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潔博士演講「宗族與社會認同中的晚明世醫與儒醫——以王世貞的醫者交往與紀錄為中心」紀要

 
主講人: 徐美潔博士(上海交通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員)
主持人: 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 2015 年 4 月 28 日(二)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 702 室
撰寫人: 呂佩珊(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徐美潔博士演講「宗族與社會認同中的晚明世醫與儒醫——以王世貞的醫者交往與紀錄為中心」紀要
 

  徐美潔博士為上海交通大學中文系博士後研究員,其碩博士論文以屠隆研究為中心,近年參與上海交通大學整理《王世貞全集》的相關計畫,目前亦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學者。此次的演講為徐博士訪問學者期間進行中的研究課題:探討儒、醫在晚明社會中的身分認同,以王世貞 (1526-1590) 及其交遊網絡為例。

  徐博士首先討論王世貞的疾病書寫以及與醫者的互動。王世貞於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及《續稿》中有多篇以病為題的詩文,如〈乙卯病後與生日獨酌至醉漫歌〉、〈久病作〉、〈江行病起即景有感〉等,可以看到他對於自身疾病的書寫似乎特別熱中。然除了於詩歌中對於疾病的寫意式書寫,王世貞在其他文類描寫了更多具體的病徵,如〈馮咸甫先輩〉書牘中云:「無何病瘧,且病腹痛。」在給沈純甫的信中說:「恨肺病方深,不能竟所傾吐。」又在〈張伯起〉信中提到「歸病脾,已病右目」等等。從諸如此類提及病癥的各種文書中,可以看出王世貞曾患有瘧疾,甚至脾、肺、目都曾患病,使得他好於研究醫理,結交醫友。

  因為對於疾病的關注,使得王世貞與醫者的接觸較為頻繁。徐博士將王世貞的醫者交往來源分三方面討論:一、病人與醫生關係,如吳江名醫盛應宗即與王世貞接觸密切的醫者。二、因王世貞的聲名位望,醫者主動投贈,如王世貞詩〈洞庭陸生醫而能詩以三律見投聊成二絕答之〉:「壞色方袍墊角巾,老夫身是佛家身。勞君苦贈千秋句,那有虛名可借人。」敘述與醫者的詩文酬答。最後則是與兼有儒、醫身分的家族交往,這些家族成員或為儒、或為醫,如禮部郎中郭子直與王世貞弟王世懋為同僚,後因貶謫而成為王世貞之僚屬,其父便為醫者身分。

  接著,徐博士採用邱仲麟〈明代世醫與府州縣醫學〉一文中的「世醫」概念:「以醫為業,世代相乘者」,進一步以當時多位與王世貞交往的醫者為案例進行考察,試圖理解儒與醫之間的身分流動與世俗對二者的評價。

  盛應宗為御醫盛寅的後代,然到盛應宗一代,族人多進入宦途為官,惟盛應宗因生活困頓而以醫術維生。王世貞為他寫的〈墓誌〉中稱其雖以醫術維生,然個性卻仍有名士傾向。王世貞〈徵仕郎福建布政司都事一齋先生王公暨配周孺人合葬誌銘〉中,則敘述太倉儒醫王恬因業儒不成,故從醫,後以傑出醫術得福建布政司都事的官職,再次回到儒者的行列;然在擁有官職後仍是「歸復以醫顯」,可知他並非只以儒者身分、官位為最高追求寄託,而仍以醫為業。另以傳統農耕課讀傳家的臨邑邢氏家族,傳至邢如約一代,因其兄邢如默任給事中(此為諫官職),為防範人際事務的牽涉,在考量家族的利益下,邢如約選擇成為德府良醫。

  根據以上數例,徐博士認為,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多數研究者仍認同醫者身分不如儒者,但是過去的研究多偏向於從醫到儒的單一身分向上選擇,而並沒有考量到由儒到醫的身分選擇;而這樣的選擇也不全然以生計考量,更有家族榮譽、自身興趣及自我價值體現等面向。醫儒之間的身分轉換,應為雙向變動,且轉換原因多端。

  演講結束後,在場學者的提問相當熱烈。史語所博士後研究員陳韻如博士問道,王世貞如此關注自身疾病,是否有與醫者討論關於養生的文本?徐博士回應,從王世貞的部分書信中,可以大約看出有與醫者討論養生的基本能力,相較於一般明代文人僅討論「調息」等基本養生功夫,王世貞則能進行藥劑等具體的醫療事項討論。

  史語所研究員李貞德教授認為,當時儒者與醫者所受的訓練與閱讀書籍大多相同,因此兩者之間身分轉換與身分界線的模糊是必然的趨向。建議或許可以從王世貞的詩文中切入,從病家觀點理解其對於醫者的選擇,進而了解王世貞與醫友交往的方式,逐步擴大以王世貞為中心的醫學網絡進行研究。此外也建議,或許可以從其他醫案觀察,以呼應當時明代文人所共有的疾病問題與書寫。

  史語所研究助理李仁淵教授則提問,中國文人對於書寫疾病的態度為何?當時世醫與儒醫之間得以身分轉化,來自所受類似的教育背景,然令人好奇的是,這些醫學書籍從何時開始如此普及,讓大多數文人得以接觸?徐博士回應,王世貞書寫疾病的狀況與多數文人不同,他會具體寫出自身的疾病癥狀,甚至題寫在名畫上,這樣的心態確實值得探討。關於醫書知識來源的問題,徐美潔博士認為就王世貞而言,應該是本身特別關注這方面的資料,甚至曾經參與陳以端《幼幼新書》這部兒科醫書的編輯及出版,因此得以接觸醫學知識。

  在這次的演講中,徐博士向大家報告目前的研究情況,與會學者亦提供多方意見,進行熱烈的討論,為此研究議題增加了許多可以深入討論的方向。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