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戚繼光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主辦單位: 中國明史學會
時間: 2013 年 8 月 19 日(一)至 2013 年 8 月 21 日(三)
地點: 中國山東省蓬萊市中國灣大飯店
撰寫人: 曾美芳(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講師)
 
第十五屆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戚繼光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導
 

  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一個具有悠久傳統的會議,自 1985 年於黃山召開第一次會議後,每兩年一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就成為明史學界的年度盛事。第十五屆大會於 2013 年 8 月 19 日至 21 日在山東省蓬萊市召開,分「政治、思想、人物」、「經濟與社會」、「地方史專題」、「軍事史與戚繼光研究」四項專題,由來自中、港、澳、臺、日、韓等地學者共 135 人發表 124 篇文章。

  會議地點為古登州地區,是明代軍事防禦重地及對遼東、朝鮮的交通樞紐,由於本次會議與第五屆戚繼光國際學術研討會合辦,因此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論文屬軍事史範疇,為第十五屆明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一大特色。軍事制度方面,胡凡從永樂時期神機營的建立及其對明軍戰法的影響,討論火器部隊對明代戰力及邊防的意義。唐立宗則考察原本為防禦礦徒出没而設的浙江「總捕都司」轉為總捕守備的過程。遼東邊防方面,何寶善分析明代遼東邊墻修葺情況;李華彥則討論孫承宗在晚明遼東抗金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登萊的發展向來與明代備倭政策息息相關,故倭寇相關研究亦受重視。趙軼峰重新檢討洪武時期倭患問題;肖立軍、李玉華分析明初山東總督備倭官設立的時間;蔡志書談登萊巡撫對山東抗金及海防的作用;宋耀武則重新檢討崇禎五年的登州事變。此外,彭勇論述明代因防海備倭而設的福州三衛,由於衛所官員及士兵組成的特殊性,對閩都文化產生深遠影響。本次會議,與戚繼光相關的研究成果極為豐碩,由陳支平、曲樹程、袁曉春等學者發表 15 篇論文,對戚繼光的軍事思想脈絡、與朝廷的互動、戚家軍的訓練及其在福建、登州等地的史蹟深入討論。

  此次會議的另一個特色,是對國際視野的重視。此次會議不僅邀請日本學者松浦章與會,亦有韓國學者元廷植、曹永憲參與,除了從不同於傳統中國的研究視角進行討論外,同時可以看到許多關於明人對外交流情況及明代世界觀的討論。范金民及鄭潔西分別談明代日本使者與浙江士人的交游活動,以及明使者入大阪城冊封豐臣秀吉的情況。王偉從東北逐步形成的衛所城市群,分析十六世紀的東北亞商路及文化傳播情形。孫竟昊由海外走私案觀察明清時期地方與國家視域中的「海洋」。沈一民從明代地圖中有關女真的描述,討論明代對女真的認識。李新貴則由避諱及母本之流布,分析美國國會圖書館藏《萬里海防圖》的摹繪時間。湯開健從《守圉全書》之版本,討論明代天主教徒韓霖傳播西學的具體情況。常修銘比較中日在新式火器的使用及戰法的演變等之異同,認為明代軍事發展進程實際上較日軍先進。李毓中從華人僱傭兵 Antonio Perez 的請願書談起,引領我們注意十六世紀以後全世界興起地理探險活動,當中不乏華人足跡。這些成績顯示明史的研究不僅在史料的使用上更趨多元,研究視野也漸漸擴大,益發關注中國與世界的互動關係。

  此外,此次會議在明代政治史、法律與制度、社會文化、理學與教育等方面,亦有相當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在政治史研究方面,宮廷政爭及決策過程仍是重要議題,但討論的方向更趨細緻與多元。法律與制度方面,無論是中央或地方層面的制度討論,學者們跨越過去專注分析典籍、制書具體內容的作法,更能著重探討法律及各項制度的精神。社會文化是近十數年來明史研究重點所在,學者們在宗教、文學、藝術、社會風氣等方面再現明代社會的各種面貌,且注意到明代社會發展的多元性,關注身處此一社會氛圍的人群如何生存,並意識到地區間的差異。理學與教育方面,許多學者注意到明代各學派之間的交流十分頻繁,明儒的學術表現其實存在不可避免的複雜性,同時具有注重實踐精神的理想性,不能單純以學派論之。

  臺灣共有 13 位學者參與發表論文。徐泓分析明代廣東築城之特色,並討論其與福建築城的差異。邱仲麟討論隆慶初年選秀女訛言的發展及傳播途徑,並討論其對社會的影響。邱澎生分析士人及官員重視研讀法律知識,重新檢視明清對法學的看法。巫仁恕則從明清之際江南城鎮士人的逃難經驗及路線,分析晚明士人「小亂避城,大亂避鄉」的文化矛盾。林宜蓉討論明清之際「療疾與救國」之遺民論述;林雅玲分析晚明合刊本傳奇小說的選編與消失的過程。何淑宜討論松江幾社士人透過獻策及編書等方式,重新思考帝國行政體系中州縣的角色及改善方略。連啟元討論明代法律中的禁殺牛隻問題;曾美芳則重新討論戶部的組織運作及特質。

  整體而言,此次會議充分展現了近 30 年來學術發展背後深植的底蘊及全球化刺激下的研究取徑,從中反映出二十一世紀的明史研究以厚實的史料考訂為基礎,並重視制度轉變及文化碰撞所產生的變異,使得明史研究呈現既多元又務實的風貌。惜因論文數量眾多,分組不易,以致部分議題相關論文之安排較為分散,無法形成討論。此外,論文質量參差仍為大型研討會不可避免的問題。未來若能利用此一盛會,另行規劃具發展潛力議題之討論,相信對於明史研究之發展將別具意義。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