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學術與儒學」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
|
「明清學術與儒學」研討會係由國立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主辦,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承辦,並與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清思想世界與東亞工作坊」合辦,為期一天半的會議。會議開幕,由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主任王成勉教授、中文系主任楊祖漢教授與執行秘書楊自平教授致辭。王主任與楊教授分別說明此次會議的緣起與未來明清研究中心將致力的學術動向,楊主任則進一步補充說明「明清思想世界與東亞工作坊」的成立過程與期待培養明清思想領域的新進人才、推動學術傳承的宏願。此次會議工作坊參與成員計有楊祖漢教授、林月惠教授、蔡家和教授、朱湘鈺教授、齊婉先教授、黃瑩暖教授、黃崇修教授、楊自平教授、沈享民教授與李慧琪教授等人。謹述工作坊成員發表的內容摘要於下:
蔡家和教授論題為〈王船山對《孟子‧人之所以異章》的詮釋〉。本文論述船山對真西山與尹和靖的詮釋,指出船山一方面認為人禽之異處,不只是心性論,故不當如和靖談工夫以復本體,因為工夫是心性論,船山認為是人禽之辨,為文化的不同;另一方面,若如程朱學派認為「愛敬是人,甘食悅色是禽獸」亦不恰當,因動物也有愛敬行為,聖人也有甘食悅色的時候。評論人鍾彩鈞教授指出,西山是朱子的弟子是不恰當的,因西山僅是朱子的再傳弟子。又,鍾教授指出蔡教授論文頁四的引文:「朱子云『今人自謂能存,只是存其與禽獸同者』,此語如迅雷驚蟄,除朱子外,無人解如此道。必知其異,而後可與言存。」鍾教授認為,此處並未批評朱子,而是引朱子以反對西山,發表人對鍾教授提出的二個看法均表接受,受益良多。
朱湘鈺教授論文題目為〈王門中的游離者——黃綰學思歷程及其定位〉,旨在闡述黃綰的學思歷程,初從學於鄉賢謝方石,繼拜陽明為師,終而批判師教,這與他晚年撰著大量經解作品有密切關連。本文同時討論他對良知之教的理解:傾向於為善去惡的漸修進路,但對於心體具有無拘執作用層之掌握,仍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因此雖其晚年批評宋明理學家,但從他對心性論的理解與工夫進路來看,仍屬於一心學學者。評論人楊自平教授針對本文提出幾點建議。侯外廬《宋明理學史》一書亦曾論及黃綰,看法與容肇祖不同,侯文以為黃綰晚年批評的對象是王龍溪,而非陽明,本文也提到黃綰《明道編》中並沒有明言批評陽明,故黃綰批判的對象到底是誰,仍有待進一步釐清。再者,本文可聚焦處理黃綰與陽明的關係,既然黃綰與謝鐸互動甚少,當可省略第二節內容。與會者也針對本文提出問題:黃綰晚年對陽明學的批評,到底是出自於對良知之教的流弊提出反省,還是黃綰本人的誤解?再者,《明道編》中曾提及陽明以《六祖壇經》教導門人,陽明是否以佛教經典作為教材?此事是否屬實?當補充說明之。
齊婉先教授發表論文為〈黃宗羲孟學思想之心性論探討——以〈「浩然」章〉為例〉。該文通過宗羲《孟子師說》〈「浩然」章〉與其師劉宗周對《孟子》該章解釋之參照,指出宗羲對《孟子》文本的詮釋,是在以「心」概念為核心之義理架構的歷史視域中進行,此亦正是宗羲繼承宗周學說而有所發展之重要軌跡。值得一提的是,該文試圖以高達美視域融合之觀點,反思《孟子師說》之於《孟子》文本的意義。該文指出,宗羲所撰《孟子師說》是一詮釋學視域融合之例證,藉此可以彰顯《孟子》在歷代經典解釋傳統中的內在歷史意義。與會學者認為高達美視域融合理論對於考察《孟子師說》在整個經典解釋傳統中之歷史意義確具啟發性,值得肯定。亦有學者建議可就該文中的仁義命題延伸探討,將宗羲之見與王陽明、朱熹觀點並論,通過視域融合的考察,以見義理融貫之處。另有學者建議可就宗羲與宗周在心學系統與氣論等命題中的對話,進行深入探討。
黃瑩暖教授發表〈朱子「知覺」之道德動能——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本文以朱子文獻為依據,探究其心性系統中,「心之知覺」是否具有道德動力。朱子賦予「心」的「虛靈知覺」特質,為其「心」作為一身之主宰的重要關鍵,亦為其「格物窮理」工夫的樞紐。但因朱子「理氣二元」的宇宙論結構與其自言「心是氣之靈」,使得此一「虛靈知覺」被認為只是形而下之氣的作用。本文指出,朱子曾說「理與氣合,然後知覺」,朱子弟子陳淳亦有「心是理氣合」之說,因此「心之虛靈知覺」不能完全以形而下之氣視之。作者由連結朱子說「知覺是智之事」、論「喜怒哀樂之未發」、「人心道心說」與「智藏」等言論加以析論,認為朱子「心之知覺」是具有道德動能的。若此說法成立,則其「格物窮理」之說將可重新詮解。特約討論人楊祖漢教授肯定此為值得探究的議題,可從文獻解讀上作深入探討。與會學者蔡家和教授提醒:在若干舉證的文獻上,是否存在雙重詮解的可能性?林安梧教授提舉其對朱子「橫攝歸縱」的論斷,認為作者在文中宜有回應;並指出文中所陳朱子「智藏」言論資料,為本文論證之重要依據,宜重視之;同時期許朱子議題不應再侷限於原有範圍,要「跨出來談」。發表人表示,在場學者給予許多寶貴建議,獲益良多。
黃崇修教授的論文題目為〈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工夫新詮釋——以朱丹溪三重鬱說思維結構為視點〉。本論文首先以朱丹溪對憂鬱、怒鬱、思鬱三種鬱說之結構掌握,以試圖對《太極圖說》「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之定的工夫作義理上之連結。但在詮釋歷史上,朱子已經將「仁義中正」」之「中正」各自解釋為「禮」與「智」,因此如何重新理解「中正」為一整體相關之概念,繼而形成所謂:「踐仁以定止憂鬱」、「集義以定止怒鬱」、「中正以定止思鬱」之實踐模式,成為本文論述之基礎及焦點所在。會中林安梧教授提問:朱丹溪之主靜思想是否與道家「靜為躁君」思想有關?楊祖漢教授認為,朱丹溪之鬱說理論與宋學緊密結合,故其理論是否在治療血氣之外又有一超越之道德基礎?朱湘鈺教授認為,本文以醫學身體觀試圖解釋儒學義理,其中似有以醫學建立儒學道德價值之意圖。
楊自平教授發表的論題是〈從現代《易》學的立場論焦循《易》學的特色及重要性〉。本文參考現有研究成果,結合古史辨派《易》學,思考如何認定焦氏《易》學的定位與重要性。此外,雖然古史辨派《易》學能說明發生事實,但並非唯一理解向度。《易經》經過歷代《易》家的努力,已成為經典,如何研讀這部經典亦可為現代人理解《易》的向度之一。本文參考並承繼前輩學者有關焦氏《易》學的研究成果,希望站在現代《易》學的立場,重新檢視焦氏《易》學。焦氏所提出的觀點,包括如何讀《易》、治《易》,以及卦畫、易辭、《易傳》義理是為一系統的理解方式,加上《易》與眾經典的關係,及習《易》、治《易》的目的,皆可作為現今治《易》者的參考。從焦氏重行權,強調趨時通變,吾人治《易》亦可依此行之,用心與經典及前賢對話,竭盡個人心力發現經典之新義,方是現今《易》學研究者必須留意的課題。講評人岑溢成教授指出,焦氏是否談論義理,可探究其透過卦變系統展現義理;另外,不能僅以象數派、義理派論定焦氏定位。楊祖漢教授提問,焦氏主張的是存有之理抑或價值之理?作者回應仍以價值之理為根本。鄭吉雄教授指出,現代《易》學亦有經傳合一、卦爻辭一體的主張,故結論不必認定現代《易》一定是主張經傳區分、卦爻二分。發表人回應贊同這樣的意見。
沈享民教授的論題為〈詮釋的衝突:戴震哲學之重估〉,旨在評述勞思光先生討論與評價宋明新儒家哲學的方法論。發表人指出:「勞書對戴震哲學的批判之激烈,在全書對各家的解說與討論中並不多見。無論就歷史標準或理論標準,彷彿戴震哲學坐犯雙重論過,幾不可救矣。」故該論文意在迴護戴震哲學。勞思光先生指出戴震不辨先秦原典與漢儒著述,發表人則辯解「戴震囿於傳統視域,其《孟子》詮釋是隸屬於《六經》的《孟子》。要求戴震在考證上跨越時代,似乎沒有多大意義。」發表人同意勞思光先生寬厚的詮釋立場,但反對勞思光先生指責戴震所預設的哲學立場乃是感覺主義與素樸實在論;若如此,則戴震不必論及「天道」。勞思光先生基於「實然與應然的鴻溝」或「以存有決定價值」與「決定論和自由意志衝突」等難題,指出戴震哲學無所逃的困境,發表人則舉出晚近哲學對此等難題或有化解之道可參考。講評人指出:論文前半篇幅似在支持勞思光先生的方法論,後半篇幅卻又似在反對勞思光先生的種種論證,作者的立場並不突顯。發表人回應:前半確實高度評價勞先生論述宋明清「新儒家」哲學的方法論問題意識。但勞思光先生所憑藉以批評戴震哲學的幾個哲學論證,皆不能證成其評價。與會學者提問:相容論如何解決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衝突問題?發表人回應:自由意志與決定論的問題是很好的哲學思考磨鍊,此問題仍未有最終令人滿意的解答,即便是相容論也仍有未克服的理論問題,但不應如勞著一般忽略。
李慧琪教授的論文為〈劉蕺山論氣與《易》的關係〉,主要呈顯蕺山將氣結合著《易》一起思考時,所提出的一些主張和關注的一些問題。文中分別從「氣與元亨利貞」、「氣與一陰一陽」兩方面展開論述,認為不論是從哪個方向來討論,最後都可看出蕺山對於本體與工夫的內容表現出同樣的體會。在本體方面,無論在天或在人的活動,都會強調出本體之流行無間、本體之流行有主兩義;在工夫方面,則相應保持本體無間斷的活動工夫及識得本體有所存主的工夫。由此可知,蕺山將氣結合著《易》來體會的本體或工夫,其實都會特別強調「流行不已」、「生生不息」這個關鍵。而與會學者針對論文所提出的建議大致集中在相關問題的延伸與補充,如連結心學易的發展脈絡、比較天人比配的傳統、補充先秦《尚書》關於五行的說法等,如此可讓論文內容更為完整豐富。
會議最後由楊祖漢教授及林月惠教授閉幕致辭。楊教授首先感謝會議參與者,希望研討會能夠每半年或一年舉辦一次,並廣邀學者交流切磋學習。林教授則表示,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會鼓勵建立學術社群,希望師友們踴躍申請,期能促進學術交流,延續學術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