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修辭學術論壇」會議報導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計畫名稱:中國文學文化中的武備論述與戰爭書寫:以元明清為中心)
時間: 2015 年 3 月 26 日(四)至 2015 年 3 月 27 日(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地下一樓多用途空間
撰寫人: 李學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戰爭與修辭學術論壇」會議報導
 

  此次「戰爭與修辭學術論壇」是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中國文學文化中的武備論述與戰爭書寫:以元明清為中心」計畫的首次研討會。一直以來,中國文學與藝術的研究大多聚焦在「文」的傳統上,忽略了「戰爭」(武)這一個重要的場域。中國自古以來皆不乏藝術、文化透過戰爭流傳的實例,然而在文學的視野中,此一環節的討論並不多,殊為可惜。為此,論壇議題設定為「戰爭與修辭」,主旨即在於探討明清與近代的「武備論述」。

  有別於以往研討會形式,文哲所所長胡曉真教授指出,使用「論壇」一詞,著重的是自由開放的討論,而不設定如研討會般諸多制式化的規矩,其目的在於:希望透過此一開放的平台,提供與會學者、聽眾一個對等的空間,更具彈性地討論此次議題。未來三年,期望都能採討論會的形式,對「戰爭」此一主題進行更深入多元的討論。本次論壇為期兩天,共六場討論會。以下依序摘述各場次主講內容與討論要點。

第一場:主題講座

主持及引言人:楊貞德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主講人:趙園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題 目:「文革」期間的泛軍事化與戰爭修辭

  趙園教授表示,此次論壇主題對自己而言別具意義。若說「戰爭」討論的對象不只在「事」上,更多的是對「人」、「文化」、「記憶」的探討,那麼「文革」中的戰爭修辭,便是與一己生命血肉相連的記憶。

  趙教授年輕時曾經歷文革,文革中所使用的修辭,對她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她首先列舉了文革時期如「戰鬥」、「戰場」、「戰線」等,模式化的日常慣用語。這種擬軍事、擬戰爭的用法,其背後均有政治意圖之考量。在 1950-1960 年代,普羅大眾對於軍人文化的崇拜也染上文革的血色。雖然,近十年來對「戰鬥英雄」的崇拜已漸漸消失,大眾已轉向對流行文化的追逐;但這種「英雄式」的崇拜現象,仍可溯源自文革對「戰鬥英雄」的崇拜。文革時期的文化藝術、電影等,似乎也搭載著這樣的「英雄式崇拜」而來;而從文學創作中將「犧牲」、「革命」當作是壯美的名詞來看,「英雄崇拜」此一戰爭下的產物,也對中國當代文化產生絕大的影響。

  在語言上,文革時期的泛軍事化修辭亦是值得注意的課題。紅語錄以及各式各樣的標語頻繁地出現在中國政治中;林彪事件爆發之後,這樣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文革式的語言深植當時中國人的內心,亦表現在政治鬥爭方面。「批判的武器」(文批)、「武器的批判」(武鬥),如火如荼地在中國的舞臺上輪番登場。迄今,文革的遺風仍在,對外國(如日本)的抗爭活動,便是此種現象的重要表徵。大眾青年沉迷於嗜血、暴力的戰爭遊戲,亦充分反應了對於「血」、「戰爭」的興味。

  引言人楊貞德教授認為,趙園教授分就以上幾點文革時、文革後的現象,做出了分析,點出幾個文革之下的子題,每個子題或可揭露出「戰爭議題」的現代性與其間對「人性」的披露,一如漢娜.鄂蘭對戰爭的看法,亦即人性的異化(此處的「異化」,指得是在戰爭之中,人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活下去」,因此人性中善、惡的標準與價值將會出現改變,成了「無善無惡」)使得我們對「戰爭」一項議題,能夠有更多的省思,為此後兩天的討論會,做出了具啟發性的前引。

第二場

主持及引言人:林玫儀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主講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題 目:大將南征膽氣豪:明清武將詩初探
主講人:馬雅貞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題 目:繪圖與否——清初平定戰事之紀述

  廖肇亨教授認為「戰爭」此一議題的發掘,對於探討中國文學將是一個新的開端。以往研究詩文,往往僅透過風格學、文體學的研究角度,未能從文化、政治、歷史的面向著手,如此一來,反限縮了文學研究的範圍,甚為可惜。此外,修辭與行動事實上是同時進行的文化生產現象,因此研究「戰爭」此一主題,從「武將詩」的具體內涵著手,比起純就傳統以「風格」為界線的討論,更可深入其文化脈絡。

  廖教授指出,在傳統詩話中,本就有「武人能詩,文人尚武」的評價,此種論調,亦引人深省「文」、「武」之間的界線。在武將詩之中,亦能從武將之眼看見其對外觀與世界觀,從另一種角度探討古人的世界。傳統的「豪放詞」、「邊塞詩」、「敘事詩」分類,在此種視野底下,便顯得過於割裂了。若揭示出「武將詩」此一主題,便能夠看見其間或在主題、內容上多有重疊、呼應,如此打破界際,以「武將詩」為詩歌的比對重點,不僅能夠突顯出詩歌本身的多元複調,更能夠重新省思中國文學傳統的價值與意義;或許並不止於「風格」上的劃分,更需彰顯其中複雜交疊的文化網絡。

  接著,馬雅貞教授透過分析姚啟聖《閩頌匯編》、施琅《平南奏疏》、康熙朝官修戰勳圖觀察其間「戰事繪圖」的分合,發現在戰事頻仍的清初,對於戰爭的描述,有的有圖像(戰勳圖),有的卻僅只方略記事而已。繪圖與否的選擇,除了朝、野之間習慣的差異外,對官員而言,還可以發現諸多因素。如戰勳圖,既有表彰個人功績的積極作用,亦須避免透露對個別人物或事物的偏好。對朝廷而言,帝國必須有一套穩定發展的制度,即便是對戰爭的描繪,亦不能採用如「戰勳圖」此種強調個人勳績的紀錄形式,因為如此將破壞帝國從典制層次構築的武勳文化,也會使武將做出不必要的逞功鬥勇之舉。

  馬教授認為,不論是從記載姚啟聖功勳的《閩頌匯編》,或是施琅的《平南奏疏》,甚至是康熙朝為了彰顯帝國霸權的方略記載來看,繪圖者對於戰事素材的取捨,展現了其在政治問題上的糾結,亦突顯了帝國霸權與個人權力之間的張力,這在戰事頻仍的清初,是相當具有研究價值的。

第三場

主持及引言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主講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 目:文武際會:胡宗憲幕府中文士武人的交遊活動與知識交流
主講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題 目:杜文煥會宗三教的思想與文學創作

  王鴻泰教授認為,明代晚期東南戰事頻繁,倭亂四起,「是不安的年代,是激情的年代,是英雄出頭的年代,是狂士張揚的年代」,研究此一時期的文士、武人交遊,有其特殊的文化意義。在這個時代中,政治情勢與現實因素(權力鬥爭)均讓胡宗憲的定位處於微妙的位置。胡宗憲身居總督之職,掌握東南的兵力,有藩鎮之勢,權傾一時;他在權力伸張與勦倭戰局的布置之上,更能不拘一格、奇謀百出。其戰爭修辭亦可以兵法戰略視之,更可說是仰賴其賓客方為可行。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廣招奇人作為幕賓別具意義,探討旗下之人的交遊,亦與其權力伸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胡宗憲禮重江南文人,如徐渭、何心隱等人,皆作詩歌頌其幕下軍功;地方文人,也在無形之中媒合了總督府與地方社會的關係。此外,其幕下文武混雜,文人、武人之間的交流亦是應當注意的現象。舉例而言,戚繼光與唐順之兩人曾切磋槍法,而討論之深,竟讓人發現文學名家唐順之於槍法亦有深究。兩人的交流,實亦展顯出文人、武人之間知識交流與發展的興味。

  王鴻泰教授認為,胡宗憲幕府的文武際會現象,反映了明代社會文化的特徵與知識交流型態,在督撫的權力結構底下,可看見文人、武人之間是如何活潑地交流來往。此種型態,可為研究嘉靖前後、甚至整個明代文化另闢蹊徑。

  接下來,呂妙芬教授討論的是杜文煥的思想與文學創作。杜文煥人稱白彪將軍,出身武將世家,戰功彪炳;在文學藝術、宗教思想上也表現出異於常人的特色。他崇慕杜預、郭子儀等名將,少時發憤讀書,提倡文武合一。他的政治生涯屢進屢退,歸隱時居「太霞精舍」,與當時的高隱奇人均有往來,在「會教庵」修行多時。他的宗教性格顯著,因在某次夢中取食天邊彩霞,又見三聖賜號「函三逸史」,此後在服飾、用品上,均展現會通三教的意圖。杜文煥少師涂宗濬,是止修學派(李材)之後,兩人學問雖然有別,但均展現出文武合一、三教相勘的立場;雖然皆是以儒學為出發點的修行,卻也揭示出儒學內部的無限可塑性。

  呂妙芬教授認為,透過研究身為武人的杜文煥思想中「文武合一」的理想,可重建出儒學世界的另外一套典範;此外,從其會通三教的想法裡,亦可看出儒學內涵的可塑性,以及儒學和其他宗教的密切關係。這些發現,皆是杜文煥體現出的晚明士人、武將、宗教、文學高度雜揉之文化特色。

第四場:主題講座

主持及引言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主講人:平田昌司教授(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文學部教授)
題 目:《孫子》神話的起源——清朝的興替與「東亞」

  平田昌司教授主要的研究範圍是「語學」,同時也是《孫子》的日文譯者。他認為,《孫子》一書在近代的幾場戰爭中,均扮演了巧妙的角色。從十六世紀的壬辰之戰、甲申南明之役、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毛澤東的越戰,以至於冷戰,此書在諸多戰役中,始終蒙上神秘色彩,其中以日俄戰爭最具代表性。彼時《孫子》在日本的地位如日中天,據聞當時日本將軍東江平八郎亦喜讀《孫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現代日本,經營管理類型的書籍多有以《孫子》為策略指導,實展現了此書之神話地位。

  日本接受中國兵書由來甚早,傳說從奈良時代中國兵書已傳至日本,然而據考,《孫子》廣為流傳於日本須待至十七世紀(十二至十七世紀,敦煌所出寫本僅有《六韜》,而無《孫子》)。可想而知,《孫子》是如何地被神話成一部攻無不克的兵書。平田教授指出,《孫子》之所以會為日本接受,並且成為極重要的一部兵書,除了在戰爭上的應用以外,還與滿清入關有關。平田教授舉日野龍夫教授的私人通信為例,指出長久以來,日本均視中國為文化上的泉源,滿清入關使得漢文化的威信下降,日本國粹主義興起,轉而求索蘭學、國學,用以填補「失去」中國而生的空缺。《孫子》既已在日本流行,自 1664 年以後,地位雖未下降,卻也成為日本用以抵抗清廷的兵書,其意義也有別於以往來自中國的奇書,而轉化成為日本所用,藉以對抗「夷族」的兵法寶典。平田教授指出,從《孫子》的流傳與神話化過程來看,可以看見清廷興替與東亞勢力的巧妙轉換。

綜合座談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會後的綜合討論中,廖肇亨教授表示,此次論壇研討範圍橫跨文學、史學領域,往後將會繼續按照此例舉辦。趙園教授表示,論壇提供學者一個很好的討論空間,可以從新的視角觀看中國文學與文化,建議討論的時代範圍可更加擴大,將近現代也納入。對此,胡曉真教授認為,連續兩天的討論,顯見諸領域對於「戰爭與修辭」議題的多元闡釋;鎖定明清時期,原先是為了使討論得以聚焦,往後若待時機成熟,自可如趙園教授所說,從各個時代、視角切入,以期對「戰爭與修辭」此一主題有更開闊、深入的探討。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