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維德教授演講「元雜劇的異本與譯本」紀要
|
|
伊維德教授 (Wilt L. Idema) 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榮退教授,研究專長為傳統小說、戲曲、說唱文學和女性文學,著有 The Orphan of Zhao and Other Early Plays (2014)、The Resurrected Skeleton: From Zhuangzi to Lu Xun (2014) 等十餘本著作。本次演講「元雜劇的異本與譯本」,伊教授從臧懋循 (?-1621) 的《元曲選》的重要性談起,從戲曲研究的歷史與影響,再擴大至漢學發展的歷史,最後細論元雜劇重要的版本。
伊教授指出,大多數元雜劇研究者都從臧懋循《元曲選》入手。早在清初,《元曲選》就獨占市場,不管在數量規模或印刷精良程度上都鶴立雞群。其影響力不單單止於普及性,將戲曲轉換成白紙黑字,意味著臧懋循將舞台藝術搬到書本中,將原本通俗讀物提升成文學讀本。在序中,除了述說元曲資料的集結和改寫,臧懋循還提供了劇作家及其著作目錄。替每齣劇作配上作者為開先之舉,在這之前,元雜劇具有多重娛樂性,然而作者是誰未曾是要點。
接著,伊教授指出歐洲翻譯元雜劇的目的與意義隨著時代而演變。在中國占有主導地位的《元曲選》自然而然也是西方用來翻譯的主要版本。十八世紀,法國傳教士馬若瑟 (Joseph Henri Marie de Prémare, 1666-1736) 翻譯了紀君祥的《趙氏孤兒》,使其得以在歐洲劇壇留下深遠的影響。但是,他並不是為了研究其文學性或是戲曲而翻譯,而是為了語言學習。當時,西方已經了解白話文相較於文言文更貼近中國人講話的方式。因此他忽略了曲的部分,元雜劇遂以科白而沒有曲的形貌出現。
到了十九世紀,元雜劇的翻譯轉變成了窺視中國日常起居的管道之一。在鴉片戰爭以前,中國閉關鎖國,拒絕外國人進出,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好奇心必須透過閱讀小說戲曲來滿足,藉此想像當時中國人的生活,其中以《灰闌記》最受歡迎。戰爭結束後,中國開放西方國家的人進駐,由於可以親眼目睹中國社會,元雜劇的翻譯漸漸沒落。從 1850 年到 1950 年間,新的譯本微乎其微。唯二十世紀前半葉,因駐中國的外國人對京劇的熱愛,京劇大受矚目,梅蘭芳便是當時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家。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二十世紀後半葉,西方漢學有了重大的改變。西方漢學以歐洲為核心,多繼承傳統古典研究,近似於研究拉丁、希臘文化。當時漢學在美國正逐漸興起,承接科系分類的作法,其研究方法與英國文學系或美國文學系類似,著重語言文化研究。文學這一面向在五四運動後才逐漸被開發而受重視,其中又以明清白話文學為主。因為本科生包括沒有任何中國知識背景的學生,故需開設英譯中國文學的課程,遂出現了對中國文學的研究。柏克萊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的白芝 (Cyril Birch) 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著有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Earliest Times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中國文學選集——從先秦到十四世紀》)。另外,以日本文學翻譯著名的凱內 (Donald Keene) 將《漢宮秋》翻譯成無韻詩,只可惜這個創新並沒有後人繼承。大多數譯者承科潤璞 (James I. Crump Jr., 1921-2002) 將詞曲用自由體詩的形式呈現。
《元曲選》中的雜劇多取自明代宮廷。宮廷版本與十四世紀元刊雜劇有許多差別:第一,宮廷的演出禁止扮演皇帝,因此皇帝此一「駕」角絕不會出現,必須大量改寫元劇本。從演員的層面來看,宮廷版本每個角色戲份平均;而元刊雜劇裡,戲份則明顯分配給正旦或正末。另外,宮廷裡的曲少科白多。目標讀者也不一樣:宮廷版本的讀者多為審核、負責搬演戲曲的「教坊司」或「鍾鼓司」官員。由於經過嚴格審查,內容重複性高,科白也能保持體例一致。雖《元曲選》名為元曲,但是實質上可說是明雜劇。
臧懋循並非第一位將元雜劇從舞台上的戲劇轉變成手中讀物的編者,李開先早在《元曲選》刊印半世紀以前就出版了《改訂元賢傳奇》。此書原先以為失傳,1990 年在南京圖書館尋回。此書價值在於保留了十四世紀雜劇的特色,為了迎合閱讀趣味,曲詞中有簡短的科白,科白目的不外乎是讓讀者能簡單了解曲的內容。六部雜劇中便有四部都有皇帝一角的出現,可研判不是出自宮廷。李開先保留了元刊雜劇的唱詞,只做了少量的更改,還將舞台提示標準化。書名中的「改訂」,凸顯所集結的元雜劇並非原本元代的演出面貌,而是被明代編者更動過的版本。伊教授總結道,眾多版本能讓我們意識到元雜劇不同的發展與時代意義。相應的,雜劇翻譯也是依著潮流,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滿足不同的需求。
問題與討論時有學者提問,元刊雜劇為何對讀者來說難以理解?伊教授認為因其性質偏向備忘錄,十分依賴演員的即興演出,因此內容破碎,讓現代讀者難以咀嚼。推測元代雜劇的演出相較單純、活動空間少,故事內容大多數是大人小孩耳熟能響的民間傳說,因此無須鉅細靡遺地記下劇情。對比之下,標準化後的宮廷版本就明瞭許多。
另外,有學者提出李開先《改訂元賢傳奇》和宮廷版本比較的問題。伊教授相信李開先意識到自己的集結內容和取向與眾不同,但是我們無法追溯李開先參考宮廷版本的程度。因為現在已經無法考據當時宮廷版本外流的情況,並比對李開先手邊的資料。最後,有學者問道,除了以上學術界研究的版本,一般現代白話文版本是否也在伊教授參考之列?伊教授表示自己翻譯的素材還是參照原文,當然,這些元雜劇都有學者注釋。而白話文版本的譯者多半不是元雜劇專家,以學術研究來講,伊教授堅持必須以原文為據。
伊教授此番演講,呈現自身對於戲曲全方位的研究成果,同時更為當代戲曲研究提出許多值得深思與研究的問題,相信與會學者都深感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