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遠教授演講「清政權的交替與轉折二題」紀要

 
講題: 清朝政權的交替與轉折二題:
(一)《要緊補遺檔》與康熙、雍正政權交接之際的「實錄」
(二)嘉慶「咸與維新」考辨
主講人: 陳熙遠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持人: 李尚仁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時間: 2019 年 10 月 28 日(一)上午 10:00 至下午 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 五樓會議室
撰寫人: 林榮盛(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陳熙遠教授演講「清政權的交替與轉折二題」紀要
 

  陳熙遠教授為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兼檔案館主任。此次講論會報告的二個題目為其正在進行中的研究,皆與清政權權力交替之際的課題有關。

  第一個課題是陳教授在整理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時,對所發現之《要緊補遺檔》的初步判讀與理解。陳教授認為此份材料很可能是乾隆初年纂修《世宗憲皇帝實錄》,對實錄初稿本中有關康熙、雍正兩朝交接過程的修訂與補充。換言之,這涉及學界討論康熙帝賓天、雍正帝繼位的傳統議題。過去學者對此探討多倚賴遺詔、實錄、《大義覺迷錄》、《永憲錄》等資料,特別是遺詔扮演了關鍵角色。不過陳教授早已指出,回到遺詔製作的制度史層面來看,從其內容擬就到頒布天下,實已是政權完成轉移後的產物。[1]至於實錄部分,清代實錄另有起居注為依據,然康熙五十七年至六十一年 (1718- 1722) 間,康熙帝因對起居注官的表現不滿而一度廢除,雍正元年 (1723) 才恢復。因此,缺乏當時起居注官的紀錄,只能從後來纂修前朝的實錄探究。

  關於《要緊補遺檔》的性質、製作目的為何,陳教授指出,從其題名可以看出,顯然是先有某一稿本文件,而此檔便是針對稿本進行的補遺工作。在書寫方式上,《要緊補遺檔》先標註月分,再註記應於稿本中的某頁碼,進行相關補充或刪改之內容。由此可看出,其所補遺之稿本,應是以每月為一冊,每冊獨立頁碼。《要緊補遺檔》有時並未完整寫出行文前後段落,可見應是要依其標示的頁碼找到原書相對應的部分,再就記事內容予以增刪、修訂。據此也能推測,若記事敘述相對完整,則可能是初稿本中未載,需要增補的要緊內容。此外,《要緊補遺檔》記錄的時間是從康熙六十一年 11 月 9 日至 12 月 15 日,其中稱康熙帝為「聖祖仁皇帝」,敘事主角「上」則是指雍正帝;可見此檔應是在編纂《世宗憲皇帝實錄》過程中,對於開頭前二卷的初稿所做出的修訂與增補,此二卷便是處理康熙、雍正兩朝政權交接時,世宗的進退處置。

  陳教授進一步探討《要緊補遺檔》所記述的「要緊」之事。首先出現的是,康熙帝在身體不適時,任命胤禛代理冬至南郊祭天的工作;在檔案中以「特命恭代」的條目,揭示該段落內容的要旨。而為突顯胤禛陪侍左右的孝親之心,《要緊補遺檔》描述其「不宜遠離,再四懇求」。在此,陳教授也指出,如比對最後《世宗憲皇帝實錄》的內容,可以發現這部分描述情節可能因過於矯揉而被捨去;當然,也有《要緊補遺檔》之修訂文字完整反映於實錄者。除了將胤禛刻畫為專注父親病情,而無心旁鶩的形象,《要緊補遺檔》也透露新君初立時的人事安排,特別是從暢春園移靈回到乾清宮的路上,對初登大寶的雍正帝而言是一場考驗。實錄僅記載胤禛分派幾位交好的皇子在此過程中的任務,而《要緊補遺檔》則對其他皇子有具體交待,此更合乎當時實情。尤其是分配皇九子允禟侍奉皇太后、皇十子允䄉看顧年幼的皇子、皇孫,皇八子允禩則留守暢春園。這些任務不僅將對胤禛有潛在威脅的皇子隔離,同時也牽制他們的人身行動。

  陳教授強調,儘管《要緊補遺檔》內容僅有九葉,其記載也僅牽涉康熙、雍正兩朝交接前後約四十天,但就文本本身而言,既有封面標題,首尾完整,可見其製作目的明確。而察其記載內容所欲彌補之疏漏,雖有不少看似微末細節,與皇位繼承無大干係,但對主導修纂《世宗憲皇帝實錄》的乾隆帝而言,每一條都至關重要,因為這關係到其父親胤禛作為真命天子的形象塑造,也呈顯出其與父親在皇位繼統正當性上作為命運共同體的密切關係。

  第二個講題是就清史學界有關嘉慶朝「咸與維新」一詞所開展的名實考辨。陳教授談到此一課題研究的緣起,一方面是希望能與其師孔飛力 (Philip A. Kuhn) 教授的研究相呼應,特別是孔飛力與曼素恩 (Susan Mann) 在《劍橋中國晚清史:1800-1911 年》(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 I) 中所合著〈王朝衰落與叛亂根源〉("Dynastic Decline and the Roots of Rebellion") 一章。近年來亦有許多學者開始反思此問題,尤其是羅威廉 (William T. Rowe) 呼籲應該重新看待「乾嘉變革」在清史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是陳教授自己在研讀嘉慶帝遺詔時的體悟。陳教授注意到嘉慶帝遺詔中並未特別提到「咸與維新」這一想法與主張;考慮到遺詔本身具有皇帝如何回顧政權的意涵,遂引起陳教授留意嘉慶帝「咸與維新」的語義脈絡,及其與相關研究成果之間的關聯。

  重新審視嘉慶帝的具體施政,是近年學者重估清中葉歷史發展的基礎。羅威廉、王文生 (Wensheng Wang)、米丹尼 (Daniel McMahon) 等學者的研究,提出嘉慶帝「咸與維新」的改革可能是促使清朝自中葉再往後延續一百多年的重要關鍵,換言之嘉慶是中興 (restoration) 而非中衰 (decline)之朝。相對的,陳教授則是追溯「咸與維新」一詞的古典意涵,其出處有二。一是《詩經》提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在此「維」字作語助詞,並無「維新」(reform) 的動詞涵義。二是《尚書》記載:「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污俗,咸與維新」,這一典故也是後來較常為帝王所援引而見載於上諭、實錄者。陳教授指出,嘉慶帝即位後戮力整頓吏治,首要面臨的便是如何處理和珅的問題,但對於其黨羽則「不肯別有株連,惟在儆戒將來,不復追咎既往」,「以副朕咸與維新之治」。在此,「咸與維新」該義係指針對首犯治罪,而不旁及從犯,使從者能夠有改過自新的機會。類此「咸與維新」的語義,也出現在嘉慶帝的其他上諭;例如對「川楚教亂」參與者的處理,嘉慶帝秉持同樣態度,「敷脅從罔治之仁,播咸與維新之治」。

  職是之故,陳教授認為「咸與維新」一詞本義並未有全面性 (comprehensive)、系統性 (systematic) 改革之意;嘉慶朝也並未打著「咸與維新」的旗幟來進行改革措施。事實上,相關研究者可能未注意到「咸與維新」的古典意涵,而是以今義來理解。因此,這問題便涉及「維新」意涵的轉換。陳教授認為,今義「維新」(reform) 的出現可能來自於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才重現建立。例如何啟、胡禮垣在〈新政論議〉中提到:「更張丕變,咸與維新」,才具有今日革新的意涵。當然,到了晚清、民國時期,「咸與維新」的古、今兩義便出現混合使用,而沒有一定用法。總之,陳教授強調,對於文獻的閱讀必須回到其歷史脈絡與措辭來理解。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