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發表會會議報導

 
時間: 2018 年 11 月 30 日(五)上午 8:30 至下午 5:1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2018 年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發表會會議報導
 

  由中研院近史所呂妙芬教授主持,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支持的「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經過一整年 (2018) 的討論後,於 11 月 30 日假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會議室進行成果發表。討論會分為三場,共計七名發表人。

第一場

主持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楊正顯教授(國立海洋大學通識中心)
論 題:晚年學術幾人同——《朱子晚年定論》在清初的反響
發表人:何威萱教授(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論 題:聶雙江「格物無工夫」說再探
評論人:林勝彩教授(醒吾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楊正顯教授發表〈晚年學術幾人同——《朱子晚年定論》在清初的反響〉一文。王陽明《朱子晚年定論》論證朱子晚年趨於「尊德性」一說,成為晚明學術界的主流說法。明清鼎革之後,為了釐清朱子「晚年定論」的內容,應撝謙與秦雲爽重編朱子著作,探究其早、中、晚時期的思想大旨與變化歷程。楊教授指出,應撝謙《性理大中》認為朱熹一生「居敬窮理」,言論不一只是「因時為學」。秦雲爽《紫陽大指》則認為朱熹中年雖「悔窮理」,然晚年仍歸於格物窮理一路。孫承澤《考正晚年定論》專注於朱熹四十五歲後的言論,認為朱子晚年力闢陸九淵之學,亦表達「晚年定論」非涵養本原之旨。爾後,熊賜履在會試策問中質疑「朱陸晚同」之說,顯示學術風氣轉變。「明史館」館臣張烈與陸隴其視《朱子晚年定論》為非毀聖賢之書,即使「調停朱陸」之說亦不能有。隨著熊賜履任禮部尚書,重新定義「學統」所在,學風倒向朱子學之際,張問達刊刻《陽明文鈔》卻刻意刪掉《朱子晚年定論》,象徵官方已有朱子晚年之定論。

  評論人林勝彩教授肯定本文聚焦《朱子晚年定論》探討「朱陸異同」這一議題的嘗試。但也建議楊教授可以進一步思考該討論反映出思想史上的何種意義。此外,除了介紹各文本的觀點外,也可以進行更多的解讀。與會學者也建議楊教授應更仔細思考本文欲討論之主要議題為《朱子晚年定論》一書或「朱陸異同」,而朱陸異同的討論方式是想探索考證問題或學術議題,論題焦點的差異會影響全文的結構與論述。

  何威萱教授報告〈聶雙江「格物無工夫」說再探〉一文,聚焦於聶豹「歸寂說」中甚為重要的概念「格物無工夫」。何教授指出,聶豹的格物觀點雖然在早期受王陽明影響,但並未全然拋棄其工夫義;「歸寂說」成形後,始謂「格物無工夫」,將格物釋為致知的效驗。此外,聶豹「格物無工夫」說建立在對《大學》體系的通盤理解上,透過將「知止而後有定、靜、安、慮」劃定成因果關係,推導出「格物無工夫」的結論。最後,通觀聶豹一生的學思歷程,「格物無工夫」正是聶豹長期思索如何斬斷格物與邊見外求的關係時,最終覓得的可靠理據,使格物不必再與外在工夫有所交涉,也不必再捲入學界對格物工夫的論戰中。

  評論人林月惠教授指出,本文以微觀的方式處理甚為宏觀的議題,應涉及三個層次:一、聶豹對大學古本的義理、結構的理解,二、聶豹對王陽明觀念的看法,三、聶豹對陽明看法與其他弟子的辯論。本文集中討論第一個層面,應該對後兩者加以研究。此外,林教授也提醒何教授應留意是否也有其他儒者提出與聶豹類似的詮釋模式,以及部分義理詮釋的問題。


第二場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吳孟謙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晚明儒學生死輪迴之辨——以虞山書院的講論為核心
發表人:張藝曦教授(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論 題:明及清初地方小讀書人的社集活動:以江西金溪為例
評論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吳孟謙教授發表〈晚明儒學生死輪迴之辨——以虞山書院的講論為核心〉一文。在與佛教密切交流的時代背景下,明代儒者必須正視輪迴之說的廣大影響。吳教授根據虞山書院耿橘、張鼐等人的討論,指出陽明心學以來,以「通宗不通教」的思路會通儒佛的生死論述。由於陽明心學的影響,明儒的本體論論述從「理氣論」轉為「真心本覺論」,從而接近佛教的真如緣起說,使得儒者在討論生死問題時,更容易吸納佛教(特別是禪宗)的思想資源。而晚明心學關於心之本體的發明、破迷啟悟工夫的講求,都與佛家真心本覺的思維方式相契相通;儒者重視「了生死」、強調生死自在,也與佛門相似。然而,儒者「了生死」的根本目的不在體證「無生」,而是體證「無死」之生生本體,並不關注從生滅流轉的輪迴中解脫;因此,可以在不承認「輪迴」的前提下,吸收禪門對「當下一念」的重視,與「會事歸理」的論述方式。儒者特就私欲的有無、念慮的迷悟上談輪迴,從而消解或迴避了前世、後世的提問,堅持傳統儒學重視此生的立場。

  評論人廖肇亨教授提醒吳教授應分疏「禪宗」與「儒家」之內部差異。另外也提出一些問題,如本文以儒、佛分判架構,又該如何安排錢謙益與袁宏道等人的定位。此外,生死觀為當時的普遍議題,各學派的立場是否可以分得如此清楚?

  張藝曦教授發表〈明及清初地方小讀書人的社集活動:以江西金溪為例〉一文。依文化發展程度,江西可分作南昌、吉安與撫州三大區域,學界一般對撫州地區了解較少,更缺乏從地方史或地域研究的角度。同時,為討論地方小讀書人必須擴大史料範圍,張教授便以撫州金溪地區保留的較多族譜,重構地方小讀書人的交遊與社集活動。張教授以田野蒐集到的族譜為史料,配合文集、地方志,嘗試復原金溪地方小讀書人的言行事為,了解臨川與金溪士人群體的社集活動,指出明中晚期金溪從心學講會轉向制藝文社的發展。張教授認為,若以臨川與金溪為基礎,能夠進一步掌握明末到清初,整個撫州地區的地方小讀書人的動態。

  評論人廖肇亨教授指出,本文指出由心學到八股文的轉向,應該釐清這是一種線性發展趨勢,或僅是層次上的差異?廖教授也詢問佛寺與道觀在當地的社集活動中,是否有扮演較積極的功能?


第三場

主持人:孫慧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郭芳如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楊廷筠與無神論爭議:楊廷筠是無神論儒者嗎?
發表人:張雅評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王陽明與湛若水交遊考——以「一見定交,共倡聖學」展開
發表人:周敘琪教授(銘傳大學通識中心)
論 題:1920、30 年代家計調查所見家庭經濟與婦女角色〉
評論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侯潔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孫慧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郭芳如博士發表〈楊廷筠與無神論爭議:楊廷筠是無神論儒者嗎?〉一文。楊廷筠既有「教會棟樑」之稱,但同時又遭到耶穌會傳教士龍華民 (Niccoll Longobardo, 1559-1654) 質疑其為「無神論」。郭博士便以此矛盾出發,透過龍華民的批評,並以其《論中國宗教的若干問題》中提出的「無神論」定義為標準,討論楊廷筠遭受「無神論」的批評是否合理。本文聚焦在龍華民質疑的核心概念「理」與「神」,以及由「神」延伸之「性」與「魂」。在理與天主的部分,郭博士指出楊廷筠論「理」與物的關係,確實有接近宋明理學之處,難以否定具有一元論傾向;然而天主並不包含在其理一元實體之內,所以無法由「理」成功推論出楊廷筠為無神論者。而在神、性、天主的部分同樣有接近宋明理學之處,只是楊廷筠在使用上,「性」並不指涉天主的實體,只指天主的本然性質,因此即便「性」是萬物同一的實體,也不包含天主在內。本文認為龍華民的無神論質疑,至多僅能成功證明楊廷筠確有除天主以外的一元論,但無法成功論述楊廷筠為無神論者。

  評論人林月惠教授指出,龍華民之《論中國宗教的若干問題》過去多用在禮儀之爭的研究中,以其討論儒家內部義理哲學性的問題,本文則以《論中國宗教的若干問題》討論楊廷筠的無神論論爭。然而,既然以龍華民的標準來看這個議題,就必須考慮龍華民的神學背景與哲學基本架構,也需要關照亞里斯多德以來的實體學,以及中世紀士林哲學之脈絡。而楊廷筠是個儒、佛、天主教神學的綜合體,其思想需要更細緻的分疏,其理學核心概念也可與當時的理學文本作對照。

  張雅評博士發表〈王陽明與湛若水交遊考——以「一見定交,共倡聖學」展開〉一文。依《王陽明年譜》,弘治十八年 (1505) 時,王陽明三十四歲,這一年他與湛甘泉兩人「一見定交,共倡聖學」。張博士探討兩人交遊後所展開的三件公案:一、兩人「一見定交」的時間;二、兩人「一見定交」之際,是否也同時志於「共倡聖學」;三、王陽明何時「歸正於聖學」。張博士指出,兩人相識定交的時間,一說為錢德洪等陽明弟子所記的弘治十八年(陽明三十四歲);一說則是甘泉自述所記的正德元年 (1506)(陽明三十五歲)。而兩人「一見定交」之際,同時亦志於「共倡聖學」。藉由對上述問題的討論,張博士試圖指出陽明是在與甘泉「一見定交,共倡聖學」之際「歸正於聖學」。

  評論人侯潔之教授指出,本文詳細整理了王、湛二人的交遊,但也期待張博士能更凸出本研究與陽明思想間的關係,考證王、湛兩人定交之年的重要意義,並加強論證甘泉對陽明「歸正於聖學」的影響。此外,兩人對「聖學」認知的差異也可以多加著墨。


  最後一位發表人周敘琪教授報告〈1920、30 年代家計調查所見家庭經濟與婦女角色〉一文。周教授以 1920 年代逐漸興起的「家計調查」(Family budget enquires) 為核心,探討「家計調查」如何生產出「家庭經濟」,以及對婦女角色的新認識。周教授首先依據時序說明「家計調查」在中國的發展,並說明家計調查與傳統「制用」的相似之處。接著周教授分別說明陶孟和《北平生活費之分析》與李景漢《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調查之特色。由此可見,五四以後社會學者從國族主義與現代化的考量來進行家計調查,主要是以國民經濟的獨立、家庭制度的獨立、婦女的經濟力為主要考量。

  評論人孫慧敏教授首先肯定周教授開發新史料的用心,然而面對龐雜的社會調查史料,要如何界定研究範疇、問題意識則是研究者該思考的問題。就本文而言,孫教授建議,學者的家計調查與傳統自發的「制用」分屬不同脈絡,其中的關係應多加思考。此外,本文使用的家計調查一方面是研究素材,另一方面也是當時的研究成果,本文應區分要將其視作材料或是進行學術史的探究。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