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會
時間: 2014 年 8 月 11 日(一)至 2014 年 8 月 13 日(三)
撰寫人: 林榮盛(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李孟勳(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生)
 
2014 年「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2014 年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創所將屆 60 週年,藉此機會,近史所與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會 (HSTCC) 聯合舉辦「全球視野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於近史所檔案館大型會議室、近史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人社中心第二會議室三個場地,進行為期三天、共 41 場的研討議程。

  開幕式由近史所所長黃克武與 HSTCC 會長 Robert Culp 共同主持。首先邀請中研院張玉法院士發表主題演講「六十年來的近代中國史研究:回顧與檢討」,隨後展開各場次研討會。茲將與明清研究相關的場次,記錄如下。

第五場

論文組主題:晚清的全球形象與中國海關
主持人:濱下武志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評論人:濱下武志教授
發表人:張志雲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學系研究員)
論 題:中國海關造冊處與中央統計制度 (1859-1911)
發表人:許峰源教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研究員)
論 題:晚清海關在國際博覽會展示的中國形象
發表人:呂慎華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論 題:庚辛之際赫德保全海關土地的努力
發表人:侯彥伯(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朝貢體制下朝鮮海關的發展與中韓海路通商關稅的制定 (1883-1894)
發表人:Weipin Tsai (Lecturer,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論 題:The Qing Empire’s Last Flowering: the Expansion of China’s National Postal Service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張志雲教授〈中國海關造冊處與中央統計制度 (1859-1911)〉一文,認為過去研究晚清以來之中國,多以中國海關之出版品為材料,尤其以 Ruturn on TradeReports of Trade 最為關鍵,但對於編輯此材料的造冊處,至今仍未有完整研究。本文利用臺灣關稅總局造冊處之 Notes 和 Memorandums、上海海關之《海關出版品》等新史料,討論 1859-1911 年造冊處成立中央統計和編纂制度的歷史。

  許峰源〈晚清海關在國際博覽會展示的中國形象〉一文,討論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成立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專責外交事務。十九世紀中葉,英國舉辦萬國博覽會,揭開日後各國舉辦國際博覽會的序幕。清政府此時始接觸到國際博覽會,但總理衙門係屬臨時編制機構,由於經費限制和缺乏各國語言專才,遂輾轉請赫德主管的中國海關負責籌辦,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博覽會。赫德海關經營該項事務達四十餘年,直至二十世紀初,清政府歷經庚子事變,決意推行新政,加上中國各地激起強烈的民族主義,才失去了承辦國際博覽會之權。本文耙梳檔案和整理相關的史料,從赫德海關展示的中國形象予以考察,評斷晚清海關參與國際博覽會的作為。

  過去研究多以庚辛之際,大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縱橫於北京外交圈的成果為面向,呂慎華〈庚辛之際赫德保全海關土地的努力〉一文,則認為身為英國人的赫德,一方面是戰勝國的國民;另一方面則是受戰敗國聘僱的官員。而呂教授探討赫德以中國官員的身分,為了爭回海關土地所做的努力,使赫德研究呈現更完整的面貌。

  侯彥伯〈朝貢體制下朝鮮海關的發展與中韓海路通商關稅的制定 (1883-1894)〉一文,藉由清末中韓海路通商關稅的制定、朝鮮海關執行海關章程的事例,以及 1886-1893 年朝鮮海關的貿易統計報告,審視朝貢體制下朝鮮海關的發展。

  蔡維屏 (Weipin Tsai) 教授“The Qing Empire’s Last Flowering: the Expansion of China’s National Postal Service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一文,以清末中國成立郵政機構最初的情形,討論中國海關如何面對既有的私人明信局之挑戰。指出赫德處理明信局的策略是結合鐵路的運輸網絡,並與當地學校合作培養中國職員,逐漸擴張其影響力。

  評論人濱下武志教授給予本場次整體正面評價,認為第二代海關研究者致力於尋找新的海關資料,不分中西,以真人真事、共時共識的方法,創新了全球性的近代史,成就超越第一代。

第八場

論文組主題:Elite Networks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主持人:Prof. John Fitzgerald (Professor, Asia-Pacific Centre for Social Investment and Philanthropy, Faculty of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elbourne, Australia)
發表人:Prof. John Fitzgerald
論 題:China’s Pacific-Rim Diaspora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Chinese Philanthropy
發表人:郭美芬教授(澳洲斯威本科技大學亞太社會投資與公益研究中心研究員)
論 題:以「中華」之名:1920 年代跨國動員與消費文化下的澳洲華裔慈善家
發表人:Anne S. Chao (Lecturer, History Department, Rice University)
論 題:The Strength of Anhui Ties in Chen Duxiu’s Social Networks
發表人:李盈慧教授(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論 題:香港混血華人家族的中國認同——以何東、何世禮為例

  費約翰 (John Fitzgerald) 教授“China’s Pacific-Rim Diaspora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Chinese Philanthropy”一文,探討中國近代慈善事業的興起與華僑社群的關係。他指出早期海外華人慈善事業透過跨國界人群網絡的力量,特別是在澳大利亞和大洋洲之華僑社區,對中國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

  郭美芬教授〈以「中華」之名:1920 年代跨國動員與消費文化下的澳洲華裔慈善家〉一文,以澳洲華裔慈善家的歷史經驗為主,比較 1920 年代馬應彪與李元信所致力推行的嶺南大學與中華痲瘋救濟會募款活動、動員方式與組織架構,指出中國近代的慈善公益與移民網絡和商業資本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

  趙沈允 (Anne S. Chao)教授“The Strength of Anhui Ties in Chen Duxiu’s Social Networks”一文以陳獨秀為例,探討陳獨秀的社會網絡中安徽地緣關係的力量。陳獨秀從 1901 年在東京組織第一個學生社團開始,其社交網絡中已有越來越多國際化的成員。然而仔細考察陳獨秀的一生,原鄉關係其實持續發揮重大作用。本文追查 1901 至 1926 年間陳獨秀的社交網絡,更加全面了解陳獨秀與安徽人的連接關係。

  李盈慧教授〈香港混血華人家族的中國認同——以何東、何世禮為例〉一文,討論香港在地的中英混血兒對於中國及英國的感情為何。香港商人何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在康有為的改革活動、孫中山的革命運動中,偶爾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其子何世禮後來成為國民黨的積極支持者,投入近代中國的政治活動中。本文即以何氏父子為例,探討香港混血華人家族如何參與中國事務及其中國認同。

第十二場

論文組主題:中日交流場域中的新媒體、新平台與新文化實踐
主持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評論人:王正華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論 題:清末上海的銅版書籍的生產與流通:以樂善堂為中心
發表人:戰曉梅教授(東京工業大學外國語研究教育中心准教授)
論 題:「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與中國畫北京畫壇的近代化發展
發表人:劉建輝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論 題:試論「摩登上海」的生成與消費——以20世紀30年代月份牌廣告畫中的女性表象為例
發表人:潘光哲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講 題:吳汝綸與根本通明的易學論爭——清日知識人往來互動之一例

  這組論文主要探討近代中日交流場域中所形成的新思潮與新文化實踐,與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的關係為何?在此所謂「新」,並非強調內容之新穎,而是指新框架的形成,諸如展覽會、新媒體、印刷技術等。此類新的交流平台與框架的出現、發展及轉化,是這個主題論文所共同關心的課題。

  賴毓芝教授以清末上海的銅版書籍業為例,檢視其相較同時代石版印刷出版業的發展盛況,卻僅維持十年不到的榮景便走向沒落的原因。透過對日人岸田吟香與其樂善堂事業的觀察,揭示了銅版印刷技術在晚清上海出版業的競爭過程中,所面臨的文化情境與生存困境。賴教授指出,除了同業競爭、市場飽和、售價偏高導致市占率低的因素之外,更關鍵的因素可能是銅版技術所展現出超越人造極限的精緻質感,與當時書畫界對此類畫譜的品味期待落差有關。換言之,當新技術的移植無法與當地文化的內在理路相連結,則難以生根存活。

  戰曉梅教授的報告,則是處理 1920 年代中、日政治關係緊張的背景下,兩國傳統畫壇的畫家聯合舉辦數次繪畫展覽的內在因素,以及展覽在傳統繪畫近代化過程中的意義。1920 年代,在日本花鳥畫家渡邊晨畝以及北京畫壇中心人物金城兩人的推動下,共同舉辦了四次「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戰教授認為促成原因有二:一是北京、日本傳統畫壇有類似的處境,即面臨到反思傳統及求新、求變的時代要求;其二是兩人對於傳統藝術主張的相似堅持,以及利用展覽形式對外宣傳傳統繪畫有一致的考量。「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的多次舉辦,也為北京畫壇的持續穩定發展及中國畫由傳統走向現代的轉型,發揮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劉建輝教授藉由月份牌廣告化中女性表象的演變,論述 1930 年代「摩登上海」的生成。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外資進入中國;在這樣的機緣下,上海城市的機能產生變化,進而造成城市內部特徵與功能的空間改變。作為商業廣告的月份牌在此時迅速發展,可視為對上海消費與慾望空間的回應。劉教授分析月份牌的「仕女」主題,經歷了「古代美女」、「時裝美女」到「旗袍美女」的演變。劉教授認為,這個演變反映了女性身體的解放,被當作一種商品的消費以及製造「慾望」的表象裝置;解放的程度同時也代表「摩登」的程度。

  潘光哲教授透過京師大學堂總教席吳汝綸,在赴日進行教育制度考察的行程中與研治易學聞名的根本通明之間的互動,探討清日知識人思想交流的樣態。吳汝綸此行意外地與根本在易學上發生歧見,並透過報紙展開了一場筆戰。根本的易學思想體系與「近代天皇制」相聯結,是十九世紀日本「國體論」建構工程的一部分,但在當時也受到挑戰。可見吳汝綸所追求的「日本模式」教育體制,其實質相當複雜,未必整齊劃一。

  評論人王正華教授指出,這場主題討論結合了二個方向:從中日交流史來說,報告者討論的時間點從清末到 1930 年代,是劇烈變化的動態過程;再則所謂「新」,是相對的說法,即便是當時所謂的新媒體,也可能在傳統中國文化中找到對應者,「新」、「舊」交纏之複雜性難以言喻。王教授指出四篇文章雖然是在中日文化交流的脈絡下展開,但顯然偏向合作關係,並且呈現比較平順的狀態,儘管潘教授指出了易學論爭,吳汝綸亦處於較被動的狀態。可以再深究的是,合作過程中是否有衝突、競爭的可能產生?此外,發表者多透過對人物的關注探討交流問題,是否會忽略以往對結構性問題的關注?或者,應考慮將個人與結構性問題結合而論。

第十四場

論文組主題: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主持人:Prof. Dong Wang (Visiting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Research Associate,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Harvard University)
發表人:Prof. Dong Wang (Visiting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Research Associate,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t Harvard University)
論 題:How Qing China Saw Its Coastal Frontier

  王棟 (Dong Wang) 教授利用檔案、文獻史料,試圖從清廷對於其在沿海邊疆的管理態度切入,藉以討論近代中外的互動關係。本文指出清廷對於海疆邊防的態度,決定其管理基準;即表現在謹慎地對外開放、貿易的制度化以及積極地防禦等三方面。然而,就海防觀點來看,在十八、十九世紀之交仍然是相當模糊不清的。這可從幾個層次來看。首先,清廷國防上逐漸弱化,在當時未能有策略性的辦法得以變通。其次,中、外雙方從 1640 年代到 1840 年代期間,日益頻繁地接觸過程中,關係從相對地開放演變成各自產生傲慢、自負的態度,漸而累積許多摩擦。第三,是源於清廷對外關係上,管理規範的多元並陳。

第二十一場

論文組主題:從多元視角看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女性
主持人:游鑑明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聶利(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資格候選人)
論 題:亟待救贖:晚清潮州女傳教士筆下之中國婦女映像

  聶利透過十九世紀下半葉,北美浸信會女傳教士斐姑娘 (Adele M. Fielde, 1839-1916),在潮州傳教所留下的各種文章、小冊子、日記、書信等文字紀錄,欲呈現出當時中國婦女的形象。本文指出斐姑娘筆下所刻畫出的中國婦女信徒,展現出一幅幅貧窮、落後、愚昧、痛苦及等待救贖的印象。斐姑娘藉由出版這些作品,受到美國社會及教會的關注以及資源挹注,得以持續進行傳教工作。然而,比對斐姑娘在辭去傳教士職務後所出版的著作,其中描寫中國婦女的生命故事,卻顛覆以往作品所塑造出的悲苦印象。聶利指出,斐姑娘赴美休假期間,受到西方生物科學知識的影響,使其宗教觀念產生變化,或許是其著作中婦女形象轉變的原因。同時反證晚清中國婦女的形象,是具有目的性而被塑造的結果。

第二十四場

論文組主題:State, Society, and Religion in Modern China
主持人:康豹 (Paul R. Kats) 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Prof. Nancy Park (Department of History,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East Bay)
論 題:Popular Perspectives on Judicial Torture in Ming-Qing China

  Nancy Park教授試圖從民間百姓的角度,討論明清時期的司法刑罰。相較於以往相關研究所使用的官書及官箴書,本文主要從功過格、俗諺語、民間信仰和說唱故事等材料,探討一般人民對於刑罰的印象。功過格較多傳達了國家正統及道德教化的思想;諺語的內容呈現出對富者、權勢者擅用濫刑的批評;說唱故事則正面描寫犯罪者終將受正義的制裁;民間信仰行為則著重於緩解受刑者的痛苦。儘管這些面向焦點相異,卻都反映出儒、釋教化對於民間文化的影響。總之,民眾雖然對於司法刑罰的頻繁、暴力以及不公正表示負面態度,但似乎與國家、官員達成接近的共識,認為刑罰是必要的。

第二十七場

論文組主題:城市指南與北京市民生活
主持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論 題:清代北京的旅蒙商
發表人: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論 題:從《都門紀略》到《北平旅行指南》:北京旅遊資訊的近代化歷程

  賴惠敏教授以北京的會館碑刻、石刻拓片、商業契書以及相關檔案等材料,探討清代北京旅蒙商的商業情況。以往認為北京老字號店鋪是從清末民初才開始,透過碑刻史料,賴教授將這段歷史向前推到清前中期。約莫在乾隆二十年 (1755) 平定準噶爾之役後,北京商人亦到蒙古經商,然與山西商人不同,北京商人並未參與中俄恰克圖的貿易。北京與蒙古庫倫距離遙遠,因此北京商人在庫倫設立許多分號,且股東親自到庫倫經營,不像山西商號僱夥計經營。在貨物貿易上,北京旅蒙商多往庫倫輸入茶葉、菸草、布疋、食品、宗教及日常用品;並從蒙古買進馬、騾牲畜、獸類皮張、蘑菇及黃油、乾酪等乳製品。

  邱仲麟教授藉由比較清中葉至民初諸多版本的北京旅遊書籍,說明旅遊資訊的近代化歷程。從明代至民國抗戰前夕,關於北京風土介紹的書籍,對旅行資訊的記載一直不斷增添,訊息愈加詳細、廣泛,可說達到「爆炸」的地步。對旅行者而言,只要透過這些指南、便覽等書籍,便可迅速掌握相關旅遊資訊,甚至有套裝行程提供預訂,這樣的便利性是民國以前無法達到的。邱教授認為,這應是受惠於印刷技術的改進,以及出版成本的降低。然而,真正有能力從事旅遊者為數極少,因為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旅遊主體仍以少數的顯貴、商人及其子女為主。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