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勉教授講演「明末清初士人的抉擇——回顧與前瞻」紀要

 
講題: 「明末清初士人的抉擇——回顧與前瞻」
主講人: 王成勉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2 年 9 月 28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陳胤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
 
王成勉教授講演「明末清初士人的抉擇——回顧與前瞻」紀要
 

  中央大學王成勉特聘教授於 2012 年 9 月 28 日蒞臨近史所,以「明末清初士人的抉擇」為題介紹過去關於明遺民的研究概況,並提出對未來研究趨勢的看法。王教授早在 1984 年就開始以「明末士人的抉擇」為題發表論文。在此之後,又撰寫過數篇研究回顧的文章,最近更集結過去的研究成果,出版專書《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本次演講,可說是王教授對自身二十多年來所持續關心的問題之心得分享。

  王教授指出,近年來明清之際的士人研究有不少突破。例如,更細緻關注世變衝擊下的人物與生活,也更重視士人交友網絡的研究,而非止於「遺民」與「貳臣」的研究。對於「遺民」的定義,過去習慣將明清之際的士人簡單地分為「遺民」與「貳臣」,並由是而作出兩極式的分析。將「遺民」定義為在經歷改朝換代以後,不仕新朝的人物;「貳臣」則反之。這樣的定義在何冠彪及張兵的著作中都可以看見。然而,正如 Frederick Mote 所指出,「遺民」當中應有「義務穩逸」與「自願隱逸」之別,兩類人物的精神樣貌,自不可同日而語。「不仕新朝」的定義也不適用於婦女、商人及販夫走卒等本來就沒有出仕義務或意願的人物。王成勉教授比較認同於王璦玲以「自覺」為「遺民」為判斷指標的做法,他自己為明遺民所下的定義為:「在明末或是鼎革之際出生,但拒絕認同新朝的人。而不認同的方法可以很多元,表達的方式也很豐富。」演講中,王教授列舉了顧炎武、黃宗羲、張岱、傅山、丁耀亢等「遺民」,以及洪承疇、龔鼎孳、王士禎、魏裔介等「貳臣」作個案分析,藉之突顯「遺民」與「貳臣」議題的複雜性。

  王教授也指出,新近的研究趨向於把明清士人的議題放到實際的歷史脈絡中去分析,並修正了舊有的一些說法,開拓出新的研究領域。如黃毓棟的〈明遺民家庭對出處的安排——寧都魏氏個案研究〉就把視野擴大到家族的層面來分析魏裔介的個案。有關結社與群體的研究亦發現,鼎革以後,晚明活躍的結社情況並未從此銷聲匿跡,只是規模變小,而學術社群更區域化而已。遺民生活的研究也讓學界對「遺民」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觀。如在李孝悌〈冒辟疆與水繪園中的遺民世界〉、謝正光〈楚雲:余懷三吳遊覽志解讀示列〉,都讓我們可以看到明遺民享樂和無羈的生活面貌,與明末的生活形態並無太大差異,此不禁使人有「遺民是否真有悔罪心理?」的疑問。王教授指出,晚近學者已經意識到「遺民」只是政治上的選擇,並不代表道德上的完美。除上舉的幾個研究領域之外,諸如婦女研究、流放文學、繪畫、雕塑與書法及記憶研究等,都是值得進一步探索與開拓的新領域。

  最後,王教授用以下幾點來概括明清士人研究的新趨勢,即:一、由個人轉向注意與家族、群體及區域性相關的議題;二、由政治轉向注意與詩文、經典、宗教、藝術等相關的議題;三、由單向的政治立場轉向雙向的政治互動;四、由對遺民全然的肯定轉向較具批判性的看法;五、注重遺民生活階段性的表現,關注其生命歷程而避免用任何先入為主的概念去閱讀遺民事迹。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