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十八世紀東亞世界的文人社集」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时间: 2018 年 6 月 21 日(四)上午 9:00 至 6 月 22 日(五)下午 5:00
地点: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写人: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十六─十八世紀東亞世界的文人社集」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會議伊始,由計畫主持人張藝曦副教授作一簡要開場,說明此會議之緣由與構想。本次會議是由 2013 年的三年期國際合作計畫「明末清初學術思想史再探」延伸之研究群組成,2014 年於武夷山舉辦工作會議時,與會成員便決定以「文社」作為接下來之主題,隨後於 2016 年舉辦工作坊,經數年討論、思考而呈現本次會議的成果。參與學者特別注意十六至十八世紀蓬勃發展的「文社與社集」,與當時文學復古運動、陽明心學運動、八股文運動三股風潮的互動,也將擴及考慮十七世紀朝代交替的影響。此外,「社集」在東亞其他國家的狀況也是討論重點。

第一場
主題演講

主持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講人:三浦秀一教授(日本東北大學文學部)
論 題:晚明諸子學史略
 
 

  本次會議邀請三浦秀一教授以晚明的「諸子學」與「社集」活動進行主題演講。本次演講特別注意兩個時間點的意義:明代中期的終點以及天啟時期持續到順治間的起點。

  三浦教授以明代諸子學形成的過程開始,首先介紹《五子書》的編纂出版及其重刻過程,從此可見弘治至正德、嘉靖時期,士人對諸子的評價明顯提升。接著,透過李瀚刊行《新刊五子書》以及都穆的出版活動,可見時人認識到諸子書可能蘊藏著超越道學範圍的廣泛知識。最後,在心學興起後的明代中期,三浦教授以參與漢代子書刊行的陽明弟子黃省曾為例,討論心學運動中「博學」的位置,並論及主張同時把握「理性」與「文辭」的何良俊,以及將「博識」看作自我本性呈現的胡直。可見,陽明逝後的思想世界肯定諸子書的風氣不斷擴散。

  演講第二部分,三浦教授討論明代諸子學領域的擴張。從《子彙》、《先秦諸子合編》、《諸子玄言評苑》三部諸子系叢書可見,除先秦諸子外,漢儒和唐代子書也成為收錄對象,並主張寬容地對待諸子書,從此可見當時諸子書及讀者的個別性與多樣性。嘉靖十一年 (1532),劉節更廣增蕭統《文選》沒有採錄的漢魏六朝士人的詩文為《廣文選》。萬曆十年 (1582),胡維新將陸賈《新語》到《文心雕龍》的十二部「漢人」著作編為《兩京遺編》,此外,程榮也有《漢魏叢書》的編纂。可見對諸子書及其讀者的多樣性認識越深,其收錄範圍就不得不擴大。三浦教授指出這一理念的推動,形成萬曆、天啟間大型化叢書出版的高峰。然而諸子書潮流過熱狀態的同時也帶來空洞化,天啟六年,陳仁錫出版《諸子奇賞》之後,再也沒有出現超越其規模的叢書。最後,三浦教授指出天啟、崇禎時期諸子學的趨勢,還有必要與萬曆時期一起加以討論。

第二場

主持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張侃教授(廈門大學歷史系)
論 題:明中葉溫州山人結社的社會形態與地域特徵
發表人:何淑宜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地方士人與結社之風:以晚明士人衢州方應祥為中心
 
 

  張教授不克與會,由臺灣師範大學李宗翰教授代為宣讀。張教授文中指出,明中葉大禮議以後的地方存在「宗族」以外的另一種社會網絡,即「山人」型態的士人群體。張教授認為「山人」並沒有固定組織,而是認同於共同文化意象,以清雅為尚,遠離塵囂,並以名士風範展現自我。本文以地處東南海隅和閩浙交界的溫州為個案,討論山人文化與地域社會的關係。論文首先說明鄉居環境無法展開文化興趣,導致士人流動與山人風氣擴散,接著指出山人文化的擴散具有江南化的趨勢,帶來聲色犬馬的風氣。最後則指出「山人」組織由文化資本跨越到政治資本,於溫州地域社會中所具有的意義。

  何淑宜教授討論處於文化訊息不發達的衢州非主流士人方應祥,如何面對制藝風潮。首先,透過方氏之文集與書信,何教授說明其交遊網絡及其在衢州、杭州、南京、北京主持、參加的八股制藝與詩文社集。由其社稿更可見社集活動多是透過書信進行,展現既開放又封閉的特色。思想方面,方應祥認為制藝八股文應「通經學古」,故以唐宋八大家為模範,並重刊茅坤《唐宋八大家文抄》。最後,何教授指出萬曆末年到啟、禎年間朝代危機日趨嚴重,制度與人事變遷也成為士人與文社的關注所在。

  評論人巫仁恕教授指出兩篇文章皆結合地方社會與思想史、文化史,說明社集之區域與跨區域的特性。巫教授針對張教授文章中山人結社與文人士大夫結社之特性提出疑問,另外也建議何教授從結社的性質來探討地方社集的特殊性。

第三場

主持人:葉康寧教授(常州大學晚清民國文獻研究中心)
評論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 題:明後期南京的城市游樂與文藝社群
發表人:楊正顯教授(國立海洋大學海洋中心)
論 題:無心而娛:清初北京的「雅會」
 
 

  王鴻泰教授將南京的文人社集放在城市發展脈絡中思考,並由此探討社集的性質。首先,王教授討論文人社集先是由京官組成、凝聚力不強,性質並不清楚。弘治時期則發展為富貴階層組成,遊樂性質較高之結社。當時文壇盟主顧璘主持的「息園」成為各式論學的學術中心,提升了南京的文化地位。萬曆時南京的城市地位越來越高,秦淮河周邊舉辦許多大型文藝活動,南京成為「城市舞臺」。由此可見,南京的社集不一定是限定在特定議題,具備共同理念、目標的「同志」社集,這種特性或許可以進一步與在地性、文化傳統較強的蘇州進行比較。

  楊正顯教授則討論清初的社集。探討康熙六年 (1667) 間,在北京由孫承澤、梁清標、劉體仁等人所舉「雅會」的成因與內涵。楊教授首先指出,此時雅會的類型主要是「文酒之會」。孫氏在當時北京政、學界享有盛名;然而雅會之為人所知,則是因為劉體仁及其留下的《識小錄》。《識小錄》類似當時的「會議紀錄」,可見雅會中諸人從事「考辨真贗」等活動,並以「高隱」為賞鑒書畫的標準。孫氏著書述作、讀經論史,沈浸在自己的世界;劉氏雖有官員身分,卻想高隱不出。他們面對不同的人生困境,但高隱的目標相仿,書畫文物成為他們共同遯逃的山林,「雅會」成為「相濡以沫」的天地。

  評論人賴毓芝教授同意王教授對社集的定義太過僵化,便無法理解中國文人聚會的彈性與模糊的說法,但賴教授認為晚明士人確實對集會有所認同、想像,因此「社集」仍是有效的分類。針對第二篇論文,賴教授認為以「仕與隱」抉擇的角度解讀文本,還需更直接的史料證據。

第四場

主持人:藍弘岳教授(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評論人:藍弘岳教授(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許齊雄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趙輝相 (Cho Hwisang) 教授 (Xavier University, History Department)
論 題:Literary Powerhouse from the Social Margins
發表人:田世民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論 題:近世日本知識人的學問與社群——柴野栗山及其交遊網絡為例的探討
發表人:張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論 題:中江藤樹對人心道心的詮釋

 

  本場三篇論文皆討論中國以外之社集,首先由許齊雄教授代為宣讀並評論趙輝相教授之論文。趙教授在朝鮮脈絡中討論社集情況,並以居於「兩班」與「良人」之中的「中人」為焦點。「中人」處於社會中層,由兩班的庶出子弟與吏組成。中人有相當的財富積累,曾接受經典教育並掌握出版技術與資源。中人之社集逐漸打破兩班、中人的社會身分區隔,從此可見朝鮮中人詩社活動和社會結構的關係。

  許教授接著評論,指出本文說明的朝鮮中人社集與身分認同、階級互動相當值得注意,但只見首爾地區的案例,不知其普遍性如何;此外,本文主要集中在出版,對於詩社本身則討論較少。

  接著由田世民教授發表,討論江戶時代的朱子學者柴野栗山。柴野栗山早年遊學江戶,並結識諸多師友建立學術網絡與學問基礎。於京都學習國學時,結識皆川淇園並於後來一同成立三白社。最後,柴野於阿波德島藩擔任幕府儒官期間,於書齋舉行「雙玉樓詩會」,由《雙玉樓帖》跋文可見其交往對象相當廣泛,雙玉樓會頻繁舉行聚會並成為江戶名士聚會的沙龍。

  張捷教授以思想史的角度,討論江戶時代初期的日本陽明學派開創者中江藤樹,並以中江藤樹對人心、道心的看法,對現有思想史分期提出質疑。張教授以青、中、晚為框架,說明中江不同於二程將人心即氣,道心即理的二元對立,認為理分別存在於人心、道心之中,晚年更不再將人心、道心放在對立面進行概念上的界定。其思想歷程可以總結為將外在、支離破碎的認知歸攏於內在、整合的一心之內。

  藍弘岳教授針對兩篇討論日本情況的文章提出評論,詢問柴野栗山與其他水戶學,以及與尊王論的關係。並對於思想史是否一定需要分期提出質疑。

第五場

主持人:吳兆豐教授(武漢大學歷史系)
評論人:許暉林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商海鋒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
論 題:桐城詩派的建立:方以智與十七世紀的方氏家族詩學
發表人:黃聖修教授(珠海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明末清初廣東詩文集社:以番禺黎氏為中心的討論

 

  第二天會議由商教授首先發表。在「桐城派」為清代最大文學流派的認識外,商教授注意到清人自我認知中,確有一條雖不彰亦未滅的表彰桐城詩人及詩學傳統的蹊徑。不同於方以智明末四公子、通雅學者、遺民等常見形象,商教授將方氏視為桐城詩派的建立者。藉由方氏《浮山詩集》、《方密之先生年譜》討論其詩社「永社」的建立,以及與詩社濫觴「澤社」、代表詩派獨立之「雲龍社」的交織互動;並說明方氏相關詩選、詩話的編輯與創作。最後,商教授指出「桐城文派」與「桐城詩派」更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

  黃聖修教授的報告指出地處偏遠的廣東也有具當地特色之社集,並討論「詩人世家」番禺黎氏宗族的發展過程,探討其與廣東詩文結社之關聯性。黃教授以《番禺黎氏存詩彙選》討論黎氏之家族結構,也進一步指出,相較於江南、江西地區以製藝為中心,廣東地區的文人結社主要以詩文唱和為主,不僅很少看見與科舉制藝、心學講會有關的議題,其中的娛樂性也不多見。透過社集,更可以發現黎氏宗族存在「城市—民田—沙田」的組成結構。

  發表後由許暉林教授進行評論。許教授對於如何判定詩派之建立,以及詩學的論述與實踐的關係提出疑問;並對黃教授究竟是以家族來理解詩社,或是以詩社理解家族提出疑問。

第六場

主持人:錢玲教授(天津博物館)
評論人:史甄陶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陳時龍教授(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論 題:明代的科舉、經學與文社
發表人:朱冶教授(華中科技大學)
論 題:晚明復社之《四書五經大全》研究
 
 

  陳時龍教授注意到明代文人的生活離不開科舉、時文,因此圍繞經學的結社甚多,時文與經義處於若即若離之間,因此便針對科舉、經學與文社的關係進行整體探討。不同於詩文結社,科舉士人結社展現現實而功利的特色,也更為枯燥專門。科舉文社之舉辨增加士人之交流,藉此提高科舉應考技巧。在晚明文社風潮與地方官的支持推廣下,科舉結社更為增加。至於社集之性質,先是配合科舉「專習一經」的風氣,形成不少專習一經的文社。晚明,則逐漸往五經結社發展,並以尋求經義之標準答案為目標。最後,陳教授也思考「集—會—社」的發展序列是否存在。

  朱冶教授以應社、復社對《四書五經大全》的推廣、接受、編纂、互寫序跋等過程為核心,指出晚明復社出現以官修《四書五經大全》為中心的經典研究熱潮,如顧夢麟等《四書說約》等書,均在《四書大全》及《四書蒙引》、《四書存疑》的基礎上融匯而成。這類的經典著作,一方面體現與王學比肩並列的程朱經典研習模式,也反映此時學者兼顧訓詁與法脈,以糾正時文之弊、匡正學風為目標的學問旨趣。隨著復社團體其人其書的廣泛傳播,深入影響至清初學術的形成。最後,朱教授指出從此個案可見結社與官方經典的良性互動、循環的關係。

  針對第一篇論文,評論人史教授指出,要如何理解晚明經義結社數量超過文學結社的現象?此外,在明代科舉只考一經的背景下,要如何理解一經結社與五經結社的功利性質與學術性質?對於第二篇論文,史教授則認為,《四書五經大全》在明中葉失去權威性的現象,可與本文論點一併思考。

第七場

主持人:林學儀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
評論人:王昌偉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文學系)
    羅士傑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張藝曦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
論 題:明及清初地方小讀書人的社集活動:以江西金溪為例
發表人:許齊雄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東南衣冠之會」的背後——漳州霞中社研究
發表人:王昌偉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末清初秦地文人在揚州的結社活動

 

  張藝曦教授將目光集中在較小型的社集以及地方小讀書人,以富有文教成就、以出版著稱,又因城市化不高而保留許多古族譜之江西金溪縣為個案。利用族譜資料重構地方小讀書人的交遊與社集活動,張教授首先說明金溪縣與明初理學,以及明中期形成的「翠雲講會」與陽明心學的關係。接著指出明末臨川成為制藝風潮的中心,但金溪仍在討論理學、心學,稍後才有艾南英等帶領的制藝風潮。到了清初,臨川士人相繼亡故,金溪反賓為主,如陳畫的五柳軒便成為眾人往來聚會之處。

  許齊雄教授以漳州為研究主題,並以晚明留下最豐富資料的「霞中社」為個案。「霞中社」以幽靜的芝山為活動中心,但在此空間内活動的士人始終和漳州府緊密維繫;此外,雖是山間氣象,但漳州和海上交通也有頻繁交流。許教授以《霏雲居集》進行初步分析,說明霞中社並沒有任何明顯的文學主張,也從未試圖改變漳州或者福建的詩風。霞中社既非文學組織也非政治團體,而是在面對明代中葉礦稅問題時的士人結合。最後,許教授指出,此社集個案顯示代表國家的官僚體系和地方利益形成了一個相對一致的戰線。

  最後,王昌偉教授以寓居揚州的陝西文士社集為焦點,並以「文人共和國」(Republic of Letters) 的概念,將中國明清之際文人結社的現象放置在跨地域與跨文化的比較視野中考察。王教授討論同樣由寓居揚州的陝西文人組成,但卻有極大差異的「直社」與「丁酉社」。「直社」強調復古精神,同時從事文學復古,強調士大夫文化並與世俗風俗有所區別。「丁酉社」則強調陝西、關中的身分認同,以區別江南文弱的文化,並試圖扭轉導致前朝覆亡的南方萎靡世風。

  發表完後,首先由王昌偉教授評論張教授之論文,王教授讚許以族譜資料探討社集之方法,但認為從族譜之版本、編纂年代或許可挖掘更深。另一位評論人羅士傑教授則以工具性的角度對發表人提問,認為除了學術理想外,也可以思考社集實際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內部的階級問題。

第八場
主題演講

主持人:王昌偉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講人:陳正國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 題:與近代西方社集的比較
 
 

  本次會議最後一場演講,邀請專精於歐洲思想史的陳正國教授進行演講。陳教授比較本次會議與西方社集研究的特色、性質、發展情況。首先說明「社集」並非是一個常見的主題,而是於變化極大的晚明社會脈絡中產生。與之相應,西方的學術研究中則注意到「club」與「society」,這類在政府部門以外的民間、社會人群互動、結社、交流空間。接著,陳教授指出西方對「association」自希臘羅馬時代到十八世紀皆有相當豐富的研究。而在廢止言論審查的背景下,十八世紀出現處於國家以外的以「學院」為核心,並相對世俗化,甚至跨階級的全社會性的集會活動 (association)。此時的集會大部分自稱「club」,表示其開放性 (public),而非封閉 (close)。任何人經過一定的程序都可以成為成員,因此成為西歐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貿易、人口流動、城市人口、工廠均增加的背景下,這類集會追求一種動態的社會秩序 (social order) 與公益 (public good)。陳教授認為這是與晚明社集相當不同的特色,也與中國思想強調反求諸己、為己之學可能存有相當程度的緊張。

  在所有論文發表、討論完畢後,由張藝曦教授、許齊雄教授主持本次會議的綜合討論。在與會學者針對論文集主題及焦點熱烈討論,並商討收稿日期、送審及出版事宜,本次會議便圓滿落幕。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