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東亞宗教文化研究」會議報導
|
|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與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共同舉辦「明清時期東亞宗教文化研究工作坊」,邀集海內外研究明清東亞宗教學者進行交流與對談。廖肇亨教授表示,在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分別有「東亞文化意象傳衍」與「佛教文獻研究」兩個讀書會,每年都會舉辦工作坊,讓學者有交流研究成果的平臺。政大林鎮國教授與佛光大學黃繹勳教授表示,近日亦執行近世佛教的相關計畫,非常榮幸能與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合辦此場工作坊。
黃教授指出,佛教研究中心有自己的發展主軸,其中明清時期也是重點之一,這次由廖教授主辦,將各個領域整合為一,內容涉及文獻、思想、文學、文化交流,十分豐富。2018 年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也會舉辦一場近世東亞佛教文獻相關的研討會,已邀集二十幾位國際學者參與,同時舉辦百冊稀見文獻特展,邀請學者們共襄盛舉,最後預祝工作坊順利、收穫良多。本次工作坊共十二位學者發表,以下依照發表順序,紀錄發表主題與內容。
第一場
主持人: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報告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黃檗宗與江戶中期僧詩:以僧詩選集為進路的考察
發表人:劉家幸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論 題:空中峭壁湧聖泉:江戶禪林有馬湯山地景文學探析
發表人:王芳(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印度哲學佛教學博士候選人)
論 題:鐵壁剖開雲片片:江戶時期中國佛教之受容
首場圍繞在近世日本禪僧的文學、文化現象。第一位發表者廖肇亨教授以《本朝高僧詩選》、《和漢高僧詩偈抄》、《熙朝詩薈》三本選集,略窺江戶詩僧群像。從中發現,黃檗僧人與當時的詩史關係密切,友野霞舟〈熙朝詩薈序〉中甚至認為江戶的僧詩更勝從前。晦巖道熙所編《本朝高僧詩選》雖帶有濃烈的五山性質,但已出現幾位江戶詩僧。觀禪《和漢高僧詩偈抄》反映曹洞宗的宗統復古運動。友野霞舟《熙朝詩薈》乃仿《明詩綜》之體例,所選的詩作與中國山居詩僧相仿,兩者之間的關係值得繼續研究。廖教授認為東亞和文學研究不能忽略詩僧群體,同時對僧人在江戶時代對五山文學的斷裂與連接也非常重要。故這次透過三本選集,就江戶中期活躍的檗宗詩僧作品中的特色、意涵加以梳理,嘗試勾勒出大致的圖像。
有別於選集研究,第二位發表者劉家幸博士提供個案研究,以日本夙負盛名的溫泉聖地有馬湯山(今兵庫縣神戸市)為考察核心,以文化書寫的角度出發,探討近世中日禪僧詩文呈現的有馬湯山溫泉經驗與宗教意義。劉博士表示有馬湯山的書寫早在《萬葉集》即出現,直到江戶時期旅遊文化興起,有馬地區旅遊手冊甚至出現僧人的身影,再參照黃檗僧侶所書寫的詩文,如慧林性機〈湯山十二景〉,可發現兼具遺民╱移民身分的僧人與扶桑緇素男女休戚與共、積極交流。其次,渡日僧對於桑土的文化想像與衝擊,存在異中求其同的心態。僧人之手的詩文、語錄,不只擴大漢文學創作的組成元素,也是對和文學書寫傳統的承繼與再造。劉教授認為這篇是很特殊的切入點,從溫泉詩不只表現出渡日僧的異文化認識,也呈現出佛教僧人作品中通俗化的一面。
除了透過詩文理解江戶時期僧侶對中國佛教的受容之外,第三位發表者王芳則探討明清《嘉興藏》至日本的流衍。刻本《嘉興藏》在江戸時期的輸入,保守估計達三十藏之多。內容上,《嘉興藏》〈續編〉部分成為江戸檀林認識明清佛教的重要來源與參考。日僧鳳潭僧濬參與其師「鐵眼藏」的刊刻與其書《鐵壁雲片》可揭示中、日僧侶在各自歷史情境下如何釐清、繼承傳統之間等微妙差別,並藉以管窺《嘉興藏》為代表之明清佛教在日本江戸時期之流傳與受容樣貌。劉教授表示針對出版嘉興藏對日本江戶時期佛教文化的影響,關注的學者不多,此篇的貢獻在此。
綜合討論時,廖教授補充本場發表論文皆與江戶佛教相關,從較大的背景著眼,江戶階段在傳統日本佛教史被視為衰弱時期,如同中國的明清佛教,此刻的研究,即是對此時期的重新反省。史語所張繼瑩博士提問,僧人是以何種身分出現在有馬湯山旅行書中?雖然論文引用的詩文中有許多指涉神聖空間的話語,但在熙熙攘攘的溫泉名勝,僧人是否有意識處理聖俗夾雜的關係?劉博士回應江戶時期因有檀家制度,僧侶會到信眾家中處理庶務、辦法會、講經說法或詩文唱和,但若是說泡湯,僧侶會泡個人湯浴,而非僧俗一起。
第二場
主持人:周玟觀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報告人:李瑄教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王矞慈代為宣讀(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論 題:古人精神與楞嚴真如:鍾惺文學思想的佛學內核
報告人:釋法幢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
論 題:法寶流通-《徑山藏》文化意象的建構
報告人:李忠達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導入因果-陶奭齡之講學與佛教信仰
主持人周教授表示,這三篇文章皆與中國晚明時期相關,且都運用過去學界較為忽略的材料,或是新整理出來的材料,重新檢討晚明時期的文學與文化。
第一位發表者李瑄教授指出,佛教在晚明士林極為流行,性靈文學思潮的重要人物幾乎無不好佛。竟陵派以「古人精神」為文學思想核心範疇,在明末清初影響極大。「古人精神」針對晚明詩壇公安派矯枉與復古派因襲的雙重流弊,根柢是以《楞嚴經》為代表的如來藏思想。鐘惺對「精神」的闡釋根於佛性論而具形上性質,為文學古今通變提供了依據。竟陵派在晚近的研究中,往往被冠以幽深孤僻而被輕視。然而,李教授指出竟陵派鐘惺所強調的古人精神具體修養途徑是要處於虛靜無染的狀態,在文獻中常見以潔、淨、清、幽、寂、厚等詞彙來說明這種精神照用。風格上幾乎可說無所不包,僅用幽深孤峭概括與其歷史上影響不相符。最後,竟陵派的文人與佛教界的互動非常密切,或可視為晚明習佛文人群體的重要案例之一,亟待深入研究。周教授表示,有別於用人的角度分析文學批評理論,這篇文章是以觀念為出發點,探討竟陵派之精神如何與佛教真如本體有所聯繫,由此擴及整個晚明文藝思潮發展中的儒釋關係。
第二位發表者釋法幢博士探討《徑山藏》的文化意象如何在僧俗交流中逐步建立。首先就萬曆以降,商業社會的結構改變與西學東漸帶來的思想解放之大背景談起,說明江南藏書、刻書事業之發展。其次,僧俗共同建立的信仰文化圈,如各地建設之藏書樓、藏經閣,在《徑山藏》中可看到多篇募藏經文,其社會基礎在於明代中後期士人、僧人不只交游,更進一步結社,仕紳參與佛寺文化活動,護持捐資刻經;同時視佛經為功德本源,藉刻經以希求福報功德。最後,釋法幢博士借用石守謙教授對文化意象的分析視角,認為晚明僧俗透過儀式演繹,將勝景轉化為聖境,《徑山藏》由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到祖師傳承的徑山祖庭,再經過文人作品將此空間轉化成法寶聖境。周教授表示,釋法幢博士的文章就像是一幅圖,遠景是晚明的三教背景,中景的文人與僧人的交流結社,近景就是一部《徑山藏》。
第三位發表者李忠達博士透過探討理學家陶奭齡思想中的楞嚴經信仰,希望藉此反省哲學研究的規範性與學派性。陶奭齡的語錄保留在《劉宗周全集》中,學者多藉此理解其講學內容與所呈現的儒者形象;但其在《小柴桑喃喃錄》這本綜合家訓、善書、文集性質的書中,呈現另一種形象:一名虔誠學佛、篤信因果的佛教居士,也是向家族子弟吐露心聲的長輩。李博士從這兩個形象的差異切入,認為這兩面並非互斥,而是在陶奭齡的心靈中互補。因此,當陶奭齡在講先識得本體時,當中隱藏著《楞嚴經》的訊息;當他關心果報輪迴時,又帶有對家族生命存續的倫理與現世關懷。李博士最後提及,雖然哲學上陽明學和佛教思想都具有很強的規範性、系統性,對於追隨者的實踐原則有明確而顯著的影響。但研究個案時,不能預設其思想有絕對一貫的系統,而應理解其所展現之形象都只是全體中的一小部分。周教授認為此篇文章選用過往不被重視之《小柴桑喃喃錄》是很有趣的切入點,而文中所談的不同形象,其背後關鍵影響因素,恐怕還是面對不同的受眾。
綜合討論時,政治大學哲學系林鎮國教授認為李博士的文章是從儒家與佛教思想分立的架構討論其會通,若是在宗教體制或身分上當然可以區分,但就思想層次,如《楞嚴經》與陽明學之關係,先區分為儒家與佛教可能會產生問題。李博士回應,在思想上確實會有無法二分的模糊地帶,但在文章中為了能較快勾勒出思想的分裂點,還是選用了這樣的詞彙,並且他認為從模糊地帶再往下發展,就能碰觸到分別思想體系的邊界。
第三場
主持人:林鎮國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報告人:王啟元教授(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
論 題:密藏道開與馮夢禎交遊考——刊刻《嘉興藏》的機緣與展開
報告人:簡凱廷博士(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
論 題:空印鎮澄《楞嚴經正觀疏》對天台教學的批判
報告人:施陸 (Erik Schicketanz) 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論 題:清末民初佛教衰弱論及其歷史背景
第一位發表者王啟元教授針對晚明《嘉興藏》最初幾年與時政、宮廷,江南士大夫結合最為密切的階段,探討刻經機緣的形成,及其在居士圈付諸實踐的過程。尤其通過考察晚明江南士大夫與精英僧侶間書牘、日記的文獻,另闢一條蹊徑,釐清萬曆朝刻藏事業,如何融入居士士大夫的生活,并具體影響佛教復興的進程。根據馮夢禎《快雪堂日記》所載(馮夢禎尺牘中,其寄給密藏道開的信有九封,而密藏道開寄給馮夢禎的有十四封),此藏刊刻起自萬曆十七年四月,馮夢禎對釋道開提出之刊刻大藏計劃,表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甚至提出將他在西溪營建的別墅作為校經之所的建議。其後在嘉興佛教聖地楞嚴寺,由嘉興籍重要的居士共同參與。考察當時名單是從釋道開與馮夢禎及其居士圈中促成的。後來五臺山經場的組織者亦同屬於釋道開、馮夢禎身邊的交友圈。傅光宅、吳達可與馮夢禎為科考同年,瞿汝稷為馮摯友,趙用賢即是馮、吳兩人的前輩兼日後的上司(趙領禮部,馮任祭酒),又與瞿氏同鄉兼年丈(趙為瞿父景淳晚輩)。幾年後,五臺山刻經場面臨嚴重危機,被迫南遷。據《神宗實錄》萬曆十九年閏三月二十四日條所載,五臺山刻經僧團已遭到記恨與毀謗,在京師與五臺山的行為開始受限制。王教授表示鉤沉此時僧俗的交往,可見晚明佛教復興,並非線性增長,而是隨晚明時期國家與地方的脈動,曲折發展而成。
第二位發表者簡凱廷博士的主題是重要的晚明僧人空印鎮澄。簡博士欲從鎮澄《楞嚴經正觀疏》觀察他對天台教義的批判。錢謙益《楞嚴經疏解蒙鈔》、顓愚觀衡《楞嚴經四依解》曾引用過這本經疏,且大庭脩《舶載書目》亦載寶永六年 (1709) 《楞嚴經正觀疏》十本十卷傳進日本。學界原以為此書已佚,但簡博士在徐州市圖書館找到萬曆二十八年 (1600) 刊本。新文獻的發現讓過去學術史的若干問題有機會得到解答,例如根據錢謙益、釋道開等人的說法,鎮澄在講《楞嚴經》時,欲「證明首楞行位,破斥天台借別名圓之說」,進而「山家諸師,奮筆彈駁」,鎮澄如何批判天台學說則是本文關切之處。同時,鎮澄對於天台教學「性具」說及「草木成佛」說的批評為何?為什麼從思想上能說鎮澄是華嚴後學?簡博士指出鎮澄對於天台學說的批評,並非以自身的宗派意識反對,而是針對理論缺陷、論理矛盾提出抨擊,例如他認為天台圓教行位說違背了「聖言量」。同樣,鎮澄對「性具染惡說」、「無情成佛說」的批評,也斥以「違經中說性覺妙明」,顯然也訴諸「聖言量」。最後透過將鎮澄與江戶華嚴學僧鳳潭比較,指出華嚴教學中圓教與終教的存有觀,發展出兩種歧異的觀點,具體而微展現在鎮澄與鳳潭身上,此點日後值得深入研究。
別於前兩場時代落在明末清初,第三位發表者施陸博士則關注晚清,談論「近代中國的佛教衰落論述及其歷史背景」。過往的中國佛教歷史敘述是一個衰落與復興的故事。從隋唐的「黃金時代」開始,中國佛教逐漸衰落,清代則是谷底。從清末開始,楊文會居士或太虛法師等人又逐漸地復興中國佛教。1960 年代開始有學者批判這種歷史敘述。比如說,Holmes Welch 認為清朝佛教並非衰弱。其實,清末民初時期的佛教徒也主張佛教衰落。現在的學者有時以此作為清朝佛教衰落的佐證。如果清朝時代的佛教沒有衰落,如何能解釋這種衰落論述?例如八指頭陀的詩文中有「時當劫濁,法運易周」、「邇來法門秋末,宗風寂寥」等字句,這些材料顯示主張佛教的衰落狀況有各種不同的脈絡與目的。八指頭陀有時為了批判僧伽裡發生的鬧事,或讓捐贈者響應他的募修活動,進而主張佛教的衰落情況。此外,佛教本有的末法思想在清末民初相當盛行。Jan Nattier 重視末法概念的革新方面 (innovation),指出末法思想也為新的思想或實踐帶來正當性。當時主張佛教的衰落情況與主張改革的人常常是同一批人。衰落論述不只有一個給正統性的作用,但是一種多用途的修辭手段 (rhetorical device)。而楊文會、蘇曼殊等人都採取同樣的敘述模式,先哀嘆佛教的衰落,再說明自己的改革方案,故可說清末民初的末法思想不是完全獨立存在,但是成為當時的一般思想環境 (intellectual milieu) 的一部分。當時的中國面對亡國的危機,知識分子普遍存有強烈的危機感,影響各種領域的論述。振興佛教與振興中國成為彼此相關的課題,亡國危機成為一個廣泛的背景。彷彿中華民國之建立,末法世界也會隨之結束。
綜合討論時,臺大歷史系博士生李志鴻表示,「末法」一詞自唐以後恐成格套,如永樂皇帝也說自己所處時代為末法。對此,施陸博士回應,各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末法思想,但是清末的末法或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問題意識即是清末論述佛教衰落時期有脈絡性,不應被視為客觀的評論,尤其當末法與亡國論述疊合時,佛教界所談的末法就有指涉清朝國勢的可能。主持人林教授則期許第二位發表者簡博士能將空印鎮澄在《楞嚴經正觀疏》中的思想與其〈物不遷正量論〉的大論辯背景下論述,會更有思想史的研究意義。
第四場
主持人:黃繹勳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報告人:李淑如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順風相送——清代琉球冊封使與船神信仰
報告人:曾堯民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論 題:清代僧錄司與北方佛教的關係
報告人:李志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論 題:明代的佛教王權與海外經略:以永樂帝的大藏經序為線索
工作坊最後一場由黃繹勳教授主持,認為本場的主題多元。第一位發表人李淑如教授笑稱自己是做「男神」研究,由於博士論文對民間寶卷與地方財神信仰有所涉獵,今日才得於工作坊發表。清代往返於中國、琉球之間的清朝琉球冊封使團多用帆船,為求行船平安,封舟上的神祇除了媽祖以外,也奉請了其它海神同往,展現多元的信仰面貌。福州是明、清兩朝通往琉球的唯一口岸,因此冊封舟上的船神信仰與福建地區的民間信仰密不可分,更將福建地方民間信仰傳向琉球。李教授將這些與媽祖同登封舟的地方性水神,探討蘇神、拿公、陳文龍等,分析這些神祇信仰的流播與在琉球造成的影響,並論及船神信仰在中、琉冊封關係結束後的發展。在蘇神、拿公的例子中可見,冊封使會奏請將部分原本非國家祀典對象的神明列入,過程中平日護送冊封使的海商,其信仰圈便會透過這層關係,讓這些神祇由海商的地區信仰轉而成為國家級的神祇。主持人黃教授表示自己猜不出李老師是中文系出身,更像是宗教學與歷史系學者,很紮實地考證清代幾位水神的發展與流傳過程。
第二位發表人曾堯民博士以「清代僧錄司與北方佛教的關係」探討清代前期僧錄司的所屬機構更迭與乾隆朝以前掌印僧人。指出清代承襲明代的僧錄司制度、品秩,過往僧官制度的研究者僅提到清僧錄司隸屬禮部,而忽略了約莫乾隆三十年後僧錄司已移到內務府。其次,過往多以清代各朝會典、清宮檔案為材料,曾博士則另參就佛教宗派傳承系譜《賢首傳燈錄》等材料,勾稽出清代前期數任的僧錄司僧人,如最早所見的覺慈、最早掌印的濱如性洪,以及乾隆年間共八位僧錄司。而就稱謂來說,除正印外,還有僧錄司掌印、管理僧錄司印務,副手的稱謂有副印、協理印務。最後指出這份研究尚留有很大的空間,除了清代全部的僧錄司掌印僧人的名單,以及由文獻中可彙整出僧錄司的事務內容、補缺規則,人選的宗派比例與各階段的宗派勢力消長關係等等。在史料的分析基礎上,可望逐漸明朗。黃教授表示,期待曾博士能在清代資料全部整理後,呈現出更完整的面貌。
第三位發表者李志鴻博士候選人題為「明代前期佛教王權與海外經略:以永樂帝的大藏經序為線索」。透過分析永樂皇帝對編著與刊印漢文大藏經《永樂南藏》、《永樂北藏》、以及藏文大藏經《甘珠爾》的過程,用其所寫的經序、跋,探討明帝國的統治者如何傳播其佛教聖王形象。在永樂南藏《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添入的文獻中,更強化永樂皇帝作為佛教世界轉輪王,懲罰與推翻信仰外道、不信佛教的當地國王,賦予明帝國鄭和船隊在海南諸國建立國際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永樂七年永樂皇帝派遣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在錫蘭山國供養佛寺事蹟的聯繫。分析石刻銘文、傳世文獻、永樂南藏《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添入記載等不同性質與撰述的史料,幾可推測佛教是明帝國在海南諸國建構國際秩序的政治合理性的理論來源之一。鄭和則巧妙地對應著唐代西行求法的高僧玄奘,明帝國有如唐帝國一般強盛,永樂皇帝猶如唐太宗,贊助與支持佛教,建立起跨越華夷的理想世界帝國。
綜合討論時,文哲所廖肇亨教授認為,明代前期的皇權如何利用佛教進行包含海外的交流,是相當有潛力的題目,但不應忽略當時曾到過西域的明僧姚廣孝。同時,過去我們常用伊斯蘭教徒的身分看鄭和,而淡忘了其佛教徒的身分。透過今天的報告,提醒我們鄭和的信仰需要參酌他所接觸的對象。
第五場
圓桌座談
工作坊主辦方廖教授表示佛、道教研究者對於明清時期的關注較少。但這幾年觀察下來有幾個特點供大家參考。首先,重新反省線性發展的舊說刻不容緩。如過去日本佛教史學者長谷部幽蹊將元、明、清數百年的佛教發展定位成衰退期。近年來,這個情況隨著文獻資料的發掘有所改變,《徑山藏》就有數百種未被研究的資料。新材料的重要性當然可能受人質疑,然而從研究的角度來說,重要與否也受詮釋者影響很深。至少新材料的發現會直接影響歷史研究,例如清代僧錄司過去遇到的問題主要在缺乏文獻,《賢首傳燈錄》被學者重視後才發現過去在臺灣不算罕見的書籍竟載有僧錄司的史料。不過,新文獻雖多,如何辨偽就更顯重要,當文獻來源、刊刻過程都不清楚的情況下,學者運用需要格外謹慎。
其次,明清時代研究特別需要跨領域整合。比方佛教研究多使用藏經資料,若據今日的提報,王啟元教授與簡凱廷博士皆使用文人別集、僧人詩集。同時,今日工作坊缺少藝術或圖像研究者來參與討論,不可謂無憾。跨界對話有其難度,但對明清研究極為重要。第三,這個工作坊的組成頗為年輕,很希望年輕學者、研究生趕快成長至能夠延續學術研究氣運。根據這兩年在臺大授課經驗,其實學生們對宗教題材反應是非常熱烈的,應該可以期待後來的人快點接棒。逢甲大學中文系林韻柔教授表示,雖然個人研究重心是中古時期佛教,但這次工作坊受益匪淺。如果我們不要用斷代來設限,而是專題式研究的話,可以形成跨時代的理解。王教授認為中國學術工作者對明清佛教關注較少,受到許多啟發,例如看到廖教授演示如何對詩選集進行研究。黃教授再次邀請與會學者明年六月參加近世佛教文獻之研討會,以及百冊稀見文獻的特展。主辦方廖教授宣布工作坊圓滿結束。對明清宗教研究工作而言,今日的結束只是開端,期待能引起更多有志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