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V」會議報導

 
時間: 2018 年 10 月 25 日(四)上午 9:00 至 2018 年 10 月 26 日(五)下午 4:4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 文學院大講堂
撰寫人: 張惠敏(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2018 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V」會議報導
 

  此次研討會是中央大學中文系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辦,中央大學儒學中心承辦的儒學研討會,特別聚焦在宋明清儒學的研究議題,希望培養更多的學者進入相關的研究領域。而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中,共有 23 位學者發表論文。在楊祖漢教授、林啟屏教授、賴貴三教授、劉滄龍教授、劉德明教授、賀廣如教授、呂妙芬教授、林月惠教授等七位教授講評,以及與會學者共同探討之下,開發出許多的議題,以下依序論述各場次報告的要點與討論的重點。

第一日第一場

主持人:楊祖漢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胡敬齋思想研究
發表人:李瑞全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 題:劉蕺山《人譜》之工夫論釋微
討論人:楊祖漢教授

  明代儒者胡居仁(號敬齋,1434-1484)留下的著作為《居業錄》、《胡敬齋集》二書,但此二書的特色未經表彰,且未引起當今學界的注意。因此鍾彩鈞教授指出可從社會背景,與敬齋和其師吳康齋、同門陳白沙、與程朱思想的關係著眼,來理解胡居仁的思想。胡居仁的生活背景及其著作反映,江西作為明初經濟文化最先進的地區,出現農業勞動人口流失,與農業經營土地集中情形的危機。所以他依據程朱的理念,提出合理的倫理規範,照顧人民的生活,重視人才培養。因為人才來自道德,為儒者建立事功的基礎。特別是吳康齋的身教與言教,讓胡居仁理解學必須存心窮理,躬行實踐為根本,治平之道應含蘊其中。因而他的理論著重繼承程朱,發展完整的存心與窮理的理論。

  關於宋明儒學的分判,牟宗三 (1909-1995) 與唐君毅 (1909-1978) 兩位先生,雖各自有不同理解的脈絡,但是焦點仍關注工夫實踐的問題。特別是唐先生指出成聖的標準是「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表現,但是在還未成聖時,便會出現不斷克服生理欲望等「非聖」的境界。而此非聖的境界與成聖的境界,呈現緊張的關係,也透顯成聖與實踐工夫的難題。學界對此問題著重在理論分析與反省,卻還未有真實工夫實踐的理解與討論的情況。因而李瑞全教授的討論,以劉蕺山(名宗周,1578-1645)的工夫論問題作為反省起點。因為蕺山的工夫論透顯出:其一,蕺山為學著重於實踐,焦點在對陽明後學的反省。其二,蕺山志在會通朱子(名熹,1130-1200)與陽明(名守仁,1472-1528)的工夫,並接受陽明致良知為聖學,超過朱子。其三,蕺山慎獨之義,來自《中庸》、《大學》,並通過《中庸》、《大學》中「慎獨」之義,會通朱子與陽明的工夫。

第一日第二場

主持人:林啟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祝平次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繼承與轉化:張行成的邵雍易學
發表人:黃繼立教授(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晝夜之道」:理學傳統裡「晝夜」隱喻的興起與意義
發表人:梁奮程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論 題:理由論脈絡中的朱子倫理學
討論人:林啟屏教授

  祝平次教授以〈繼承與轉化:張行成的邵雍易學〉為題,探討三部分:其一,張行成 (1139-1164) 對邵雍 (1012-1077) 「易」學進行整體詮釋,並與朱熹 (1130-1200) 對邵雍的詮釋比較,探討學術思想史中,文本傳承的詮釋問題。其二,說明邵雍易學著作,討論張行成對邵雍的繼承與改造及朱熹如何將邵雍易學引進至道學。最後在比較張行成與朱熹的基礎上,對張行成在邵雍易學的傳承上的地位作初步的結論。

  黃繼立教授以〈「晝夜之道」:理學傳統裡「晝夜」隱喻的興起與意義〉為題,著重於理學的公案,為何其師面臨人生的結束,並未感到恐懼,而依然能逍遙自在?因為理學繼承先秦儒家而來,是生命學問與文化。宋明理學家借隱喻談論抽象的死亡,此文以「晝夜」概念,以理學家,特別是陽明學者常用生死隱喻為主題,探究此概念在理學傳統裡的興起與特殊意義。而晝夜表達不息、變化及秩序,透顯出:其一,「死生為晝夜」,有不可知與無奈。其二,晝夜在佛教有輪迴的概念。其三,陽明學良知如晝夜,有經驗世界與內在道德心靈世界的假象,如同死生之假象,致良知是通晝夜的工夫。

  梁奮程博士以〈理由論脈絡中的朱子倫理學〉為題,著重於:其一,證明朱熹倫理學是理由外在論,反駁學者將朱子學歸類為內在論。其二,將朱子倫理學,放在理由論的脈絡,理解牟宗三先生判定朱子學的「理」是「只存有而不活動」的意涵。其三,理由論涉及的不只是道德哲學的問題,而是行動哲學與規範性問題,以此探討朱子倫理學是內在論還是外在論的問題。希望透過將儒家放到西方哲學的理由論中,在比較觀點中理解中西方的道德哲學。

第一日第三場

 

主持人:賴貴三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發表人:楊晉龍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王應麟現存論著在清前期經學專著的傳播考徵(I):以《四庫全書.經部》收錄書籍為對象的探討
發表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趙采《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對程、朱《易》的會通與開展
發表人:陳睿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論 題:圖說、象數與義理之多元兼綜——論明代章潢《易》學之重要特色
討論人:賴貴三教授

  楊晉龍教授的論文,主要探討清代學者的經學專著接受王應麟 (1223-1296) 學術成果的實況,用以了解王應麟學術在清代前期傳播的實際表現。其中《四庫全書.經部》收錄清代學者著作,且符合此文經學定義的有 211 部。這當中不包括孝經類,從易類至小學類等九類,共有 76 部專著徵引。而引用的文獻有11部,則以《玉海》、《困學紀聞》和《詩考》等書為多,其中僅有 11 位作者在 12 部書內出現 22 筆批判王應麟。王應麟的學術成果,經由朝廷編輯的官書及顧炎武 (1613-1682)、閻若璩 (1636-1704) 等學者的肯定,使王應麟學術在清代前期落實與擴散,乃是王應麟學術地位逐漸升高的重要原因。

  楊自平教授探討趙采(字德亮,號隆齋)《易》學側重形式易,以《周易程朱傳義折衷》此書對程朱的會通。主要理論:其一,闡發程朱說法,提出各卦僅有一卦變的主張,發現朱子並未反對漢《易》互體、納甲等解卦模式,說明朱子卦變說的爭議。其二,指出整部《易》的象數與義理緊密關聯,強調陽九與義理扶陽抑陰、《易》為君子謀關聯,同時肯定與開展程朱《易》,發揚兼重象數與義理的觀點。

  章潢 (1526-1608) 的《易》學思想,存在於《周易象義》、《讀易雜記》與《圖書編》等書。其《易》學特色為圖書、義理與象數三位一體,繼承宋元《易》的學風,承繼前人的方法,建構自己的學問。同時繼承陽明學的鼎盛,《易》著乃以「象義」為主,因象求義,化象成理,象數之言決然淡化,可以視為綜合邵朱的方法,側重心性大義,展現其包括圖書、義理與象數的獨特風格。陳睿宏教授從章潢《易》學的主體特色,從豐富的易《學》圖說、象數性格,以及心學為主體的義理闡發等視域,爬梳有關面向的具體特性與重要意義,確立《易》學的客觀定位。

第一日第四場

主持人:劉滄龍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發表人:康珮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污名/盛名:試論李卓吾的接受歷程及其意義
發表人:陳儀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代心學的自然教化
討論人:劉滄龍教授

  康珮教授以〈污名/盛名:試論李卓吾的接受歷程及其意義〉為題,談論在讀者接受理論出現前,學界偏重研究作者對後世的「影響」,與作品本身內部的意義。如何在「接受」讀者的觀點,在「影響」與「接受」雙向互動的動態歷程中,補足定位人或文本?此文嘗試運用時代、官方與民間視角、文化場域、學術範疇分別討論李卓吾(名贄,1527-1602)的接受現象,並且嘗試釐清「童心說」成為晚明文壇本真理論宗主地位的經典化過程及其意義。

  陳儀教授以〈明代心學的自然教化〉為題,論述教化在儒家具有核心的地位,即是儒家重視的君子之學,必須關聯群體的教化,才能達到完整的道德實踐。「教」在先秦儒學的詮釋中,落實政治性言談脈絡,用以表達政治性意見。孟子「教」的概念,偏重由個體出發的德性教化,重視喚醒個人內在的根源,作為行動的根據。荀子則是側重由群體出發的制度教化,重視促進個人對於客觀規範的重視,使個人行動和諧於群體社會。王陽明為心學的代表,若以孟、荀詮釋「教」的立場,考慮陽明教化,陽明是否在繼承孟子學依據「教」的立場建構教化理論,還是陽明能在孟子學的繼承中,建構一種調和的教化型態,讓陽明能在德性教化與群體規範之間取得平衡?此文通過梳理文獻,提出陽明教化的思想基礎,建構明代心學教化理論。

第一日第五場

主持人: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
發表人: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論 題:成聖理想與二程理學思想的建構
發表人:陳佳銘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胡直心學的淵源與發展
討論人:沈享民教授

  成聖是宋明理學家的目標。程明道(名顥,1032-1085)與程伊川(名頤,1033-1107)繼承孟子思想的道統觀:其一,是二程深刻體認聖賢意思,以求在聖人用心處詮釋《論語》的義理,教化當時的學者。其二,朱熹是在二程詮釋聖人的視域中,進行聖人作經本意的理解活動。可以看出二程對宋明理學成聖理想的發展產生指標性的作用。因而齊婉先教授以二程為研究對象,說明二程聖學詮釋與其理學思想間的脈絡關聯性。

  陳佳銘教授探討江右學者胡直 (1517-1585) 的思想發展。胡直一生受學於兩位老師,他先跟隨歐陽德學習南野論「仁體」、「良知明覺無內外」或「萬物一體」等學說。而後學習羅念菴(名洪先,1504-1564),念菴可視為聶雙江 (名豹,1487-1563)的同道,他的「收攝保聚」已超越聶雙江歸寂的偏狹,是「謂之守寂可也,謂之妙感亦可也」的寂感、動靜合一的型態。胡直一生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乃是要調和此兩種型態之下的理論。

第二日第一場

主持人:劉德明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黃崇修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 題:張載〈中正篇〉中正概念之研究——定靜工夫視點下之嘗試性解讀
發表人:康凱淋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即經類事,以見始末——劉朔《春秋比事》解經方法探論
討論人:劉德明教授

  黃崇修教授以周敦頤(號濂溪,1017-1073)所言「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的實踐形式,觀看張載(號橫渠,1020-1077)思維中是否具有類似結構的存在?希望以此問題意識精確掌握張載論述中正概念的書寫策略與實質內涵。張載論述中正概念是以《正蒙.中正》為核心,以此篇作為論述基礎的理由:其一,前輩學者在論述此篇文章時,無法立即掌握「中正」概念的內涵,將中正與體正、仁義、禮、智、信、存神精義等概念掛勾,產生論述焦點混亂的情形。其二,王船山(名夫之,1619-1692)理解張載的中正之道是《大學》「至善」義,因而此篇不僅與《論語》、《孟子》的義理相關,同時可擴大《尚書》中道與《大學》至善相互對照。因此基於此立場,以近年研究周敦頤定靜工夫的實踐模式為基礎,藉此透視出〈中正〉之立體結構發展與歸結之處。

  康凱淋教授的論文以「屬辭比事」為核心。因為「屬辭比事」乃是在唐代以前,作為《春秋》類例模式的方法論,直到啖助學派改造類例之後,便開啟宋代學者「屬辭比事」的風氣。而南宋劉朔《春秋比事》,此書處在以詮釋者對經典看法,詮釋經典的風氣中,在形式的層面上採取改造類例的解釋進路,主要即是以《左傳》的敘事之法,著重在聯繫前後與事件相關的經文,以此觀看歷史的形勢,試圖突破傳統類例純粹以遣詞用字為序列的規範。同時則是在歷史事實內容中,尋找「修德」的普遍原則,藉此詮釋春秋歷史人物的行為節奏,從他們的行為特點,建構某種歷史發展的原因與轉折,以此作為價值判斷指導的原則。並且將「屬辭比事」和「倫理道德」發展出經緯聯絡的紐帶關係,成為《春秋》學新的知識型態。

第二日第二場

主持人:賀廣如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李蕙如教授(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朱子《家禮》中「血祭」傳統探析
發表人:羅雅純教授(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戴震學研究型態及「情理論」探析
發表人:姜龍翔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朱熹視角下的孟子聖賢定位探析
討論人:賀廣如教授

  李蕙如教授以〈朱子《家禮》中「血祭」傳統探析〉為題,從〈禮運〉:「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此段文獻談起。因為最初祭祀的起源,乃是源自於向神靈貢獻祭品,以此傳達敬意。特別是在先秦的祭祀典禮中,血被視為具有某種巫術的功能,能作為通天達地的法器。尤其是在漢代之後,血祭則是作為維持國家運作的基本措施。而朱子編定《家禮》,此書參考當時的風俗,著重在祭祀的活動。只是,此書在重新建構血祭傳統的過程中,卻面臨「士的內涵產生轉變」、「佛教戒殺的影響」與「推及庶人的禮儀規範」等問題。但是明代之後,卻透過朱子《家禮》的禮典化,使得儒家祭祖的禮儀規範得以在民間有效的推廣。

  戴震(字東原,1723-1777)作為清代考據學的皖派大師,他的考證精博,當時學者的評價,則是毀譽參半。因為觀看戴震的學思歷程,他早年將程朱視為聖學,中年卻反程朱理學,使得後世對他的為學態度的轉變,與義理評價各持不同的論點。但是在當代的詮釋中,梁啟超 (1873-1929) 讚譽戴震以「情感」涵攝「情欲」為中國文化翻轉新的方向。只是,何以梁啟超肯定戴震以「情感哲學」取代「理性哲學」?特別是「以情絜情」如何矯正自漢到宋明「貴性賤情」、「存理滅欲」、「揚理抑欲」等空疏之偏,建立新倫理?羅雅純教授首先理解何以梁啟超讚譽戴震獨重「情感主義」,以此翻轉清代學者對戴震毀譽參半的評價。其次,溯源「情理論」的歷史脈絡。最後則是探究戴震「情理論」的繼承與轉化,如何「以情絜情」建構「達情遂欲」,以此希望能為「道德情理」論述尋求新的詮釋進路。

  姜龍翔教授以朱熹對孟子聖賢定位的論述,為主要探討的方向,同時對《朱子文集》、《語類》與相關文獻的歸納分析之後,發現在漢魏晉之際,當時學者以亞聖讚譽孟子,指出孟子的治世之才,可與孔子處在相並肩的地位。因為在孟子升格過程中,《孟子》由子部進入經部的地位之外,孟子的形象也逐漸由賢者往聖人領域中提升。只是,唐宋之際主要是以顏回為亞聖,而孟子的形象,始終處在比顏回較低的地位。而朱熹雖有系統地提升孟子的地位,將其設定為孔子儒學的繼承者。但是他透過將孟子與孔子、顏回進行比較的方式,將三人聖賢位階的畫分為孔子、顏子、孟子的次序。而孟子雖然被稱為亞聖,但是仍然有言行與形象上缺憾,大抵將其置於聖人與賢者之間的地位。因而此文歸納出朱熹對當時疑孟、尊孟二派說法的總結,得出朱熹對孟子不敬君、不存周的作法,從時勢問題解釋方法,企圖以權宜之道來化解孟子的爭議。同時發現朱熹對於孟子在某些言行上的缺失並未給予迴避與維護,指出孟子在聖賢形象中的不足之處。因此希望透過此文的研究,對孟子在唐宋以前形象改變的過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日第三場

主持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劉又銘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王船山神聖氣本論的基本理路
發表人:陳政揚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論 題:唐君毅與勞思光論船山繼善成性觀比較
發表人:蕭敏如教授(國立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物理」在儒學與西學之間——晚明利瑪竇的「格物窮理」論述及其西學譯介
討論人:呂妙芬教授

  宋代儒者作為建構儒家本體論的開端,在荀學派的司馬光延續著自然氣本論的進路,試圖更新此進路。而孟學派周敦頤、張橫渠則是試著將舊有的自然氣本論打造為神聖氣本論,卻未引起共鳴。直到孟學派程明道「自家體貼出」一個本體義的天理概念,純理體的「理本論」與「心本論」,這兩種神聖的本體論,吸引大多數儒者的智慧與心血,這才開展出宋明兩代精彩的理學出來。特別是明代王陽明將心學發展至最高峰,自然氣本論便得以發展起來。王船山(名夫之,1619-1692)即是神聖氣本論的代表人物。劉又銘教授指出,船山主要論點,認為太虛、太和、太極、天、陰陽,五者不一不異,都是純粹元氣的存在,都是道體,以太虛、太和、太極、天與陰陽作為宇宙的本原和本體,基本上是延續張橫渠以氣為本的論點。船山以此建構與理本論相容的神聖氣本論,只接受朱子所謂的心統性情中第一個意思(心的統括義、整體義),揚棄第二個意思(心的統攝義、主持義)。在船山神聖氣本論的思維裡,天地間只是一氣流行,氣中就有理。船山認為格物重在吸收見聞、整理學問,致知則是就既有的學問來思辨致知。因而凸顯出一個更完整更有系統的、具有獨立意義的格物,以便必要時在格物的基礎上致知。因此船山哲學可以看作是氣學版的朱子學,是所謂的「與理本論相容的神聖氣本論」。

  唐君毅先生高度稱讚王船山哲學的全面性,指出船山哲學不僅窮究天人,且涵蓋詞章考據。而勞思光 (1927-2012) 先生論述船山哲學時,不僅批判:「船山立說,無系統著作可為代表」,同時說明:「船山著述既多而雜,又喜隨意發揮,故其著作中矛盾謬誤之處亦不少」。在面對此兩種差異極大的評價,陳政揚教授以〈唐君毅與勞思光論船山繼善成性觀〉為題,探究二者詮釋船山哲學理論的分歧。在研究方法上,採取的進路有三:其一,整理唐君毅與勞思光兩位先生的著作中,有關王船山繼善成性觀的論述,同時以船山的文獻作為聚焦雙方論點的基礎。其二,依據兩位先生所徵引的著作細目,以船山文獻作為檢視兩位先生徵引文獻是否正確?其三,藉由兩位先生之後船山哲學的研究成果,梳理出何者的詮釋更能與其後的發展相呼應?以此作為釐清兩位先生論船山繼善成性觀的旁證之一。

  晚明到清初儒學思想的發展,是作為銜接宋明理學與清中期乾嘉考據學風的轉折思潮,在近代學術史的發展中特別具有意義。因為耶穌會士與奉教士人的西學譯介活動,將歐洲科學知識與理學中的「格物窮理」概念嫁接,試圖將西方科學知識融入經學與理學傳統中,以此放進主流儒學的知識體系。而利瑪竇 (1552-1610) 對「物理」一詞重新定義,主要基於傳教的目的,卻在明清之際的中國學術界透現出深遠的學術意義。因此作為明清之際耶穌會士翻譯活動中的儒耶思想會通議題,蕭敏如教授以利瑪竇的西學譯介活動為中心,梳理他對「物理」一詞的譯介與文化意涵,釐清「物理」是如何成為利瑪竇銜接儒學與西學的橋樑,以此考察明末西方科學知識譯介過程中,儒學與近代科學知識體系相互對話與彼此滲透的過程。希望透過明清之際儒學與西學互動與交涉的研究,從跨文化交流的視角,尋找明季清初儒學思想轉型的發展脈絡,觀看明末清初儒學與東傳的歐洲科學知識間,彼此融攝的對話歷程,以便更清晰地勾勒明清之際儒學轉型期的整體思想發展輪廓。

第二日第四場

主持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許朝陽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理」解中庸:理學視域下的《中庸》
發表人:邱培超教授(靜宜大學中文系)
論 題:知識擴張、典範轉移——劉師培論文學流變的學術史意義
發表人: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王陽明良知內在論的建構與定位
討論人:呂妙芬教授

  許朝陽教授以〈「理」解中庸:理學視域下的《中庸》〉為題,論述《中庸》在經由前輩學者的考證之後,對作者與內容皆有可疑之處,甚至認為此書可能為拼湊之作。因為《中庸》真正受到重視的,其實是首章言天命之性,以及二十章以下言「誠」諸章。而宋代理學家將「中」理解為形上超越的本體,由此本體發用為現象,因而能中節合度,是為「合」。特別是程子說:「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由定理而行,是為正道。因此,言中和,是由中而和;言中庸,則是由庸而中。而無論是中和、中庸,都成就為一套形上學與超越道體的講法,若能把握此形上本體,由此而行仍能保證經驗行為合乎恰當合宜。只是,理學式的理解或許較能將《中庸》,勾勒出整體貫串的理解,但是若將重點轉向形上學,極有可能減弱「中庸」之意,甚至模糊與其他儒家文獻的區別。

  傳統「辭章之學」如何進入西學體制中的「文學」,這成為近代中國文學轉型歷程的重大議題。學者希望從外部移植西學的概念、體系,與從傳統學術出發,由自省、自我批判進而將傳統予以改寫與擴張。在各方彼此的辯論與拉扯,不約而同皆從傳統的論述出發。尤其是清代是具有總結傳統與孕育新文學種子的關鍵時代。邱培超教授指出,要探討近代中國文學轉型歷程,至少必須考慮兩個面向:其一,士人透過翻譯或留學引進的外部西學知識或概念,如何在教育體制下改寫或重新理解、詮釋傳統中國的辭章之學。其二,士人來自舊學教育所奠定的內部傳統辭章學的知識,在教育體制下如何轉型以與西學對接,甚至堅持傳統,而與西學抗衡。因而以劉師培 (1884-1919) 作為主要探究的對象,在論述文之流傳時,如何兼顧二者之說,甚而各取部分所需而建構一己之論?為此文核心之所在。

  賴柯助教授指出「理由論」的相關研究有助理解理性、意欲與動力在道德實踐上的複雜關係。而不同哲學家理論型態的異同,會提供新的視角研究與定位宋明儒者的道德理論。因而藉由不同於過去,僅從中國哲學傳統「心性論」、藉康德道德哲學中「自律」與「他律」的詮釋進路,建構陽明式「良知內在論」,與回應目前學界有關陽明良知學的詮釋歧義問題的基礎之下,將試圖從理由論中的道德判斷、行動理由、行動動機等現代用語,重新探討與詮釋王陽明的良知學。因為理由論中用以「支持或證成某行動的事實」的「理由」,有「內在」與「外在」,因此有「內在論」與「外在論」之分,此內外並非空間意義,所謂的「內」意指的是道德判斷和道德動機是本質的或必然的連結,與判斷的來源是主體的實踐理性或欲望。其中「內在論」不只一個版本,不同版本之間又可能彼此競爭與排斥。因此,此文基於良知的判斷本身即蘊含行動力,符合理由內在論的條件之下,試圖建構陽明式良知內在論的理由論,同時進一步探討良知內在論的理論定位。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