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民教授講演「列肆招牌,燦若雲錦——清代前期蘇州城的工商鋪店」紀要
|
|
范金民教授任教於南京大學歷史學系,目前在臺灣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擔任客座教授,其在明清經濟史研究方面著述甚豐。本次講演為其對蘇州商號的研究,此議題正是當今明清社會經濟、文化史甚為熱絡者,而范教授亦是此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范教授指出,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活動反映出對商標、品牌的重視,若追溯到明清時期,可見蘇州的工商業已有眾多的舖店和字號出現,並留存為數可觀的資料。范教授首先考證明清時期蘇州的舖店種類和商品,利用圖像史料《姑蘇繁華圖》(又名為《盛世滋生圖》),可發現約有三百家的店鋪,其中可辨認者高達兩百六十家。他將店鋪予以分類,並考訂圖中部分招牌的商品用語,如「上用」、「內造」等,原是指官營織造局為宮廷生產的綢緞,「八絲」則是指經線使用一萬八千根的高檔綢緞。而文獻史料,如《江南省蘇州府街道開店總目》(約成於乾隆年間)、地方志等也可用以參照印證。
明清時期的中國,沒有第二個地方如蘇州一般,擁有大量的馳名商標、知名店鋪和特色產品。乾隆《吳縣志》已注意到這一變化,稱吳中食物「有因時而名者,有因地而名者,有因人而名者。因人而名者,如野鴨,以蔣姓著,謂之蔣野鴨;薰蹄以陳姓著,謂之陳蹄;薰臘之業,今則以陸高荐(稿薦)出名」。另一重要材料是顧震濤的《吳門表隱》,提到:「業有招牌著名者,悅來齋茶食,安雅堂(酉包)酪,有益齋藕粉,紫陽館茶乾,仰蘇樓花露……」,亦顯示已留意到蘇州馳名的招牌商標。值得注意的是,如開設於明代的「孫春陽南貨舖」,已有分設專房,將收款、發貨分辦等各種新式管理制度,可從商業經營角度再深入探討。
蘇州最為知名的是棉布加工業,在清代前期,棉布加工業從松江轉移至蘇州。從經營者的姓氏,及與新安會館的關係來看,經營者清一色是徽州商人,如著名的棉布商標「汪益美」,即為徽商。「益美」業主將收購來的布匹貼上「益美」牌號,益美字號每年派出標牌費二萬兩,銷售額由一百萬匹增加到二百萬匹,每匹獲利一百文,每年盈利達二十萬兩。此作法類似現今的聯營廠,並透過廣告手段打響名號,增加生產總規模。令人好奇的是,所謂馳名商標的流通範圍究竟多廣?市場占有率如何?這些都可加以討論。而蘇州酒樓、茶館的經營亦顯特色,強調坐落位置、餐具擺設、外部環境,不同層級吸引不同類型的顧客,更重要的是各色菜餚,達三百多種,各店都有自己的招牌菜。還有別出心裁的「活招牌」,即安排女子在門口招攬生意,在蘇州的竹枝詞中,甚至將此現象視為一景。
考察各式舖店、字號後,范教授以棉布字號為例,用「名牌」、「商標」的商業糾紛為核心,探討商人如何維護品牌,由此更可看出商業競爭的狀況。雖然當時並無商標法等規範,但明清蘇州重視品牌的程度,可說不亞於現代。棉布字號的假冒情況,可能有利用同音字、近音字者,如「金三陽」與「金山陽」;或有盜用別人字號者,如前述的薰臘店「陸稿薦」,後來又出現「老陸稿薦」、「正宗陸稿薦」、「真正老陸稿薦」等。字號同業為了防止和杜絕各種假冒牌號行為,採取了各種應對措施。其通常採用的措施大體有如下幾種:一是在生產過程中提倡正當競爭、有序競爭,以提高產品品質為競爭。二是由同業訂立約束章程,針對冒牌行為設立的約束章程稱為「牌律」,在棉布業的作用特別突出,為其他行業所未見。牌律中詳細規範如何預防冒牌,冒牌行為發生後又該如何處理。三是權益遭到侵害後,經營者採取應對措施,包括完善商標標識,加大防偽和宣傳力度,公告消費者,認清本家牌號;也有被侵權一方動用自身力量直接打假,如光緒十二年 (1886) 專製戈制半夏的藥商仿帖被竊後,業主戈日梁在登報聲明的同時,即前往冒牌品的漢口銷售地根究。一般而言,仍透過同業內公議,力求解決問題。當同業不能解決,約章不能奏效,被侵權一方才稟控到官府。從事前防範,到經營規範,再到事後懲處,字號業者依靠自身力量、同業約束和官府權威,在應對字號商標的假冒方面做了種種努力,並起了相當作用,因此一個棉布字號往往能長期存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久。講演過程,范教授同時展示相關圖像史料,並加以說明,讓與會者皆有更一步的瞭解與認識。
在綜合討論中,史語所王鴻泰教授以品牌消費心理的角度指出,某些品牌消費是基於品質保證,如當時徽州墨的品質公認最佳,但有時消費者也有相當程度上是抱持「符號性消費」的態度,企圖藉由此一符號來炫耀自身的生活品質、品味和社會地位,例如《醒世姻緣》裡,就提到薛素姐羨慕友人智姐穿著南京著名的顧繡衫裙,硬逼丈夫狄希陳為其購買顧繡衣裳,狄希陳買的卻是仿冒品,雖然品質亦佳,但並非真正的顧繡產品,結果狄希陳為此遭受薛素姐責打。這個故事顯示,薛素姐的消費心態並非看重品質,而是品牌。因此請教范教授是否也有關於消費心態的資料?范教授說明,明清時的消費者確有崇尚名牌的例子,但由於材料零散,目前相關研究著墨不多。至於一個品牌該如何操作產生?以明代萬曆以來最有名的徽州墨「程君房」為例,即王世貞等名人所用之墨,量少價昂,一兩墨甚至超過一兩黃金。後來清初一個新品牌「曹素功」創立,其創業甚為艱辛,為了與舊品牌互別苗頭,曹素功先將墨品送給有名文人,期望文人為其寫個好評價做宣傳,豈料無人肯寫,經他再三懇求,終於有人回應,漸漸打響名號。此事例反映出一個品牌的產生,不僅在於品質良莠,更要有一系列操作模式讓品牌成名。王鴻泰教授接著回應,如墨商方于魯常與文人來往,並出版「墨譜」,可看出他們確實具備行銷策略,特別是與公共領域中有知名度的文人交遊,就是重要管道之一。
史語所李孝悌教授認為,品牌為一有趣議題,但品牌消費的現象似乎是近代化之後才逐漸普遍。雖然明清已有精緻商品,但其價格並非如現代服裝、皮件般,到了相當昂貴的地步。明清時代可能對茶、酒較為講究,但是對其他奢侈品的消費仍有限度。文哲所胡曉真所長也認為,現代「時尚」的加值效果,與明清時代相比是非常不同的。不過范教授肯定晚明時期應已出現品牌消費意識,巫仁恕教授也注意到「蘇樣」的消費現象,當時人們不惜工本,無論是衣飾、家具或言談舉止,都熱衷於模仿蘇州樣式,很貼近現在所謂的 fashion。事實上,這些製造時尚的能工巧匠,目前還少有人研究,范教授表示,這也是他未來預計進行探索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