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理學經世、視覺藝術及環境史」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19 年 8 月 28 日(三)上午 9:00 至 8 月 30 日(五)下午 4:20
地點: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館 第一會議室
撰寫人: 許丁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
唐啟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
盧冠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
 
2019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理學經世、視覺藝術及環境史」場次會議報導
 

 

開幕式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致詞人:黃進興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兼副院長)




  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成立至今,邁向第一個十年,藉由歷屆會議的平台,促成明清研究的持續發展。胡曉真所長誠摯歡迎所有與會學者到來,而黃進興副院長勉勵與會學者,表示希望今日的涓滴聚少,能累積為下一個世代的起點,進而對歷史詮釋及現象題解提供更令人心悅誠服的觀點,朝有利於人類共同體反省性思考的方向努力。

  「理學經世、視覺藝術及環境史」場次共分為十一個論文組,共計四十一篇論文。學者分別由經學演繹、視覺與物質文化的再製,以及城市與邊疆的環境變遷等面向,探究明清時期理學傳承、視覺圖像、環境發展等議題,呈現海內外明清研究學者最新的研究心得。茲將與會發表論文摘記如下。

 

第一場
再現低音:政、學、道繼承者的傳承與歧異

主持人: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榮退)
評論人:鍾彩鈞教授
發表人:洪麗珠教授(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論 題:忽必烈的繼承者們:政治危機中的「成憲」
發表人:楊正顯教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人文社會教學研究中心)
論 題:後死有責:《王文成公全書》與陽明門人
發表人:林勝彩教授(醒吾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
論 題:盛世遺民——陳梓的理學思想與移民心態
發表人:徐維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與文化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三峰潛流:清代靈隱寺的法脈傳承與住持相續


  時代的演進乃「低音」與「高音」所共同譜出,單單指出高音之所在,無法全面理解歷史的全貌。但關於低音方面的歷史研究,卻由於史料闕失與不受重視的緣故,較少被提及與關照。本組論文希望透過挖掘政治、學術、佛教等層面的歷史低音,更多元的呈現出歷史的不同面貌。

  洪麗珠教授以忽必烈結合漢族官僚制與蒙古家產制而成的二元「成憲」體制,討論忽必烈之後,立場不同的後繼者們如何理解、論述與塑造成憲,最終形塑出元代中、後期既模糊又清楚的政治文化。

  楊正顯教授透過陽明門人對《王文成公全書》的內容取捨,討論陽明文字的編撰匯集所受到的現實環境影響,並提出反思,認為或許回歸廣德本《陽明先生文錄》才得以更完整的理解王陽明對於自己的認知。

  林勝彩教授在前人對陳梓 (1683-1760) 的研究基礎之上,探討陳梓雖生在清代盛世,卻形成遺民思想之原因及其意義,並以陳梓個案為例,考察清代浙西遺民理學之流行。

  徐維里透過三部清代靈隱寺志的法語內容,討論清初以降,靈隱寺的法脈與住持傳承。並由寺志中「大歷史」的建構(三峰潛流與再現),與對「小歷史」的隱匿(「分房制」與各房的細節),推測靈隱寺對政治的敏感度,以及寺院內部的政治關係。

 

第二場
明代朱子經學的變遷

主持人:楊晉龍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楊晉龍教授
評論人: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榮退)
發表人:劉柏宏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禮記集說大全》大注、小注引用朱子經說探析
發表人:羅聖堡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郝敬《周易正解》的理學批評與時代意義
發表人:呂政倚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王夫之對朱子「人性、物性」論的批判——以《讀四書大全說》為核心

 


  明清學術的轉型問題,亦可藉由儒者重探朱子經學之視野,獲得一條脈絡化解釋。有鑑於此,本組論文綜合經學與理學內在的學術公案及思想變遷,從經學著作探討明清儒學的演變。

  劉柏宏教授透過《禮記集說大全》大注、小注引用、註解朱子經說的探討,在文獻層面上,釐清《禮記集說大全》對朱子理學的發展與定型,進而從兩篇個案闡釋明中葉以後儒者接受朱子經學之變化。

  羅聖堡博士從《易》圖論辯的角度,分析郝敬《周易正解》中,對朱子學理氣論之兩大批評,及其背後蘊含之學術史及思想史涵義,並認郝敬易學非唯氣論,而是以氣論心的特點。

  呂政倚博士考察了王夫之 (1619-1692) 在《讀四書大全說》中,對於朱子「人性、物性同」論的批評,並著重於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上。由於王夫之對於唯人獨有「四端之心(性)」的肯定,呂博士認為王夫之「氣論」依然具有「道德形上學」的高度,當可在「人性、物性同異」之辨的問題上具有解釋力。

 

第三場
圖繪醫心、去任浮夢:明清市井陰陽百態

主持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馮玉榮教授(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教研室)
論 題:市井、藥市、醫派:明清杭州的醫學社會
發表人:趙丹坤(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生)
論 題:「夢境」與「軼事」:《狀元圖考》與晚明的宮廷想像
發表人:尹敏志(京都大學文學部文學研究科東洋史專攻博士生)
論 題:宋刊明印本《漢書》紙背文書初探——以洪武三年至十三年試行黃冊為中心
發表人:李鈾教授(東南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川留岳思——晚明兩套地方勝景去任圖冊研究
發表人:王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文化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Illness and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Fiction(明清白話小說疾病敘事中的病患與身分危機)

 


  明清社會中複雜多樣的生活情態向來都為學界所關注,本組論文透過文獻、圖像、白話小說等多樣材料,探討明清市井生活的各種樣貌。

  馮玉榮教授從三個故事討論以杭州吳山為中心的醫派、藥市與市井生活之關係,並探析明清杭州醫學社會的專業場域和生活實態。馮教授認為醫者、病者與藥商是建構醫學社會之主體,並體現在地理空間的布局,以及社會空間的嵌合上,可為醫者提供具有多面向的生活空間,使醫者獲得更穩定的社會支持。

  趙丹坤對《狀元圖考》中涉及宮廷場景的插圖進行討論,意在展現晚明通俗書籍插圖中,關於宮廷想像的摹繪,並探討以普通百姓為觀者對宮廷的知識與認識,以及這種知識來源途徑的多樣與複雜性。

  尹敏志透過爬梳宋刊明印本《漢書》殘卷的紙背、紙面,其所含的浙江省各類公牘,試圖還原洪武三年至十三年間 (1370-1380) 試行黃冊制的內容構成,更進一步推測試行黃冊制可能不僅在浙江,也曾在福建地區實行。

  李鈾教授透過《江左名勝冊》(藏於南京博物院)和《送寇慎去任冊》(藏於蘇州博物館)考察「去任圖」形式的來源,探討其與此前蘇州畫壇出現的各勝景圖集,以及送別圖在形式、內容和功能上的演變關係。

  王穎以明清白話小說中對疾病的獨特表現形式,探討小說文本對羈旅病患的身分轉換及其主觀體驗的文學表現,藉由明清白話小說對羈旅病患的再現,理解當時人們對「自我」、「社會」和周遭世界的理解。

 

第四場
從複製與偽作探討明清時期的藝術市場

主持人:Sylvia Lee 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林麗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論 題:古畫再製:仇英與趙伯駒風格的蘇州片敘事畫作
發表人:簡鸝媯博士 (Art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University of London)
論 題:真偽的跡證——文徵明款隸書上林賦長卷
發表人:Sylvia Lee 教授
論 題:Forgeries of Seventeenth-century-women’s Works and the Eighteenth-century-literati's Re-imagination
發表人:陳冠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論 題:潘畫王題——清代中期繪畫及複本的一項個案研究

 

  仿製品研究近來成為了藝術史的一個重要議題。仿造畫作、贗品或複本除為了誆騙收藏家外,亦蘊藏大量與藝術市場、藝術風格及明清社會文化等相關信息。本組論文嘗試結合畫家、仿製者、收藏家、藝評人及其他持份者的視點,討論明清仿製品的製作、估值及銷售。

  林麗江教授以傳為仇英畫作《桃源圖》(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及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仇英《上林圖》等數件蘇州片為中心,討論十六世紀後半以來,於蘇州大量出現與仇英風格相關的重青綠設色敘事畫現象,並特別關注當中被稱為趙伯駒或趙伯驌的風格,剖析此類畫作的製作機制、圖像來源與對後世的影響。

  簡鸝媯博士以一卷文徵明款隸書《上林賦》(臺北私人收藏)為中心,探討文徵明隸書風格及明清隸書風格的轉變與多樣化,更從明末藝術市場角度切入,審視本件作品的生產與偽造者其地域背景及藝術環境。

  Sylvia Lee 教授以明代女畫家文俶 (1595-1634) 為例,從藝術市場與評論家的角度切入,討論作品甚少曝光的十七世紀女畫家,如何在十八世紀文人圈中被重新建構,以及製作偽畫的畫家如何根據文人討論,繪製出以文俶為名的偽造品。

  陳冠男教授以潘恭壽 (1741-1794) 與王文治 (1730-1802) 書畫複製合作為例,探討中國繪畫中原有的臨摹、臨仿學習傳統,流傳至清代中期時所產生的變化,以及中國繪畫臨摹仿製於當時的多重意義。

 

第五場
近世東亞的視覺文本與知識環流

主持人:陳捷教授(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研究部教授)
評論人:陳捷教授
發表人:沈慶昊教授(韓國高麗大學國語國文學科)
論 題:編輯手法與知識活動——朝鮮時代對明清全相插圖書籍之受容
發表人:毛文芳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超凡入聖?——明清的「聖蹟圖」及東亞觀照
發表人:阮蘇蘭教授(Nguyen To Lam,越南社會科學院所屬漢喃研究院)
論 題:十到十七世紀越南中國化觀音的傳入與接受
發表人:王秀娟教授(Ong Siew Kian,馬來西亞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東西調色盤——近代馬來群島之航海圖像與地景建構

 

  本組討論包括了由韓國、越南、臺灣和馬來西亞的學者,探討不同形式的視覺圖像在東北亞以至東南亞多個地區的流傳、轉變及其背後的文化。

  沈慶昊教授介紹了多套在明清時代由中國流傳至朝鮮的印刷書籍及其中的圖像,以及當時朝鮮士大夫如何接受這些來自中國的書籍,並影響到朝鮮在地一些書籍的印行。

  毛文芳教授以中國的履歷圖切入,包括多本與孔門履歷圖或相關的《聖蹟圖》等,並比較其中分別有精簡和繁複的版本、彩本及石刻不同媒介、與文本的關係,進一步與佛、道教連結,擴展至如在日本和越南有關圖像的討論。

  阮蘇蘭教授從越南歷史紀錄、文獻資料及當地現存的寺廟石雕觀音像等,探討從十世紀到十七世紀,觀音的形象和資料從中國傳到越南並於當時的李朝、陳朝的佛教思想等文化背景下在地化的演變過程。

  王秀娟教授透過中國及西方今存的地圖及航海圖,了解有關對馬來群島的地景圖像,而這些航海圖乃以東南亞而非中國為中心製作。而清代繪畫如《靖海全圖》中亦可能有東南亞元素;另一些西洋畫作亦顯示當時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以及和當地人交匯等的生活情況,留下珍貴的史料。

 

第六場
中外視覺傳遞與物質文化交流

主持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郭亮教授(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
論 題:水火圖詠——晚明西來知識模式對明社會的深入影響
發表人:侯米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東方藝術史組博士候選人)
論 題:從法國貝爾坦收藏的《北京街道》圖冊看乾隆朝北京庶民生活及當時異國知識的傳遞
發表人:李招瑩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論 題:塞弗爾陶瓷官窯的中國風陶瓷研究——談十八世紀中法工藝的交流及宮廷外交
發表人:傅樂吉教授(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東方學系)
論 題:China-Russia-Korea Interests Reflected in the “Map of Russia” 俄國輿地圖——the First Korean Description of Primorsky Region



  本組論文主題為「中外視覺傳遞與物質文化交流」,主要討論中國與西方交流過程中,物質文化相互間的影響及理解。

  郭亮教授以「水」、「火」分別代表的「輿圖」和「火藥武器」作為主要載體,理解晚明時代人們對西方知識及其圖像的知識和使用,並展示多幅中國輿圖及歐洲地圖闡示圖上的水波紋的風格來源和不同演變,亦介紹了傳教士及葡萄牙人當時在中國所傳遞了的火炮知識。

  侯米玲以現藏於法國、曾為貝爾坦收藏的《北京街道》圖冊為例,探討在全球史下的知識傳遞和北京城市文化之間的關係。貝爾坦透過當時在華的傳教士運回法國的《北京街道》,理解當時的北京風物,而圖冊中的法文註釋,可知悉當時法國人對中國風俗的理解。

  李招瑩教授亦以法人貝爾丹(H. Bertin,同前文的貝爾坦)為其重點,連結至與其有關的法國塞弗爾陶瓷官窯。因應法國宮廷和貴族對「中國風」的興趣,塞弗爾陶瓷官窯亦製作相關風格陶瓷。而透過貝爾丹的書信,可了解他對當時中國風物工藝等饒有興趣,並意圖去了解中國本土陶瓷製作的原料和技術。

  傅樂吉教授介紹了在 1972 年發現、由朝鮮製作的《俄國輿地圖》。此地圖顯示了朝鮮和俄羅斯邊界的地理,亦反映了部分自然環境。就背景而言,這反映出朝鮮官員對俄羅斯認識的嘗試,也成為朝鮮、俄羅斯以至中國三地關係的一份重要史料。

 

第七場
收藏、觀看與臨摹:十四至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在域外的接受情況

主持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賴毓芝教授
發表人:塚本麿充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論 題:日本中國繪畫的四種目錄:中國繪畫知識的文字表達和普及化的幾個問題
發表人:俞雨森(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從掛軸到冊頁:明代繪畫在十六世紀波斯冊頁中的重新裝裱
發表人:王靜靈教授(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中國部)
論 題:波斯細密畫《迪茲畫冊》(Diez Albums) 裡的中國圖像



  本組論文主題為「收藏、觀看與臨摹:十四至十九世紀中國繪畫在域外的接受情況」,聚焦於海外對中國繪畫的收藏情況及其觀看模式與中國傳統之異同。

  塚本麿充教授講述從鐮倉至江戶時代對包括中國藝術品在內的文物收藏目錄之情況。通過對四種目錄的作品內容、書寫形式、出版流通情況等方面的研究,探討日本從所謂「東山御物」到「柳營御物」的中國繪畫鑑賞體系的變遷和中國繪畫在日本社會意義的變化。

  俞雨森所關注的是波斯冊頁中保存的元明繪畫及摹本。他提及這些中國圖像來源及傳播的可能,並針對今存冊頁上的構圖有異於傳統中國畫,推斷這些圖像乃經過掛軸等形式再重新剪裁而成,也可能是配合了當時人們的觀看方式。

  王靜靈教授討論另一波斯畫冊《廸茲畫冊》(Diez Albums) 裡的中國圖像。當中的圖像風格有類似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顏輝《寒山拾得圖》,並嘗試重構原來的樣式,包括參考土耳其托普卡匹宮 (Topkapi Sarayi Museum) 的中國畫及沈周的冊頁等。

 

第八場
明清物質文化當中的複製活動

主持人:盧慧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評論人:盧慧紋教授
發表人:陳偉成(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博士候選人)
論 題:插圖時代的文字:墨匠與晚明出版文化
發表人:延雨研究員(香港近墨堂書法研究基金會)
論 題:「印刷體」筆跡:一種清代公文的獨特書寫方式
發表人:張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洩露天機:清代奏疏的流傳與閱讀
發表人:羅珮瑄(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複製與靈光:宋本唐人小集的遞藏與復刻



  本組論文探討明清「文本」作為物質文化的複製、傳播以至影響,及在複製或再創造背後可能的意圖。

  陳偉成針對晚明墨譜圖錄,如《方氏墨譜》、《程氏墨苑》,探討書中的簽款、科學知識,以及對過去墨書的記載、重刊和其背後的用意。

  延雨研究員所關注的是清代公文裡的「宋體字」。過去一般認為此類有如印刷體的文字缺乏審美價值,但事實上卻常見於清宮公文。她考察此類宋體字在清宮文書中的起源,以及書寫此類字體的可能人員,並認為背後或反映宮廷的規範及權威。

  張雪論及清宮中的文書制度,其主要談論的為清代題本與奏摺的流通與管理。部分理應保密的題本奏摺內容竟可在新聞紙上出版,她並以《靖逆將軍奕山會辦廣東軍務摺檔》為例,看到奕山如何透過此類文書複製去建立與事實不符的個人形象。表面上當嚴控的題本奏摺能公開出版,反映清宮文書管理的「灰色地帶」。

  羅珮瑄透過清代「宋本唐人小集」在歷史上的流傳,探討當中的複製、「原本」、「底本」的建立和來源,並以物質性、文本性及記憶性的角度,從中反映出收藏家、出版家、鑑賞家的個人以至集體記憶。

 

第九場
宗教與環境:明代邊疆史研究的新面向

主持人: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評論人:邱仲麟教授
發表人:胡蕭白(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佛陀與家業:藏傳佛教與明代西北土官的身分政治
發表人:瑪爾尼嘉措 (Ph. D. Candidate in Chinese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論 題:僧、簇、馬:漢藏邊貿對朵麥宗教景觀之重塑,1368-1505
發表人:吳挺誌(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由親王分地倒邊地衛所:元至明初的套內地區



  本組論文旨在反思對於明代邊疆研究的現狀,認為「宗教」與「環境」是認知明代西北邊疆的重要維度。

  胡蕭白關注藏傳佛教作為整合明代西北地區的政治、社會功能,透過考察莊浪魯氏等新興土官家族代表,利用家譜、碑刻、契約等地方文獻,探討明代西北的土官家族如何控制地方宗教場所,達到滲透地方社會的目的。同時追索明廷如何理解邊地土官和宗教勢力的互動,認為利用藏傳佛教是明帝國管控西部地區綿長之漢藏邊地的重要手段。

  瑪爾尼嘉措根據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間茶馬納貢之線索,提到明初重視征防與邊防鞏固,有「以番治番」、「以茶馭番」的政策,故朵麥諸部以「開番、歸附、向化」為號響應,形成興盛的漢藏邊貿,致使朵麥當地的宗教空間、儀式和政治隨之受到影響。

  吳挺誌的研究聚焦於自元至明初套內地區的一座草原城市——察罕腦兒。透過察罕腦兒地區控制權的變化,比較元、明兩朝的統治者對於草原資源的看重程度。察罕腦兒原為蒙古安西王的分地,在元代是重要的邊區軍事要地及放牧牧場,到了明代卻被讓給從屬於明廷的土達,顯示元朝政權對於草原資源的重視程度勝於明朝。

 

第十場
明清運河沿線的物資解運與市場發育

主持人:吳滔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評論人:吳滔教授
    胡克誠教授(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
    周健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發表人:胡克誠教授
論 題:皇權與財政:試論明代大運河上的宦官角色
發表人:阮寶玉教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歷史學系)
論 題:分與合:明清時期的南糧與北漕供應體制
發表人:周健教授
論 題:貢賦與市場:清代的漕糧市場化問題




  本組論文探討運河與明清經濟的興衰,聚焦於運河背後龐雜的國家體制及市場經濟關係,探討明清由運河經濟衍生出的征解制度、貢賦制度問題。

  胡克誠教授探討的是明代宦官群體滲透入漕河管理體系的情形,認為宦官廣泛參與漕河事務,實際是明代「分權制衡」政治文化的一種常態,宦官作為皇權的延伸,往往直接干預以運河為幹線的地方財賦征解,甚至加重了漕運解納成本與國家財政負擔,而士大夫對此情形亦提出反對,體現紳權對皇權的一種制約。

  阮寶玉教授針對南糧、北漕供應體制的關係和變化進行重點梳理,全面認識明洪武時期,糧長民運的傳統在永樂北遷體系之中的殘留和變化,更深入理解洪武糧長體制及其存留的影響,為明清賦役改革以及社會轉型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詮釋視角。

  周健教授的研究聚焦於十九世紀八零年代以降,錫金之米糧貿易,觀察到清代漕運制度在太平天國戰爭後趨於解體,折征折解與採買海運成為當時普遍的趨勢,漕運征解更因民間多以銀錢折納漕糧而與江南的糧食市場緊密連結。

 

第十一場
明清的水患與城市變遷

主持人:陳業新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段偉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論 題:掙脫不了的附郭命運:明清時期鳳陽府臨淮縣的設置與裁併
發表人:馮賢亮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明清時期南苕溪流域的水災與城鄉社會
發表人:陳冰博士(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歷史學系博士後副研究員)
論 題:畢竟東流去:清代瓜洲江工與瓜洲城坍入長江考
發表人:陳業新教授
論 題:明清時期的河水南泛與泗州古城的湮廢




  本組論文圍繞明清時期的江、淮地區的水文環境,探討受水患影響之下的城市變遷,究竟是什麼緣故使得江、淮地區形成最終的政治地理格局。

  段偉教授的研究指出,明清時期的鳳陽府臨淮縣本為明初中立府的附郭縣,後於萬曆年間去附郭,因為受到淮水長年的衝擊,最終又在清乾隆十九年 (1754) 重新變作附郭縣的一部分,探討水患對縣級政區的影響。

  馮賢亮教授關注學界較少注意到的高鄉地區水利問題,從山鄉比例較高的杭州地區切入,認為當地最具影響力的水流為南苕溪,因此以南苕溪流域的水利系統為核心,觀察明清時期的官府如何有效維護水利蓄洪功能,平衡各方利益。

  陳冰博士考察明清時期記錄瓜洲坍入長江的方志地圖、奏摺檔案,復原瓜洲坍入長江的歷史,為瓜洲江工與坍塌入江的過程提供基礎史料。

  陳業新教授則以泗州古城為主,除了觀察明清時期泗州城水患的基本情狀,更深入考究明清官府治水的政策與地方應對工程的實施與影響,盡可能還原泗州古城湮沒前的變遷。

 

閉幕式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持人:許雪姬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臺灣史研究所)




  三天議程結束,隨即於本會議室舉行閉幕式。胡曉真所長與許雪姬所長於閉幕式上對所有參與研討會的貴賓致上感謝,並指出今年參與研討會的人數雖不比歷年多,但是年輕學者的參與卻較往年踴躍,期待未來的研討會能見到更多年輕學者參與發表。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