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遠距會議室「思想史」論文報導

 
撰寫人: 魏綵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2013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遠距會議室「思想史」論文報導
 

  思想史專題有 9 個論文組別,共發表 32 篇論文;茲將各場次發表的論文主題、摘要記錄如下:

第一場

論文組主題:The Public of the Ming Imperial Clan
主持人:李卓穎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評論人:李卓穎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發表人:戰蓓蓓 (Ph.D. Student,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論 題:〈國上之家:以《明集禮》中婚禮等級為案例討論洪武初制對皇家的社會定位〉
發表人:Jérôme Kerlouégan (Graduate Student, University of Oxford)
論 題:“Zhu Mujie(1517-1586), Scholar and Imperial Clansman”
發表人:Peter Ditmanson (Departmental Lecturer, University of Oxford)
論 題:“Whose History is it? Late Ming Emperors and the Debates on the Ming shilu (明實錄) ”

  第一場的論文,旨在探討帝王氏族文化呈現的不同方式。

  戰蓓蓓〈國上之家:以《明集禮》中婚禮等級為案例討論洪武初制對皇家的社會定位〉一文,結合唐至明的宗室與社會政治發展史,比較婚禮條例,認為洪武初期訂立制度時,將皇家置於各階層之上以突顯其特殊性;此舉造成的影響,體現於《明集禮》中的婚禮等級。作者指出,相較於唐代《開元禮》,《明集禮》中皇家成員的婚禮差異縮小,但拉大了與皇家以外人員之間的距離。

  Jérôme Kerlouégan 發表的 “Zhu Mujie(1517-1586), Scholar and Imperial Clansman” ,指出朱睦(木挈)是以學者身分聞名的明朝皇室低階成員,也是一位著名的編纂者、作家兼出版者、藏書家;在 1550 到 1580 年代,活躍於開封的士人群體中,與眾多士人有密切交流。

  Peter Ditmanson 教授 “Whose History is it? Late Ming Emperors and the Debates on the Ming shilu (明實錄) ” 一文,聚焦於《明實錄》中關於皇室傳承的各項記錄,進而探討 16、17 世紀初期有關《明實錄》的真偽辯論。當時的主要爭議,在於記錄的正確性,特別是關於建文帝與景泰帝的文字;因這兩位皇帝的正統性曾遭到否認,且從官方記錄刪除。十六世紀時,明朝的文人對當朝政治史越來越感興趣,《明實錄》的抄本也開始廣泛流傳,《明實錄》如何因政治力介入而遭修改、皇室被如何記述等各種激辯,也應運而生。

第二場

論文組主題:「明清之際的學術轉變──從心學到氣學」
主持人:李瑞全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評論人:杜保瑞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發表人:鄧秀梅教授(環球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論 題:〈萬廷言未發之中與易圖象之關係〉
發表人:蔡家和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論 題:〈王船山對《論語.事父母章》的詮釋──以《讀論語大全說》為例〉
發表人:黃信二教授(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論 題:〈論儒家「禮」之位階:從朱子與陽明論蒯聵與衛輒觀點談起〉

  鄧秀梅教授的〈萬廷言未發之中與易圖象之關係〉,認為萬廷言以心學義理詮釋易圖的構造原理,為其他心學家所不及。萬氏解易圖,率以「未發之中」為源頭。未發之中是道德實踐之本,也是陰陽五行生化之原,此中體隱藏於易圖之中;萬氏以此為準則,剖析易圖揭示的象數、五行,俱源自未發之中體。

  蔡家和教授發表的〈王船山對《論語.事父母章》的詮釋──以《讀論語大全說》為例〉,討論王船山在《讀論語大全說》中對《論語.事父母章》的詮釋內容。

  黃信二教授〈論儒家「禮」之位階:從朱子與陽明論蒯聵與衛輒觀點談起〉一文,比較朱子與陽明對「蒯聵與衛輒之爭」的評價,說明兩者乃代表不同儒家類型的論禮看法。作者認為朱子傾向從禮樂分離角度論禮,禮本身可為一完整的學問體系,從禮可發展出符合天理與人性、上達與下學兼具的學說。陽明則傾向以禮樂合一的觀點論禮,認為需透過禮樂合論探求,方能對禮之本有較適切的把握。

第三場

主持人: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巫仁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陳曉昀 (Ph.D. Student, Cornell University)
論 題:〈文本閱讀與社交地理的網絡——以明中葉的數個婦女案件為例〉
發表人:Amy Gordanier (Ph.D. Student, UCLA)
論 題:“On the Road, On the Stage: Patterns of Theatrical Migration in and Around Eighteenth-Century Yangzhou”
發表人:羅娓娓 (Ph.D. Candidate, Columbia University)
論 題:“Ritualization of Generosity and the Credit Economy in Late Ming China”
發表人:王紫 (Ph.D. Candidate, Columbia University)
論 題:“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Replace a Provincial Governor? ——Officials in Mourning and Information Trans-
                  mission in the Ming Dynasty”

 

  第三場的討論文旨,在探討明清時代社會聯繫的渠道與特徵。

  陳曉昀的〈文本閱讀與社交地理的網絡——以明中葉的數個婦女案件為例〉一文,以明代中葉數件婦女死亡案為例,從明清地方志與文集的紀錄觀察這些個案如何出現在士人的文字書寫中,以及這些書寫如何在士人群體中流傳,甚至興建祠寺以供紀念;而祠寺又進成為文人憑弔節烈、感懷世教的空間與遊賞景點,提供文人和當地社群互動、建立社交網絡的機會。作者也比較不同地區的婦女案件,希望藉由文人的訊息交換、文本閱讀與書寫,觀察個人與社會價值相互肯認的過程。

  Amy Gordanier 發表的 “On the Road, On the Stage: Patterns of Theatrical Migration in and Around Eighteenth-Century Yangzhou”,指出十八世紀下半葉的揚州成為京劇表演的重要驛站,也是全國各地曲種、戲劇流派、戲班等交流的大熔爐。本文使用筆記、碑刻等當時的戲劇史料,描述揚州在十八世紀全國戲劇界的獨特位置,探索揚州娛樂界與江南、安徽、北京的關係,以及揚州府內的戲曲網絡。

  羅娓娓在 “Ritualization of Generosity and the Credit Economy in Late Ming China” 中指出,晚明時期一個新興的信用經濟改變了社會關係的性質:「義」成為衡量信用的基準。證明信用度的需要,促使了義的儀式化;這種儀式化,採取了兩個步驟:一為樹立民間好義的榜樣並號召大眾效仿,二為借助榜樣的力量和一系列宣傳,將大眾捐助變成具有特定模式的工程。這種為重新衡量信用關係而出現的整套表演儀式,提供了解讀晚明社會變遷的新視角。慈善業的繁榮以及社會連結的發展,不再被看成是由某些社會階層的意志和利益所驅使,而是整個社會精神和社交性質轉變的結果。

  王紫的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Replace a Provincial Governor? ——Officials in Mourning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Ming Dynasty” ,以明代官員丁憂制度與實情為例,探討當時國家通訊網絡的運作。論文前半部介紹官員丁憂時所需的書面手續,後半部則以晚明時期三名總督為例,說明各人自聞喪到回鄉之間漫長曲折的過程。總督回鄉前,必須等待新任總督到來;他們常不斷上疏,請求朝廷及時任命新督,並催促新督早期赴任。這些奏疏,記載了朝廷與總督之間文書傳達的狀況;而由明代對官員丁憂的處理可以看出,國家極度重視以文書掌握每名官員的詳細狀況,而案件處理的迅速與否,則被視為次要考慮。

第四場

論文組主題:明代三教交涉與多元思想變動
主持人:彭國翔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文化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評論人:彭國翔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文化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發表人:徐聖心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論 題:〈三教語境下的晚明四書學箋軼〉
發表人:鍋島亞朱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明代三教思想對日本江戶初期儒學的影響──以藤原惺窩為主〉
發表人:魏月萍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論 題:〈方圓之判:晚明三教交涉方法論芻議〉
發表人:吳孟謙(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敦化川流——論管東溟的判教思想及其時代關懷〉

  第四場的論文主題,旨在如何重新整合「三教交涉」背後聯結的各種問題意識,而從會通交流模式、判教體系以及《四書》詮釋問題切入,希望有助於重構明清之際的多元思想變動及其境外影響,進一步說明不同思想(宗教)間的碰撞、交流和轉變。

  徐聖心教授〈三教語境下的晚明四書學箋軼〉一文,討論來斯行《宗譚六種》、葉晝《四書眼》,以及緇流的《四書》學,指出來斯行以「本來無一物」之空義會通三教,並為《四書》作註,雖多妄附,但並非全無可觀之處。葉晝的《四書眼》,於解經處率多就一章推至極點,使其罄無餘義,釋義多側偏而難以與全體血脈調和。經由本文的考察,以補充新四書學的特色,對有意闡發四書新義的學子頗具啟發性。

  鍋島亞朱華教授發表〈明代三教思想對日本江戶初期儒學的影響──以藤原惺窩為主〉,分析德川幕府開府之際的學者藤原惺窩之《大學要略》如何引用林兆恩註解,以說明藤原惺窩對明代三教思想的看法,並嘗試以「日本陽明學派」為時間軸,探討中江藤樹、大鹽中齋等日本陽明學者是否繼承與發展藤原惺窩對《大學》的詮釋。

  魏月萍教授的〈方圓之判:晚明三教交涉方法論芻議〉,指出晚明時期管志道、楊起元對「教理」、「教體」的辯論,有「圓融」和「方矩」之爭。方圓之爭,牽涉三教會通的圓融與規範性問題,與當時學者普遍認同的「道一教三」意識有緊密關聯。此外,西方學者卜正民 (Timothy Brook) 曾歸納出五種宗教思想交流模式:普世真理主義 (ecumenicism)、包容主義 (inclusivism)、功能主義 (compartmentalism)、折衷主義 (eclecticism) 和調合主義 (syncretism),以此檢視中國的三教交流模式。作者以「方圓之爭」為問題基礎,結合明中葉至晚明的三教交涉思想發展形態,企圖與卜正民的五種模式對話,推進三教討論的理論化工程。

  吳孟謙的〈敦化川流——論管東溟的判教思想及其時代關懷〉,分四部分討論管東溟的學術:一,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三教合一的幾種型態,從而釐清管志道判教思想的屬性,以及催生其判教思想的背景。二,觀察管志道如何會通《華嚴》與《周易》,以「群龍無首」的思維,解構宋明理學的道統論述,打通世間法與出世法。三,討論管志道「敦化川流」的判教思想,及其會通儒佛的獨到見解。四,檢視管志道判教論背後的道脈自覺,及其對「狂、偽」、「執一、二本」等學術流弊的批判。最後,總結管志道判教論的特色、思想史上的意義。

第五場

論文組主題:Ming-Qing Court Culture
主持人:Prof. Olivia Milbur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評論人:Prof. Olivia Milbur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發表人:陸於平博士 (Project Curator at Department of Asia, British Museum)
論 題:“Ming Court Culture and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Collection of the Mu family”
發表人:顏子楠教授 (Teaching Fellow at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論 題:〈乾隆詩體之變化:試析乾隆帝元旦七言律詩的寫作技法〉

  第五場的論文,旨在探討明清的宮廷文化。相較於明清時期的文學作品或地方文化,現階段有關宮廷文化的研究仍顯弱勢,因此有不少可供探討的空間。本場次的討論目的,便在交流並充實明清宮廷文化的研究方法。

  陸於平先生以 “Ming Court Culture and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Collection of the Mu family”,探討明代雲南沐氏家族的書畫收藏。沐氏家族的先祖沐英,曾為朱元璋運籌帷幄,去世後被追封為黔寧王,後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朝滅亡。因此,沐氏除了是軍事領袖家族,與皇室關係密切外,在地方上亦有心提倡文教,自許有責於文化傳播;在成化年間家族分散以前,更以收藏書畫聞名。本文即試圖在沐氏家族早期與明代宮廷內部關係不尋常的特殊脈絡中,考查其書畫收藏的狀況與意義。

  顏子楠教授的〈乾隆詩體之變化:試析乾隆帝元旦七言律詩的寫作技法〉,分析乾隆皇帝在歷年元旦所創作的 147 首七言律詩,以釐清乾隆詩作所展現的「御製體」實際內涵,以及「御製體」形成於什麼階段。同時,討論乾隆皇帝不同階段的詩歌創作中採用的特定寫作技法,以觀察其詩作如何隨時間推移而轉變,最終形成「御製體」種種特徵。「御製體」也影響了周圍的文學侍從之臣,而臣下對皇帝詩體的肯定和模仿,又形成了一股反作用力,讓乾隆進一步強化「御製體」的特性。

第六場

論文組主題:清代學人的『學案』意識及其反思
主持人: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林勝彩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清初蕺山學說傳播的歷程——兼論蕺山學派的分裂與一統〉
發表人:楊正顯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道之藩籬——《明儒學案》人物收錄標準及成因〉
發表人:趙世瑋教授(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孫衣言《永嘉學案》儒志、唐奧、經行三先生地位考〉

  林勝彩博士的〈清初蕺山學說傳播的歷程——兼論蕺山學派的分裂與一統〉,指出劉宗周殉國後,弟子對於整理、刊刻其遺著有不同意見,對於師說的理解也有差異。最後,黃宗羲取得整理蕺山遺書的主導權,並藉由公開講學及撰述活動逐漸取得崇高的學術地位。同時,由於黃宗羲強勢的性格及門戶之見,對其他蕺山門人造成排擠效應,也使原先紛紜的眾說歸於一元。

  楊正顯博士發表的〈道之藩籬——《明儒學案》人物收錄標準及成因〉,認為明亡之後,道德敗壞,黃宗羲編纂《明儒學案》時,遂以「名節」為收錄人物的標準。康熙年間詔修《明史》,引發種種有關「王學」與「東林」的負面評價,直欲以二者為明朝亡國的罪魁。黃宗羲透過文獻考證與論述,一一回應當時的質疑;例如其所收錄的人物,若人品有爭議,便以大量文字辨誣,並提出無善無惡之說與陽明無關,又強調東林諸君子的作為是節義的表現等。

  趙世瑋教授的〈孫衣言《永嘉學案》儒志、唐奧、經行三先生地位考〉,討論晚清孫衣言表彰鄉賢之學如何不遺餘力,並以永嘉學脈嫡傳自重,乃重撰《永嘉學案》,將王開祖、林石、丁昌期尊奉為永嘉先儒。論文指出孫氏重新定位皇祐三先生的意義有三:其一,確立永嘉之學能獨立於程朱學之外;其二,救漢宋學之弊、弭朱陸之爭;其三,以永嘉嫡派自任,並企圖建立永嘉學脈。

第七場

論文組主題:英雄與神仙:晚明儒學與宗教的交涉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論 題:〈文武交際:明代文士武人的勢力消長、交往關係與知識流通〉
發表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論 題:〈從杜文煥看晚明儒學與宗教之交涉〉
發表人:劉勇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論 題:〈晚明理學的宗旨與師承:以止修學派為中心〉
發表人:張藝曦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心學家畫像在明代的流行及其作用——以陽明畫像為主的討論〉

  第七場發表的論文,觸及議題包括晚明講學活動、儒釋之辨、三教融合、道教修養、龍沙讖信仰、文武兼修、事功與求道之關係等。

  王鴻泰教授的〈文武交際:明代文士武人的勢力消長、交往關係與知識流通〉,指出大明王朝開國時採行兵民分籍,軍官世襲;然歷時未久,文武官職勢力消長,遂有武為文制的趨向。在此背景下,文武雙方展開交互的知識追求,出現「武人習文」與「文士知兵」的風尚,雙方頻繁互動;這種出身不同的人員互動與相異知識的交流,造成別具一格的社會流動,也刺激社會文化別具趣味的新發展。

  呂妙芬教授發表的〈從杜文煥看晚明儒學與宗教之交涉〉,以晚明杜文煥、涂宗濬兩位久戰沙場的大將軍為研究對象,說明他們如何兼顧英雄事功與講學求道,並由此探討晚明儒學與宗教的複雜交涉。杜文煥出身榆林武將世家,一生活躍於北方沙場,他又會宗三教,自稱函三逸史,建造會教菴、奉祀三教聖人,儼然為一教派教主。杜文煥也熱衷文學,與晚明江南文壇多有往來。本文先從杜文煥的生平、交友、思想與宗教實踐談起,再追溯其三教師承,說明與道教龍沙讖信仰的關係。儒學方面,杜文煥師承涂宗濬,除了簡要說明涂宗濬的思想外,也比較了涂、杜二人思想之異同。

  劉勇教授的〈晚明理學的宗旨與師承:以止修學派為中心〉,由「止修」學切入,探討理學學說的傳承和學派的延續問題。在理學的師承脈絡中,一種新的學說如何傳承?當師門學說與追隨者的自得產生歧異時,當事人怎樣處理師徒異說的情形?本文主要觀察李材門人——亦即「止修」學的受眾。首先從道統觀念與授受方式概述師承與師徒關係,然後探討「止修」學說的創立者李材在學說傳播方式上的特點;最後,重點觀察「止修」門下徐即登和涂宗濬,在立說模式、論學宗旨和講學活動上對師門學說的演繹和宣揚,藉此探討理學學說在延續和傳承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問題。

  張藝曦教授的〈心學家畫像在明代的流行及其作用——以陽明畫像為主的討論〉,主要處理兩個主題:一是心學家畫像在明代的流行與士人對畫像的評論,二是人們拜畫像的行為以及其所反映的心態。宋明以來,不少文集與筆記都有與畫像相關的記載,理學家也莫不致力於令自我形象符合聖人的理想,使畫像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明中晚期,一些陽明學者的畫像流傳於士人之間。講學活動的舉行、《傳習錄》等書籍的流傳,加上陽明學者的畫像,可說是陽明學的三寶。士人收藏某畫像於齋中,或對畫像予以題詠、敬拜,這類個人行為富含特殊意義,本文則著重探討這類現象。

第八場

論文組主題:從日本比較觀點審視明清漢籍
主持人:林滿紅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林滿紅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錢南秀教授(美國萊斯大學中國文學副教授)
論 題:“Transformation of the Min (Fujian) Cainü Culture in the Late Qing Reform Era”
發表人:李國彤教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歷史系副教授)
論 題:“Fujian Coast: The Home of Boundary-crossers in the Long Eighteenth Century”
發表人:何大鵬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論 題:“Was Fujian a Frontier? State Policies and Seafaring Culture from the Heyday of Piracy to the Ming-Qing Wars”
發表人:許曼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ufts University)
論 題:“Gender and Vehicles: Redefining the Inner-Outer Boundary in Late Imperal China”

  第八場的論文,主要從地域史與海洋史來審視中華帝國晚期的福建。中國的東南沿海有長久的海洋文化,以福建為例,人民相繼離開海岸,向外航行,幾世紀以來形成了所謂的海外華人區。因著近世福建具有的特殊意義,此一研究主題聚集了資深與年輕的學者,以注意不同面相的福建歷史;可惜錢南秀教授、何大鵬教授因故未能出席,論文由另兩位學者代表宣讀。

  錢南秀教授的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n (Fujian) Cainer-Outer Boundary in Late the orm Era”,指出明清轉折之際,福建地區形成閩才女文化,並在晚清經歷了重大的轉型。文章探討三個具代表的女性:沈鵲應的人生經歷與百日維新連繫,其文具有獨立思考的精神、英雄主義的熱情與詩作的創造性;蕭管道受到福州船政文化及晚清改革思想的影響,中法戰爭與八國聯軍侵華更影響其生活與詩文創作,呈現一個傳統女性學者和家庭主婦如何應對晚清的亂世;薛紹徽親自參與晚清的新政與立憲,其詩文記錄了時勢變遷,也顯示傳統女詩人轉變成改革者的過程。這些才女的生命歷程、文學風格、文化生活與晚清社會、政治事件關係密切關係,有助於重新理解女性在近代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李國彤教授發表的 “Fujian Coast: The Home of Boundary-crossers in the Long Eighteenth Century”,指出福建沿海一帶至少有三類越界的人群:活躍的閩商、流動的畬族、泛海的海民。本文著重於分析那些不馴服的皇清子民的跨界活動,包括隻身在外旅行和經商,以及移民家庭的再安頓。以閩粵為代表的東南沿海,原就擁有悠久的海外聯繫傳統,而福建沿海同時也是內陸少數裔族群由山地向近海港口移居的目的地。在這一移民網路中,畬族婦女在少數族裔家庭嵌入大漢族人口圈的過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認為只有把福建移民放在性別和族裔的視野下考察,才能瞭解人群潮動和培養這一潮動的社會之間的關係。

  何大鵬教授發表的 “Was Fujian a Frontier? State Policies and Seafaring Culture from the Heyday of Piracy to the Ming-Qing Wars”,聚焦於當下學界研究的熱點:邊疆、邊界,並提出一個重要問題:何謂邊疆?文章內容關注發生在 1550-1680 年代兩個與福建有關的歷史事件:一是倭寇問題,二是清初針對鄭氏集團採用的遷界政策,並將兩者放在一起比較,指出前者為犯罪暴力,後者為國家暴力,又可同時置入海洋暴力的視野下。作者所以提出海洋暴力的研究視角,主要目的在打破中國特殊性(包括閉關鎖國)的思維,認為應把明清的福建放在一更寬廣的海洋視野中來看待,而不是作為一個省份來考察,這是本研究的精要之處。

  許曼教授的 “Gender and Vehicles: Redefining the Inner-Outer Boundary in Late Imperal China”,主要從交通工具與社會性別的角度,對宋代「內外」界限再予定義。宋代女子頻繁使用陸上交通工具,透過建造類同房子的空間自我保護,例如轎子、馬車,或於騎馬時使用罩紗,這些方式都提供女性在家庭以外的空間有一個比較安全的處境,也能與男性主宰的空間有所隔離。本文將身體的移動與交通運輸工具巧妙結合,視其為一種保護設計,使女性置身於家庭內部與外在空間時有一個轉換的渠道,而內/外的界限也變得更加具有流動性與彈性。

第九場

論文組主題:「盆地結構」:明清時期宗教、禮儀與江西地方社會演變
主持人:謝國興所長(中央研究員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召集人)
評論人:連瑞枝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副教授)
發表人:梁洪生教授(江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論 題:〈禪師、護法與甲寅「楚」亂——以江西寧州兜率寺及蛤庵禪師的考察為中心〉
發表人:李平亮教授(江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區域社會研究資料中心副主任)
論 題:〈誰之「福主」——清代江西許真君信仰與鄉村社會權勢轉移〉
發表人:賀喜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研究助理教授)
論 題:〈明清時期吉安的歐陽修崇奉與地方社會建構〉
發表人:羅艷春教授(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論 題:〈城裏的祖先:宗族視野下的明清萬載縣城聚落〉

  第九場的論文主題,關注焦點是試圖在「盆地結構」視野下,探討明清時的宗教、禮儀與江西地方社會的互動、演變過程。

  梁洪生教授發表的〈禪師、護法與甲寅「楚」亂——以江西寧州兜率寺及蛤庵禪師的考察為中心〉一文,討論地方大族、禪宗寺院與地方秩序重建的關係。寧州兜率寺介於贛湘鄂邊界,北宋時即為臨濟宗黃龍派的重要弘法道場。康熙十二年,該寺從湖北迎來「國師」弟子蛤庵禪師主持修復,地方大族則以「護法」身份積極配合。論文認為透過此事,可以考察明清易代之時,一些禪師聯合大族對地方展現的掌控能量,亦可從基層社會細看三藩「叛亂」如何體現,以及不同人群如何作出不同應對。

  李平亮教授的〈誰之「福主」——清代江西許真君信仰與鄉村社會權勢轉移〉,指出清代萍鄉的許真君信仰不僅呈現出正統化和市場化的趨勢,還經歷了地方化的過程。此文聚焦於清中葉以後,清溪萬壽宮的管理權由多姓到一族的變化,是科舉、家族等因素導致社會權勢轉移的集中體現。許真君信仰的歷史,也反映了明末以來鄉村社會演變的歷史過程和時代特徵,以及此信仰背後的文化邏輯和社會機制。

  賀喜教授的〈明清時期吉安的歐陽修崇奉與地方社會建構〉,則指出自歐陽修於皇祐五年 (1052) 護送母親靈柩歸葬江西吉安開始,該地對歐陽修的崇奉便延續不絕。作者考察吉安崇奉歐陽修和歐陽氏系譜的編纂,以之探討寺院、士紳、里民等不同社會階層、名賢祭祀與地方禮儀傳統形成與發展的整體圖景。

  羅艷春教授〈城裏的祖先:宗族視野下的明清萬載縣城聚落〉一文,以江西省萬載縣所保留的大量宗族祠堂為研究對象,指出其形成是一個從明後期持續至民國時期層累疊加的歷史。考察萬載縣「建祠於城」這一長時段的文化現象,可作為從整體史理念分析區域歷史發展的重要視角,同時也呈現了縣城聚落與王朝制度、地方宗族發展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

  大會召開以前,主辦單位有感於年輕學者尋求學術交流的強烈意願,決定以公開徵稿與論文組報名的方式籌辦本次研討會,果然獲得豐富的成果。在兩天的會議中,臺灣與中國、日本、歐美各地的學者齊聚一堂討論思想史,論文組不乏跨國、跨領域的組合,但每組發表的論文又有共同的聯繫點,得以搭成交流的平臺。年輕學者的參與相當踴躍,紮實的論文帶出許多新穎的議題,令人欣喜,且會場的提問和綜合討論都十分充實,舊雨新知相互切磋,氛圍溫馨親切。下一次的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將在兩年後召開,期待有志者儘早準備。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