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2018 年年會暨新秀論文發表會」報導

 
时间: 2018 年 1 月 13 日(六)上午 9:30 至下午 5:40
地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撰写人: 林晉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2018 年年會暨新秀論文發表會」報導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2018 年年會於 1 月 13 日召開,上午邀請北京大學歷史系李新峰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下午則邀請東北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吳大昕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之後則由青年學者進行論文發表會,由四位年輕學者報告研究成果。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徐泓教授(東吳大學歷史系)
講 題:明代南北分卷與南北解額
主講人:李新峰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
 



  李新峰教授此次講題為〈明代南北分卷與南北解額〉,首先介紹明代會試分卷的背景,說明明代科舉有科考、鄉試、會試、殿試四級,會試由通過各直省鄉試的舉人參加,決定進士人選。為求改變南方壟斷進士的局面,明朝在會試區分南北舉人,南北各按總額比例錄取,簡稱「南北卷」。洪武永樂時期,未分南北卷,洪熙元年 (1425),楊士奇等人制定南六北四之例。後來增加中卷區,按五十五、三十五、十區分南北中卷取士,為明朝定制。

  李教授指出南北分卷設計存在的一個疑點,中卷原屬南卷,為何南北各退五名?接著,以楊士奇《三朝聖諭錄》、俞憲《皇明進士登科考》兩條史料作為討論開端。首先,俞憲《皇明進士登科考》有云:

  士奇等復議,以為四川、廣西、雲貴及廬陽等府舉子,恐不能概以南卷並校,乃以南卷十六、北卷十四,退五為中數以待之。

  李教授說明,俞憲生活在洪熙創制百餘年後,所據不明,且《皇明進士登科考》記事簡略,錄文揉雜改寫,故記載未必可靠。

  接著,李教授從洪武三十年 (1397) 兩次會試,春榜被指專取南人,夏榜朱元璋再試,專取北人。春榜有川、滇各兩人,夏榜有川六人,兩相比較之下,說明四川應屬於北方的劃分。且元代以四川、雲南為漢人區,南宋後期為南人區;朱元璋可能繼承元朝觀念,視元漢人區為北,故指出「川滇屬北」。洪熙時期解額,提議南六北四者,是仁宗而非楊士奇。而設置分卷,可能附屬於限定解額之舉,若以川滇屬北,則新定各省解額,恰合南六北四。

  洪武三年 (1370),除定解額五百名,按南六北四分配,還定會試額取一百名。洪熙元年 (1425),定解額五百五十名,也分南六北四,會試歲取百人。可見洪熙新制幾乎照搬洪武舊制,僅增加會試分卷一項。李教授透過宋代司馬光、歐陽脩對會試的看法,認為司馬光的訴求合乎明初形式,故楊士奇很可能參考司馬光的建議。同時,也提及相關研究中,林麗月教授就曾指出「明代的南北卷基本上是沿著宋元以來區域額辦法一線發展下來的制度」。即說明洪熙元年改制的理念與條款,來自宋代議論、元代舊制與洪武三年舊制,並揉合歷代舊制,以會試南北卷匹配南北解額。

  最後,李教授認為分地取士的關鍵在「鄉試」,南方難中舉而會試競爭者少,北方中舉易而會試難度降,關鍵其實在於考中舉人,會試反成為同水平競爭者的例行甄選。換言之,分地取士表面上呈現會試分卷,實際則已通過鄉試的解額分配確定了格局。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林麗月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講 題:明代史的倭寇研究
主講人:吳大昕教授(東北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吳大昕教授本次講題為「倭寇圖像中的嘉靖大倭寇記憶」。吳教授首先指出,藏於日本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的《倭寇圖卷》與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抗倭圖卷》是現今倭寇研究最具參考價值的圖像資料。近年來對於「明人抗倭圖」與「倭寇圖卷」的重要研究成果有二:一為經過紅外線照相技術,確定了兩圖所繪故事的發生時間分別為嘉靖三十六年 (1557) 與三十七年 (1558)。二是馬雅貞教授介紹清人張鑒所寫的《文徵明畫平倭圖記》。

  吳教授指出,從張鑒《文徵明畫平倭圖記》中,透過張鑒為其老師阮元所寫之圖記,可知清代張鑒敘述圖中故事時所採用的內容,是基於嘉靖三十五年 (1556) 乍浦沈莊之役的史實,而記中所述的圖中內容,幾乎與「抗倭圖卷」相同。

  「明人抗倭圖」中,與明軍進行海戰的倭船上,豎上寫有「日本弘治□年」的旗幟。而倭寇圖卷中也有「弘治□年」的旗幟。現今學界根據紅外線技術,確認《抗倭圖卷》為三年,《倭寇圖卷》為四年。分別為公元 1557 年與 1558 年,即明嘉靖三十六年、三十七年。然而,張鑒據平倭圖所附的文字,認定這是嘉靖三十五年平定徐海的圖像,因此將圖中的人物據此一一道出。而倭寇圖卷則被認為是更晚時通過臨摹抗倭圖卷而來,甚至是臨摹圖的再臨摹。

  由此,通過二重證據法,學界大致承認抗倭圖卷可能就是平倭圖,而其所繪的內容,亦很有可能就是嘉靖三十五年在乍浦沈莊,明軍破倭寇徐海所部,即倭寇史料記載中著名的「計剿徐海」一事。不過張鑒記敘中的戰役發生在 1556 年,而抗倭圖卷旗幟的時間是 1557 年,由於相差一年,部分學者懷疑張鑒所見並非抗倭圖卷。

  此外,吳教授說明關於嘉靖大倭寇的性質,在東南沿海呈現出的不同面貌。因此,嘉靖大倭寇是考察十六世紀之後中國接受世界體系的一個良好案例。在討論嘉靖大倭寇與海外貿易的關係時,江南、浙江與閩、粵在地域的差距是必須討論的部分,若僅以一個地區的活動來闡述大倭寇的發生,將導致歷史的錯覺。

論文發表會

第一場

 

主持人:朱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發表人:陳一中(國立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 題:明末清初士大夫家族的變遷——以華亭董氏為例
發表人:陳逸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 題:入山猶未晚:明宗室女朱中楣 (1622-1672) 對其夫出處之態度

 

  陳一中〈明末清初士大夫家族的變遷——以華亭董氏為例〉,探討華亭董氏家族在明末清初的變遷,分別論述董氏家族科第起家、科名輩出的美談,以及歷經奴變、民抄董宦案與通海案的過程。接著,探究董其昌之從曾孫董含的《三岡識略》,因隱含眷懷故國思想而招致禍患,被視為奏銷之難的肇因。故此,明清易代後,董含雖高中順治十八年 (1661) 科考,但旋即以江南奏銷案被黜,從此與仕途絕緣。最後,陳一中指出奏銷案實為江南士大夫家族命運的轉捩點,並以《閱世編》所列舉士大夫門祚衰微原因作一比例圖表,具體呈顯士人遭逢易代之變的實際情狀。

  陳逸雯〈入山猶未晚:明宗室女朱中楣 (1622-1672) 對其夫出處之態度〉,主要討論身兼宗室女與「貳臣」妻身分的朱中楣,如何面臨丈夫李元鼎「身仕兩朝」的心境和態度。陳逸雯藉朱中楣對於國家認同的抉擇,以及亡國的苦痛與際遇,具體呈現鼎革時期的特殊性及複雜性。同時,勾勒出明末清初知識女性與其夫婿的交流,以及她如何面對身處的時代。最後,從才女的著作中所反映出的易代經驗,探究明清鼎革之際的「遺民」與「貳臣」現象。

第二場

 

主持人:邱澎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發表人:翁苡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 題:明朝承宣布政使司之建置與布政使職掌
發表人:林家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 題:明代王直 (1379-1462) 研究



  翁苡紋〈明朝承宣布政使司之建置與布政使職掌〉一文,是以布政使任職情況為主題,說明布政使選任與異動之情況,並探討明朝布政使地位的轉變。在洪武十三年 (1380) 正式廢除中書省,提高六部職權後,朱元璋開始多次對官職組織與品秩進行調整,確立明朝內外政治體制。翁苡紋即在此一基礎上,探究承宣布政使司成為地方行政最高機構後,其職權卻受到諸多限制的面向,進行詳細的梳理與討論。具體而言,翁苡紋充分說明明朝布政使任官時所歷經的地位轉變,代表明朝內重外輕的現象日漸明顯,也顯示布政使已不如以往受重視。

  林家維〈明代王直 (1379-1462) 研究〉,以明代前期重要政治人物王直為研究主題,透過分析王直的生平事蹟,探討他在當時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希望藉由王直與各朝皇帝的互動關係、朝中官員與宦官的政治競逐、中央行政與人事管理制度等面向,觀察中央權力機構的互動,突顯當代閣部問題以及國勢盛衰的情形。林家維先是考究王直的政治表現與地位,進而析論其權勢的變化過程,最後再論述王直致仕後的待遇與官方評價。林家維更明確點出王直諡號「文端」,即顯示其人格特質與仕途表現,也是明英宗對王直朝政貢獻的總結。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