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威教授演講「國語建構視角下的近代中日詞彙交流」紀要
|
|
沈國威教授現任日本關西大學外國語學部教授、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在近代中日語言交流史、中日詞彙比較研究、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等領域卓有成就;長於透過詞彙的考源與辨流,探析近代中日雙方對西方觀念的轉引和容受,以及在語言、思想、文化上的交互影響。著有《近代中日詞彙交流史》、《近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制、容受與共享》等多部中日文專書;另整理影印重刊十九世紀在華傳教士創辦的中文期刊《遐邇貫珍》、《六合叢談》,以及二十世紀初中國留日學生所編新語詞典《新爾雅》,並為之編著題解與索引。沈教授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維持密切的學術合作關係,長期指導建置所上英華字典資料庫;今日應知識史研究群之邀蒞臨演講,從「國語」建構的視角,探討近代中日詞彙交流的情形。
沈教授指出,十九世紀以後,東亞民族國家紛紛成立,強烈呼喚著「國語」的出現,東—西、東—東書籍的翻譯則是促成「國語」的催化劑。「國語」的近代性可以從詞彙、句式、文體三方面加以界定,而詞彙是基本。日語近代化的必要條件是為日語固有詞彙準備一個、乃至一組漢字形式的詞語,外來新概念用漢字詞容受。而單字在日語中不成詞,所以漢字形式的詞語必為雙音節,乃至多音節。此點,韓語亦相同。漢語近代化的必要條件是為表示舊有概念的單音節詞準備一個,或一組等義的雙音節形式,新概念則用雙音節,乃至多音節譯出。如此,雙音節詞成為漢字文化圈之必需共同形式。形式保障內容,中日語言得以在各自近代化的過程中,互相借鑑,互相促進。沈教授在演講中舉出數則近代中日語言交流借鑑的實例,力圖將目前學界中常常侷限於詞語借貸這一層面的現象,置放在東亞「國語」形成這一歷史背景下去觀察,對其動機、達成手段等加以更具說服力的分析。
演講結束後,與會學者針對演講內容提出諸多回饋,彼此交換意見。談論的議題主要有:從教育、文化思潮、語言學、政治、社會結構等角度,比較東亞各地「言文一致」的情形,以及方言在「國語」建構中的地位;對於「激活詞」的定義再加以辨析;從現代漢語特有的「同義反覆」現象,說明在阿爾泰語系影響下,漢語以加長詞構的方式承擔辨義功能等等。此外,也談及翻譯、辭典與報紙在現代漢語形成過程中的影響力。最後沈教授表示,就語言改革的理想來看,現代漢語真正意義上的「言文一致」仍有待努力。當然,同時擁有實質上多樣開放又彼此不失主體性的語言生態,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