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弘岳教授演講「平田篤胤的「古學」與道教」紀要(撰稿人:林婉萍)
|
|
藍弘岳教授的研究關懷主要為江戶時代的日本思想史。本次演講以平田篤胤 (1776-1843) 思想與道教的關聯為軸心,探討平田篤胤的「古學」如何藉由大量閱讀漢籍資料、採用蘭學研究成果等,特別是他思想晚期對道教知識的運用,一方面抵抗徂徠學,另一方面建構與想像日本古史中,有關宇宙論、生死觀等,從而提出日本諸神如何創立世界,進而是世界文明起源的主張。
平田篤胤及其後人所開創的「平田國學」,在幕末至明治初期相當具影響力。一方面平田思想被視為明治維新的原動力之一,另一方面被和辻哲郎 (1889-1960) 批評為勤皇思想的源頭。戰後的平田研究在日本民俗學、靈學等方面取得進展。隨著平田家的史料、手稿,整理、公開,近二十年來平田篤胤的思想更進一步獲得學術界重視。其中,宮地正人 (1944- ) 以明治維新的角度研究平田思想,認為平田思想使日本脫離過去「東亞知識共同體」的身分,係日本面對西方,發展出獨自的自我主張。對此,藍弘岳教授從構成平田思想的讀物和內容,提出一個不同的觀點,即:平田晚期思想中,採用了更多漢籍資源來發展《古事記》中過於簡約和不足的部分,從而實際上加深了與東亞知識圈的交涉,而不是脫離。
平田篤胤的「古學」研究延續著本居宣長 (1730-1801)《古事記傳》的古學之道,在批判徂徠學的基礎上,更加大膽探索、發展、充實了日本古代真實情況的知識,強化日本思想文化和精神的主體性。比如,平田在《呵妄書》中,從語言脈絡和社會脈絡差異的角度,批評徂徠學者太宰春台 (1680-1747) 在《辯道書》指日本上古無「道」、以「自然氣化」解釋天地開闢等的論斷。平田認為太宰春台之論係一種儒家的、中國(「西土」)中心的觀點。相對於此,平田透過擷取世界上各種學問(包括天竺、阿蘭陀之學問),開展出一種以日本為主體的「皇國」中心論述,將「皇國之道」視為正統,其他外國之「道」視為「外道」(異端),而這種論證最終的結論是:日本諸神創建了世界與世界文明。
《古事記》中雖然提到了造化三神,卻未就此開展出宇宙論。對此,平田篤胤在《靈能真柱》中,以他對西學的世界圖像、天文學知識基礎,在批判理氣、陰陽五行之宇宙生成論的思考中,進一步繼承了本居宣長、發展了服部中庸《三大考》,以產靈 (musubi) 推動宇宙生成的觀點。在《古事記》中僅有天與地的二元世界,到了《三大考》和《靈能真柱》中,形成了天、地、泉等三元世界。平田更近一步從宇宙論中,建構出生者顯界與死者幽冥界的生死觀,展現他對神仙與靈魂話題的興趣,引領他更進一步進入道教所想像的世界。
為確立日本諸神創造世界的主張,平田首先從天地創生的原理開始,清理古代中國漢籍中「漢意」對日本古學建構的干擾。平田於《西(漢土、中國)籍慨論》中,一面批判性檢討從盤古到周朝的傳說,一面重新構築造化三神、「伊邪那岐」、「伊邪那美」二柱神、大八洲國(日本)、「三韓」、「漢土」、「天竺」及其他外國土地等的創生論述。其中,平田轉引了佚失之《三五曆記》、借用了《淮南子》等中國典籍的漢文語句、敘述,轉以理解為真實日本古傳的天地創生傳說。同時,平田透過將古代中國之三皇五帝與日本古傳之「天之御中主神」等諸神相對應,從而使得日本與中國乃至世界有了共同的創世傳說和宇宙論,證成日本諸神創建了世界文明的主張。
平田還透過《抱朴子》、《枕中書》及其他老子 (B.C. 571-B.C. 470) 相關文本,一邊透過書寫《赤縣太古傳》來重構中國上古史,一邊應對於其日本上古史專著《古史傳》,更具體、詳細地開展其宇宙論和日本神話。他的方法是以日本的「古說」為基準,去理解、挑選《老子》等道教的相關文獻。舉例而言,他根據《老子》經典中的文句展開其論述,主張「最初之天神」(「上皇大一」)居住於「北辰星」,從而將日本神典中的諸神與道教諸神系譜連結。同時,參照當時的天文學研究,引《史記》〈天官書〉、《淮南子》〈天文訓〉乃至緯書《春秋合誠圖》等,再主張「上皇大一」居於「北辰」(北極星),「北辰」位於「紫微宮」(「紫微垣」)等。據此類超譯模式,平田既解讀了日本古史,又對日本古史中的重要概念,例如「天高原」和「天之御中主神」有了不同的理解。換言之,就東亞知識之交涉而言,平田透過道教相關漢籍,建構了一種國學的的宇宙論,也實際上為日本古史解釋提出新說。
如果說前述建構了道教之「道」與日本創世古史之「上皇大一」的宇宙源起,那麼繼起之宇宙生成是怎麼回事呢?按照平田的理解,道教之「道生一」,即為「上皇大一」,其後「一生二」即為以夫婦形式出現的「盤古」,「侌昜之始祖盤古氏夫妻」生出「天地人三皇」即「二生三」。平田又將此對應日本古史,主張「上皇大一」即「天之御中主神」,「盤古氏夫妻」即「皇產靈神」男女二柱神等等。從而,透過文字考據和以男女交合來主張天地創生,平田將抽象的陰陽五行道教宇宙論,轉化為具體、形象化的詮釋,闡釋一種庶民亦可易於理解的日本中心的宇宙創造生成論。
由於道教諸神的誕生和活動與中國的地景緊密結合在一起,為了合理化以日本為中心的宇宙論,平田也必須以日本的角度,徹底將中國中心的地理,重構為以日本為中心的世界地理。平田引述包括《山海經》、《淮南子》、《水經注》在內的多種古典漢籍,將道教聖地崑崙山與天界的「玉京山」聯繫在一起,作為貫通天地的「天柱」想像,並以崑崙山作為「高天原」的對應。而且,他主張「崑崙山」即鍾山,位於夜國冰海之境,即位於北極的「中岳」。另一方面,平田認為「東岳」位於「我皇國」係為伊邪那岐、伊邪那美兩神降下之處,即現位於淡路島周邊的「繪島」。由此,他認為日本成為世界最早被創造出來的地方。同時,平田運用其世界地理知識,推論「西岳」、「南岳」、「北岳」應分別位於大西洋、土耳其和美國加州一帶,進而將中國境內的地理知識,轉變為以日本為中心的世界地理知識。
在演講後的討論中,祝平一教授提出三個問題。首先,是《天經或問》的問題。其次,是產靈的生命/靈力怎麼施予的問題。最後是《古今妖魅考》的思想位置問題。針對第一個問題,藍教授回應道:《天經或問》在江戶時代流傳多種譯本,相較於中國,該書在日本流傳更廣。平田對基督教的理解確實來自許多明清時期的漢籍,日本學界過去亦認為平田思想受到基督教影響甚多,但是這種論點現在已經隨著更多對平田思想的深入研究而改變了。針對第二個問題,藍教授認為,相對於西方的靈魂論、中國的氣化論,日本的產靈論持較為被動的宿命觀。折口信夫 (1887-1953) 等人對「產靈」有所討論,但注意相關問題的人似乎不多,對於如何理解「產靈」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最後,藍教授指出《古今妖魅考》係為當代日本妖怪學之源流之一。
接著,張谷銘教授提出兩個問題。首先是,平田為什麼要建構宇宙論。其次,平田對後世的影響是什麼。藍教授對第一個問題的回應是:平田延續本居宣長的國學家志業,主張日本有日本自己的觀點,透過建造國學來抵抗漢學,證明日本與中國不一樣,甚至認為日本才是真正文明的。差別在於平田做得比本居宣長更全面、大膽、更有創意。第二個問題,藍弘岳教授認為,平田的著作豐富且流傳甚廣,在世即有許多門徒。從鄉間犢子到藩閥武士都有,被認為是明治維新的原動力之一。後世更分為許多派別,對民俗學、神道教,甚至宮內廳官員等都有影響。
巫毓荃教授亦提出三個問題。首先,平田的知識來源是什麼?是否具有神秘經驗?其次,平田的學問是否有實作、實學層面的影響?最後,平田國學的主要信徒來自什麼階級身分?藍教授回應:平田具有神秘經驗,且平田是深信鬼神的。平田國學也影響到神道儀式如何理解神聖的問題。從相關的社會史研究可知,其信徒從武士、商人到庶民階層都有,雖然內容現代看來相當無法理解,但對當時的人而言,是很有魅力的。此外,賴思妤博士也提問有關平田的道教思想與其對遁甲數術的接受這一方面的問題。對此,藍教授認為自己現今無法進一步探究這一問題,但勉勵賴博士可進一步研究這一問題,但同時認為也需注意到平田在接受道教知識的同時,也接受最新的蘭學知識。他並認為平田後期思想的難解之處就在於混雜了多樣來源不同的知識,但又自成其說。
最後藍教授總結,平田篤胤的思想發展相當曲折有趣,但他豐富的著作和新整理出來的原件、手稿,牽涉到大量的中國知識和漢籍,加上他的語言並不容易理解和消化,他的思想史研究還有待深入探索。就本次的講題而言,藍教授主要的論點在於:平田篤胤的「古學」雖以批判漢學為要旨,但實際上是以更多中國漢籍來抵抗漢學,因而是以更緊密、複雜的方式,與東亞知識圈交纏,而非脫離東亞知識圈。此外,他認為我們還應注意到平田篤胤在此脈絡下對道教相關漢籍的運用,並主張:「我們可以說平田篤胤的思想被道教化了,另一方面也可說他將道教日本化了。就東亞思想史的觀點而言,平田篤胤後期思想的重要性在於,串聯同樣批判儒學但又將儒學納入其學之中的道教和神道思想。但是道教終究與神道不同,養生和靈性修煉的技術可以共有,個人成仙得道的目的則難以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