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詩文研究工作坊」紀要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14 年 12 月 19 日(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陳建銘(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明清詩文研究工作坊」紀要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與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辦之「明清詩文研究工作坊」,於 12 月 19 日假中研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舉行。本次工作坊共發表 8 篇文章,討論聚焦於錢謙益研究及明清之際文學典範的轉移,進而推及家族研究與文人交誼,主題多元深入。開幕式由中研院文哲所楊貞德副所長及清華大學人社院蔡英俊院長共同主持。楊副所長首先對「明清詩文研究會」導師們帶領學生的熱忱致上敬意,蔡院長則娓娓細數研究會幾年來的傳承、發展,場面溫馨感人。

第一場

主持人:蔡英俊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嚴志雄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
題 目:清初錢王「代興」說再議
發表人:王國良教授(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教授)
題 目:明末清初的典籍庋藏與傳承——以錢謙益、錢曾為主
評論人:廖美玉教授(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嚴志雄教授認為,明末清初錢謙益與王士禛雖相繼引領文壇風騷數十年,然而時人豔稱的「錢王代興」佳話,其實存在不少疑問。嚴教授梳理錢王「代興」一說的相關文獻,通過考察、比較若干類似案例,進一步指出:錢謙益欣賞王士禛是事實,但從無「與君代興」之語;所謂「代興」云云,非指一人一地之事,而必須置於「世代交替」的脈絡、寓意中理解,方得其實。

  王國良教授以錢謙益、錢曾為主要考察對象,兼及晚明趙用賢、岐美父子,講述由脈望館、絳雲樓至述古堂藏書的傳承史。王教授認為,趙氏脈望館的書籍收藏,一轉至絳雲樓,再傳至述古堂,有分散也有合流,其間過程並不單純。細考藏書家的收藏旨趣與致用思想之異,可替明末清初的藏書歷史,勾勒出一幅具體而微的動人影像。

第二場

主持人:林淑貞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發表人:李欣錫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題 目:論《牧齋初學集詩注彙校》及其對錢謙益研究的幾點貢獻
發表人:陳建銘(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題 目:錢謙益〈西湖雜感〉中的空間與情志
評論人:王國良教授(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教授)

  李欣錫教授指出,2012 年出版卿朝暉所輯《牧齋初學集詩注彙校》一書,新增《初學集》前十四卷箋注條目,數量龐大,極具文獻價值。李教授認為,錢謙益詩與錢曾箋注本之刊刻流布,不惟建立在市場價值與讀者偏好上,還多了政治、文化因素的介入;而箋注者與被箋注者的關係,更應一併納入考量。此外,箋注有繁簡之別,不能僅由材料多寡、出處早晚加以褒貶,而須著眼於詩意,才能發掘作者與箋注者的用心。

  陳建銘以錢謙益〈西湖雜感序〉為骨幹,嘗試審視錢氏降清後晦澀的詩藝與心跡。該序可析出三層次,首先,錢謙益抹去方位之意義,引發身分失落的危機;其次,透過典故的安排,於空間中有褒貶、寄託;最後,西湖於錢氏手中,點染成一片遺民性空間,供其訴說復國的政治寄寓與遺民情志。至此,錢謙益乃為一己生命尋得積極意義,開闢出新的可能性。

第三場

主持人:李欣錫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發表人:楊勇軍(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題 目:八旗人選八旗詩初探——以《熙朝雅頌集》為中心
評論人:嚴志雄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
發表人:胥若玫(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題 目:清初王時敏《奉常遺訓》中保家的教育理念與實踐
評論人:楊晉龍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楊勇軍詳細考證了《熙朝雅頌集》的編纂始末,觀其過程及結果,得以略窺八旗文學之總貌。該書歷十年編成,法式善居功厥偉。楊勇軍認為,法式善時或收詩過濫,故須「勇於篡改」,為原詩潤色;但其改詩又有「以詩存史」之信念存焉,蓋欲為八旗詩人群體樹立一座豐碑。猶有甚者,編選過程,還可能是法式善脫離漢人文學觀,實踐其詩歌理論的絕佳機會。

  胥若玫以太倉王氏家族為例,思索家族如何渡過易代的陵谷變遷。清初王時敏教育子弟的十餘篇文字,由後人編為《奉常公遺訓》。《遺訓》處處反映王氏對子弟科舉教育之重視;質言之,舉業即王氏「保家」之道。胥若玫藉由《遺訓》及相關文本,進一步探討王時敏經營家族的理念,具體而微地展示一個家族在易代之際如何適應、生存與發展。

第四場

主持人:嚴志雄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
發表人:范雅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題 目:敘事詩與創傷書寫:以錢謙益〈哭稼軒留守相公一百十韻〉為例
發表人:李東龍(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題 目:失敗的遊仙——馮班〈遊仙詩.下〉探析
評論人:林淑貞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范雅琇解讀錢謙益於瞿式耜殉難後所作之〈哭稼軒〉一詩,認為錢氏帶著「創傷心理」,以詩悼念故人,也抒發了復明失利的無奈。范雅琇指出,錢氏詩中數度出現仿《楚辭》之語,意在「招魂」,從「失去」、「召喚」,再至「重獲」,受創者心中的失落似乎得以填補。此不但在書寫中達到療癒之效,透過身心的安頓,錢氏更能積極思索逝者的歷史定位,叩問於死亡,賦義於不朽。

  李東龍研究清初虞山派後勁馮班〈遊仙詩.下〉的繁複意象,剖析詩人心曲。李東龍認為,馮班〈遊仙詩〉有別於遊仙文學之超脫,而是瀰漫失落之感,乃求仙不得之「失敗」的求索。馮班身兼詩人與修道者,即此明清鼎革之際,修道者既無力挽回亡國;戰火之下,文章典籍也失去了效力。這組詩作因而滿懷悔愧,反映出〈遊仙詩〉於易代之際呈現的特殊性格。

  本次工作坊的參與者有資深教授,也有年輕學者、研究生。諸位學者不分領域,共同投入,耕耘明清研究此一沃土,傳承意味十足。工作坊設定的議題兼容並蓄,吸引許多學界同好踴躍出席。發表會後的討論時間,與會嘉賓紛紛發言,相互攻錯,交流心得,更激蕩出不少精彩的學術花火。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