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傑教授演講「明清以來的民間信仰與地方政治」紀要

 
講題: 明清以來的民間信仰與地方政治
主講人: 羅士傑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主持人: 莊勝全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時間: 2021 年 1 月 21 日(四)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02 會議室
撰寫人: 林榮盛(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羅士傑教授演講「明清以來的民間信仰與地方政治」紀要
 

  羅士傑教授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現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二十世紀中國史、民間宗教與地方政治,以及地方社會研究,擅長結合傳世文獻和田野調查來探討歷史問題。羅教授在此次演講以個人近年來的研究觀察和發現,闡釋明清以降的民間信仰與地方政治發展之間的關聯。

  演講伊始,羅教授首先提到幼年時的生活經驗,經常到廟裡聽聞外祖父和鄰里們談論鄉間的時事與歷史。不過,這一論述往往與學校所教授的「標準歷史」有相當大的落差,年幼不經世事的他甚至還為此與鄰里產生了爭辯。這樣的經驗,讓羅教授開始反思口述流傳的論述與國家教育下的「標準歷史」之間,為何會出現如此的落差。如果不從既有的分類來討論歷史,到底還有哪些可能來討論歷史?羅教授帶著這樣的疑問,進入學院接受歷史學科的訓練。在完成關於清代臺灣戴潮春事件的碩士論文後,羅教授明白了自身所關懷的對象為歷史上的「弱勢」人群。綜合早年的生活經驗和學術訓練,羅教授的博士論文探究的是除了宗族之外,如何從地方社會中最重要的組織力量——宗教——來重新理解常民政治 (popular politics)?特別是地方社會中,人群組織的動力為何?今日的歷史學者又如何藉由地方文獻來重新書寫過去由國家、菁英和民族主義所主導的歷史論述?

  羅教授在研究上的另一個影響,則是在攻讀博士時期,受教於廈門大學歷史學系的鄭振滿教授,與哈佛大學的宋怡明 (Michael Szonyi) 教授,和他們一起在中國跑田野的經驗,使得羅教授更加熟稔田野調查所得的思維模式,可以如何從事歷史文獻的研究。羅教授直言,田野的意義在於訓練研究者思考文獻形成的脈絡,並在現場提出問題。鄭振滿教授曾基於長期的田野經驗和觀察,向羅教授歸納出在田野中七個探索問題的脈絡:自然環境、營生模式、宗族組織、公共建設、寺廟儀式、跨地域儀式系統與地方政治。其中重要的觀察點便在於廟宇,原因為在傳統社會時期,廟宇往往被賦予處理村落公共事務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神祇廟宇也代表著背後不同的信奉人群。因此,透過觀察廟宇背後的人群活動,便有可能窺探人群所牽動的地方政治,或權力基礎的變遷。

  接著,羅教授說明過往學界有關民間信仰研究上的侷限。首先,乃強調神道設教,將宗教的功能與統治者的教化相結合,著重「由上而下」傳播的單一性說法。其次,為過度重視儒家的影響。羅教授指出,儒家在經典上固然有其重要性,但在實踐上,地方的儀式專家對於儒家經典往往有其自身的詮釋。其三,對於地方社會中有關佛、道教所產生的影響認識仍然有限,相關研究仍亟待開展。其四,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地方社會上最大的宗教競爭者實為基督宗教,但受到的關注同樣不多。羅教授認為,這些研究成果呈現的現象實際上是相互關聯的,然而他提出這樣的觀察,並不是要呼籲應該投入更多對於不同宗教派別的研究。羅教授自身感興趣的,是在一個地域社會中,宗教信仰如何成為一種權力維繫、施展的方式。羅教授坦言,這樣的思考取徑是受到印裔美籍學者杜贊奇 (Prasenjit Duara) 所提出的「權力的文化網絡」(culture nexus of power) 論點之啟發。

  對於上述的課題應該如何開展新的討論,羅教授以近年自身的研究成果進行說明。首先是關於民間教派歷史的發掘,羅教授以明末清初浙江省慶元縣的老官齋教作為對象,討論吃齋人教派組織在地方社會所提供的宗教服務,與其在常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次,是如何重新思考基督宗教對十九世紀中葉以降中國地方社會所產生的影響。羅教授指出,過去對於中國的基督宗教研究往往是將其孤立式的處理,如果要將其重新置入地方社會的脈絡下,或許可以從教民及其與地方政治變遷的角度來討論。其三,進入二十世紀以後,地方上的傳統神靈體系又產生何等政治文化上的變遷。羅教授以 1949 年溫州聞人黃式蘇 (1874-1947) 被封為城隍神的事件過程,說明這象徵著當時地方百姓祈求一位官員所應該具備的廉潔價值,以及背後所反映出的政治文化變遷。其四,二十世紀的新興宗教團體如何應對現代國家政權,以維持自身的存續。最後,除了常見的娛樂與體育功能之外,地方上的龍舟儀式系統又如何被用來解決常民土地分配的問題。

  此些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也牽動了羅教授對於史學方法的反思。首先,過往的歷史研究可能過於強調結構性的解釋,使得常民的歷史變得難以書寫。其次,過度重視人群分類與認同的歷史問題,特別是對認同問題的熱衷。然而認同與否及其變遷,往往是人群生存的策略之一,因此或許可以進一步追問的是,透過操作不同的人群分類與認同的過程,最終能獲得什麼?而在資料的運用上,近年來族譜、日記、寶卷、善書、地方政府檔案及宗教資料彙編等材料的開放、出版與使用日益普遍,研究者能藉由田野調查廣泛蒐集與解讀,並獲得更深刻的理解。

  演講結束,林玉茹教授首先提問,在田野中確實經常會接觸到那些所謂「沒有聲音」的人群,對於這些以「靈驗」為依歸來信仰宗教的個人而言,他們與宗教的關係為何?羅教授回應,所謂的「靈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一種說法,但以此開展歷史論述的空間相當有限。他另外關注到的是「政治靈驗」的議題,即是以施政的效果,使得人民對其政治權力產生信心與信任。林文凱教授提問,演講中提及美國人類學者詹姆斯.斯科特 (James C. Scott) 關於弱者和逃避統治的研究以及杜贊奇的理論,實際上二者是基於不同的時空脈絡下所提出。羅教授回覆,雖然斯科特、杜贊奇的研究與其討論的脈絡不同,但是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和論點,仍然有值得借鑑和深入思考之處。

  最後,主持人莊勝全教授提問,對於日記材料的使用,應如何與田野調查結合?羅教授表示,就他過去的研究經驗,是先完整地閱讀日記並做筆記,之後再到現場進行考察。但往往在親臨現場以後,會察覺到日記主的紀錄並非僅止於文字表面的意涵。因此,田野調查對於文獻解讀確實有新的體會。另外,羅教授也會透過編撰大事年表與資料長編,將重要事件帶入日記中的時間點去觀察日記主的相關記載,從而思考日記主如何看待和回應歷史事件的發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