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正夫教授演講「明清史夏合宿の三十一年:模索の特徴と今後の課題」紀要

 
講題: 明清史夏合宿三十一年:摸索的特點與今後的課題
(原題:明清史夏合宿の三十一年:模索の特徴と今後の課題)
主講人: 森正夫教授(名古屋大學榮譽教授)
主持人: 王汎森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時間: 2018 年 8 月 21 日(二)上午 9:20 至 10: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第一會議室
撰寫人: 李侑儒(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生)
 
森正夫教授演講「明清史夏合宿の三十一年:模索の特徴と今後の課題」紀要
 



  本場次首先邀請森正夫教授進行主題演講,介紹明清史夏合宿三十一年來的發展軌跡。森正夫教授為京都大學文學博士,曾任名古屋大學教授、愛知縣立大學校長,退休後獲頒為名古屋大學榮譽教授。森先生專長為明清社會經濟史、近世地域社會史,著有《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1988)、《森正夫明清史論集》 (共三冊,2006)、《「地域社会」視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為中心》(2017) 等著,另編著有《中國民眾叛亂史》 (翻訳・解說共四冊,1978-1982)、《江南三角洲市鎮研究》 (1992)、《明清時代史的基本問題》 (1997) 等書,長年活躍於第一線,引領研究潮流,學術聲望崇隆。

 

  明清史夏合宿(以下簡稱夏合宿)主要由日本明清史研究學者參加,自 1987 年首次於長野縣戶隱舉辦以來,迄今三十一年未曾間斷。夏合宿約在每年八月間舉行,由各大學輪流主辦,全國各地有志於明清史的學者及研究生均自費與會。既未組成學會組織,也不發行刊物,乃歡迎世界各國學者自由參加。夏合宿通常舉辦三天,分為年輕學者或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報告,以及邀請著名學者組成的主題研討會議兩部分,有時更於會後另外安排參訪或考察活動。相較於一般的研討會,夏合宿每場次的報告及現場問答時間都十分充裕,提供老中青三代與會者交換意見的平台,參加人數也時常超過百名。

   森先生梳理三十餘年來夏合宿共 168 篇報告,歸納出兩項日本明清史學界主要關切的焦點,即明清地域社會及國際秩序。 
 

  首先,關於地域社會的論考總數最多,如第一屆夏合宿時兩位發表者濱島敦俊及岸本美緒,分別討論宋代以降江南的村落共同體關係和明清社會中的民眾輿論。其後又陸續有山田賢與稻田清一分別討論四川和江南的地方自治;菊池秀明與片山剛考察廣西及廣東的地方社會;山本英史探討浙江的地方勢力;田口宏二朗研究畿輔的農業生產與糧食流通。從法律層面切入者,則有寺田浩明透過鄉約考察地域社會的結合狀態;從社會結合方面,以及夫馬進探討民間社會的會計公開原理。

 

  另一項長年受關注的課題則是明清王朝的國際秩序,首先有檀上寬在 1997 年第十屆夏合宿中報告明初的海禁與朝貢體系,又有 2001 年劉序楓考察清朝對漂流民的救助與送還情形。2008 年的夏合宿更以「白銀世紀中的東亞與中國」為主題,有中島樂章關於主題的總括報告;渡邊美季報告琉球與日明關係;日本史大家村井章介講述日明關係的連鎖構造;岸本美緒及 Richard von Glahn 也分別討論白銀的消費與流通等貨幣相關課題。其後在 2009 年,岡本隆司的報告整理歷朝會典,探討「互市」一詞的出現與運用,2012 年上田信的報告則將焦點從陸地轉向海洋,介紹海洋因素如何對陸上的歷史造成重大影響。2015 年杉山清彥又從「近世國家」與「中央歐亞國家」的觀點,重新詮釋大清國的歷史地位。2017 年岩井茂樹總結自身研究,從貿易制度切入,對朝貢體系論與中華帝國的對外秩序進行反思;岸本美緒藉由漢籍中對國家的各種稱呼,考察使用漢字的統治階層如何理解自身的對外關係。

 

  此外,夏合宿也常有宋代史或近代史的專家學者與會,或報告跨時代的比較研究,或針對明清史研究的現狀與發展方向提出建言。例如 2010 年吉澤誠一郎指出,不僅明清史在世界史、全球史上的意義有待說明,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關聯也必須近一步釐清。森先生認為,這些觀點和批評都值得明清史研究者反躬自省,也有助於開展更廣闊的視野。最後森先生也特別感謝本次中央研究院及台灣學者的大力支持,以及歷年來日本國內外學界對夏合宿的多方協助,並介紹台灣《明代研究》、中國《明史研究論叢》等期刊以往曾經刊載的夏合宿紀要。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