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成教授演講「廢墟:清代的風景、古迹與歷史記憶」紀要
|
|
楊玉成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兼副所長,研究領域為古典詩、中國文論史、評點研究,著有〈徘徊——陶淵明飲酒二十首的風景與記憶〉、〈建構經典:王漁洋與文學評點〉、〈夢囈、嘔吐與醫療:晚明董說文學與心理傳記〉、〈啟蒙與暴力:李卓吾與文學評點〉等多篇專書論文;以及〈發明「新詩」:近代詩論與抒情傳統〉、〈身外身:視覺文化與「我」的魅影史〉、〈世界像一張畫:唐五代「如畫」的觀念系譜與世界圖景〉等多篇期刊論文。
楊教授的演講從「殘山剩水:遺民與棄物」、「古迹:文化記憶」、「古物:錦灰堆藝術」、「靈光消逝:報刊與攝影」四個面向,討論清代視覺藝術中的「廢墟」與古迹。明清易代之際,遺民常以「殘山剩水」作為隱喻,如項聖謨 (1597-1658) 崇禎十七年 (1644)〈朱色自畫像〉,畫作上有兩首暗喻朱明故國的題詩,畫面使用紅色描繪山水,既象徵主人公的「赤心」,也令人聯想到血腥與暴力。
另一位遺民張岱 (1597-1684?) 凝視明人營造園林採石後留下的遺跡「石宕」——大自然受到創傷後重新長出苔蘚與蔓藤的變化。他將其看作大自然自我療癒力量的展現,可謂是對「殘山剩水」的另類思考。在明末清初女詩人李因 (1610-1685)〈越中八景圖〉中,「石宕觀魚」成為越中八景之一,石宕從廢棄物變成新的景點,如同張岱以「廢物」自稱,在朝代更迭的背景下自我反思文明的意義,是發人深省的現代性寓言。
廢墟是中國文學歷史悠久的主題,卻很少出現在山水畫中。山水畫的代表人物石濤 (1642-1707) 在《金陵賸蹟》圖冊裡畫出六朝千年古木,無論圖像或題贊,都像是庾信 (513-581) 〈枯樹賦〉的迴響。長出新芽的枯敗老樹聯結半死梧桐製琴的典故,十分耐人尋味。此意象在石濤的畫作〈寶城梅花〉中更加鮮明,幾經摧折的梅樹仍生機盎然地綻放花朵。在中國畫的表意慣例中,廢墟始終難以成為視覺主題,往往作為植物(枯樹)的對照。然而吳宏 (1615-1680) 的〈秋林讀書圖〉、〈莫愁湖〉、〈江山行旅圖〉和樊圻 (1616-?) 的《清涼僧舍》少見地以廢墟為主題作畫,因此受到藝術史家姜斐德 (Alfreda Murk) 、巫鴻關注。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吳宏〈疎柳清溪〉有著與前述作品相似的構圖、破損的屋頂與扭曲的老樹,試圖以不尋常、怪異的畫面再現貧士私人住宅,同時亦反映出吳宏的心境。吳宏〈莫愁湖〉畫於明亡後四十餘年,畫面中的斷垣殘壁、洞開的大門、塌落的屋頂,加上所附〈莫愁曠覽〉中「欲尋盧氏舊亭臺,畫壁繚垣徧綠苔」句,無不在滿懷歷史記憶、懷舊情緒的荒蕪廢宅背後,暗藏隱微的政治寓意。
方志每經過若干年就重新修訂,其序跋、書版常被修補、沿用,既體現雕版印刷製作方式的活動性,也讓隨著地方歷史變遷而修補、抽換、疊加的方志,成為文化記憶的物質遺存。例如,哈佛大學藏、康熙六十一年 (1722)《太平縣志》,卷首有〈前八景〉、〈後八景〉兩組風景版畫,前者為典型的八景圖,後者將畫面擴大為雙幅。其中描繪破碎城牆、瓦礫的「晉城霸基」、荒廢寺觀及歪曲斷折的巨大古柏之「益鄉黛樹」皆具斑剝滄桑之感。另外,畫面中還出現遊人踪影,可見廢墟成為新的遊覽景點。哈佛大學藏、乾隆十二年 (1747) 刊行的河南《長葛縣志》,卷首〈長社八景圖〉展現更強烈的古迹、廢墟的氛圍,以「鳳城荒址」、「鍾臺遺蹟」為題名的版畫,加上敘寫歷史荒蕪、毀滅之感慨,以古體字寫成的題詞、經過長期刷印而漫漶的版片,皆顯得愈發沉鬱滄桑。
張松孫 (1730-1795) 是乾隆末年方志版畫由風景轉向古迹潮流的重要推手,他於乾隆五十一年 (1786) 擔任四川潼州府知府期間,著手重修《潼川府志》及所屬七邑縣志。張氏不滿於公式化的方志風景,因此廢除八景、十景名目,增加新景並改列於古蹟項下。張松孫在《安岳縣志》卷 2 〈古蹟志〉收錄 8 座包含後人為紀念所建造、當地傳說、甚至無所指涉的的處所,加上他在〈釣鰲臺〉圖中的行文註記,可知對他來說比起客觀的考證,古迹的紀念性和文化意義更重要。
在上述紀念性、旅遊性古迹風尚中,黃易 (1744-1802) 發展出更具學術性的展覽文化。他一生熱衷尋訪古碑,繪有許多訪碑圖,以他探訪的山東靈巖寺「鐵袈裟」古迹為例,普林斯頓藝術博物館收藏六幅可能為訪碑圖早期初稿的《黃小松先生山水冊》,題詞記錄關於此件古物的神異傳說,後來在黃易《岱巖訪古日記》中,還記下另一則鐵袈裟的傳說。黃易《岱麓訪碑圖》圖冊沿用初稿題詞,「鐵袈裟」則被融入廣大的自然風景中,物件殘缺的細節、歷史並未得到充分的呈現。
黃易日記結合古物與自傳,與此同時自傳版畫興起,完顏麟慶 (1792-1846) 於道光年間陸續繪製成 3 集《鴻雪因緣圖記》可謂其代表。麟慶在《鴻雪因緣圖記》第 2 集〈椹澗望雲〉中,記錄他在道光十二年 (1832) 赴貴州布政使任,途經許州椹澗鎮所見多座石碑及枯樹、老屋的見聞觀感,「廢寨」意象強烈。〈龜山問井〉則記錄他在道光十八年 (1838) 祭拜盱眙縣龜山瀆神廟時,打撈沉沒於洪澤湖龜山下的三尊鐵佛。以上事例顯示,無論是再現地方歷史的方志或個人記錄生平的圖傳,在「寫實」的需求下「廢墟」文化得以復興。
巫鴻將金石拓片視為古物殘存的印迹,稱之為「廢墟的替身」。清中葉之後逐漸盛行堆積古物、字紙(廢棄物)的「錦灰堆」(八破)創作,堪稱某種文化廢墟。現存最早的「錦灰堆」為六舟 (1791-1858) 創作的〈百歲圖〉,他在道光十五年 (1835) 應江蘇巡撫陳鑾 (1786-1839) 邀請主持蘇州滄浪亭期間,巧妙運用全形拓、博古花卉傳統創作〈古甎花供〉圖卷,以自由聯想的方式,營造複雜的奇幻風景。
六舟〈禮佛圖〉、〈剔鐙圖〉進一步結合古物與人物,構思更加奇異。〈禮佛圖〉是六舟在道光十六年 (1836) 與陳庚 (1795-1853) 合作而成,題詞有「化身千百億」之語;〈剔鐙圖〉也由六舟、陳庚合作,可知至少有 3 件作於不同時間的作品。六舟為道光十七年 (1837) 第一件〈剔鐙圖〉寫作題詞,其中「化身無量億」一語,既指涉拓印複製古物,也指主體(六舟)的多重化身,散發強烈的後設感。六舟多重自我的概念在今傳佚名〈達受像〉中清楚展現,畫面同時出現的兩個六舟,反映當時「分身圖」的潮流,體現近代多元、異質的主體特徵。
晚明時期出現兩種不同類型的廢墟,一種是由利瑪竇 (Matteo Ricci, 1552-1610) 首先觀察的西方廢墟,另一種是本土雷峰塔。直到清中葉才出現第三種廢墟——戰爭廢墟,圓明園是最著名的代表,此類廢墟在民國戰亂中成為主流。為鈎勒廢墟的中國內部觀點,楊教授將視野聚焦於明清最著名的本土廢墟雷峰塔。
雷峰塔為五代吳越國王錢俶 (852-932) 於北宋開寶八年 (975) 所建,宋徽宗 (1802-1135) 宣和年間遭火焚重修,南宋時期成為西湖十景之一,明嘉靖年間再次成為廢墟。陸次雲《湖壖雜記》收錄西湖掌故,〈雷峰塔〉一篇引述許多當地傳說,包含《白蛇傳》故事及更加原始的神異傳說等,反映廢墟的神秘、荒蕪與恐怖之感。
傳統上,中國畫重視山水,寺觀與塔經常是自然風景中最為醒目的人文地標。明清之際藍瑛 (1585-1664)〈西湖十景圖〉〈雷峰夕照〉中,雷峰塔矗立於畫面中間偏上、群樹煙嵐的後方,體現文人畫的特殊意境。吳楚奇(南藪)刊行於康熙三十年 (1691) 的《吳越遊覽圖咏》,也可見文人畫風格的明顯影響;不同的是,吳氏在〈雷峰東望〉畫面右下角以誇飾的筆法繪製蕪廢的雷峰塔,還題有〈題雷峰塔〉詩。吳楚奇藉由建構廢墟圖像與詩句,巧妙且荒謬地錯置人文與自然。
被巫鴻稱作「第一位以寫實風格描繪『中國廢墟』的歐洲藝術家」威廉.亞歷山大 (William Alexander, 1767-1816),於乾隆五十八年 (1793) 隨英王喬治三世 (George III) 派遣的馬戛爾尼使團 (the Macartney mission) 抵華。在他留下許多以中國風物為主題的畫作中,包含各以水彩與銅版印製成的雷峰塔圖。1859 年,法國李閣郎 (Louis Legrand, 1820-?) 拍攝最早的雷峰塔照片,其後關野貞 (1868-1935)《支那文化史蹟》中也有經典的雷峰塔照片。上述 3 幅圖像都以仰視角度構圖,塑造一座崇高地、富歷史滄桑感的巨大廢墟,也反映雕版、石印、攝影等不同媒介給予人們迥異的視覺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攝影在晚清民初被用來捕捉逐漸在中國消失的傳統詩意。杭州照相館二我軒於宣統三年 (1911) 出版的風景照片集《西湖風景》,前十幅為「西湖十景」,照片呈現此前未見的寫實風景,卻也帶有淡淡憂鬱,彷彿緬懷逐漸消逝的傳統靈光。杭州活佛照相館在雷峰塔倒塌的民國十三年 (1924) 出版《浙江西湖風景》,其中〈雷峰夕照〉、〈小有天園〉都有荒蕪滄桑的雷峰塔身影,同樣在詩意中的畫面中暗藏些許哀愁。
演講後的綜合討論中,不只主持人劉瓊云教授,黃冠閔教授、林維杰教授、賴思妤博士、羅珮瑄博士等諸位與會學者,皆熱烈地就中國奇觀山水的脈絡、廢墟的命題分析、風景的哲學性、廢墟的時間性、中國的博古圖像傳統、廢墟/景/古迹觀念的感知差異等問題,與楊教授進行對話。楊教授也逐一回應上述問題,不久後,演講於師友們的對話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