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遠教授演講「風聲——匿名揭帖與清代的黑函文化」紀要

 
講題: 風聲——匿名揭帖與清代的黑函文化
主講人: 陳熙遠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持人: 陳雯怡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時間: 2022 年 9月 5 日(一)上午 10:00 至下午 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視訊會議
撰寫人: 李聿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陳熙遠教授演講「風聲——匿名揭帖與清代的黑函文化」紀要
 

  中研院史語所 2022 年第十一次講論會的主講人為陳熙遠教授。陳教授本次演講關注清代的黑函文化:以匿名、捏名或冒名的方式,投遞控告的「匿名揭帖」。探討匿名揭帖何以在乾隆、嘉慶時期頻繁出現,又如何在社會不同階層引起了各種波瀾。

  陳教授首先以《紅樓夢》第九十三回風月案為引子。在風月案中,賈府負責管理水月庵的賈芹,遭人以匿名揭帖的方式控告其在庵裡的荒淫劣行。《紅樓夢》使用「匿名揭帖」一詞,顯示此種文書形式在清代中葉已廣為人所熟知。這種匿名告發的形式,其實流傳已久,有時亦稱作「白帖」。甚至在近代若干傳教士編纂的字典裡仍可見「白帖」的詞條。「黑函」則是現代部分華文圈中通用的俗稱。

  早在秦代,匿名文書的處置就有明文的規範,大抵是為遏止匿名誣告之風,故皆要求官方予以焚燬,同時追緝投遞者,處以極刑。歷代多沿循類似的處理模式,清代早期亦然,投遞揭帖者一旦抓獲即應處死,知情不報者則刺字流放。至於控告文書仍以焚燬為處置原則,控告的內容則不論是否屬實,都不加追究。清代初年的匿名揭帖案件數量不多,順治年間的南北黨爭中,寧完我 (1593-1665) 就曾經指控其政敵陳名夏 (1601-1654) 父子荼毒鄉里,以致地方上出現許多不滿的匿名揭帖。不過到雍正年間為止,登錄在案的匿名揭帖數量相當有限。

  但是,對內容不加追問的處置方式,在乾隆年間卻產生了重要的改變。以致乾隆、嘉慶時期匿名揭帖案件層出疊現,幾可說是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此時匿名揭帖的內容不只是控告官員、陳述私怨,更有涉及重大案件,如謀反、邪教等案。實際案例中,乾隆初期以白蓮教之名預謀反叛的馬朝柱,在失敗潛逃以後,許多匿名揭帖即攀附馬朝柱事件,挾怨控告他人窩藏或協助馬朝柱叛變。除此以外,也有人匿名揭帖控告他人創立邪教、意圖不軌。這些匿名揭帖觸及清政府的根本禁忌,使得許多地方官員即使明知揭帖所言子虛烏有,卻也不得不嚴陣以待。

  部分地方官員曾嘗試透過朔望宣講的方式,來禁抑匿名揭帖案件的增長。但是,乾隆皇帝認為宣講的方法難收卓效,所以宣講一途最終並未普及全國。乾隆朝對匿名揭帖的處置,在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出現重要的轉折,扮演關鍵角色的是時任吏部尚書的陳弘謀 (1696-1771)。他認為匿名揭帖的投遞者固然需要加以嚴懲,但是其所揭控內容未必全是捏造,值得進一步核實,以維護官箴。是故一旦涉及官員貪贓枉法,朝廷不宜如過往一樣「雖實不坐」。所以,陳弘謀建議,爾後重大案件的匿名揭帖,處置應分兩路,投遞者仍要抓獲懲治,但揭帖內容則另外秘密查訪。此一建言獲得乾隆皇帝的支持。自此之後,面對匿名告官的揭帖,除了逮捕製作者與投遞者外,還必須同時秘密追查其內容是否屬實,遂成為不成文的標準處理程序。後來按察使龍承祖 (1727-1779) 曾進一步建議,將秘密查訪告官類的匿名揭帖明文載入法條,但未得乾隆皇帝的認可。總結來看,在乾嘉時代,攸關吏治官箴與邪教謀反的匿名揭帖,都成為官方竭力查訪的對象,先後動員也耗損了大量的人力。

  雖然皇帝同意官員秘密追查揭帖內容,但是在清代法律中,燒毀揭帖、雖實不坐的條文實際上並未取消。因此,秘密處置可以說是皇權授意下的違法處置。這樣表裡不一的處置方式有時也會造成麻煩,比如乾隆朝時曾有一名張姓把總,在接獲白蓮教起事的揭帖以後,因為不認字而將其燒毀,導致乾隆皇帝大發雷霆。若按法律條文,該名把總處置毫無失當,只是此時逕行燒毀謀反揭帖,已經不符合當時官場的權力運作模式。這樣處置方式的變動,其實也反映在《紅樓夢》裡,接獲匿名揭帖後,賈政便小心翼翼地處理。其實,若是按清代法律和康雍時代的官府應對方式,賈政將匿名揭帖燒毀即可。或許正因乾隆朝對揭帖處置的程序已有轉變,這些在處置上的微妙變化,也反映在成書於同時的《紅樓夢》續作裡。

  至嘉慶朝時,匿名揭帖的案件數量仍有一定數量,不過嘉慶皇帝處置揭帖的方式較其父親,卻顯得搖擺不定。嘉慶六年 (1861),皇帝頒布的上諭中,主張匿名揭帖雖實不坐,此一上諭推翻了乾隆時代對重大案件秘密追查的措施。實際上,在此道上諭之後,嘉慶皇帝仍對許多涉及謀反等重大案件的匿名揭帖窮追不捨。如著名的嘉慶刺殺案,嘉慶皇帝得到指稱筆帖式興德堡涉案的匿名揭帖後,此案立即得到其高度重視。在針對興德堡父子訊問多日以後,才確認他們是遭人誣陷,此後誣陷主犯亦遭朝廷逮捕。還有深受時人矚目的禮親王昭槤 (1776-1830) 遭人以匿名揭帖控告一案,在皇帝的主導下,一一細查揭帖中所羅列的種種不法行為。此案件最終以昭槤被革除王位、囚禁宗人府收場,而投遞者自始至終未捕獲。若是嘉慶皇帝遵從自己曾經發布的上諭,昭槤想必不會遭此厄運。嘉慶二十三年 (1818),嘉慶皇帝又再次發布上諭,明白宣示此後遇有匿名揭帖「雖實不坐」。嘉慶皇帝再度改弦易轍的原因,或許與當時發生了匿名揭帖冤死案,適逢天垂異象,促使嘉慶皇帝不得不改弦更張有關。無論如何,此一上諭成為匿名揭帖處置方式轉折的關鍵。後繼的道光皇帝特別堅持要落實此一上諭,並認為匿名揭帖的追查徒然浪費人力成本。故道光一朝皆以燒毀匿名揭帖為原則,匿名揭帖的案件也從此出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最後,陳教授表示該研究仍在持續進行之中,還有待更全面的探討,提煉出更精確的論點。不過,他特別提及乾嘉時期層出不窮的匿名揭帖案,毋寧可視為一種在庶民或基層間延燒的文字獄,且不僅不限於讀書人的群體,相較而言,匿名揭帖案對不同的社會階層的影響更為廣泛。在匿名揭帖案發展的高峰中,更可看到皇權與官僚體系的互動關係。往往在皇帝介入案件並定調後,整個官僚機器不再遵循既有的規範運作,在積極動員與調查的過程中,甚至往往出現小題大作,四處捕風捉影的亂象。

  在演講之後的討論中,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林玟君博士在線上提出兩個問題。首先,明清兩代匿名揭帖告發的風氣盛行,《大明律》、《大清律》皆明定「見者即便燒毀,毋庸辦理」、「如有投遞者,各衙門不許受理」。但是從陳教授的報告即可知曉,「被審理」的匿名揭帖案仍然相當地多。因此,林教授想釐清清廷對匿名揭帖的受理標準為何,是否一旦「言詞」能挑動當權者敏感神經的案件即可受理?其次,林教授想請陳教授再分享一些關於「密教」、「邪教」的案件。林教授舉出嘉慶年間的劉宗元邪教案,此案是告發者因與劉氏有債務糾紛,被催討而心有不甘,所以控告劉氏吃飯、行為舉止像是入邪教,而此一案件竟然也被受理。因此,倘若在匿名揭帖扣上「密教」、「邪教」之罪,政府就會受理,而被指控者有很大的概率「被坐實」。嗎?

  陳教授表示,一旦匿名揭帖的內容涉及謀反、叛亂等問題,官府就很有可能會主動、或者說不得不追查。其次,對清廷而言,民間教派組織的存在,確實構成顛覆政權的重要威脅,「邪教」與「謀反」往往被官方劃上等號。所以,一旦與邪教牽扯,官府勢必要全力追查匿名揭帖的內容屬實與否,乾嘉時期有為數不少的匿名揭帖,都藉此引起官府的高度重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