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 (2010-2011)

photo
劉錚雲 Cheng-yun Liu
現職: 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 美國匹茲堡大學歷史系博士
經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1984.4-1994.1),研究員(1994.1-)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主任(2010.10-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2004.11-2010.10)
私立輔仁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1984-1986)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1988-1990)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1993-1994)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處長(2001.11-2004.10)
信箱: cyliu@asihp.net
電話: 02-2652-3112

檔案中的故事

這些年來,我主要利用檔案探討清代基層社會的問題,另外也稍許涉及一點制度方面的課題。 我之所以與檔案結緣,要回溯到大約三十年前,為了蒐集學位論文資料,我到故宮博物院的圖書館查檔案,沒有想到就此深陷其中,研究的課題都是以檔案為主要材料,還因此負責整理所裡的明清檔案多年;更沒有想到,2001年竟會被借調到故宮,管了三年檔案與善本古籍。臺灣兩個清代檔案的典藏機構,我因而都有幸參與工作。

我的基層社會研究是從會黨與教門開始,先後探討了嘓嚕、哥老會、金錢會與老理會。清代的會黨並不是革命團體,而是由社會邊緣人所組成的一種以異姓結拜為組織紐帶的互助組織,在地方政治上扮演了相當微妙的制衡角色。哥老會活動地區明顯與天地會不同,前者集中在都市地區,後者則以農村為主要活動地方。金錢會是在浙江平陽、瑞安二地活動的會黨組織。咸豐十一年的金錢會事件提供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得以觀察清代地方政治運作,尤其是地方士紳與官府以及會黨之間的互動關係。至於直隸省的老理會,它的成員以農民為主,可能以一個市集圈——固安縣的馬庄——為主要活動範圍。

我已忘記為了甚麼緣故,曾寫一篇論文,對清代蘇州府義莊的建置作了初步分析;發現家族活動並非像傳統所認定的只限於鄉村,而不見於城市。這可能是我唯一沒有利用到檔案的學術論文。另外,我也對雍正九年頒定的「衝、繁、疲、難」的職缺制度作了初步的探討,修正了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對「疲」字的誤解。

近十年來,由於負責整理所裡內閣大庫檔案的關係,嘗試利用檔案中的刑案資料,探討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問題。然而,在試過幾個題目,如夫妻關係、小販、旅店之後,我發現檔案中的案例固然吸引人,但要能夠利用這些例子說故事,還要先找到能串起這些例子的主題,就像散落一地的珠子,需要一條繩子才能串成一條亮麗的珠鍊。不過,這條貫珠之繩一時之間還不容易找到。在找到之前,我決定暫時從管理基層社會的制度面入手,希望還有機會把檔案中的案例串成一篇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