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十字路口的明清研究」學術座談會紀要

 
主講人: 李伯重教授(香港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黃一農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王汎森教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
主持人: 王汎森教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謝國興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時間: 2012 年 12 月 14 日(五),下午 2: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02 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十字路口的明清研究」學術座談會紀要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於 2012 年 12 月 14 日邀請李伯重、黃一農、王汎森、胡曉真等四位明清研究學者,探討近十餘年來明清研究遭遇的「瓶頸」——猶如站在「十字路口」,面臨抉擇。例如: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逐漸資本主義化,過去喧騰一時的「資本主義萌芽論」已不再是學者們關心的課題;學者們如何從明清史研究中呼應當代關注的大國崛起與全球金融危機等議題;近三十年來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新的研究工具相繼開發出來,如數位資料庫、地理資訊系統等,著實讓許多學者驚艷,並藉此開展出新的研究課題與方法。

  李伯重教授引述吳承明先生名言:「史無定法」,認為今日明清研究取徑,並非僅有單一方法,而是有多種選擇,無高下、優劣之別,亦無新舊學派之分,對社會有貢獻的研究取徑就是好方法。以他自身為例,從早期至今,廣泛運用社會學、經濟學、人口學等多重角度研究明清江南社會,過程中更是不斷挑戰自己。又如 Alan MacFarlane 早年研究社會史,晚年轉向科技史,何以轉變如此之大?Alan MacFarlane 認為,其在社會史領域上已盡最大努力,轉換研究領域是挑戰自己的能力與極限,這是興趣的轉向。再如法國史家勒高夫曾說:「現今史學研究面臨一場『資料革命』」,拜資訊科技之賜,許多新史料得以被發掘與傳布,例如:清水江文書、龍泉縣檔案文書、明清內閣大庫檔案;亦有舊史料經數位化後,有了新的應用,例如 Madeleine Zelin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課,帶領學生閱讀前人已整理的史料、論文,並以「資本主義萌芽」為題,討論中國近代商業制度發展,思索新的研究方向。

  黃一農教授指出,我們擁有超越前人的研究環境,可以利用數位資料庫,在超過六十億字的、十九世紀以前的清代檔案文書中,找尋某位歷史人物的傳記、文集,討論其家族、生涯、心態等課題;例如曹雪芹十分熟悉清代宮廷掌故,藉之衍成曠世巨作《紅樓夢》,百年來讓廣大讀者感動莫名,為之傾倒;近年來黃教授利用清代檔案討論《紅樓夢》中描述的宮廷禮器、典章制度如何被實際應用;又如考證出曹雪芹如何創造「元妃省親」如此生動的故事原型,反映出宮廷生活的人生百態。然而,利用資料庫固然可幫助學者針對某一課題縮短查閱史料時間,但我們不能忽略史料或有造假、修改的情況,學者必要時仍須做田野調查,以及在圖書館查對資料文獻。

  王汎森教授認為,相較於前人,無論是資訊科技幫助或圖書資料開放,現代學者搜尋史料非常容易,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不僅在社會經濟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形成新的問題意識,更能改變、擴大前人研究的觀點、視野,皆是莫大挑戰。如現今學者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分析清代考據學學者的人際網絡、群體分布,其結論會影響到我們對這些人物在接收與流布上的認識,訊息程度有諸多差異,致使思想論辯上有所不同。其次,雖然說使用資訊科技是現代人的基本能力之一,但也有適得其反之處,例如統計「二二八」詞彙與臺灣社會發展脈絡,不能因為 1980 年代的新聞媒材出現「二二八」詞彙很少,便指出臺灣民眾不關心這個歷史事件,我們必須關注人們表述是否受到當時政治氛圍影響而有所保留。再者,研究範式沒有新或舊,只有有用或無用。好比現今史學受到後現代主義批判,有些學者認為史學研究即將終結,而有「歷史無用論」之見,但也有些學者認為並非終結,只是應當思考,當前史學是否落入了細碎化、小眾化的研究範式中,不再問對當代社會有無貢獻。

  胡曉真教授表示,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贊助的各種讀書會、工作坊,集合中研院、國內外大學研究單位進行史學、文學、經學、哲學、民族學等跨學科的互動,對於一位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者而言,衝擊挑戰十分巨大,致使重新思索明清文學在文學研究領域中的價值。例如:過去中國文學史的論述甚少說到宋、元、明、清;若真要舉出重要代表作,大致不脫《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其他文學創作似乎不被看重。此外,在跨學科浪潮上,文學與史學互動,如何共存共榮。明清文人研究中,文學與歷史論述有沒有差異?抑或是僅將文學放在史學中舉證而已?文學的主體性、獨特性又該如何彰顯?這些問題均值得文學研究者深思。再者,明清文學研究不能侷限於晚明至清中葉,應該上推明代前期,下延至晚清以後,並與現代文學範疇對話,拉長時間縱深,以填補中國文學史論述的遺珠之憾。近年來,中研院文哲所陸續集結詩學、詞學、戲曲、小說等領域學者,擴大與臺灣各大專院校中文領域先進交流。現代人的共同生命經驗可能越來越少,但文學與人生關係密切,不應只侷限在學院內,更應該走入大眾社會,進入所有人的心靈中,使文學的永恆價值得以被保留,傳承下去。

  最後,在綜合座談中,四位與談人的對話獲得熱烈回響。劉翠溶教授認為,在跨領域、跨學科等研究方法中,仍須將「環境因素」納入考量,因為「環境」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彼此不間斷地互相改變和影響;如遊記文學中描述的黃山奇景,到底是黃山本身怪奇,抑或是士人創造了妙絕的黃山。行龍教授表示,由於山西地區的碑刻、水冊、文書等新史料面世,使得對明清時期的人口、水利、環境等有了新的認識,幫助我們理解當代人群開發邊地的社會人文情況。賴惠敏教授指出,研究清宮人物生活面貌,仍須從內務府檔案入手,其中有許多滿文史料值得諸位學者參考。最後,由謝國興教授總結。謝教授指出,隨著明清研究領域的擴張、多語言史料的應用、資訊科技的幫助,無疑地開拓了我們的視野,學術路途的分歧點可能是創造多元豐富的學術資產之起點,值得大家共同努力跨越十字路口,繼續前行。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