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VII」會議報導

 
時間: 2020 年 10 月 22 日(四)上午 9:00 至 2020 年 10 月 23 日(五)下午 4:4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講堂
撰寫人: 張惠敏(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2020 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VII」會議報導
 

  此次會議為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與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工作坊,聯合舉辦的成果發表會。此研討會已邁入第七屆,目的在延續宋明清儒學的研究成果,希望對此時期的哲學、經學、史學與文學有創發性的研究。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中,共有二十六位學者發表論文,九位教授進行講評。在所有與會學者的共同探討下,開發了不少重要議題。以下依序論述各場次的要點。
 

第一日第一場
 

主持人:楊祖漢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李瑞全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 題:牟宗三先生論陽明工夫要義:工夫進路與中國經典詮釋
發表人:許朝陽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調和朱子陸王——以高景逸、李二曲為例
評論人:楊祖漢教授

 

  李瑞全教授此文勾勒牟宗三 (1909-1995) 先生之陽明學詮釋所涉及的工夫進路,該文有以下幾個結論:其一,牟先生詮釋中國經典的特色,是讀古書必須具備「存在的感悟」與「理性的理解」;其二,牟先生點出陽明致良知的工夫,是儒家「逆覺體證」的實踐工夫;其三,由牟先生詮釋陽明的哲學思想,可知陽明的學問是環繞著成聖的問題,而成聖之可能則在於工夫實踐。

  許朝陽教授的文章探討高景逸(名攀龍,1562-1626)與李二曲(名顒,1627-1705)的思想。兩人雖肯定朱子「居敬窮理」與「格物讀書」的工夫,但有鑑於陸王之弊主要出於主觀看待學問,故希望通過朱子學解決此流弊。高景逸雖提倡朱子的「居敬窮理」,但高氏的居敬主要是靜坐工夫,其影響來自周濂溪(名敦頤,1017-1073)、程明道(名顥,1032-1085)與陸王。李二曲的格物則近於致良知與明明德,而遠於朱子路徑的格天下萬物。他們對朱子學的接受,實不同於朱子的理論。
 

第一日第二場
 

主持人:林安梧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陳政揚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論 題:劉師培《理學字義通釋》「道」概念辨析
發表人:姜龍翔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元朱倬《詩經疑問》成書性質及其反映之觀點析探
發表人:侯潔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晚明心性分合——以李見羅、胡廬山、許敬庵之論辯為例
討論人:林安梧教授

 

  陳政陽教授以「道」的概念為核心,探討劉師培 (1884-1919) 與宋儒、清儒殊異之處。對道的字義界定上,戴震 (1724-1777) 是以天道的遍常性做為人道獲得共善準則的保障與依據。劉師培則秉持人道與天道分離的立場,此是否真能達到他所企求「復歸孔學」的觀點,陳教授認為有待商榷。

  姜龍翔教授探討朱倬《詩經疑問》一書採取問答體式書寫的原因,以及對朱熹《詩集傳》的接受程度。該文有以下論點:其一,此書是依照當時科舉題型而設題,同時是在中舉之後用以教學的個人筆記,但存在體例不一與有問無答的現象,表示應是未完稿。其二,此書大量運用經文或傳注解釋差異的對比,是以議題導向分析爭議,這是《詩經》學史上新穎特殊的著述方式。其三,對朱熹《詩經》學中較明顯的反對意見是有關《詩序》與〈國風〉是否存在淫奔詩;在題目設計上,看似質疑朱熹,在答題指導上則依舊維護朱熹,這反映元代科舉推崇朱子學的基本方向。

  侯潔之教授以李見羅(名材,1529-1607)、胡廬山(名直,1517-1585)、許敬庵(名孚遠,1535-1604)三位儒者為核心,認為他們是基於晚明陽明學由致知實踐轉向良知本體,在希望救正流弊的共識下,提出心性非一非二、心性是一與心性二分的不同主張。李見羅持守心性一體的立場,在工夫上往歸寂立本的方向發展。胡廬山乃是採取心之覺用以顯性的進路。許敬庵則認為心體發用過程中,須克除物欲的干擾後性理方能呈現。這三位儒者皆是以「覺」的界定做為思維的出發點,並聚焦於如何在天理提揭中安排覺的義理定位與通往道德實踐,這是他們矯弊的重點。
 

第一日第三場
 

主持人:蔣秋華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楊晉龍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衛湜《禮記集說》在宋元論著中的身影考述
發表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代熊過《周易象旨決錄》之象學析論
發表人:陳睿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宋代時期《易》學圖說與《洪範》會通析論
討論人:蔣秋華教授

 

  楊晉龍教授探討衛湜(宋,生卒年不詳)《禮記集說》在宋元兩朝學界受關注的實際情況。該文的論點如下:其一,宋元論及衛湜《禮記集說》的學者,主要讚揚此書蒐輯文獻資料的功能,而徵引此書的學者,是以《禮記》和《四書》的著作為主。其二,宋元學者的研究成果對衛湜《禮記集說》的傳播發展和學術影響,提供了有效的資訊,此有助於對衛湜《禮記集說》、《禮記》學與經學史的研究。

  楊自平教授旨在透過熊過(1506 -不詳)評論歷代《易》學的脈絡,來說明熊過對元代黃澤(字楚望,1259 - 1346)象學的繼承與開展。結論是熊過強調結合考據與釋象、通貫釋象與義理來掌握「象旨」,並非是虞翻 (164 - 233)、吳澄 (1249 - 1333) 所主張的解釋卦爻辭取象的象數之學,而是透過將考據、釋象、義理通貫為一,以此繼承黃澤獨特的象學主張。

  陳睿宏教授關注《易》與《洪範》二書的會通。文章以陳摶 (871 - 989)發展至劉牧 (1011 - 1064)、邵雍 (1011 - 1077)、周敦頤的北宋前期為分析對象,希望透過對《易》說與《洪範》圖說數理化的會通與梳理,能進一步深入認識會通的具體背景、實質內涵與可能關係,闡明學術史上的意義。
 

第一日第四場
 

 

主持人:賴貴三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發表人:金培懿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效忠孔門・刈其家言・騭之公論——江戶九州「龜門學」之儒學觀與經書觀析論
發表人:陳威瑨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日本近世禪僧盤珪永琢禪法與儒學
討論人:賴貴三教授

 

  金培懿教授主要通過龜井昭陽 (1773 - 1836) 所撰的《家學小言》與《讀辨道》二書,勾勒龜井父子的儒學觀。文章的主要論點是:其一,龜門學試圖平等看待子思、孟子與荀子,同時藉由《論語》和《孟子》解構朱子《四書》的經典地位;其二,龜門學的特點在於分判「孔門」與「儒流」的相異處,並將此作為詁經志業。

  陳威瑨教授主要探討盤珪永琢 (1622 - 1693) 的禪法與儒學會通的可能性。文章結論是:其一,盤珪不致力於留下著作,而是運用平易的日文口語,以簡易直截的方式面對社會大眾;其二,他的不生禪講法,主要讓人認識自身有與生俱來、圓滿自足的不生佛心,此不生佛心能實踐忠孝倫理。

 

第一日第五場

 

主持人:劉滄龍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發表人:林素娟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大學的絜矩之道
發表人: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論 題:王畿論聖人之學與其詮釋致良知教之關聯意義
發表人:王慧茹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詮釋哲學」與「哲學詮釋」——王船山《周易內傳》的詮釋向度
發表人:廖崇斐教授(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朱子論六藝之教——以《朱子語類》為核心之理解
討論人:劉滄龍教授

 

  林素娟教授探討《大學》文本與各家注解中的絜矩概念。文章結論為:其一,朱子以格物作為絜矩的基礎,所謂的格物是窮究事物的先天之理,而絜矩之道即是心能領會超越的性體,而使之成為行事的矩度;其二,陽明的良知是以本心作為矩,而絜之以度於世間萬物;其三,王船山(名夫之,1619 - 1692)認為規範與制度是推行教化的基礎,所謂的絜矩是君子持規矩制度以治民,並非用於個人修養。

  齊婉先教授嘗試以王龍溪(名畿,1498 - 1583)為對象,探討聖人之學如何以致良知作為教法脈絡。文章結論為:其一,龍溪四無的講法為頓悟之學,他兼重陽明的頓與漸的工夫,強調本體與工夫的討論應回到良知教;其二,龍溪以致良知教詮釋聖人之學,同時以顏淵與仲雍的修身工夫作為詮釋的主要進路;其三,龍溪認為的聖人之學是《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這確實能繼承陽明理解的聖人之學。

  王慧茹教授探討船山《周易內傳》中「詮釋哲學」與「哲學詮釋學」的傾向。文章結論為:其一,船山的《周易內傳》並非單純專注於經典的理解方法與解釋規則,而是關注經典詮釋事件的真理探索;其二,哲學詮釋學強調理解、解釋與應用的合一,主張文本的理解必然應用於詮釋者的目前境況;其三,船山強調「占學一理」的講法,是針對個人如何安頓現實生活,此中賦予的新思考可相應於哲學詮釋學的觀點。船山《易》學雖有詮釋哲學的色彩,但在經典詮釋中彰顯了存有的價值,同時具備哲學詮釋學的內涵。

  廖崇斐教授探討朱子理解的小學六藝。文章結論為:其一,朱子認為小學六藝的工夫,是從行事上引導學子養成此心常在的專一工夫,這是培養讀書識理的基礎;其二,朱子以「敬」的工夫取代小學工夫,同時不刻意恢復古人的成法,而是將之轉為重視時人在日常生活中收斂身心的工夫,因而此工夫在可用於小學階段,亦可適用於成人階段。
 

第二日第一場
 

主持人:張曉生教授(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發表人:劉德明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黃震《春秋》學探微——以凡例與褒貶為核心
發表人:康凱淋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的解經義法
發表人:鄭芳祥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陳傅良《周禮》學與古文關係研究
討論人:張曉生教授

 

  劉德明教授從《春秋》解經方法的視角出發,觀察黃震 (1213-1281)《春秋》學的內在邏輯與實際的解經問題。文章結論為:其一,黃震認為不需要通過凡例,仍可解釋《春秋》學的大義;其二,黃震反對將凡例與褒貶牽上關聯,如同他認為前儒運用凡例的用意是印證《春秋》經文與史事,但這些凡例並非真正的凡例,也與褒貶無關;其三,透過經文詮釋,黃震以為可就實際史事得出褒貶的內容。

  康凱淋教授探討家鉉翁 (1213 - 1297) 雖列於程頤(1033-1107)、胡安國 (1074 - 1138) 一脈的傳承發展,但他在追求經世垂法的過程中,有意跳脫字例褒貶的羈絆,提出隨事而見與比事而觀的方法,以此降低胡安國《春秋胡氏傳》字例褒貶所帶來的刻酷苛嚴、鍛煉周內的問題。家鉉翁反思時人捨傳求經的治學路線,重新回到三《傳》,從三《傳》尋找有意義的教法來端正世道人心。家鉉翁的《春秋集傳詳說》與其遺民身分在《春秋》學史上展現了獨特面貌。

  鄭芳祥教授主要藉由王葆心 (1867 - 1944) 的講法,分別以「文之資於經者」與「經之資於文者」的視角,聚焦於陳傅良 (1137 - 1203)《周禮》學與古文創作關係的問題。文章結論為:其一,就文之資於經者而言,陳傅良的政治主張是所謂的寬民說,他的《周禮說》對古文創作有直接的影響;其二,就經之資於文者而言,他以史解經的模式,可區分為「歷敘官制古今演變」與「直援史事為證」,由此可看出他秉持立意、破題與史事的文章理論在經解層面的實踐。
 

第二日第二場
 

主持人:蔡振豐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許華峰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清代王劼《毛詩》研究的歷程與解釋特點
發表人:游騰達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論 題:行旅、遊觀與追思——湛甘泉兩部《南嶽遊記》探微
發表人:盧啟聰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清代武英殿《尚書注疏考證》之文獻性質及學術傾向析論
討論人:蔡振豐教授

 

  許華峰教授探討王劼(約略清中葉,生卒年不詳)《詩經》解釋的特點,希望能對他的研究給予合理評價。王氏的為學重點在於孔子的刪詩之旨,方法上並非從字詞解釋入手,而是以《詩序》、《毛詩‧關雎序》與《毛傳》的關係作為解讀依據來建構嚴密的《詩》旨。從文獻學的立場而言,他雖缺乏文獻的根據,但其注解反應出傳統經學在詮釋聖人經典時所寄託的自身理想。

  游騰達教授主要探究湛甘泉(名若水,1466 - 1560)兩個長時間「壯遊」所產生的體驗與遭遇對他的學問有何影響,同時分析他何以會有「晚年進步,在此一遊」的感歎。文章結論為:其一,他久留衡嶽的原因,是為遊行與建構甘泉書院;其二,他的目的是為補足師門陳白沙(名獻章,1428 - 1500)終身不能登覽衡山的遺願;其三,他所謂的晚年進步,是指此次遊觀有助於提升境界,並非是哲學思想的飛躍;其四,他對遊觀山水之法的獨到見解是「以我觀山」的游息之學與游道表述。

  盧啟聰博士嘗試從清代官方校勘經籍的背景,考察武英殿《尚書注疏考證》的文獻性質,並就考訂者在重要議題上的觀點,討論《尚書注疏考證》的學術傾向,以作為日後比對兩種文獻的基礎。文章結論為:其一,清代學術鼓勵實學,實學的內涵是「經世致用」,包括《尚書注疏》在內的《十三經注疏》皆是受實學之風的影響;其二,武英殿《尚書注疏考證》的編纂是出自方苞 (1668 - 1749) 的意見,且此書是在《尚書注疏》校刊完成後才進行編纂。
 

第二日第三場
 

主持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林維杰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儒家聖賢觀及其意象論內涵
發表人:何威萱教授(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論 題:讀方東樹《大意尊聞》
討論人:呂妙芬教授

 

  林維杰教授此文,透過自然、生理與實物三種意象來勾勒儒家聖賢人物的樣態。文章結論為:其一,山水、川水與明鏡等景致與實物,是環繞著仁者、智者、君子、聖人與聖人之心等理念而談,顯示儒家意象論是建立在景物與理念的異質連結;其二,此種異質連結使得景物與理念穿透彼此而各自產生屬性的存有論轉化。

  何威萱教授探討方東樹 (1772 - 1851) 在《大意尊聞》書中呈現的相關主張與晚年見解。文章結論為:其一,方東樹此書是其晚年寫給子孫的家訓,同時要求子孫以《四書》與《小學》為培養身心的核心;其二,此書雖涉及漢宋之爭,但不直接批評漢宋學者,而只是對子孫的諄諄告誡。這反映漢宋之爭並非晚年方東樹所要解答的問題。
 

第二日第四場
 

主持人:林啟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黃繼立教授(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栽培灌溉」與「舂簸篩揀」:論陽明學裡的兩種工夫隱喻
發表人:劉毅鳴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王船山《俟解》蘊含的人道理想
發表人: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AHIE 定位下的陽明學、康德學與朱子學:證成與動力的來源
發表人:梁奮程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
論 題:道德懷疑論、超越論證與逆覺體證:從陽明學談起
討論人:林啟屏教授

 

  黃繼立教授此文目的是以「種樹」與「篩米」兩種類型的工夫隱喻為核心,探討陽明學與理學的隱喻文化。文章結論為:其一,陽明運用植根比喻立志,是因為樹的生長過程就像德性的實現與理想人格的完成有其發展的歷程,立志是這發展過程中的根據與動力,因而在立志上用功的德性實現,就如同種樹發根之際的栽培灌溉,乃是培育植物的必要工作;其二,陽明的養心工夫直接關連於誠意,其中的隱喻是,實踐成德要養心,就像種樹重在培根,兩者皆需要合適的方法,才能逐漸茁壯。

  劉毅鳴教授認為船山的《俟解》一書,是為維持人道而作,因而以此書作為體會船山生命精神的主要材料。船山心中的人道理想,必須以道德修養為重心,並具備正確人生觀。儒學並非空洞的理論,必須落實於具體的生活之中。

  賴柯助教授此文以 AHIE 象限,即內在自律 (IA)、內在他律 (IH)、外在自律 (EA) 和外在他律 (EH) 等型態,探討如以陽明的內在自律型態為標準,則康德學是內在自律,還是外在自律的型態,或者兩者皆非。文章認為康德哲學中的意志乃是人行動法則的依據,故康德的道德理論可定位為內在自律的型態。但若以陽明內在自律的型態為檢證標準,則康德將立法的自由意志視為主觀假設乃是弱義的內在自律與外在自律並重的型態。只是,無論康德屬於哪一種型態,若能把握他在道德實踐中如何證成動力的來源,則可判定他使用這兩組概念的意義。

  梁奮程教授以道德懷疑論,探討柯思嘉 (Christine Korsgaard) 的論述與儒家如何回應道德證成與道德動力的問題。論文結論是:其一,「為什麼要道德」是道德懷疑論的問題;其二,柯思嘉以超越論證的方式回答道德懷疑論,而他對道德理由動力的說明乃是心理學意義的動力;其三,牟先生的「逆覺體證」命題同樣具備柯思嘉理論的說明效力,但儒家是更具力量的生命體證;其四,陽明的格物是在道德實踐之前,他需要回答「為何要道德」來引出實踐。

  最後,在閉幕式中,呂妙芬教授、楊自平教授、劉德明教授共同指出,今年會議的特色是新加入日本經學的領域,以及採用視訊會議。會議中發表的二十六篇論文,論題集中在中國哲學、文學與史學,新的觀點與方法拓展了會議的視野。學術研討會若無發表學者、講評學者、與會學者和工作人員的參與,即無法持續進行學術交流。三位教授感謝大家的參與,期望今後能廣納文史哲領域的學者共襄盛舉,讓宋明清儒學研究得以薪火相傳。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