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高樹教授演講「『八旗生計』研究上的幾個問題」紀要

 
講題: 「八旗生計」研究上的幾個問題
主講人: 葉高樹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持人: 林玉茹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時間: 2020 年 10 月 21 日(三)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02 會議室
撰寫人: 黃品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葉高樹教授演講「『八旗生計』研究上的幾個問題」紀要
 

  葉高樹教授,專業領域為清史,本次演講以他長期關注八旗制度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對清朝旗人的生計問題提出另一番思考。八旗研究為近二十年來十分興盛的領域,清朝皇帝視旗人為國家根本,在入關後衍生出許多問題,牽涉到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概念,其中又以「滿洲漢化」與「八旗生計」為兩大討論重心。葉教授認為,滿洲是否漢化對旗人來說應屬個人問題,不同地域、階層的旗人面對漢文化的衝擊與抵抗能力有所不同,難以一概而論;對身為統治者的皇帝而言,當皇帝視漢文化為滿洲文化的一部分時,即無所謂「漢化」問題。而「八旗生計」為另一討論熱烈的議題,「生計困難」一詞,在清朝幾乎成為指涉旗人經濟生活陷入困境的專門詞彙。1990 年出版的《滿族大辭典》對旗人「生計」的定義為:旗人生計來源仰賴旗地和俸餉;旗人不得從事仕宦、披甲以外的工作;旗人生齒日繁、入不敷出,國家極力設法解決。這三項成為我們對八旗生計的基本印象,亦是研究上的普遍看法。旗人研究的困難在於留存資料不足,晚清時因筆記、報刊雜誌發行,對旗人困苦生活的描述增加,旗人生計困難的實證研究亦較具體與明確。然而葉教授提出,目前資料呈現出晚清旗人生計困難的現象,是否可以視為「生計困難」就是盛清以來旗人社會的普遍問題,則必須要做進一步的思考。

  旗人的收入在入關前以「八家均分」為原則,透過分配與再分配獲得經濟來源。入關後則仿行明制、發放俸餉,並在京畿一帶圈地,分撥土地、莊園予以旗人。旗人的階層可分成皇族、官員與兵丁,身分決定了經濟能力與條件,依照身分等級不同,配給不同數量的土地與不同額度的俸餉。康熙朝以後,宗室的俸祿已經固定,可確保其衣食無虞,善於經營者,亦可累積一定財富。而隨著人口增加與中央集權的強化,宗室出生在北京可獲得爵位的比例不斷遞減,未有爵位的閒散宗室仍受國家照顧,未成年以前可以領取養贍銀、米,成年後可以入仕獲得一定收入。

  以在京文武官員的歲支俸祿而言,旗人官員的俸祿看似略少於漢人文武官員,然八旗官員文職三品以上、武職四品以上,各給「親隨兵坐糧」(月支銀二兩、米折銀一兩),是皇帝對旗人官員的補貼。至雍正三年 (1725),滿漢官員的待遇已調整為一致,而「親隨兵坐糧」並未取消,此時八旗官員的薪餉已經較漢人官員更高。外官部分,八旗駐防官兵每月按品級發放固定俸祿,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另定「丁糧馬乾」制度(月糧每口月領二斗五升,馬匹每匹月給草料、豆料或折銀二至三兩不等),是本俸之外的津貼,按職級、地區不同會有變化。單就俸餉定制而言,駐防旗人所領薪俸較在京旗人為少,但將補貼計算進去後,駐防兵丁的薪俸應未必少於京旗。相較於綠營俸餉在順治五年 (1648) 已有定制,八旗兵丁的俸餉額度至康熙二十五年 (1686) 方才固定,展現旗人原先配給土地、自給自足的特性,當時俸餉只是皇帝給予旗人的賞賜,後因駐防需求移駐各地,俸餉制度方才調整,進而成為旗人的固定收入。葉教授並以兩位八旗官員——宜兆雄與鄂爾泰——為例,探討八旗官員的收入是否能夠有效維持生活。宜兆熊於雍正二年擔任福州將軍,每年俸祿三千多兩,贍養家中四十多口可有餘裕。鄂爾泰於雍正九年自雲貴返回京師出任大學士時亦向皇帝表明,每年二至三千兩已經足夠其家人使用。再以杭州駐防馬甲的年收入為例,一位馬甲所領俸米可供十九人一年食用。上述案例可見,旗人所領俸餉應可供小家庭生活無虞;是以在討論八旗生計問題時,往往未將國家給予的額外補貼納入討論,旗人的實際經濟情況值得再行檢討。

  雍正朝以後,官員奏摺中時常可見「生齒日繁」、改善旗人生計之建議。檔案、官書中所見的八旗人丁數量,男丁較入關前大約增加一倍,官缺跟兵額隨國家疆域變大,總數亦有增加,官員總數中約有十分之一保留給旗人。而作為八旗基層單位的佐領,數目在順治至康熙年間增加了一倍,比例上應能滿足旗人人口增加的問題。實際以光緒二十九年 (1903) 正黃旗中的三個佐領為例,兵丁的經濟情況會因家庭人口數而有差異,並非全部都面臨生計困難。至於旗人是否能夠從事其他工作,葉教授指出,入關之初為維護國家穩定,旗人不得經營工商業,又因四處征戰而不務農業,並非旗人自身不願從事其他工作,實為配合國家政策所致。雍正、乾隆二朝分別推出八旗井田制度、京旗回屯制度,皆為國家鼓勵旗人耕種之政策,目的在於解決旗人餘丁問題,亦是優惠旗人的措施。由此可見,皇帝並未反對旗人從事其他工作,清中期以後,另可見旗人進行服官、披甲以外的其他工作。雍正皇帝提出養育兵、八旗米局、八旗井田等制度以解決旗人生計問題,繼位的乾隆皇帝對這些制度有若干檢討與廢止,然而旗人抗拒的態度卻成為雍、乾二帝推行改善旗人生計政策的最大阻力。

  葉教授總結,旗人在關內時間越久,特徵會隨時間轉變,並面臨不同的挑戰。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優勢,衍生出各式措施以確保八旗制度得以繼續運作,如俸餉制度的實施,改變了旗人的經濟來源,使其與漢人官員的收入來源一致。就兵丁而言,旗人的俸餉甚至較綠營兵丁好上許多,應可滿足生活所需。因此面臨人口增加、物價上漲的社會變化時,旗人與漢人所面對的生計問題應該相同,此應是整個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而非特定團體、族群才會遭遇。另外,關於旗人生計的重大政策都集中在雍、乾二朝,而國家實際上已經投入許多資源改善旗人的經濟狀況。葉教授指出,原因或許在於「恩養」措施出現,因入關前八家均分的概念改變,皇帝權威上升,旗下屬人與本旗間的人身依附關係瓦解,旗人成為皇帝的私屬,因此才轉變成由皇帝全權照顧旗人,是以諸多政策應運而生。八旗生齒日繁、錢糧有限、旗人貧富不一的情形確實存在於旗人社會,然而旗人個別家庭人口數與其自身生活態度,或許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我們應該思考,「生計困難」究竟是旗人所面臨的特殊現象,抑或只是社會上的普遍問題。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