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邊疆.異域」第二十二屆歷史研習營活動報導

 
網址連結: http://www.ihp.sinica.edu.tw/~ihpcamp/
時間: 2013 年 1 月 28 日(一)至 2013 年 2 月 1 日(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撰寫人: 游逸飛(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本屆歷史研習營導師)
 
「帝國.邊疆.異域」第二十二屆歷史研習營活動報導
 

  2013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1 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第二十二屆歷史研習營,主題為「帝國.邊疆.異域」。本次研習營由史語所黃進興所長請歷史學門召集人王鴻泰教授主辦,邀請石守謙、邢義田等十位知名學者擔任講師,戴麗娟、廖宜方等十二位年輕學者、博士、博士候選人擔任導師。經篩選錄取學員共六十六位,分別來自兩岸三地乃至英美的博士生、碩士生及大學生。

  史語所於 1992 年創辦第一屆歷史研習營,由當時人類學組主任杜正勝先生規劃,每年一屆。每屆主題大抵屬於「新史學」範疇,邀請研究員授課,將最先進的史學研究及早傳授給年輕學子;透過師生之間相互切磋討論,陶冶學員的學術精神,讓史學研究得以生生不息。

  歷年宗旨未變,但歷史研習營一路走來二十餘年,其形式固然已有所變革。第一,研習營最初在山明水秀的烏來舉行,意欲離開擾攘城市,掃除浮動之心,在寧靜的桃花源潛心研習。此法廣受好評,遂為傳統。但因時移境遷、經費申請困難,近幾屆歷史研習營多在史語所舉行。不過中研院僻處南港,亦可謂大台北地區的桃花源;在所上舉辦,亦有資源充沛、較易邀請講師之優點。第二,研習營早年學員人數多在三十至四十人之間,且均為博士生。隨其口碑建立,越來越多青年學子慕名而來,研習營大開學術之門,接納更多學員,並開放碩士生乃至大學生參加。講師所授仍是最前沿的史學研究,但人數增加,致使討論時不免減少了幾許師生相互切磋的學術攻防。近年來,研習營名聲遠播海外,每年均開放一定名額給大陸學子。但因僧多粥少,大陸學員遂以博士生居多,相較於臺灣學員漸以碩士生與大學生為主,兩岸的參與者形成一道奇異的風景。

  由於學員人數過多、背景差異甚大,自由放任的討論容易失焦、各說各話,或淪為少數踴躍發言者的舞臺。為了讓多數學員得以參與討論,並有效探討本屆研習營主題「帝國.邊疆.異域」的相關問題,王鴻泰老師除了力邀十位講師於白天授課後,留下參與晚上的討論;還依學員背景分成八個小組,並邀請十二位年輕學人分別擔任各組導師,協助學員進行小組暨全營討論。此為目前最能兼顧研習營理想與現實的作法,而討論熱烈,難免仍有意猶未盡之感。

  二十八日晚上由中研院院士、史語所特聘研究員石守謙教授拉開研習營的序幕,講題為〈從中國到東亞——從個人的藝術史研究經驗談起〉。石老師早年研究中國繪畫史,近年注意到臺灣留日畫家林玉山的傑作《蓮池》。《蓮池》一般被看作是東洋風膠彩,實則繼承了中國花鳥畫的傳統,石老師遂將研究領域從中國拓展至東亞,藉由《圖繪寶鑑》、瀟湘八景、摺扇等藝術史課題,追索文化意象在東亞形塑流動的情況。在東亞史研究中,抽象的儒學思想、具體的貿易網絡等課題已有豐碩成果,而文化意象介乎抽象與具象之間,既填補了東亞史研究的空白,更使「東亞」的概念加以凝實。東亞共同的文化意象之形塑與流布,圖象的作用可能比文字更大,藝術史研究遂在東亞史研究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十九日上午由中研院院士、史語所特聘研究員邢義田教授講授〈封建 VS 城邦:對古代中西政治傳統的一點省思〉,進一步將學員的視野擴大到西方。邢老師長年浸淫於秦漢史領域,早年又負笈西方研讀羅馬史,遂以其深厚學養比較秦漢與羅馬兩大中西政治傳統的差異。他首先指出當代兩岸三地的政治文化,頗多可追溯至中國上古,知古可以鑑今。秦漢與羅馬的疆域遼闊、統治族群複雜,均可謂之帝國。但比較兩大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特質、人民之權利義務、軍事制度、戶籍制度、城市功能等面向,可知其統治原理與方式南轅北轍,或可概括為人治與法治之別。學者將春秋國人比擬於希臘公民,頗不恰當。

  石老師與邢老師提出了思考「帝國.邊疆.異域」的宏觀框架,對學員的討論甚具指導意義。兩人不約而同從現實生活出發,揭示嚴謹客觀的學術研究背後的經驗與情感,對年輕學子的啟發與刺激尤大。學員亦針對「東亞」概念如何運用、如何才能有效地比較歷史等問題,與兩位講者交流對談。

  二十九日上午尚有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柯志明教授講授〈從界外到帝國邊陲: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岸裡地域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柯老師原為社會學家,亦為清代番界研究的專家,其概念應用條分縷析,為歷史研究注入一股新鮮活水。其講演建立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並充分借用歷史學者擅長的考據方法,復原了清代臺灣政府與社會如何在漢地、番地與中間地帶互動、角力的圖景及其細節。

  二十九日下午由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序楓教授講授〈漂流異域:清代東亞海域的海難與海難記錄〉。劉老師是東亞海洋史專家,他根據清朝官方檔案與各國史料,清楚且全面復原了中國、日本、朝鮮、琉球、安南、呂宋及其他國家之間的漂流民救助遣返網絡,並指出海難救助網絡形成於十八世紀的東亞,各國政府與華人在其間扮演了重要角色,朝貢貿易網絡亦與之息息相關。劉老師更拋出「為何中國沒有所謂漂流記」的議題,引起學員熱烈討論。大家紛從國情、政府鼓勵、文學傳統、學術興趣、海洋文化等角度提供可能的答案,透過漂流記的議題,探討東亞內部的歷史傳統差異應如何比較。

  緊接其後,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張隆志教授講授〈臺灣史上的帝國與邊疆關係:從 1874 年牡丹社事件談起〉。在十九世紀後期,以發生於番地(東臺灣)的海難——牡丹社事件——為導火線,我們發現傳統中華帝國與近代西方帝國對於邊疆與異域的定義是相異的。日本根據西方的界定,宣稱清廷待臺灣番地如同異域,番地並不屬於清廷領土。清廷則不惜改變傳統對邊疆的界定,採納立基於西方帝國的國際法,在同一語境裡接受日本的挑戰。清廷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日本對國際法的詮釋並未獲得西方列強的認可,清廷反而可以援引國際法,導出臺灣番地並非異域,而隸屬於清廷管轄的結論。討論時,原住民學員敏銳地注意到,無論清廷還是日本均不重視原住民自己的想法,原住民在這一事件裡完全失聲,令人浩歎。

  當晚討論時,學員多注意到劉序楓、柯志明、張隆志三位老師的講題實有相互呼應之效,具體而微地深化了「帝國.邊疆.異域」的討論內容。劉老師透過海難救助之制標舉清帝國的海疆與異域的互動,柯老師則以臺灣為例揭示清帝國的陸疆與異域的關係。劉柯二位的討論範疇均以傳統帝國為限。張老師則是探討當東亞的傳統帝國轉型為現代帝國時,邊疆與異域的概念在實際上會如何變化。「帝國.邊疆.異域」三者的內涵既清楚又模糊,只有分時分地抽絲剝繭逐一細究,才可能進一步釐清。

  三十日上午由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陳國棟教授講授〈淡水的歷史圖景——河、海與人群的交會〉,作為本日參訪淡水的「導讀」。陳老師研究清代經濟史,兼及海洋史,且將臺灣史包羅其中。他指出淡水港是過去臺北的對外口岸,地方不大,但位置重要,文化複雜,中國、西方、日本均在此留下豐富的歷史印記。淡水史雖是地方史,卻是臺灣史不可或缺的內容。參訪由陳國棟老師與導師李其霖分別帶隊,學員在一日間走訪了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滬尾砲臺、淡江中學的馬偕墓園、紅毛城、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馬偕故居、紅樓、福佑宮等地。兩人的講解深入淺出,生動真實,既使臺灣學員感受到「第一次」認識淡水,又使大陸學員感覺淡水並不陌生。參觀福佑宮時,大陸學員多對臺灣人習以為常的燒香、擲爻等民間信仰儀式大為驚奇;對此反應,不少臺灣學員亦嘖嘖稱奇,兩岸交流產生的文化衝擊,於此可見一斑。

  三十一日上午參觀史語所文物陳列館和傅斯年圖書館。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收藏了大量珍本古籍;文物陳列館的展品如殷墟文物、居延漢簡等,多為考古發掘出土,其展出又經史語所研究員規劃,甚具特色。

  三十一日下午由中研院文哲所所長胡曉真教授講授〈明清文學的西南敘事〉。歷史學界對敘事一詞並不陌生,歷史學者既會借助文學作品考證史實,又會將歷史記載解構成作者的敘事,但胡老師揭示了文學研究者如何「深描」敘事,如何細膩地復原敘事場景及當事人的情感。在她的解讀下,作為彝族之長的奢香夫人、深入苗疆的漢人文素臣,其活潑潑的形象躍然紙上。也許明清文學的西南敘事並未清楚展現明清帝國如何統治西南邊疆、征服異域,但明清文學的西南敘事卻能讓任何有心的讀者體會到何謂邊疆與異域。只有真切解讀敘事,我們才可能深究敘事的目的。歷史學家亦應如是!

  其後由史語所副研究員卓鴻澤教授講授〈蒙元末帝與祕密瑜伽〉。卓老師精研滿、蒙、藏等語文,據此深究胡漢關係史。元朝末年,順帝參歡喜禪,穢亂宮廷,幾為中國史之「常識」。卓老師指出該史事之史源僅見《庚申外史》,記載元順帝學習「演揲兒」法。其實「演揲兒」實為回鶻語之音譯,為密宗一種特殊的運氣長生之術。《庚申外史》作者係漢人,並不了解其內涵,反而對來自異域的皇帝與宗教賦予了種種荒誕想像。明成祖、明武宗等明朝皇帝亦熱衷於密教之法,這些史實卻被官方史書、儒生文人所諱飾。透過密教史實的考證,或可建立元明史的新視野。卓老師使用的考證工具雖然冷僻,所論卻精深宏大,獲得學員普遍好評。學員裡有數位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藏學專家沈衛榮的高足,亦與之商榷對音等考證細節,令人感受到即使再生僻的歷史角落,亦能激發歷史學者的熱情。

  二月一日上午由中研院民族所退休研究員黃應貴教授講授〈來自邊緣的聲音〉。他首先以黃崇憲的〈利維坦的生成與傾頹:臺灣國家研究範例的批判性回顧,1945-2005〉為參考材料,介紹社會學界如何根據西方國家理論研究現代臺灣。經過數十年的深探,臺灣的國家形成歷程已能透過經濟動員與政治動員的角度加以分析,在近年的國家轉型歷程更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從西方國家理論觀之,臺灣國家形成的軍事動員與意識形態動員因素,其研究尚有頗大的開展空間。社會學界的國家理論,對研究臺灣史的學者啟發性應無庸置疑。黃老師指出,其經長年田野調查,始逐漸瞭解原住民的思維特色:就原住民最基層的在地者而言,所有外來事物無不帶有帝國的色彩。即便如家樂福、大潤發等大賣場,都深刻地影響了原住民的日常生活,甚至改變其村社體系的規模。

  最後由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連瑞枝講授〈動亂、夷民與山鄉社會:歷史的重構與反思〉。連老師是中國南方區域社會史專家,擅長利用地方性文獻與田野調查研究歷史。她首先介紹人類學家 James Scott 備受矚目的新學說:居住於 Zomia(東南亞高地,包含中國的雲貴高原)的人群,其生活與谷地、平原人群皆有密切往來,並非與世隔絕的孤立存在。他們為了逃避「國家」統治,在不同時期逐步移居到高地。其居住於高地是有意識的選擇。換言之,高地人群的主體性自始至終存在,他們持續地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抵禦「平原國家」的統治,且拒絕將自己轉化為「高地國家」。連老師之前對雲南山鄉的研究,部分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可納入 James Scott 的理論體系,讓人益發感受到理論與歷史之間的交錯關係。

  整體而言,十位講者的講授均十分切題,徜徉在宏微觀之中,出入於歷史學內外,精彩地演示了自己或當代學界對「帝國.邊疆.異域」的最新認識。雖因主題過於宏大,而使十場演講之間未必有緊密聯繫,無法提供學員一套完整的「帝國.邊疆.異域」學說。但百家爭鳴才是學術常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從課後報告觀之,每位學員不僅能從本次研習營中汲取到自己需要的山泉,更常有意外的嚐鮮之喜。十年之後,這群共同陶冶的學員裡是否有人能成一家之言,帶給我們迥異的「帝國.邊疆.異域」研究呢?令人期待。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