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VI」會議報導

 
時間: 2019 年 10 月 24 日(四)上午 9:00 至 2019 年 10 月 25日(五)下午 4:4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 文學院人文講堂
撰寫人: 張惠敏(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2019 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VI」會議報導
 

  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長期關注宋明清儒學的研究領域,此次會議為與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工作坊聯合舉辦的成果發表會。此研討會已邁入第六屆,旨在承擔儒學的研究責任與發揚儒學精神,並培養學者進入相關的研究領域。研討會為期兩天,共有二十五位學者發表論文,由九位教授講評,在與會學者共同探討之下,開發出許多的議題,各場次報告與討論的要點摘要如下:

第一日
第一場

主持人:蕭振邦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討論人:蕭振邦教授
發表人:黃崇修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 題:論程明道識仁言說之實踐性義涵:「中正而誠」視野下之還原與展開
發表人:游騰達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論 題:朱子學思發展歷程考論─以朱澤澐《朱子聖學考略》為出發點

 

  黃崇修教授就學界的研究成果,分別針對程明道(名顥,1032-1085)與程伊川(名頤,1033-1107)的仁義概念進行分析,來彰顯此概念在「天仁地義」視域下的哲學特色。主要為:其一,學界對明道仁學的爭論,即是在心學與氣學的解釋系統中,對於運用體用論與相偶論詮釋仁的問題,出現兩種不同的評價。其二,在氣化身體論的基礎之上,明道〈識仁篇〉顯現由誠顯仁實踐中「反身」的義涵,與《孟子》和《中庸》文本中的明善概念有關。其三,明道的誠敬與反身而誠的概念,蘊含著中正的概念。因而在明道詮釋仁的過程中,支持仁學架構的實踐系統,即是中正而誠以顯仁的實踐邏輯。

  游騰達教授著重於朱澤澐(止泉,1666-1732)在《朱子聖學考略》一書中,對朱子(名熹,1130-1200)的理解:其一,此書旨在掘發朱子「以靜為本」的涵養工夫型態。其二,朱澤澐的獨特見解,即是他體察朱子的道理與性理,為心所本具之理。通過對朱澤雲一書觀點的考察,可詳細認識朱子學問推進的歷程,並能窺見明清朱子學詮釋史中獨特的觀點。

第二場

主持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討論人:林月惠教授
發表人:王慧茹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經典詮釋的繼承、轉化與發明:以焦循、淩廷堪、阮元為核心
發表人:郭芳茹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論明清之際儒學中的天人張力

 

  王慧茹教授指出,「揚州三子」——焦循(字理堂,1763-1820)、淩廷堪 (1755-1809)、阮元 (1764-1849) ——對經典詮釋的貢獻,即是採取語文學與詮釋學,同時具備重訓詁與明義理的解經模式,並且有從傳統「經典注疏」的格局,朝向「經典詮釋學」發展的傾向。因而在「中國經典詮釋學」,並非是以彰顯個人的存有價值為最終目的,而是開啟經典意義的視域;在彰顯經典真理的前提之下,探究揚州三子經典詮釋的特色,希望指出建構中國經典詮釋學的可能性。

  郭芳茹博士以許三禮 (1625-1691)、陳龍正 (1585-1645)、安世鳳(萬曆年間進士)三位學者為中心,從他們思想中「天」的意涵,探究明清之際儒學中的天人張力,與天人關係的新發展傾向。此文指出許三禮主張天定勝人與人定勝天各占一部分,他強調天人關係要表現在氣化與理數的必然性,與人應該要有的實際作為上。陳龍正的天人張力則彰顯在天命不可違,禍福不能自主,與人能自我積善造福的立場之上。安世鳳則是由天之不可逆與代天,顯現出天人張力,最終引出天人相合。

第三場

主持人:蔣秋華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討論人:蔣秋華教授
發表人:楊晉龍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經學」與「非經學」的交會:從四庫全書看陳澔《禮記集說》對清前朝「非經部類」著作的滲透
發表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元代黃澤治《易》探析
發表人:陳睿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代朱升《易》學重要內涵之析論

 

  楊晉龍教授以《四庫全書.經部》外其他三部著錄的清代學者著作為對象,考察此三部著錄清代學者書籍,其中關注陳澔 (1260-1341)《禮記集說》者有 59 部,其中官書 35 部,私著 24 部,同時批評者有 5 部,且正引與批評平均有 11 部,官書則是 3 部,私著有 8 部。以此探究《禮記集說》經由明朝官方教育系統 270 年的傳播與引導之後,進入清朝前期受到關注而影響學界的實際情況。

  楊自平教授指出,黃澤(字楚望,1260-1369)的《易》學著作中,僅剩《易學濫觴》一書傳世,但不應將此書作為他所有的研究成果,而是應從中看出黃澤是如何說明研究《易》的艱難。黃澤弟子趙汸(字子常,1319-1369)的《周易文詮》一書,即延續其師探求聖人本義的理念。胡渭(字朏明,1633-1714)高度肯定此理念,使後世學者得以窺見其《易》學創造。

  陳睿宏教授說明歷來學者詮釋朱升 (1299-1370) 的思想,往往關注於其政治、社會、教育與理學的思想,尤其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策略於明代政治上的歷史地位,卻較少關注他的《易》學創造。然而朱升的《易》學論著,無論是象數、義理與圖說的觀點,皆有其考察的價值。

第四場

主持人:劉滄龍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討論人:劉滄龍教授
發表人:袁光儀教授(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以無善無惡為體用——論李贄的龍谿學詮釋
發表人:史甄陶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論 題:顧夢麟《詩經說約》「興」論研究
發表人:楊淑瓊教授(逢甲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
論 題:伊川〈顏子所好何學論〉之闡析——以《宜山會語》為核心之理解)

 

  袁光儀教授探究李卓吾(名贄,1527-1602)主要是以「無善無惡為體用」作為龍溪學的核心精神來加以理解。因為李卓吾對無善無惡的實踐,充分展現以王龍溪(名畿,1498-1583)「即本體即工夫」的頓悟之學,作為最高境界的態度。因而此文在李卓吾與龍溪的思想,已超越其時代的價值所在,並非以一時一地之得失來評斷,在此前提下,期望以二十一世紀的觀點重新反思,以此掘發李卓吾對龍溪學詮釋的主旨。

  史甄陶教授探討顧夢麟 (1585-1653)《詩經說約》解釋「興」體的方法與特點,與元代朱公遷《詩經疏義》的關係。主要探究三方面:其一,顧夢麟以「比興」的問題為核心,詮釋《詩傳大全》與《詩經疏義》的關係。其二,朱公遷透過「義相因」與「語相應」的觀點,考察能否成立興體的問題。其三,顧夢麟與朱公遷思想的銜接處,即在於對興體的分析方式。

  楊淑瓊教授指出伊川〈顏子所好何學論〉舉孟子之言為例,證實有「生知」與「學知」,以此回應聖人能否「可學而至」的問題。馬一浮 (1883-1967) 先生為學生闡釋伊川此文,有〈顏子所好何學論釋義〉一篇。按此可知馬先生依據孟子之言,認為後世學者「聖本生知,非學可至」的觀點有誤。馬先生側重以大乘佛學會通儒家義理,透過他對伊川的詮釋,可看出其詮釋儒家經典即是採取儒佛會通的方式。

第五場

主持人:楊祖漢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討論人:楊祖漢教授
發表人:林保全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論 題:從經筵文本的角度探討真德秀《大學衍義》之解經特色
發表人:劉毅鳴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王船山對孟子「知言養氣」工夫的詮釋
發表人:詹秉叡博士(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系暨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論 題:略論四書學於朱熹學術系統中之定位

 

  林保全教授探究真德秀(字景元,1178-1235)《大學衍義》的經學價值。該書性質屬於經筵文本,主要即是建構具體的德目體系,同時將《大學》導向帝王之學。故將真德秀與朱子〈經筵講義〉的觀點進行對照,則可看出真德秀在復性觀點上,雖然固守朱子學的觀點,但將其國之興亡根源於帝王能否準確的實踐格物致知的解釋,則會使格物致知帶有政治內涵與特色。

  王船山(名夫之,1619-1692年)對孟子「知言養氣章」的詮釋,主要是:其一,將告子的修養工夫,與老莊「為道日損」、「虛室生白」的工夫型態,歸為同一性質。其二,船山銜接道德與知識的內涵,主張理氣並重,同時對氣抱持著正面的態度。劉毅鳴教授嘗試以船山的視角,著重對告子修養工夫的詮釋,同時論述船山對孟子養氣與知言觀點的把握,以此彰顯船山之學重氣的特色。

  詹秉叡博士指出,近代學者以「新五經」稱朱子《四書章句集注》,使此書具有凌駕五經地位的趨勢。但朱子意在考察出四書學的立意,並非取代現存的經典。此文主要釐清四書與六經在朱子學術中的關係,即勾勒朱子重視四書,是為獲得詮釋六經的心知與身行的能力,同時四書之學,即是使「心」能轉向,並趨於「理」的核心媒介。

第二日
第一場

主持人:張曉生教授(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討論人:張曉生教授
發表人:康凱淋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的學術性質
發表人:陳威睿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元代科考程文所反映的《春秋》學思維——兼議科紹「許用三《傳》及胡氏《傳》」的規則

 

  康凱淋教授探討胡安國 (1074-1138)《春秋傳》為「集解體」,即是援引各種不同的經典對同一原文,進行不同的詮釋。汪克寬的《春秋胡傳附錄纂疏》一書,則是「纂疏體」,即是輯錄與作者說法有關的材料,旨在疏通《春秋傳》的內涵,卻產生斷裂經文的弊病。同時汪克寬記載朱子《資治通鑑綱目》的《春秋》筆法,仍是建立在《春秋傳》的基礎之上,可看出汪克寬「宗胡融朱」的學術取向。

  陳威睿博士試圖勾勒元代《春秋》科考,顯示《春秋》學的問題思維,同時釐清科詔「許用三《傳》及胡安國《春秋傳》」規則的疑義。透過《元大科三場文選》、《春秋傳》與《新刊類編歷舉三場文選》三書的比對,可得出元代首創經疑。所謂的經疑即是「取經中異同可疑者而辨之」,由至元六年《春秋》疑的題目,可見《春秋傳》一書對科舉的影響。同時檢視程端學 (1278-1334)《春秋本義》與《新刊類編歷舉三場文選》中記載馮翼翁的文章,與《元大科三場文選》所載陳政的程文,皆以《春秋傳》作為論述的基礎,最終形成聖人有功的論點。

第二場

主持人:蔡振豐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討論人:蔡振豐教授
發表人:林永勝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歷史與語言——以氣質之性說的轉折為線索論明清儒學的幾個關鍵特質
發表人:姜龍翔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周敦頤「濂溪」稱號爭議考
發表人:吳孟謙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論 題:晚明虞山書院的生死輪迴之辨——兼論耿橘、張鼐的思想立場

 

  針對近現代學者對明清思想史的研究,林永勝教授提出三種路徑:島田虔次 (1917-2000) 將陽明到李卓吾的思想視為近代思維。溝口雄三 (1932-2010) 則認為陽明到李卓吾的思想是晚清近代思想成立之前的前近代思想。楊儒賓先生則以思維架構進行分判,將理學思維架構歸於體用論,把反理學者思維架構回歸相偶論。但這些思想背後深層的思維,即是:其一,理學的核心思維模式,即是理與氣,氣質之性與義理之性二分,是二重式的思維型態。其二,反理學者的共同點,即在於重視經典與語言的歷史性。但五經的內容,無法讀出本體與性體的內涵,遂認為這並非是儒學的核心內容。其三,明清儒者追求的是歷史真實性,因而運用語言的分析與詮釋作為檢證的方式,此種風氣源自明代反理學學者,直到現今的學界,討論此一問題,即是處在此一思維脈絡之中。

  姜龍翔教授探討濂溪之名究竟代表何種意義的問題。此文指出依據黃庭堅 (1045-1105) 的詮釋,認為所謂的濂溪,是以濂為廉之義,確實指向此為周敦頤自創之新義。朱子則強調此名取自故里舊溪,表示不忘本之義。因而可得出濂溪之名,原指小水流,雖為周濂溪故里舊溪之名稱,但周濂溪取用之後,即根據自己的志向,賦予濂字以廉潔之新意,同時創造出具有道德意涵的濂溪新詞。

  吳孟謙教授從晚明生死輪迴的議題入手,指出張鼐 (1572-1630) 領導編纂的《虞山書院志》,主要記載以耿橘與張鼐為首的學者對生死輪迴議題的討論。其次,晚明學者共同的生死觀,即來源於對《論語》「朝聞道,夕可死」與「未知生,焉知死」的看法。第三,明代學者對於死後生命能否延續的問題,源自於對宋代學者生順死安之生死觀的質疑。因而此文通過文獻梳理與義理分析,論述虞山書院此次講會的問題意識與來龍去脈,同時定位耿橘與張鼐的思想型態,與虞山書院的講學風格。希望能引發對此課題的關注與討論,對明代思想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第三場

主持人:林啟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討論人:林啟屏教授
發表人:陳政揚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論 題:《理學字義通釋》人性觀論析
發表人:羅雅純教授(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德性知識論」視域下的戴震哲學
發表人:盧啟聰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試論王充耘《書意主義》詮釋經義的進路

 

  陳政揚教授由「人性觀」的視角,詮釋劉師培 (1884-1919) 的《理學字義通釋》是如何透過字義澄清的研究方式,繼承戴震(字東原,1724-1777)對朱子理學的批判。主要探討:其一,劉師培對性的詮釋,是順著「生之謂性」的講法,承襲戴震以血氣心知論人性的觀點。其二,劉師培與戴震同樣主張人具備分辨善惡的能力,即是所謂的人性。因而此文勾勒劉師培繼承戴震的觀點,卻由於宣稱性之本體是無善無惡的講法,而與戴震所秉持的孟子性善論分道揚鑣。

  羅雅淳教授探討戴震肯定情、欲、知等官能的德行,是血氣心知的人性本然,作為心知認知判斷的事物,仍是依賴於「取資於外在」的修養工夫。因而戴震哲學中知識與道德的架構,呈現兩種關係:其一,戴震哲學以知識之理,證成道德之理,此為道德知識化的進路。其二,戴震哲學主要讓情欲、知識與道德,相融於其哲學系統中,此為道問學轉向尊德性的過程,即是知識道德化的進路。因而可看出戴震哲學的知識型態,相同於琳達‧札格澤博斯基 (Linda Zagzebski) 建立在人格特質基礎的「德性責任論」之上。

  盧啟聰博士指出,前輩學者對於王充耘的《書義主意》,重在其科舉文獻的價值。但此書在內容上,卻更側重於審題技巧的指導,與王充耘其他同類型的著作,以及同時代舉業相關的撰著,既有分別而可互相補充。王充耘此書直接運用理學概念來解題,同時利用《四書》的內容,指出《尚書》的意義,反映出《四書》與《尚書》在內容上有相通之處。同時《書意主義》在詮釋《尚書》的經義時,指出在元代重視治術的時代中,儒者在治道方面有重要的價值。此文即是藉由《書意主義》一書,考察當時舉業取向的教材,解說儒家經典的傾向,希望彰顯此書在《尚書》學上的意義。

第四場

主持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討論人:呂妙芬教授
發表人:鄧秀梅教授(環球科技大學運動保健與防護系)
論 題:淺論儒學中「藏」之義理及其型態分類
發表人:許華峰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江聲《論語俟質》的考據方法與聖人觀
發表人: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朱子是懷疑論者嗎?
發表人:梁奮程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賴柯助教授
論 題:再論宋明理學中「圓教」概念的意義:以程明道、胡五峰為討論的中心

 

  鄧秀梅教授聚焦於萬廷言、王龍溪、朱子論藏之義理,旨在提醒勿用思慮與智謀,詮釋藏之意義。此文指出萬廷言(號思默,1530-1595)對藏之理解,為「歸藏」,旨在彰顯本體生化萬物的關係。龍溪著重在「體之藏」,即是良知之體用,可隨時呈現與感物而動。朱子則側重在「智藏」,則是智德可分別是非,屬於「無事可為」。因而在宋明儒者對「藏」義的開展之下,使原來意指工夫義的退藏於密,具備氣之收斂聚藏的意義。

  許華峰教授考察江聲 (1721-1799) 最後的學術著作《論語俟質》一書,指出此書將探求經典意義的目標,放在尋求孔門傳承的經旨之上。同時試圖還原漢代學者注解經書的方法,能深刻展現江聲與吳派學者的治學特色。此文藉由江聲對宋代學者《論語》釋義的批評,與其學術觀點所帶出的問題,提供對清代吳派考據學本質的認識與反省。

  柯思嘉 (Christine M. Korsgaard) 指出,針對實踐理性而來的懷疑論,即是所謂的「內容懷疑論」,意指懷疑實踐理性能給出無條件的行動原則。所謂的「動機懷疑論」則是懷疑實踐理性單靠自己具有足夠的驅動力。賴柯助教授依據柯思嘉的理論,指出陽明基於良知本身具有實踐的驅動力,即能在道德實踐的判斷中,給出行動者實踐力量的前提。在陽明看來,朱子格物致知的觀點,即是否定良知本身單靠自己就能為置身於道德處境中的行動者,給出有效的道德判斷,去實踐該判斷的力量,換言之,陽明會認為朱子是內容與動機的懷疑論者。但審視朱子格物致知的工夫,可得知朱子的目的是透過道德審思的反省,給出相應於倫理情境的判斷,而行動者能掌握道德的真知,同時真知的基礎,即是在心本有之理而非外在道德事實的前提之上,必然能引發道德實踐的驅動力。因而朱子學能有效回應內容及動機的懷疑論之批評。

  梁奮程博士與賴柯助教授反思牟宗三 (1909-1995) 先生以天台圓教作為理想的模型規範儒家圓教,將導致系統的困難。因為若結合程明道的一本論,是以非分解的圓頓方式說明純善,與胡五峰(名宏,1105-1161)的「天理人欲」詭譎相即存有論的講法,是圓頓地說明一切法,仍建立在天台圓教的範型之上。但將焦點放在儒家「存天理去人欲」的要求,則會與佛教保住一切法的要求衝突。同時牟先生以無限智心作為最高境界的圓教基礎,但儒家是存天理去人欲的圓教模型,佛教則是「緣起性空」的圓教型態,同時惡法是儒家要去除的對象,佛教則不會特別處理惡法,顯示佛教與儒家的差別。因而天台圓教只適用於佛教內部的判教,並非適合儒家的圓教。

  最後在閉幕式中,呂妙芬教授、楊自平教授、劉德明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共同指出此次會議雖為第六屆,但相同性質的儒學會議,其實舉辦的時間已超過十年以上。特別是以明清作為一個時段,讓文學、歷史與哲學的學者相互交流,對在國際間宣傳台灣的學術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現今時代存在著人文學後繼無人的高教危機,但我們相信,只要持續提供此學習的平台,即會有正面的力量。三位教授感謝發表者、講評者和與會學者的參與,願明年能有更多的人共襄盛舉,促使宋明清儒學研究,有更蓬勃日新的氣象。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