闡明有關「心量」之認識論的主觀侷限。劉教授將章太炎說明藏與執的本體論以及觸受生心、分支復變的認識論稱為「緣起本體論」,認為他藉康德的「原型觀念」,說明蘊含萬法成心種子的第八識,使存有依因緣而起,是介於觸受與表象之間,分支復變的心量。章氏即是由此對主觀認識侷限的分析,進而推展出「與時差異」、「以名為代」、「名教串習」、「舊章制度」等論點,及歷史化的批判史觀。

  其次,劉教授指出,《齊物論釋》的批判史觀與章太炎早年著作《訄書》呼應,及其與修訂於 1914 至 1915 年間《檢論》中重估法、道、易與史概念相關處。在「法」的部分,劉教授認為章太炎反對將國家視為不變的本體或是道統,亦反對將天理或是公理視為神聖化而不可質疑的思維。章氏藉由分析秦政而強調「獨」,是獨尊於「法」,不使貴族或親信子弟將國土國家據為私有;而之所以討論春秋時期的「法」,與章氏後期透過佛教唯識宗展開之「法」與「道」概念具有內在的聯繫。有關「道」的部分,章太炎在《訂孔》中以「道盡稽萬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作為基本觀念,強調「道不過三代」。故反對「法古」或是「法先王」,強調「法今」與「法後王」,所謂「後王」,並非文武先王,而是作新法、「譏上變古易常」的《春秋》。章太炎的「史」觀則與他對「道」的詮釋呼應,延續顧炎武 (1613-1682) 論點,認為六經皆史,更深一層地由時代性「印記」觀點進行詮釋,指出六經都是歷史的「是非印記」。緣此,章氏從「萬物皆種,以不同形相禪」的概念推衍「緣起本體論」的批判史觀,可視為他由「易」理解「史」的結果。在「緣起本體論」與批判史觀下,透過「作」與「緣起」的相互關係,能夠說明歷史過程「依自不依他」及持續變化之理,在根本上否定並取消第一因、本源之說法和假設。

  再者,聚焦於章太炎思想有關國家的問題,著眼對國家作為政府機制權力過高的批判性分析。劉教授認為章氏在民國成立之初,已洞察國家作為組織的體制性問題,故其政治議論與批判皆圍繞著國家作為組織,如何不被單一權力壟斷的問題?如何能相互制衡?以及由單一政黨組成議會,其自我循環的封建權力機制,對人民權益的壓抑等問題。劉教授進一步深入探討章太炎對於國家作為概念問題的批判性分析,章氏作《中華民國解》,既承認歷史的緣起與流變,亦解構單一法統、千年一脈相承的論點。有效避免楊度 (1875-1931) 以「中華」之抽象文化概念泛稱中華民族,有去歷史化、可被任何種族宣稱具治理國家之合法性等危險。章太炎在《國家論》中,認為國家並沒有實體,而是由人民所組成。人民與國家的關係就像線縷與布帛,具有相互交織的動態關係。並將「愛國心」加以拆解,指出「愛國心」並非愛其實體,而是愛其「組合」即「器雖是假,其本質是真」。國家作為「器」,本身是虛幻的;但是構成這個「組合」的人民則具真的本質。劉教授認為此「器雖是假,其本質是真」顯示歷史是動態而持續變化的過程,這種流動緣起、種種相禪的歷史,隨念念生滅持續發生。其中渴望「未萌芽者」之將來,是貫穿章太炎前後期政治思想而逐漸深化的重要哲學概念。

  劉教授將章太炎所持批判史觀的政治性歸納為以下五點:一、各自不同的時間性;二、歷史化的根本性思考;三、「萬物皆種,以不同形相禪」的歷史緣起論;四、國家組織的動態歷史結構;五、緣起本體論所揭示「不齊為齊」的批判史觀。最後,主持人楊玉成教授及與會學者就名與名分的關係、晚清思想家的名教批判、中國傳統中對「名」的分析脈絡等問題,與劉教授進行對話,演講於熱烈討論中圓滿結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