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教授講演「大炮與銀兩:晚明的軍事改革」紀要

 
主講人: 李伯重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主持人: 徐泓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間: 2012 年 12 月 15 日(六)上午 9:30 至 12: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
撰寫人: 曾美芳(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講師)
 
李伯重教授講演「大炮與銀兩:晚明的軍事改革」紀要
 

  李伯重教授任職於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長期從事明清江南經濟史研究,近年則轉向探討明清軍事史。此次應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暨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邀請,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與會眾分享其近年來關於晚明軍事改革之研究心得。

  李教授表示,將研究重心轉向明清軍事史,主因在過去研究歷程中意識到軍事問題不一定是政治性的,很多時候不僅是軍事戰爭的問題,商人的作用、情報的運作等也可能影響到戰爭本身,因此嘗試將晚明軍事放在大中華圈的開發來看。

  過去大家對中國傳統軍事實力的印象,多停留在諸如律勞卑 (Lord Charles James Napier) 事件中的形容,認為中國只能使用簡單的冷兵器。事實上,十八世紀的中國可能是陸地上最有活力且最成功的軍事強國。中國自十七世紀下半開始擴張領土,不但占領了台灣、解決了準噶爾問題,還迫使廓爾喀人承認中國的權威。此一發展事實與傳統印象截然不同。

  從明代軍事發展來看,明代軍隊面臨了由傳統過渡至近代的歷程。明以前作戰以冷兵器為主,明朝則在冷兵器與火器之間遞變。永樂七年 (1409) 間組建的神機營就是一支火器部隊,其成軍比歐洲最早建置的西班牙火槍兵要早一個世紀左右。然而當時明軍使用的火器,在質量上存在頗大的局限性,因此難以徹底取代冷兵器。

  在國際局勢上,明朝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東亞軍事格局的劇變。既有的敵人如瓦剌等仍盤據北邊,大軍不得不長期布防於長城邊境,而新興的敵人更不斷挑戰明朝的軍事實力:在東北亞,日本、朝鮮、滿洲先後崛起,對明朝造成極大的威脅;在東南亞,元代以前從未真正成為中國外交困擾的東南亞諸國,此時卻成為明朝主要的作戰對手;東南沿海一帶,隨著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西方列強東進,亦漸漸造成明朝政府的壓力。

  在這樣的世界局勢下,明朝在火器技術的發展上有長足進步。十六世紀,西歐由於長期戰爭需要,遂致力改進戰爭技術,因而出現軍事革命。而當時明朝的軍事步伐,基本上與歐洲同步。明中葉起,西方火器如魯密銃、佛郎機、紅夷大炮等均於此時陸續傳入中國。但火器的傳布沒有國界,新興的東亞地區強權皆明白火器的重要性,因此在軍事行動中亦採用先進的火器和技術,如安南、緬甸、日本等都在火器技術發展上取得極大進步。很多時候火器技術決定了戰爭的成敗,明軍隊之所以無法反制明中後期東南沿海倭寇之害,乃因倭寇使用的鳥銃為當時東亞最厲害的武器。

  面對世界局勢巨變,部分晚明士大夫積極引進火器知識與軍事技術。明中後期有多部中西合作的譯述如:《火攻挈要》、《數度衍》等,介紹西方最先進的軍事技術。何汝賓《兵錄》中有〈西洋火攻神器說〉一章,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研究西方火炮技術的專著之一。從這些著作中可以看到,晚明士大夫對於新式火器已有深入的瞭解。

  李教授進一步談到,晚明菁英對於建置新式軍隊的理想並不止於紙上談兵。嘉靖三十八年 (1559) 成軍於浙江義烏的戚家軍,總兵力四千人,轉戰南北,在對倭寇和蒙古的戰鬥中屢建奇功,幾乎沒有打過敗仗,是十六世紀東亞世界最強悍的軍隊。戚家軍特點包括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指導,擁有東亞最先進的火器,以及適應這些武器的作戰組織形式。這些正是一支近代軍隊的基本要素。

  徐光啟曾對新軍訓練建議良多。他認為不論軍器或火器的製作,必需講求製造精良,不能在乎成本,更不能造而不用。更重要的是,火器要能發揮功能,軍官必須懂得新式火器之使用及戰法。崇禎四年 (1631) 徐光啟上書建議組建二萬人的新軍。根據他的建議,光是籌建的器械材料費便高達四十萬餘兩,如加計軍士糧餉,新兵的人均支出在四十至五十兩銀之間,而當時一般軍隊的人均支出僅二十兩左右。對徐光啟來說,這些支出是必需的,「所謂戰守之具者七,而無一不需財也」。

  然而,徐光啟的練兵計畫,遠超過明末中央財政能力。明代中葉起,中央政府的財政就相當拮据。雖有張居正的改革,使財務狀況有所改善,但是到了 1587 年以後便每下愈況。長期戰爭對明代財政造成沉重的壓力,萬曆年間的三大征,已耗費達上千萬兩銀,多年的儲備一掃而空。從明末「三餉」的征派,更可以看出軍事對明朝末年的財政而言是繁重卻無法避免的負擔。因此,當朝野對加派提出朝廷聚斂的疑慮時,崇禎皇帝便說道:「朕非聚斂,但欲練兵耳。」

  既然崇禎朝最精銳的部隊裝備有當時東亞世界最先進的火器,明朝在戰爭中為何還是走向失敗的命運?李教授認為,明軍的失敗不在於武器的不足,而是漢人叛將替滿洲人征服了明朝。在 1640 年代,滿人作戰能力尚不能與明人相比。松錦之戰開始時,清軍火炮實力不如明軍,但在作戰過程中接收了大批明軍火炮,清軍火炮勢力在松錦之戰後期反而超過明軍。

  最後,李教授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從裝備而言,即使到鴉片戰爭時期,清朝的實力相較於英國並不懸殊。那麼,清朝何以會打敗仗?關於這一點,李教授指出,根據學者研究,在清朝前一百五十多年的大量兵書中,幾乎沒有任何一本談論火炮的專門書籍出版。甚至到雍正 (1723-1735) 末年,清政府駐防的守軍,也從沒做過火炮演練。由此可見,清軍的腐敗,才是清末軍事失敗的主要原因。

  李教授此次演講,從世界史的角度思考明末軍事發展,利用世界各地蒐集來的火器圖片,使聽眾能具體瞭解東西火器發展的歷史脈絡與明代士人對軍事技術的掌握,並對明亡清興及其與財政的關係提出很精采的見解,獲得極大迴響。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