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解的書寫與反思:晚明清初的文化思潮與現代性工作坊」紀要

 
時間: 2016 年 6 月 3 日(五)、2016 年 6 月 4 日(六)上午 9:00 至下午 5:2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地下一樓多用途空間、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創時講堂
撰寫人: 邱怡瑄(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天崩地解的書寫與反思:晚明清初的文化思潮與現代性工作坊」紀要
 

  本場研討會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臺灣中文學會等共同主辦。文哲所自 1999 年起,即在當時籌備處主任戴璉璋先生的促成下,推行「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計畫。將兩個被認為與「近代」有重要關聯的時代置入共同視域來討論,由是亦產生諸多相關論述。2015 年起,文哲所古典文學研究室執行「中國文學文化中的武備論述與戰爭書寫」計畫,明末清初的重大變局當然是重要關懷之一。在接獲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楊儒賓教授洽詢合作可能性後,大會立即著手籌辦此次工作坊,邀集思想史、藝術史、文學、宗教等領域的學者,從多元視域與跨學科的角度,進行對話與研商,期待能展開更多對話。

大會引言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主講人:楊儒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講 題:第三系儒學之一:復性說的批判

  牟宗三提出「第三系儒學」的說法,認為胡五峰、劉宗周的思想可用「以心著性」來概括,與倡言「性即理」的程朱理學以及「心即理」的陸王心學鼎足而立。然而晚近學者包括勞思光在內,都指出「以心著性」的理論實則具備「本心即性體」的學說傾向,或可為「心學」體系融攝。但此不妨礙熊十力、牟宗三等新儒家學者,在現代變局中對中國哲學「現代性」議題的討論深度。學者或由王陽明、宋明理學、李贄等各家學說,開展各種朝向現代性的向度,然「晚明」似乎是各家學說所共同關注的焦點。

  楊儒賓教授在演講中,除探討新儒家學說的脈絡外,也回顧島田虔次、溝口雄三對中國現代性歷程與挫折的重要論點。以宏觀的視角來看,「現代性」的來源不當只有從西方或日本等外部而來的因素,民主、科學、現代社會的發生,也不應只有亦步亦趨於西歐近代化歷程的單一路線。中國思想史的心學傾向相當強烈,因此如何思考心物關係的內涵,如何安頓個體,都提示我們思索「現代性」時可以參酌的方向。第三系儒學由性體學說出發,對人內在超越可能性的肯認,以及對感性的容納,對於此一主題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第一場

主持人兼引言人:楊玉成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主講人:秦燕春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講 題:與物婉轉:「莊學」視野下的青藤之思
主講人:曾守仁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講 題:天崩地解的年代裡他們怎麼構想詩歌——以性情之真/正為主的觀察

  秦燕春教授以堪稱「徐渭後身」的當代中國畫家李世南的「徐渭想像」以及其畫作開啟討論。徐渭或李世南的「感物」創作,背後都具有極高的精神力量,指引其超越同時代的思想。徐渭思想來源駁雜,但莊、禪向來是其中關鍵,秦教授提出「莊禪撕開」的方向,希望以莊學做為理解徐渭物感思維與感物體驗的主軸。楊玉成教授指出,若要深化徐渭的莊學內涵,方以智《藥地炮莊》的思想內涵,是可以考慮援納的對象。

  曾守仁教授的論文討論世變情境下的詩歌創作。世變情境讓「詩人」較諸承平時,更能認識到「人」的有限性。因此這時期的詩人會試圖重省、調適原有的詩學框架,進而追求其可能帶來的「超越性」層面。曾教授以錢謙益、方以智、錢澄之四人為討論對象,指出他們在面對摹擬之熾、門戶之爭與流於應酬之設,乃至於將師我認作師古的各種詩蔽下,或論「盡古今皆詩也」以強調創作的獨創自由,或以「大我」來救治「私我」之偏狹,從性情之正,或性情之真的立場,正面回應當時的詩蔽與時蔽。楊玉成教授指出,明末包括錢謙益等人確實喜以「藥」為喻,因此晚明詩學思維誠然具有「救治」思維。但不妨從李贄、方以智等人對於佛教語言觀的借用與接受,來思考晚明詩學如何從語言的有限性中,進一步通往對詩歌超越與無限性的追求,或也能觀察出晚明清初詩學的現代化脈絡。

第二場

主持人兼引言人:曹淑娟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主講人:嚴志雄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講 題:那一夜,王家池館彈琵琶——從吳梅村〈琵琶行〉看江南劫後之園與人
主講人:張俐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講 題:吳梅村詩中的南京記憶——以順治十年 (1653) 為回顧基點

  本場次發表的兩位學者,都以吳偉業的詩歌文本細讀為切入重點,也都強調歷史情境、空間體驗與詩人主體之間的交互融攝。嚴志雄教授關注吳偉業寫於清順治三年 (1643) 季春的〈琵琶行〉,指出此詩乃南明覆亡後,吳偉業採用「梅村體」敘事歌行體寫作的初試。曩昔研究者大多僅關注其與白居易同名名篇的關係,嚴教授則討論寫作〈琵琶行〉中的「賦義過程」(process of signification),詩人的創作不僅完成詩的文本性,更進一步將生命與歷史經驗寄託於詩篇中。詩篇產生的空間「南園」也因曾為王時敏故居,擁有空間上多重的意義。因此提出不妨以文化史角度,思索詩篇內部耐人尋味的賦義過程。

  張俐盈博士則以吳偉業在南京的行止為討論對象。南京為明王朝興都之地,明亡之前梅村曾任職於此,與友人詩酒流連於秦淮風月中。明亡後,吳偉業重抵南京,一方面拜謁馬國柱,一方面尋訪國子監舊址,且寫下長篇詩歌。在文本中留下他個人隱微心曲,也顯示南京空間與他的獨特關係。兩位學者或以同文類,或以不同文類的文本交叉細讀,對於歷史、記憶、空間與詩人個人生命的賦義,都引起熱烈的迴響。

第三場

主持人兼引言人:林啟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國文學系特聘教授、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
主講人:邢益海教授(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研究員)
講 題:以會通為集大成——論方以智的思想特色與學術貢獻
主講人: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講 題:劉蕺山思想的演變——以四庫本《學言》為中心

  邢益海教授先以方以智研究史的回顧為引言,討論方以智如何通過宗教史、思想史的不同面向,進入兩岸學術研究熱點的過程。他提出「會通」乃方以智重要的學術方法,他將三教會通,也將易學、莊學與禪學一篇篇紮實地融貫,是集大成的思想家。生於易學世家的方以智,思想又深受佛教居士以及外公吳應賓的影響,思想淵源多元。但「象數化易學」應是其學說會通的紐帶。

  鍾彩鈞教授則以《四庫全書》本的《學言》為討論開端。相對於《劉子全書》本的《學言》,四庫本《學研》的篇幅只有四分之三,且過去一直被認為曾受思想有朱學傾向的劉汋改動,因此向來不被重視。然而劉汋編選時基本上並未改動原稿的編年次序,且此本讀來也更具體系。因此不妨作為文獻上、思想研究上的輔證,可透顯出蕺山過去未受注意的一些思想內涵。

主題講座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主講人:中嶋隆藏教授(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
講 題:關於嘉興藏初期刊刻經典的刊記裡察得之施刻形態與願文內容

  中嶋隆藏教授首先針對大會主題的「現代性」提出討論。他認為隨著時間、世局轉換,人們心中也各自對「現代性」有不同的定義,因此關於「現代性」的討論是否有一個一致性的理解前提,是需要考慮的。中嶋教授並以《嘉興大藏經》的刊刻過程為例,探討明萬曆年間,紫柏達觀以及其弟子密藏道開,乃至於作為外護者的士大夫如陸光祖等人,如何推廣「刊刻便於大眾閱讀的大藏經」為號召進行募款。但其實際執行的過程中,響應刻藏者的動機,乃至於刻藏事件的結果,又往往逸出原來的設想之外。中嶋教授以為此間實包含著現實主義與本質主義的差別,也顯示人類的精神活動無法避免其社會化、散化的趨勢,卻又反而與「現代性」息息相關。

第四場

主持人兼引言人: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主講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講 題:天地崩解下的知識:從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之比較
主講人:徐聖心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講 題:晚明僧人儒學詮釋之創獲與評議

  廖肇亨教授以近世佛教的社會倫理觀作為研究進路。探討同為時代轉換期的明末清初與清末民初,奉佛知識人如何回應世變,從佛教思想中提煉出護國論述與節義觀,進而安頓自己的生命。明末的大慧宗杲提出「菩提心即忠義心」的佛門節義觀。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及文人每每援引之,可看出其超越了儒佛分立的框架。清末民初時,佛學的政治性格更為明顯,包括以「眾生平等」的概念與西方的平等觀等量並觀,章太炎、梁啟超、楊文會分別提倡平等、人間宗教、佛教的社會職能,呈顯了世變時期佛教思想與現實政治的種種葛藤。

  徐聖心教授則以晚明僧人的儒學經典詮釋為重點,談及在「會通」成為重要方法論的明末思想史脈絡中,包括覺浪道盛、蕅益智旭都對《四書》等儒家經典有所詮釋。這些僧人運用了佛學唯識學的內容,進一步闡發「心性」的諸種層次,使得儒學經典的內在超越性特徵較之宋明理學又有更進一步的創獲。

第五場

主持人兼引言人:吳國豪教授(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主任研究員)
主講人:盧慧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講 題:晉唐小楷典範在晚明的重建與反思:以董其昌為中心的考察
主講人:板倉聖哲教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講 題:江戶時代文人的明清書畫觀——浦上春琴的視線

  對董其昌書法的研究,大多只注意其行草藝術,對楷書的關注較少。但晚明收藏風氣極盛,許多收藏家擁有珍貴的真跡名品,對晚明藝術提供極好的刺激。盧慧紋教授指出董其昌究心訪求晉、唐小楷典範,本人也留下可觀的題跋文字,不論是他的鑑定意見或書學觀,都頗有參考價值。盧教授通過董其昌為中心的個案,鈎稽了晚明收藏、鑑定與創作活動之間環流且交互影響的文化史脈絡。

  板倉聖哲教授則將視野放到江戶時代的東亞文化交流史中,當時以長崎為門戶,有大量的明清書畫流入日本。身處京阪人文網絡中的代表性南畫家浦上春琴,活躍於京都地區,常參加各種煎茶會與書畫會,也因此得見許多明清書畫。他們對明清書畫的鑑賞觀未必一致,在個別書家如張瑞圖的書作評價上也各自不同,但展現出多元的選擇與藝術品味,此間也可以看到創作、鑑藏與文化交流的脈絡。

圓桌論壇

主持人:張永堂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與談人:楊儒賓教授、廖肇亨教授、邢益海教授、徐聖心教授

  圓桌論壇中,主持人張永堂教授以及各與談人暢所欲言,不只對會議提出深入觀察,也提供研究上與方法、視野有關的進一步討論。楊儒賓教授回應中嶋隆藏教授在主題演講中對「現代性」定義模糊所產生的疑慮。他認為中嶋教授的意見確實精到,但從兩天會議熱烈的討論與參與狀況,反而映照出此間的「模糊」產生了更為多元踴躍的對話空間,而這些討論事實上也都含有當代的關懷。

  廖肇亨教授則從方以智的《通雅》和《物理小識》中提供的開放多元世界觀與怪奇趣味,指出過去被貶抑的晚明思想,實則為蘊含著現代性的思想寶庫。此一「從物理到經世」的思想途徑,也提供了一種過去較不被人所廣知的「物理」體系,以此可以重新對「現代化」議題中與傳統思想的斷裂問題進行重省與反思。

  邢益海教授分享了自己訪查方以智最後行跡的歷程,以及對方以智存世文獻詳盡的考察,對余英時於《方以智晚節考》提出的理論作了輔證,也增進了與會來賓對方以智基本文獻保存情況的認識。

  張永堂教授則回顧了自己一路以來從事方以智研究的歷程,指出學界尚可以努力的方向。對於整場會議,他指出方以智在明末清初是名滿天下且影響深遠之人,但一直以來他的學說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張教授特別指出方以智的通雅之學值得重視,認為學界常常將《物理小識》或《通雅》侷限在科學史的框架中,但事實上方以智是具有會通以及集大成意義的學者,《物理小識》乃至於《通雅》都是「藏通與物」、「藏理與物」的著作,有著會通眾學的恢弘思想內涵和企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