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強 (Chuck Wooldridge) 教授演講「以清代新竹為中心,探討寺廟修繕活動與宗教實踐的關係」紀要

 
講題: 以清代新竹為中心,探討寺廟修繕活動與宗教實踐的關係
主講人: 吳克強 (Chuck Wooldridge) 教授(美國紐約市立大學雷曼學院)
主持人: 林欣宜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時間: 2020 年 7 月 17 日(五)下午 3:40 至 5:10
地點: 國家圖書館簡報室
撰寫人: 黃宇晨(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吳克強 (Chuck Wooldridge) 教授演講「以清代新竹為中心,探討寺廟修繕活動與宗教實踐的關係」紀要
 

  本次國家圖書館邀請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吳克強教授演講,講題為「以清代為中心,探討寺廟修繕與宗教實踐的關係」。演講分為三部分:「修繕是怎麼一回事?」、「除了寺廟之外,清朝新竹市民進行了什麼修繕活動?」,以及「新竹的修繕活動與其他修繕活動有什麼不同?」吳教授強調,其研究是以目前臺灣學者的研究為基礎,再進一步發展而成,從世界宗教歷史研究 (religious studies) 與物質文化研究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的角度出發,一窺臺灣清代的寺廟與宗教間的關係。

  演講伊始,吳教授首先強調近三十年來臺灣學者開發了許多新的研究方法用以分析資料,並發掘出相當多新史料。吳教授也指出幾點研究世界史學者都應該要注意的臺灣經驗,並肯定國家圖書館史料豐富、多元,有其特殊重要性。

修繕是怎麼一回事?

  吳教授將修繕活動定義為「一個讓物品、建築、景觀能夠繼續符合一個社群需求的方法。」另外也指出「維修」與「重修」之間的差異。吳教授認為,維修是指「有固定週期所舉行的修繕,也包含日常性的行為」;重修則是為特殊紀念、目的及非例行性、無特定意向性的重修。故若能瞭解重修活動,我們便能進一步分析宗教團體的社會實踐,亦可梳理信徒之間的分工、位階關係。除此之外,吳教授也提到重修活動亦體現信仰內涵的變化,例如有時信徒認為宮廟的大小與設備不符合敬拜神明的信仰和儀式要求,因此而發動重修的工程。

  吳教授以法國漢斯主教座堂 (Notre-Dame de Reims) 作為比較的對象。漢斯主教座堂於一戰時遭到炸毀,在其五十多年的重修過程中,原建造於中世紀的漢斯主教座堂蛻變成現代藝術的傑作。以教堂內馬克.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彩繪玻璃 (Vitrauxdans la cathédrale de Reims,1975) 為例,夏卡爾的藝術品改變了這個建築的氣氛。此藝術品不僅採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重修方式,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紀念品。這對於天主教來說,是相當前衛的改變。吳教授斷言,即使重修方式是採最為保守的作法,但其中仍包含很大的變化,不可能出現保持原樣的情形。

  然而,重修帶出的變化仍有限制。重修必須符合建築原來的本質,吳教授說明,這裡所指的本質,是將「過去的東西傳承給下一代(未來)」的想像概念」。若非如此,其所用的應會是「建立」、「製造」等詞彙。另外,吳克強教授補充,重修是含有抽象的時間感概念。

  重修活動需要材料、勞動、能力與管理人員,故研究修繕活動可以讓我們瞭解時間與材料的結合,以及維護者之間的階層關係。更進一步的說,瞭解重建、修繕便可以瞭解宗教實踐本身。

除了寺廟之外,清朝新竹市民進行了什麼修繕活動?

  新竹地區的廟宇以關帝廟、長和宮、竹蓮寺、城隍廟為主。這些廟宇大都在十八世紀建成,並於十九世紀前半皆有重修的紀錄。吳教授指出,因為這個時期的郊行有所發展,故新竹的建築工業在此時期確實有明顯成長的跡象,寺廟僅是其中一部分,範圍最為廣泛的則是水利與城牆的工程。

  關於郊行與修繕工程的材料、勞力之間的關係,吳教授以《淡水廳築城案卷》〈淡水同知造送工料細數銀兩清冊〉為例,其內容顯示仕紳家族(較為成功的郊行)負責尋找、運輸工程所需的材料,以及負責雇用並管理石匠與泥水匠等勞動人員。目前所見史料中,大部分都是關於郊行。這些史料充分體現出其地方感與時間感。吳教授所謂的時間感,是指信徒透過修繕保持寺廟良好狀態,藉由寺廟的物質性存在,向後世傳達己身的信仰、對神明之崇敬,及其所遵奉的價值體系。這當中蘊含著前承傳統繼以傳世,「從過去到未來」的時間感。因此,在吳教授看來,關注修繕活動的重要性在於,重修時的這種時間傳承與空間連結之感,將信仰抽象的思想、哲學性面向,注入具體物質文化加以展現。最後,吳教授再次強調,宗教研究學者應關注重修廟宇的問題,因為重修活動結合精神與物質層面,自然而然涉及到信仰觀念與宗教實踐。

寺廟的修繕與其他修繕的落差為何?

  吳教授指出,碑文、地方志顯示,重修寺廟給予信徒一個展示他們對神明虔誠尊奉的機會,翻修、擴建寺廟等工程,同時也標誌著信徒與神明的長期關係。

  吳教授舉出兩個例證:一為道光十五年 (1835) 重修長和宮的碑文。此碑文載錄了竹塹地區的變遷、城市的成長與發展,描寫出廟宇需要重修的現況,同時記述信徒為展現其虔誠遂行重修廟宇的情形。再者,是同治十二年 (1873) 重修竹蓮寺的碑文。在此碑文中,不僅強調觀音大士對社群的幫助與保護,更說明重修廟宇乃為符合祭祀儀式的要求。這些重修活動與重修古蹟的「現代」觀念和做法,相當不同。現今重修工程的重點多在於建築本身,重視儘可能使用相近建材,保留建物原貌,使其原本的物質樣態得傳遞於後世。然而,十九世紀的信徒並不會特別重視材質是否「復古」;反之,他們重視的,是透過重修廟宇,強化、更新、展現他們與神明之間的關係。

  這也是吳教授欲探討的核心——重修寺廟與重修城牆的差異。總的來說,重修廟宇具有象徵性的作用,重修的碑文載明了神明與社群關係的變遷,宗教信仰與建物物質性的結合。此外,重修廟宇的活動,亦涉及地方社會權力關係的運作,信徒參與寺廟的重修、管理,同時也是一種象徵性權力的表現:例如執行修繕活動的維護者 (maintainer),當中哪些在碑文中特別得到稱賞,哪些受到忽略。另外,吳教授亦提到,瞭解這些維護者的多元性和互動關係,就可以進一步瞭解地方宗教社群的結構和運作。

  最後,吳教授總結,人類學者一般多用「祭祀圈」的概念來描述人與廟宇的關係;然而,若我們將修繕寺廟視為一種宗教實踐,那麼或許還可以「維護圈」的角度探討人與廟宇間的關係。將目光轉移至寺廟修繕,我們可以發掘宗教社群生活的歷史意義,梳理當中信徒之間的社會互動,並注意到過去被忽略的匠人對廟宇建造和宗教文化的貢獻。

  會後討論中,主持人林欣宜教授指出,若是要探討寺廟修繕與宗教實踐的關係,必須將空間性、人的族群性等背景納入研究中一併探討,讓研究更加具體且明瞭。此外,除了信徒想望世代傳承的時間感外,地方社會發展上務實性的時間感也是必須注意的,因為這影響到廟宇是否或者何時進行修繕。故在使用「維護圈」的概念時,必須將這個理論與背景更加建立並鞏固起來。另外,或許可以將考察的時段延後至 1920 年代。因為其時已進入日治時期一段時間,相關資料豐富許多。

  除此之外,其他與會學者也提出建議,認為吳教授可以多進行實地考察 (site visits/field investigation),探討教內、教外以及不同階層的維護者之互動,儀式專家(道士)對於修繕的影響力,以及地方權力網絡(道士、官方、地方菁英三者)的關係。並進一步連結寺廟的祖籍與家族的關係,以及女性在寺廟中所扮演的宗教實踐者有否差異等議題。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