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佛教文學史工作坊」報導

 
時間: 2020 年 10 月 31 日(六)上午 8:50 至下午 6:1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黃祖恩(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明清佛教文學史工作坊」報導
 

  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與佛光大學人文學院共同舉辦「明清佛教文學史工作坊」,邀請各地明清宗教文學相關研究者,討論明清佛教文學紛陳的研究成果。廖肇亨教授表示,此次「明清佛教文學史工作坊」源於「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研究群」,研究群定期舉辦讀書會、演講,提供學者交流研究成果的平臺。目前正與佛光大學蕭麗華教授共同編纂佛教文學史,經由此次工作坊分享明清佛教文學史的主題、書寫等想法。蕭教授則指出近來佛教文學研究不論在人才、出版上都大有斬獲,目前編輯中的佛教文學史相關書籍,都是重新梳理歷來佛教文學相關論題的好機會。本次工作坊共八位學者發表,以下依照發表順序,記錄發表主題與內容。

第一場

 

主持人:蕭麗華教授(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發表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清代詩禪交涉歷程的再省思
發表人:黃郁晴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初詩僧楚山紹琦初探

  首場發表以明清兩朝詩僧為主。廖肇亨教授以清代中晚期詩僧為例,重新反省傳統研究對清代詩僧的印象。近來資料的大規模發現,揭示清代詩僧在人數、地域分布、僧詩選的出版及書寫題材的蓬勃。清代中葉詩文別集的紛雜迭出,可見當時禪林文藝的蓬勃。康熙年間,借山元璟(不詳,約 1660 前後在世)以竹枝詞套式書寫的北京以及廈門風光,展現當時僧侶對於戲劇、都城、異文化交流的看法。再者,杭州詩僧明中大恆 (1711-1768) 受乾隆三賜紫衣、巨超清恆 (1757-1837) 廣受當代詩評家的讚譽以及達受六舟 (1791-1858) 在金石搜集、拓印技術的巨大貢獻,直至晚清如義庵昌仁 (1824-?)、八指頭陀 (1852-1912) 描述詩學及晚清變局的相關詩作,都表露清代禪林詩學呈現的豐富面向。

  黃郁晴教授透過《楚山紹琦禪師語錄》,梳理楚山紹琦 (1404-1473) 的生命經歷、參學過程。黃教授首先說明入蜀詩人多與當時邊疆政策有關,另一方面則與佛教的遊方傳統有關,僧人的行旅往往帶有修行、求法意義,而在路徑上的選擇亦與拜謁聖跡及個人交際網路有關。楚山紹琦在四川民間被視為肉身菩薩,門下法席繁盛。透過重新還原楚山紹琦的生命經驗,回望其求法、行腳、閉關以及弘法江南不同時期的形象轉變,確立後世對紹琦形象接受的原型。

  討論時,廖教授則提醒楚山住持寺院與官寺系統接近,必須注意紹琦的政治交遊與住持寺院的關係。明嘉靖年之後的官寺系統形同虛設,得更精細考量僧人與士人交遊的政治原由。

第二場

 

主持人:林桂如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林智莉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論 題: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明代戲曲對佛教題材的演繹與表現形態
發表人:劉家幸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
論 題:懺罪與勸化:清代佛教對小說發展影響論略

  第二場發表以佛教相關戲曲及小說為主。林智莉教授指出晚明作為佛教戲曲的興盛期,體裁上有延續元雜劇的明雜劇,同時又有長篇的傳奇以及民間的地方小戲。而明代佛教戲曲題材,大致能分為「佛記僧傳」、「神通感應」、「佛法教義」及「佛門現象」四大類,多以弘法宣教及勸善懲惡為目的。佛記僧傳類常以長篇傳奇表現,多提及勸善、教化目的;相較於一般戲曲,常引用經文強調真實性。神通感應類以某一感應事蹟為主,宣揚佛祖菩薩神力,創作目的多與度化俗眾有關。佛法教義類常為闡揚某一教義,新創故事內容,其中以人生如夢、因果報應、懲善罰惡為大宗。佛門現象類集中描寫僧人犯戒反映的時代亂象。林教授總結明代戲曲不僅是作為娛樂,同時具有儀式效果,並且反映當時三教會通以及禪淨合流等時代現象。

  劉家幸教授則自清代佛教政策、社會環境切入,討論佛教思想、善書文化於小說體裁、內容的轉變以及宗教化。清代佛教政策起初一方面透過經教融合、提倡淨土法門,削弱禪門勢力,同時懷柔藏傳佛教(喇嘛教),一方面則透過《宗統編年》、《御選語錄》等著作,嘗試將佛教轉化為輔教工具,進而影響清代小說的懺罪、勸化主題。清初的佛教小說創作者多與遺民、下層文人有關,體裁以白話長篇小說為主,掃蕩晚明小說的遊戲傾向,轉向簡約內斂,以維持世道、裨益風化為主流。清中葉文網漸鬆,伴隨善書、靈驗記的流行,禪語轉譯、戒殺放生等主題紛陳而出。清末佛教小說如《評演濟公全傳》,不只是歷代相同主題作品層累的增刪,同時揭示清末小說轉變,異於西化的另一路線。

  討論時,林桂如教授首先提及清代小說謗佛、毀僧主題的大量出現,源於讀者對於此種小說的娛樂期待。林智莉教授提及佛教思想超越小說、戲曲文體分類的共同影響,並補充小說續書後來加入因果報應等情節的通俗化現象。

第三場

 

主持人:楊明璋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李淑如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代寶卷與彈詞的佛教世俗化書寫
發表人:林仁昱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清代民間教派俗曲唱本「以佛勸世」

  第三場主題以俗曲、寶卷以及彈詞為中心,討論明清兩朝佛教的世俗化呈現以及傳播。

  李淑如教授表示明代佛教寶卷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承襲宋代以來佛教的各種道場法會及淨土信仰的結社念佛傳統,以明正德年間為寶卷發展的分水嶺。隨著羅清 (1442-1527)《五部六冊》的刊印,寶卷發展進入倚稱佛教的民間教派為主流。內容上,明代寶卷的宣講仍以詮釋佛典、闡發義理與說唱因緣為主,而說唱因緣類則聚焦菩薩成道故事和民眾自我修行。明代流傳的佛教寶卷共有二十六種,然而僅有十一種至今仍有傳抄,其中如《銷釋金剛科儀》、《大乘金剛寶卷》及《彌陀卷》重新演繹佛經,進而用於法會、齋儀。展演佛教故事的寶卷,如記載釋迦摩尼本生故事的《雪山寶卷》、反映明代婦女觀音信仰的《香山寶卷》,以及影響甚鉅的《目蓮寶卷》。此類寶卷不僅反映寶卷的接受社群,更展現當時對佛教故事的接受以及改編。而如《十王經》、《地獄寶卷》等與薦亡法會有關的寶卷,則反映了中國地獄觀的演變以及民間持齋祈福的信仰風潮。

  林仁昱教授則以《看破世界》、《醒迷錄》及《勸婦女詞》,探討清代民間佛教俗曲集的傳播以及影響。這些歌曲集接納明代羅清標榜的無生老母信仰,並有大量道教、儒家思想、民間信仰滲入。《看破世界》以警戒世人沉迷虛幻為編輯目的。《醒迷錄》則以佛教基本義理的詩歌為主,編入順治、康熙等清帝的醒迷詩歌,藉帝王之尊提高應世價值及醒迷之要。《勸婦女詞》則如題名,塑造大量女性典範藉以勸戒婦女。而俗曲的主要形式,可分為以七言詩歌讚體為主的詩讚體、寶卷常用的攢十字體以及採十二月聯章歌的數序聯章體。曲調上,俗曲與寶卷常常共用如一剪梅、西江月等曲調。最終林教授指出俗曲集的研究,除了作為佛教世俗化的表徵外,更是庶民對教理接受的展現、吸收,進而豐富俗曲表現內涵的重要成果。

  討論時,林教授補充科儀與寶卷自敦煌時期即有聯繫,有時儀式進行本身就是宣講。宣卷有時亦被稱作佛事,一方面是因為透過科儀落實佛教,一方面則是宣卷的聲音、情境與佛事相近。李教授補充彈詞最流行時,講唱者很多時候都是盲人,且不一定與佛教義理相關,而是以娛樂性為標的。李教授還根據自身田野經驗,提及如今的宣講活動仍以女性聽眾為主。

第四場

 

主持人:林韻柔教授(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郭珮君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從江戶僧傳看日本天台宗的籠山傳統
發表人:簡凱廷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代五臺山書寫——山志、遊記為中心

  第四場發表分別透過日本天台僧傳以及明代五臺山書寫,探討佛教戒律以及神聖空間。郭珮君博士因故由李志鴻博士代為宣讀。郭博士的文章指出《重興籠山一乘僧略傳》共三卷,為近代日本天台宗的僧傳,記載從元祿時期至近代「一乘僧」籠山修行的事蹟,其中傳記標題即反映出撰述者以籠山一乘僧為最重要的宗門價值。日本天台宗自平安時代宗主最澄 (767-822) 建立宗派以來,一直強調山林修行的必要性,規範了長達十二年的籠山修業。然而平安時代中期,良源 (912-985) 針對籠山制度提出檢討,具體指出僧侶並未依照規範「不出山門」。因此,良源重申「山門」意指結界內的概念,良源的結界規範在日本天台宗成為長久的傳承。籠山傳統雖然是日本天台宗成立初期即已成文的規範,實行上卻多有困難。《重興籠山一乘僧略傳》的書寫則必須置於江戶時代以安樂律院為首的佛教戒律復興運動中,在以一乘僧為標的的同時,也包括興復比叡山梵網戒壇與籠山修業制度的志向。

  簡凱廷教授以清涼三傳為標的,重新判準月川鎮澄 (1547-1617) 所編《清涼山志》的意義。以往研究以清涼三傳以及圓仁 (794-864)《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成尋 (1011-1081)《參天台五臺山記》為研究範式,反而疏忽明代的清涼山書寫。由月川鎮澄所編的《清涼山志》中,可得見五臺山相關的神聖空間書寫如何承前並變化,反映明代中後期旅遊興盛之風,並呈現五臺山相關歷史由來、傳說與文人創作的互文性,如何共同形塑了五臺山獨有的佛教文化。簡教授以《清涼山志》所收錄遊記,討論遊記所呈現的寺院、山景、士僧互動以及信仰心境,並指出山志中對於相同佛教地景的書寫、詩歌題詠或者組詩研究,都具有進一步還原彼時遊歷聖山心境以及相關文學現象的研究可能。

  討論時,林韻柔教授提出何以《重興籠山一乘僧略傳》在此時編纂,並且以一乘作為作者評價標準,其背後的時代脈絡值得學者注意。書寫者若以山志或寺志的形式回應時代問題,依據何種書寫傳統回應亦是需要考究。廖教授提出山志受明代中後期地方志編纂的風潮影響,有類書的性質。山志編纂與遺民關係匪淺,士人遁入空門後透過知識技藝保存佛教資料並協助撰寫山志。許維里博士則以《靈隱寺志》為例,認為寺志編纂除了聖教考量外,亦有部分是因名氣而被編入,並且對馬德偉教授 (Marcus Bingenheimer) 的普陀山相關研究,以 exhibition 形容寺志的資料展演表示存疑。

  圓桌論壇主要以佛教文學史撰寫原則、方式以及體例為討論主軸。蕭麗華教授作為文學史另一負責人,統籌中國佛教文學起源至隋唐五代的佛教文學史,提出數點佛教文學史的史觀、題材等想法。廖肇亨教授則指出宋元明清時期僧詩、佛教韻文以及敘事文類,文體本身即與文學緊密連結,而宗教文學除了核心的神聖性書寫外,如何展演宗教之眼觀照下的世俗社會,也是文學與宗教的另一接點。而宋代以後紛陳雜出的佛教材料,使得研究者能將視野自前期的思想史以及文學研究,轉而關注宋代以降,佛教如何透過文學進而回應各自的時代思潮以及困境。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