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Ⅳ」成果會紀要

 
時間: 2017 年 10 月 26 至 27 日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陳繪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所博士生)
 
「明清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Ⅳ」成果會紀要
 

  本研討會為中央大學「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之主題計畫,與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工作坊聯合成果發表會,並網羅國內宋明清儒學相關領域的學者共襄盛舉。以下紀要針對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計畫項下成員之論文作整理摘要,呈現本工作坊之成果。

一、
  主講人:黃崇修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所)
  論 題:《管子》定靜思維視野下之周敦頤《太極圖說》中正概念初探

  黃崇修教授在〈《管子》定靜思維視野下之周敦頤《太極圖說》中正概念初探〉一文中,認為宋明學者對於周敦頤《圖說》中的「中正」概念之掌握是歧義而未定的,而此種概念之歧義未定使得我們尋求儒學義理工夫實踐之際會產生焦點模糊之虞,同時就定靜工夫之時代應用命題上也產生了莫大之阻礙。因此黃教授希望透過疏整周敦頤「中正」之概念及其工夫,開展出儒學定靜工夫實踐之確切方向,更期望能由此而提供於哲學諮商領域理論上的解釋依據,在身體醫學的觀點下,能夠成為時代心靈安身立命的良方。此文分別從「劉蕺山與牟宗三的詮釋」、「再議日本學者之幾種觀點」、「《管子》中正概念之言說」等幾個角度切入周敦頤「中正仁義」的概念,最後歸結為「內靜外敬架構下的中正」概念,指出周敦頤「中正仁義」的實意應隱含著「內靜外敬」之工夫實踐模式。

  與會學者提出建議及問題:(一)此文著重於如何定義「中正仁義」一概念。但往往古之學者使用此一詞彙,多半會隨文變義,如此一來,應如何處理「中正仁義」的定義問題呢?(二)牟先生所說者為「中正的氣質」,亦或是「中正」此一氣質呢?(三)此文著重於外延性解釋的釐清,亦或是實踐性的說明呢?(四)此文列舉的各說法中皆有所取向,此一取向所依照的判准為何?(五)朱丹溪的醫學著重的是從周濂溪「主靜」概念來調理身心,還是著重於伊川的「主敬」概念呢?前者說明生命本身的安靜澄清,而後者則意味著,生命要給出理性的原則,以維持生命的莊敬。究竟朱丹溪的醫學是哪一方式呢?

  發表者回應:(一)黃教授也認為古之學者有隨文變義之情況,所以認為周敦頤中正概念必須在周敦頤之文本脈絡中尋求答案,本研究便是以周敦頤定靜工夫之問題意識以銜接到《管子》中正概念的解釋內容。(二)黃教授依照牟先生之說法,認為牟先生強調中正為一種氣質之義,應該可以包含此兩概念而不衝突。(三)黃教授強調該文是先透過外延性的文獻概念分析比對之後,試圖對於周敦頤中正概念的實踐性進行初步之詮釋,也就是對於「形正中靜」之實踐邏輯進行分析。(四)所謂的「取向」含義不清,所以未直接回應。(五)黃教授認為朱丹溪乃上承周敦頤乃至《管子》「內靜外敬」之思維結構,因此在朱丹溪《格致餘論》中不僅強調主敬,也同時強調主靜,就朱丹溪「人心聽命於道心而又主之以靜」的說法而言,朱丹溪的實踐思維為「內靜外敬」之思維模式。  

二、
  主講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胡震《周易衍義》之解經、衍義及明體達用的《易》學哲學

  楊自平教授〈胡震《周易衍義》之解經、衍義及明體達用的《易》學哲學〉一文,在從元代易學家胡震《周易衍義》一見元代易學特色。為元代重要《易》學家,著有《周易衍義》。《周易衍義》為纂註體經注,透過纂集眾說及己意詮解《易》經傳,並發揮《易》修身經世之理。胡震宗程伊川,廣引程子之說,然亦不廢朱子象占之說,亦廣採宋儒《易》說,對《易》經傳加以詮解,並藉史事闡發卦爻辭之意,及闡發卦爻辭之義理,對於《易》經傳涉及的專門知識亦多所補充。胡震更展現承繼儒家道統的心志,明辯正學與異端,積極藉《易》闡發儒家明體達用之學,此為胡震《易》學在元代《易》學的特殊處。《衍義》無論解經或衍義,雖承繼前賢,亦多有開展。在以宗朱為主流的元代,胡震特別宗程,承繼伊川義理釋《易》,亦顯特出。透過胡震《易》學可見出元代《易》學的另番面貌,亦見出元代學者如何對程朱義理加以開展,此為胡震對元代《易》學的貢獻所在。

  與會學者針對楊教授此文提出問題:(一)此文認為胡震《周易衍義》以程頤經說為標準,而分為三類,其中一類為「將伊川說法作為另說」,此項分類意義為何?若胡震之意在於以前人訓詁之說來理解易義,則恐不宜說是「另說」。(二)《周易衍義》作者是否為胡光大(即胡震之子),亦有根據。若是,則此文之題為「胡震《周易衍義》」,或可再考量。(三)《周易衍義》內容與程朱理學關係為何?是否以「心體」一概念作為《周易衍義》承繼程朱理學的關鍵處?若是,則「道心」觀點的變化,應為此承繼及變化的核心。關於此點,是否可再多做補充說明?或是說明是從《周易衍義》哪段話而得出此結論?

  發表者回應:(一)論胡震對程《易》的承繼與開展,第一類所論確實有待商榷,應予刪除。(二)關於《周易衍義》的作者認定,是胡震或是胡震之子胡光大,就該書所載論點幾出於胡震,如同方以智及父、祖共同成書的《周易時論合編》,因方以智的說法分量較重,亦為成書關鍵,故後人多以方以智為主要成書者。依此推斷,《周易衍義》成書關鍵在胡震,故仍可以胡震為作者。(三)關於心體的討論會再增補,以見出胡震在該議題上與程朱思想的關聯。

三、
  主講人: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
  論 題:王陽明「萬物一體」論之證成

  沈享民教授〈王陽明「萬物一體」論之證成〉一文,旨在論證萬物一體論是王陽明哲學應有的結論;並指出,王陽明所論萬物一體,並非是密契主義式的說法,在王陽明的文獻中,皆可見其所指對象確實可及於外在實物,因此,應避免從無謂的唯心論詮釋進路,或曖昧的現象學詮釋進路(如:陳來)來理解,了解到王陽明所論的萬物一體之「物」,不必限於內在意念與意識內容。

  與會學者提問:(一)依孟子言「盡心知性以知天」義,是說在自己努力實踐道德、體會天理,則天理自然能彰顯為我們所知。依此解釋,則能清楚明白孟子、陽明之言應是就體用論而言,而非在存有論上窮究。也因此,可能並不會有「神秘主義」之問題。(二)此文言孟子是以「道德自我」的本心為核心的倫理同心圓。但若換一角度思考,是否可以說孟子是要完成一理想,因此要有規約的現實生活,而提出倫理自律、自我要求。而這種倫理要求、自我反思,或許並無豎立「道德自我」之問題。(三)陽明言「夫人者,天地之心」,此「天地之心」之說,是由於人之居於天地之一,並與其他萬物不同,能實踐價值、傾慕道德。由此即能充分說明「萬物一體」之意了。如此而言,則發表者討論「萬物一體」對於「人之實踐」有何具體幫助、影響呢?

  發表者回應:(一)以「神秘主義」詮釋孟子是一直以來便有的說法(馮友蘭先生即有此說)。而就孟子自身理論而言,從本心、惻隱之心,到達上下與天地同流之境界究竟如何可能,在理論上確實尚需更縝密證成,而非訴諸於一般神秘經驗。(二)「道德自我」是取自西方「moral self」,而唐君毅先生亦有「『道德自我』建立」之說法。因此,道德自我中的「自我」是「開放的自我」,不會置於西方利己主義脈絡下理解。(三)若說「萬物一體」只是人發揮四端本心、便與世界相連結,如此就不是陽明之實意了。因為,這豈不是在說,吾心之致知發用,便能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如此一來,設若我心之所向在火星,那是否我便與火星「一體」了呢?顯然非是,陽明斷不會如此「trivial」。陽明之實意,是必須就具體的「道德實踐」而言的。如其言「意」是要用於「事親」的。從「意」之所對在於「事親」為一物,到「知」能貫徹至實踐事親真有一「行為物」,此是一道德行動之創生。陽明言此一道德創生即是「致良知」。亦即是說,「良知」所及不僅止於「意」以及「意所及之物」,而還必須是「實踐」意所及之物。我認為這即是陽明的貢獻了。

四、
  主講人: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論 題: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關於仁、禮概念之理解與詮釋

  齊婉先教授〈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關於仁、禮概念之理解與詮釋〉一文,主要是從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討論其「仁」、「禮」的概念。《四書章句集注》是朱熹一生用力至深,厥功甚偉的學術鉅著,朱熹合《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四者建構一套思想體系。錢穆曾指出朱熹之四書學是綰合經學與理學而貫通為說,同時具備朱熹依據《論語》、《孟子》文本,務求發明《論語》、《孟子》義理的經學精神,以及其表現在《四書章句集注》中,自立學說的理學精神。故此文即希望能透過考察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對於「仁」、「禮」概念的理解與詮釋,說明朱熹在解釋四部著作的文本時,並不是以重構或還原經典文本原作者的思想或原本的撰作意圖為目標,是以一種不同方式進行理解。在不同方式的理解過程中,朱熹歷史視域的道統觀、理學思想的理氣論與天理、人欲論產生視域融合,而給出「仁」、「禮」概念的新詮釋。

  與會學者提出問題:(一)依此文主張,朱子對於四書章句的解釋是依據道統觀而作解釋,並說朱子四書章句注是教人如何成為一有德性價值之人之標準。然而,「道統」指的應是堯、舜、禹、湯、文王、周公、孔子等一脈而言,是就「人」而論。但此文所指應是「成德之教」,是就「學」而論。即就孔孟的教導,而在朱子的理解下,所成的一套「成德的學問」。亦即通過四書詮釋,朱子給出此一學問的教法。依此而論,則朱子的此一用心,實是更表現於《大學》。在《大學》中,有三綱八目,有架構地呈現了成德的綱領,此應是更表現了朱子心目中的成德之教的架構及步驟。因此,可能先以《大學》為主還是比較適宜的,這亦更能表現此文所欲表達的「視域的融合」。朱子雖是在解經,但卻是融入了他自己對於聖賢學問或成德之教的理解、闡釋自己的理念,確實是一特別的解經方式。(二)朱子論「仁」,於「仁說」尤為明顯,因此,於說明朱子「仁」之概念時,或可不必限於《四書章句》。而在朱子與南軒門人論辯處尤能見出朱子言「仁」,是要就「明理」而言。即,針對伊川「仁是德,愛是情」之語,說明仁與愛是不同層次之事,而對「仁」的了解,便是「明理」的工夫。(三)「克己」與「為仁由己」二者所指之「己」應是不同內涵。後者可關聯至朱子言「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實是「義利之辨」。此是指,古之學者當為而為、無所謂而為;而今之學者則是為了討好、或使他人認同自己而為。二者是「無條件」或「有條件」為善之區別。扣緊此說而理解「為仁由己」之「己」,便是指:通過明理的工夫,而無條件為所當為,自我作主而成為真正的自己。(四)「天理之節文」之「節」不應為勉強的、人為之造作,而應是荀子所說「稱情立文」,即禮樂是相應於我們內心之需要而表現的。

  發表者回應:(一)發表者同意朱熹的《大學》詮釋在表達朱熹對成德之教的理解上更具代表性,雖然本文意在以四書所建構的一套思想體系為脈絡,嘗試爬梳朱熹對於儒學傳統下的「仁」、「禮」解釋進行一種不同方式的理解,但在討論朱熹的不同方式的理解過程中,確實可以特別側重朱熹的《大學》詮釋,對「仁」、「禮」概念所給出的新詮釋,藉以討論朱熹對於聖賢學問或成德之教的理解,所具有的歷史視域的道統觀。(二)在此文中加入朱熹與南軒門人論辯,以見朱熹論仁的意涵,同時也可強調朱熹論仁與程頤將仁與愛分層論說的淵源,這確實是個很好的建議,可以強化此文的論證。(三)發表者完全同意「克己復禮」之「己」與「為仁由己」之「己」,二者具有不同意涵,關於這部分的討論,本論文的論述仍可再加強、再展開,尤其是自明理功夫理解義利之辨,進而詮釋「為仁由己」的理學意涵,正可用以印證朱熹解釋四書學是綰合經學與理學而貫通為說的判定。(四)朱熹釋「禮」為「天理之節文」,所謂「節」,必強調「和」。故朱熹言:「嚴而泰,和而節,此禮之自然,禮之全體也。」發表者亦同意朱熹論「天理之節文」之「節」並非勉強的、人為之造作,而是如同荀子所說「稱情立文」之意。

五、
  主講人: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王陽明「知行合一」所蘊含的「行動理由」思考

  賴柯助教授〈論王陽明「知行合一」所蘊含的「行動理由」思考〉一文,目的在於從「理由論」的進路來重新詮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希望藉此一不同於過去「心性論」的詮釋進路,發掘出新的研究議題。此論文選擇威廉斯與柯思嘉的內在理由論述作為討論的對象,其中一個理由在於,藉此展示出內在理由論中仍有不同立場,且亦可能為競爭關係。選擇威廉斯的另一理由在於,他指出了當思考我們行動的邏輯時,從行動理由(動機)到實踐為具體行動之間,意志軟弱之存在是一客觀事實。而討論柯思嘉的理由論在於,其作為行動理由的實踐認同與道德認同的論述和陽明有重疊之處,但二者仍有不同。

  關於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此文依序從討論陽明如何正視並解決意志軟弱的問題開始,其次探討「知行合一」說中所蘊含的道德判斷與行動理由(動機)的關係,最後從其「工夫論」之「致良知」、「格物」、「誠意」三事的共法,指出其「良知內在論」的輪廓。

  與會者提出問題:(一)在東西方哲學比較之研究中,理論的相應性是必須被說明的。因此,在以威廉斯及柯思嘉之「知」與「行」之概念,與王陽明「知」與「行」之涵義對比時,三者的理論脈絡必須被區隔。(二)在威廉斯或柯思嘉所說的知與行的概念,是斷裂的,並且知與行之間尚有「意志軟弱」之問題。而在柯思嘉,則認為需透過「道德認同」,將「知」下貫至實踐層面。但對陽明而言,則需有幾點問題需考量:1.陽明之「知行」與朱子之「先知後行」是二者不同型態。朱子的理論較靠近西方倫理學模式,但在陽明,則「知行」不應被拆解,故「知行合一」之「合」可謂多餘。對陽明而言,「應該」(「動機」)即應涵「能夠」(「動力」)。如此一來,陽明便不相應威廉斯或柯斯嘉所說的「意志軟弱」之問題。2.是否應區分為陽明意義下的知行,與一般意義的知行,如此方能更恰當地理解陽明知行合一之意。3.此文論述,似乎是先作學問思辨,方能給出致良知的工夫。但陽明之實意,應是在致良知的工夫當下,本身即涵作學問的工夫。4.陽明「致良知」應是一套貫徹的工夫,是要說明意志如何能徹底貫徹於實踐之工夫。依此而論,則「致良知」的工夫應是「意志強化」的工夫,並非是「意志規範」。亦即是,「意」在陽明應是作「強化」工夫,為何在此文中卻認為是作「規範」工夫呢?5.柯思嘉及陽明除了二者皆為「理由內在論」以外,是否有更多的關聯性呢?

  發表者針對(二)之問題回應如下:1.在陽明,「知行合一」之「行」其中一義是指「實踐動力」(亦可指道德動機),而「知」是指道德判斷,在此詮釋下之知行合一意指:道德判斷蘊含行動者實踐該判斷的動力。另,發表者亦表示完全同意提問人從應當涵能夠之面向來了解知行合一。2.據學界的研究成果,已指出「知行合一」可以從幾個面向來了解,發表者認為至少可以從(1)「道德判斷」(知)與「實踐動力」(行);以及(2)以「認同」詮釋「知」,此意義下之知必須由具體的道德行動(行)來支持。3.此部分在此論文尚未充分展開,僅先順著楊祖漢教授的啟發提出一個理解的可能性,會在後續的論文給出論證。4.此確是行文的筆誤,在該文段落是指「誠意」工夫,是指行動者在「道德抉擇」時,當用力在以道德原則作為行動的優先地位,而不讓良知退位。5.此文僅先從內在論的基本立場「道德判斷蘊含實踐動力」作為比較二者道德理論的基礎,往後將會繼續從「道德認同」的取徑,探討他們的道德理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