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孟晶教授演講「敘事與詩意:晚明《西廂記》刊本之詩意式插圖」紀要

 
講題: 敘事與詩意:晚明《西廂記》刊本之詩意式插圖
主講人: 馬孟晶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歷史研究所)
主持人: 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21 年 9 月 9 日(四)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林小涵(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
 
馬孟晶教授演講「敘事與詩意:晚明《西廂記》刊本之詩意式插圖」紀要
 

  馬孟晶教授,美國史丹佛大學藝術與藝術史系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歷史所合聘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明清版畫、明清出版文化、中國藝術史,著有:〈地志與紀遊:《西湖合志》與晚明杭州刊刻的名勝志〉、〈名勝志或旅遊書——明《西湖遊覽志》的出版歷程與杭州旅遊文化〉、〈《隋煬帝豔史》的圖飾評點與晚明出版文化〉等多篇學術論文。

  馬教授從《西廂記》出版概況談起,指出王實甫 (1260?-1336?)《西廂記》在明代經歷從舞臺到案頭的轉變,目前至少還可見約五十種刊行於明萬曆到崇禎年間、附有插圖的《西廂記》。在商業出版的競爭下,評點、插圖等副文本成為編刊者的宣傳重點。依據時代先後分析,可發現圖文位置之變遷趨勢為:位置由上圖下文、圖夾文間、到圖在文前,文、圖逐漸拉開距離;整體版面設計也逐漸集中於全書之前、篇幅擴大;圖文關係則從亦步亦趨轉為若即若離。

  馬教授舉不同版本的《西廂記》第十一折插圖為例,雖然都採用曲欄、太湖石、上下或左右空間構圖等相近的視覺元素與構圖,但編刊者往往運用剪裁拼貼、套印等新技術,使其具有獨特的風貌,說明同一圖像在不同刊本間的常與變。因此,圖文關係是探索《西廂記》多元圖像的重要出發點,包括圖像對文本的詮釋轉化、圖與文如何對應?敘事畫、詩意圖等圖像傳統、版畫的媒材特性等又如何影響圖像表現方式?上述問題皆涉及圖像本身或表現內涵,值得深入思考。插圖如何引導我們觀看,選用的紙張、墨、與刊印裝訂方式等外於文字與圖像的視覺、物質特性,也影響著欣賞插圖時的閱讀經驗。

  圖繪《西廂記》的表現模式多元,從圖文詮釋、視覺表現的視角,至少能區分為四類。其一,為敘事人物模式,最為基本且普遍,以表現文本中故事的重要情節與人物互動為主;其二,取法舞臺演出,人物的動作、畫面兩側聯語都受其影響;其三,取法裝飾藝術,例如閔齊伋本《西廂記》插圖就以走馬燈、扇面、屏風等形式為外框,將主要圖像安排在不同媒介物之上;其四,詩意圖模式,涵蓋敘事性到詩意化圖文關係的變化,亦是本次演講的重心。

  明代至少有六種以上的《西廂記》刊本採用詩意圖模式,這些版本雖然可見以曲文片斷、韻文對句連結圖與文,以及圖像與敘事文本的關係幾乎完全斷裂之兩種不同的極端,但同樣展現圖像從單純敘事到追求抒情式的詩意傳統,並重視詩、書、畫三絕的繪畫性表現。

  明代採用詩意圖模式的《西廂記》插圖中,以容與堂刊本 (1610) 時代最早,也最具影響力。其圖像不再以人物為重心,甚至有人物消失的情形。由於從曲文中尋求可供圖像化的素材,圖像及其上的題句出現與故事斷裂或人物錯置的現象。在容與堂本引領的風潮下,從福建到南京發展的師儉堂書坊,也以割裂文本配圖的詩意圖模式,刊行署名陳繼儒 (1558-1639)、湯顯祖 (1550-1616) 批評的二種同式異圖《西廂記》刊本。陳評本、湯評本的評語、插圖皆不相同,前者圖像由詩句剪接,多為具體物象;後者題句則可能取自《西廂記》的相關文本。馬教授以陳評本為例,指出其在文本、折目、評點、插圖等處受到容與堂本影響的痕跡,並說明由於陳評本彈性搭配故事、曲文與插圖,使其敘事性較容與堂本為高。其後刊行於杭州的天章閣本 (1640),由著名刻工項南洲刻板。隨著插圖展現為十張美人圖、十張非人物的花鳥圖,使其圖∕文越顯斷裂。美人圖的圖像與同為項南洲所刻的《吳騷合編》配圖相類,都帶有香豔氣息。花鳥圖則抄襲、轉用自《十竹齋書畫譜》等畫冊中的既有圖像,足見此類書籍風行的程度。

  綜觀明代採用詩意圖模式的六種《西廂記》刊本,皆強調知名評者:容與堂刊本(署名李卓吾)、畫意北西廂本(1611,署名徐渭)、師儉堂(1618,署名陳繼儒)、師儉堂(明末,署名湯顯祖)、存誠堂(明末,署名魏仲雪)、天章閣(1640,署名李卓吾)等刊本中,無論評者或插圖作者,多有偽託現象。其評論經常受詩詞評論影響,積極介入對文本的理解,與插圖呈現平行關係。詩意式插圖也可見取法繪畫傳統形式或模仿名家畫風處,如容與堂本圖像中的山石紋路、樹葉形式,都富有視覺變化;師儉堂陳繼儒評本更標榜「內倣古今名人圖畫」,並突顯刻工姓名。馬教授歸納詩意圖式刊本共通的編輯策略為:結合詩、書、畫,模倣名家書畫與評點、追求視覺趣味的多樣性、割裂而非深入詮釋文本、透過副文本(評語、附錄、插圖等)創造新賣點。緣此,詩意圖式刊本看似更加風雅,但隨著內容的抄襲、拼貼,往往被當代評者貼上不登大雅之堂的標籤。

  馬教授認為晚明《西廂記》刊本詩意式插圖的風尚,可能與閱讀習慣的改變有關。明代興起演出片斷戲劇的「折子戲」,分欄刊印的戲曲散齣刻本也相當流行。無論舞臺或文本都呈現「片斷化」傾向,促使讀者易於接受低敘事性的詩意式插圖。不限於《西廂記》,詩意圖式在晚明視覺文化中相當普及。既運用於《玉合記》(容與堂)、《玉簪記》(寧致堂)等戲曲刊本,在晚明出版的《唐詩畫譜》系列刊本中也能見到。在此過程中,雅、俗文化各取所需,書坊因應市場需求取法於文人畫傳統,卻無法體悟詩畫相融、意在言外的精神,加上片斷性的閱讀心態,發展出重視視覺元素、逆轉傳統圖文關係等表現方式。值得留意的是,詩意式插圖的風行不應被視為雅文化對通俗文化滲透、普及的單向作用,也是書坊面對激烈市場競爭時,藉以脫離文本制約的創新手段。

  演講結束後,主持人劉瓊云及楊玉成、林桂如等諸位與會學者,就評點本中「摘句」現象與詩意圖的關係、明代戲曲刊本中副文本強烈的表演性、山水圖傳統對詩意圖的影響、晚明讀者的閱讀習慣、敘事性插圖與詩意圖式插圖各自的預設讀者、晚明杭州刊行書籍的總體評價、詩意圖式插圖是否有地域性差異等問題,與馬教授進行對話。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