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思想」場次會議報導
|
|
「學術思想」場次,共有 6 個主題組,3 場單篇論文的發表,合計 38 篇論文。發表者積極發掘新素材、新論題,試圖探究明清思想諸相,涉及的議題包括易代敘事、思想詮釋、歷史書寫、宗教、知識交流、西學與經學等。茲將論文摘要記錄如下:
第一場
論文組主題:勝國議論與追憶
主持兼評論: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洪麗珠(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世變義起:元明之際士人的「勝國」議論〉
發表人:徐維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文與文化系博士生)
論 題:〈元明易代名僧的士人化與政治化〉
發表人:楊正顯(國立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論 題:〈「明亡之因」的追論與議定——以《三魚堂日記》為中心〉
本場論文,透過「元遺民」與「明遺民」對「勝國」發出的議論與追憶,思考論述內容的政治、文化意義。
洪麗珠博士藉由追溯「勝國」一詞具有代稱前朝意味的起源,並探討其中意義的轉變。「勝國」原義為「滅人之國」,元代中後期則賦予宋元鼎革之際的仁義、不殺、歸一等意義。元明鼎革的種族意義,則可見於官方文書中的胡元/夷狄/胡虜等用語,這與士人文集對「勝國」的議論形成兩種光景。
徐維里從幾位在元代成學、出師,進而士人化的名僧,在入明後的詩文及僧俗交遊情形,考察元明易代之際甚或明初之時,對他們自身的出處等觀念造成何等衝擊與變化,以及明朝又採取何種政策來對應這些問題,進而折射出時變下宗教氛圍的丕變。
楊正顯博士透過陸隴其《三魚堂日記》所記載明史館館臣言論,說明館臣如何追論與議定「明亡之因」。首先討論遺民處士在種種壓力下參與「博詞鴻儒科」的景況。其次,分別探討明亡於流賊、東林亡國、學術亡國三個議題。
第二場
論文組主題:經解的變異:明清思想詮釋的新視角書寫
主持人:楊儒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評論人:楊儒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林啟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楊儒賓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論 題:〈王船山論「形而上」〉
發表人:魏月萍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論 題:〈悟道之機:晚明儒者「屢空」、「屢中」的詮釋特色〉
發表人:林啟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論 題:〈「夫子自道?」:以明清解者對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章的討論為中心〉
發表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論 題:〈聖人處兄弟之變:明清儒者對《孟子》舜象故事的討論〉
本場論文,內容均涉及明清時期儒學(理學)思想的變化,並與儒學經典詮釋、理想聖人形象有關。
楊儒賓教授探討王夫之對「形而上」的解釋。王夫之「形而上」思想的特色在形而上與形而下的互含;形而上在本體論意義為先、為本,他的立場在這點上和理學家一樣。「形」因介入時間的氣化流行中,所以有道體未曾有的理出現,形而上的內容,反而需要形而下者的開創始趨於完整。但依定義,不可能有本體之外的理,所以形而上者乃是整全與欠缺的統一,道體的創造,乃是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合創。
魏月萍教授梳理「屢空」和「屢中」在晚明的詮釋特色及意義。在宋代,「屢空」曾被解讀為「空中」、「空無」或「無我」,皆被朱熹所否定。晚明儒者對於「屢空」和「屢中」有別於朱熹的解釋,且賦予「空」和「中」多元的義涵;不僅可視為對朱熹註解的回應,也和晚明學道、佛道化問題緊密相關。
林啟屏教授以明清解經者對於《論語.為政》的詮釋為討論中心,分析不同解釋背後的可能意旨,以凸顯他們所認知的「儒學」有著不同的想像,並探討其在思想史上的意義。
呂妙芬教授討論明清儒者對於《孟子.萬章》舜處兄弟之變的詮釋,尤其是關於「象憂亦憂、象喜亦喜」與「封象有庳」兩段文本的詮釋,探討如何在前人的詮釋基礎上提出疑問、翻新論述。從現存文獻,可見明清士人試圖更詳細解釋事件過程、合理化舜的心理反應與作為,甚至不惜公然反駁《孟子》的看法。
第三場
論文組主題:晚明清初理學與史學的對話
主持人:李紀祥教授(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評論人:李紀祥教授(佛光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陳暢教授(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朱浩毅教授(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發表人:陳暢教授(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副教授)
論 題:〈在性理學與經史學之間——論劉宗周「物即是知,非知之所照」格物思想及黃宗羲之闡發〉
發表人:許佩玉教授(宜蘭大學國文組兼任助理教授)
論 題:〈王門心學視閾的外延與傳承——由泰州學派「道經觀」談起〉
發表人:黃聖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國史之傳:中晚明官私修史中的「儒林」纂述〉
發表人:傅范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明清時期「東林論述」——以《明史》纂修為中心〉
本場論文,分別從「理學——史學」以及「史學——理學」兩種不同的角度出發,探究晚明至清初的理學與史學對話過程中,究竟產生何種學術史與史學史新意。
陳暢教授指出「物即是知,非知之所照」命題,是劉宗周專門針對陽明《大學》詮釋的流弊而提出;其義理基礎,是劉宗周氣論哲學提出的「存發一機,中和一性」思想結構。黃宗羲對師學的闡發,奠定其經史學大師的地位,對劉門師弟思想傳承關係的討論,則展現出明清之際思想轉型的獨特面向。
許佩玉教授以「道」與「經」兩大角度,討論泰州學派如何於陽明心學中外延其心學視閾,並重新定位泰州學派在陽明後學中呈現的多元性與獨特性。
黃聖修博士指出,朱王學派對道統的爭論,不僅影響了萬曆年間的國史纂修,更在晚明為數眾多的紀傳體私史中,形成特殊的「共同論述」。此共同論述,除了反映明代學術的獨特發展外,更埋下了清初「明史.理學傳」爭議的伏筆。
傅范維分析《明史》纂修過程中,「東林論述」的變化脈絡,進而梳理清朝官方詮釋下的「東林圖像」。研究指出,明亡清興後,如何書寫「東林」已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清修《明史》歷時九十五年,明史館編纂官員多次更換,修史主旨也隨人事汰換而更動;而代表官方話語權的「論贊」,也從傾向「東林」的解釋立場,轉變成順應清朝君主的朋黨觀念。
第四場
論文組主題:明清佛教的多元開展
主持人:陳玉女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評論人:李卓穎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發表人:柳幹康教授(日本學術振興會海外特別研究員)
論 題:〈五代僧永明延壽形象之變遷〉
發表人:吳孟謙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明代伏牛山鍊磨法門考論〉
發表人:簡凱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月川鎮澄及其《攝大乘論修釋》研究〉
發表人:楊煦(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候選人)
論 題:〈十六至十八世紀藏傳佛寺之「都綱法式」在華北與蒙古的本地化再造〉
本場論文,主要在運用新材料、新議題,以豐富現有明清佛教研究的學術成果。
柳幹康教授通過分析永明延壽形象的變遷,釐清宋元明佛教界的動向。延壽是活躍在五代時期的禪僧,他根據禪宗所傳的「一心」,梳理唐代以前的佛教思想,並編輯了《宗鏡錄》一百卷。此書入藏後,成為佛教正統學說,並給後代佛教諸宗的融合趨勢提供了理論依據。
吳孟謙教授匯集伏牛山鍊磨法門相關史料,考察鍊磨場的來龍去脈。藉由分析其起源、內涵、特色與影響,期能為明代佛教史的研究,發揮拾遺補闕之功。
簡凱廷指出,學界對鎮澄的研究主要著眼於《清涼山志》有關五臺山的記載,以及《物不遷正量論》引起的義理爭辯。他則嘗試重新梳理關於鎮澄的傳記資料,並就西園寺所藏《攝大乘論修釋》及書中重要論題,加以題錄與研究。
楊煦探討了華北與蒙古藏傳佛寺中「都綱法式」的適應性變化,旨在還原這一外來建築空間概念,在不同地區和歷史語境下,如何被政權力量基於各種特定目的進行改造與本土化。
第五場
論文組主題:理學與教化
主持人:黃進興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發表人:陳時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論 題:〈聖諭的演繹——明清士大夫對太祖六諭的詮釋〉
發表人:吳銘輝(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驗幽覈明——論王廷相的鬼神觀〉
發表人:王健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論 題:〈嘉靖初期毀淫祠與廢佛寺政策的地方實踐:——以江南、福建為重點〉
發表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主任)
論 題:〈黃宗羲《易學象數論》的治《易》特色析論〉
陳時龍教授指出,明清時代對六諭二十四言多有詮釋,且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一是從成化到嘉靖初的經典詮釋模式,二是嘉靖初年「疏之為目」的鄉約詮解模式,三為嘉靖後期說理與歌詩等鄉約詮解模式,四是隆萬以降善惡報應及律例的引入,五是家規族訓中的六諭詮解的特點,最後則是清代中後期六諭詮解文本的善書化。
吳銘輝分析王廷相的鬼神觀,首先概述明中葉因宗教氣息濃厚而有迷信風氣,進而產生流弊的情形;其次,分析王廷相對鬼神、魂魄、災異等議題的意見,和其基本思想(如氣論)的關係;接著討論王廷相與其他學者的辯論,由此補充辨正其意見;最後,總結王廷相鬼神觀形成的可能原因。
王健教授指出,毀淫祠與廢佛寺,是嘉靖初期宗教政策的重要內容,其背後有著帝王偏好、禮制改革、鄉約推行等多重因素的驅動。在不同的地域社會中,擴大化的廢毀行動,一方面引起地方士人的強烈反彈,另一方面則在編纂地方誌書、構建地方話語時,也曲折地表達著欲迎還拒的心態。
楊自平教授探討黃宗羲的《易》學觀及治《易》主張,以及對《易》學發展的重要性提出說明。黃宗羲的《易學象數論》,乃針對漢象數《易》及宋圖書《易》,以及與《易》相關的漢、宋著作,辨析其中的錯誤。學界的討論多集中在河圖、洛書的議題上,然除該議題外,黃氏尚有許多重要觀點如先天、後天圖、卦氣、卦變、筮法、釋象等,值得深究。
第六場
論文組主題:「文本」與重塑:政治文化與明清史的歷史書寫
主持人:林志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林志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嘉輝(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項目員)、戰蓓蓓(倫敦亞非學院漢學博士候選人)、莊興亮(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發表人:郭嘉輝(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項目員)
論 題:〈再論太祖——《大明太祖皇帝御製集》中的「敕」、「序」考析〉
發表人:戰蓓蓓(倫敦亞非學院漢學博士候選人)
論 題:〈禮典與政事——《皇明典禮》之性質及其所內涵的建文朝皇家構造理念〉
發表人:莊興亮(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論《皇明通紀》中的「靖難之變」〉
發表人:區志堅教授(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論 題:〈民族語境下「再生產」的知識:抗戰時期中國學者整理明清史料的意蘊〉
本場論文旨在探討當前藉由明清史不同政治文化的「文本」交織而成的「歷史記憶」,以及明清時期的獨特語境。
郭嘉輝重新探討過往忽視的《大明太祖皇帝御製集》,其對各種歷史形塑,特別是《御製集》所輯文獻比目前諸本明太祖文集更為原始,甚具價值。其中,輯載的「敕」更多出近倍,為撰敕書寫的「序」亦有不少為稀世罕見。透過重新考析,還原太祖真相,並對史事一一辯誣。
戰蓓蓓通過《皇明典禮》與前後相關文獻體例的對比,闡明其性質與目的;同時深入比較其制定家禮的細節,試圖梳理皇家與宗室不同成員的地位關係,以及對前後朝的傳承與轉折。
莊興亮藉由《皇明通紀》所記載明初「靖難之變」議題的梳理,嘗試發掘陳建對事件的立場。本文除指出陳建的觀點明顯受到所處年代官方史觀的影響外,亦提醒研究者在看待明中葉私史記載的宗藩議題時,必須同時關注該問題由明初至明中葉的實際嬗變。
區志堅教授不克出席,由郭嘉輝代為宣讀論文。區教授藉由抗戰時期一批史學工作者的日記或研究成果,發現戰時整理明清文獻的某些學者,看似只注意文獻考訂與蒐集史料,其實在民族主義與追求真實的框架下,他們藉著書寫明清文獻,批判日本學者利用明清史以宣傳「滿蒙分裂中國論」及「日中協和論」的不當。
第七場
論文組主題:經學和西學之碰撞與對話
主持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徐光台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教育中心暨歷史研究所教授)
發表人:魏綵瑩(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當經學碰上西學:廖平「陰陽五行宇宙觀」在近代視域下的新詮釋〉
發表人:曹琦(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丁韙良《天道溯原》引儒經探析〉
發表人:徐光台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教育中心暨歷史研究所教授)
論 題:〈十七世紀傳統自然知識辨偽者熊明遇 (1579-1649)〉
本場論文聚焦於儒學經典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如何被重新詮釋,旨在探討從晚明至晚清中西方思想的對話與相互理解。
魏綵瑩博士以廖平對「陰陽五行宇宙觀」的轉化性詮釋,探討西方天文地理觀念與自然科學知識在晚清知識界的傳播過程中,接觸經學義理時的碰撞、滲透,造成經學價值系統在此大環境下衍生的調整問題。
曹琦以《天道溯原》一書,討論丁韙良 (W. A. P. Martin, 1827-1916) 在用中文傳達基督宗教教義時,引用儒經的實際情形。研究發現,儒經與基督宗教教義如何銜接,以及經典是否被擴大解釋與扭曲等問題。
徐光台教授指出,熊明遇 (1579-1649) 在《則草》與《格致草》中創設「格言考信」與「渺論存疑」兩個新體例,藉西方自然知識,對儒學與朱熹理學傳統下發展的自然知識進行考信與辨偽,較崔述《考信錄》對古史考辨早了約一個半世紀。
第八場
論文組主題:宗教文化
主持人:謝國興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發表人:談生廣教授(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
論 題:〈從《蓬萊仙弈圖》看明代中後期江南文人的道教信仰和對於道教傳說的圖像建構〉
發表人:王坤利(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論 題:〈明清時期漳州地區的「三公」信仰與地方社會文化〉
發表人:蔡濬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信與不信之間:《葬書》在明末清初至清中葉的反響〉
發表人:高振宏(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級專案教學人員)
論 題:〈太乙月孛法研究——從道教經典到通俗文學〉
發表人:孔勇(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生)
論 題:〈權與聖裔——清代皇帝與衍聖公互動視角下的孔廟研究反思〉
談生廣教授通過流傳至今的五本《蓬萊仙弈圖》之母本和傳本真偽、先後關係、文人題跋、流傳遞藏等相關研究,探討明代中後期江南文人的道教信仰,以及他們對道教傳說人物與故事的圖像建構諸問題。
王坤利探討明成化年間,在廣東崖山確立的三公祭祀組合,傳播到漳州地區後的發展,及其具有的社會功能。通過記憶研究的理論框架,並針對相關的儀式、廟宇、族譜等記憶原址進行分析。
蔡濬廷考察明末清初至清中葉學者對《葬書》的接受與詮釋情形,探討反對與支持此書的理由與根據,試圖在信與不信之間,理出兩種脈絡:全然不信者,提出何種觀點,力矯舊謬;部分相信的論者,又基於何種理由,認為《葬書》之說依舊有可取之處。
高振宏整理道經中與月孛法相關的法術系統,釐清其神祇形象、傳法譜系、法術特質等;同時結合當時的筆記、小說、類書等通俗作品,勾勒月孛法從宋代至明代的傳承與在民間傳布的情況。
孔勇分析清帝在京師和闕里兩地的祭孔儀典,探究司職「陪祀」的衍聖公如何參與其中。本文亦從清帝的言論出發,分析其對衍聖公的期許和定位,並以清代數位衍聖公的表述和實踐為中心,探討其與皇帝期許之間的契合與疏離。
第九場
論文組主題:知識與交流
主持人:祝平一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郭亮教授(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副教授)
論 題:〈風景與透視:耶穌會製圖圖示對晚明時期國家景觀之影響〉
發表人:白莉民 (Senior Lecturer,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論 題:〈清初文人的生存環境、機遇與命運——以梅文鼎 (1633-1721) 和金埴 (1663-1740) 為中心的考察〉
發表人:張瓊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Wake Forest University)
論 題:“Catching the Phantoms in the Sky: New Discourses on Qi and Wangqi in the Fang School”
發表人:伍國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Allegheny College)
論 題:“Zheng Zhen and the Rise of Evidential Research in Late Qing Northern Guizhou”
發表人:新居洋子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研究員)
論 題:〈十八世紀入華耶穌會士所撰寫的中國古代史:其思想特徵及意義〉
郭亮教授指出,晚明時期歐洲耶穌會士在中國的製圖創造了經典案例。尤其是歐洲人眼中的明朝社會文化、繪畫的風俗場景,以及地理景觀的「歐洲化」表達,在地圖集的文字模式、觀察和描繪方式之間,建立起一種趣味的聯繫。
白莉民教授考察布衣文人與康熙皇帝的關係,以及他們的交遊圈,探討康熙時代文人的生活景況。本文將梅文鼎 (1633-1721) 和金埴 (1663-1740) 的生活際遇,與晚清口岸布衣文人的生存情況相較,揭示「西學東漸」在清初和晚清對文人生活的不同影響。
張瓊教授探討亞里斯多德氣象學 (Aristotelian meteorology) 對十七世紀中國氣象觀測的影響,指出傳統中國以日火下降、陽氣上升解釋自然風雨的產生,此屬形上論;在西方經驗主義到中國後,中國士人則以「質測」充實氣象知識。
伍國教授探討貴州地方知識分子的思想,與近代中國思潮的差異及其意義。在晚清西力東漸的情況下,龔自珍、康有為等人主張變法圖強,貴州知識分子仍堅持漢學傳統;本文關注貴州知識分子的能動性,重新反思「內憂外患」、「經世致用」等近代思想轉型的大論述。
新居洋子教授探討 17 世紀到 18 世紀入華耶穌會士各篇報告的異同,主要針對伏羲等上古帝王在神話與歷史所占地位的變化進行探討,並試圖闡明此變化與入華耶穌會士選擇中國文獻的一些傾向,及他們在中國具體境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